吕伯雄
生平
出身基督教家庭,其家族为当地望族。25岁时,赴中国上海留学,进入上海私立法政学院。毕业后,于1925年,与张邦杰、卓硕生、许剑英等人,发起台湾革命党,推动在台湾的抗日活动。1942年,在中国国民党中央的安排下,台湾革命党改组为台湾革命同盟会,吕伯雄任南方运行部组织处长,在福建一带进行抗日。
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吕伯雄与家人由厦门返台,居住在台北市龙泉街一带。1946年,台湾民众协会成立,后在长官公署命令下,改组为台湾省政治建设协会,吕伯雄负责主要会务。同年,日本发生涩谷事件,蒋渭川与吕伯雄等人在台北市发起抗议声援活动,抗议美国宪兵团对台湾人的司法不公。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吕伯雄任台北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组织组组长。在国民政府抵台清乡之后,吕伯雄被列入通缉名单,逃亡数个月。通过各种关系,最后被平反。在此事件后,吕伯雄不再参与政治,投入基督教传教活动。1958年,创立古亭基督长老教会,任长老。
1988年3月去世,享年89岁。
家庭
其妻石中英。
著作
吕伯雄擅古诗,着有《竹筠轩吟草》。
注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