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麻坑
莲麻坑位于香港新界北区边境禁区附近,沙头角与打鼓岭之间。由于莲麻坑曾经属禁区范围,所以莲麻坑一带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破坏。外来人士不能随便进入。莲麻坑因为当地盛产山橙(当地人称之为「莲麻」柠檬 lemon)而得名。当地有矿山,主要是铅,废弃的铅矿山[1]上有一个蝙蝠洞[2],为香港重要蝙蝠栖息地之一,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SSSI)。 莲麻坑村中现时住着少于100人。在全盛时期,曾住满过千名村民。村中绝大部份村民姓叶,有少数姓刘、官、冼的村民。

历史
「莲麻坑」早载于清代《新安县志》。康熙八年复界后,居于广东内陆人士移居莲麻坑。莲麻坑人种稻米务农为生。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莲麻坑依深圳河一分为二,北面叫长岭村,归华界,南面归英界,但两村人仍可来往。1949年后,香港政府关闭香港边境。及后中国经历大跃进、大饥荒、文革等政治动荡,香港政府扩大边境禁区,并禁止没有禁区通行证的人前往,包括当中的莲麻坑村。莲麻坑村有一条桥连接位于华界的长岭村,方便村民来往耕种(耕作口)。村口亦装上闸门,出入此村要带禁区纸。[3]
日占时期
莲麻坑的矿山出产铅、锌、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于1930年代末,香港政府于莲麻坑矿山开采铅矿。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香港,于1942年起继续开采矿山,[4]以应付太平洋战争的军备需求。1943年夏天,三个莲麻坑村的少年(叶维里、叶盘娇、叶煌青)企图炸毁矿山,以摧毁日本在香港的军备原料产地。然而,他们的爆破行动失败,被新界沙头角的日本宪兵逮捕,并遭殴打及折磨,其后获释。叶维里后来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并与沙头角地区的民兵常备队再次攻打莲麻坑矿山,惟日军的猛烈抵抗,未行成功攻下矿山。1944年底,当时任东江纵队侦察员的叶维里再次建议攻打矿山,这次行动有200名游击队员及100名民工配合,终于成功把莲麻坑矿山炸毁。
现时,莲麻坑矿山上有多个采矿工程的通风井遗址,由于杂草丛生,井口难以察见。现时莲麻坑矿山通风井一带已经封锁,以免有人误堕井内。据新闻报道,昔日矿场有塌陷及从高处堕下的风险。[4]
自然生态环境

嘉道理农场的一份生态调查报告指出,莲麻坑的风水林及次生林为「生态热点」,森林中曾发现橙头地鸫、赤麂、果子狸、野猪、七间狸、针毛鼠等。一些罕见物种如香港后棱蛇和3种香港的飞蛾特有品种,都在莲麻坑发现。次生林中亦首次于香港境内发现麦氏桫椤(Gymnosphaera metteniana),林中亦可以看到受保护的蕨类植物黑桫椤。
莲麻坑河则被视为受污染深圳河余下的「清泉」,是深圳河中「最具生态价值」的河段,亦是全港淡水鱼类物种最富饶的河溪。该河是未经改造的溪流,在深圳河的上游,2007年被划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河溪全长2公里,当地的低地河涧淡水生境仍然健全,有非常多种低地鱼类群落,亦有很多稀有品种,有记录的淡水鱼共16种,其中14种是原生的初级淡水鱼,占全港40%,其中更有较罕见的南方波鱼、纹唇鱼和大剌鳅等。
莲麻坑铅矿山上有一个荒废矿洞,矿场下段信道为蝙蝠提供了不受干扰的歇息地,成为香港最重要的蝙蝠集居地,有大量长翼蝠、南长翼蝠等蝙蝠品种居住。矿场内的信道和邻近地区在1994年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SSSI)。
然而,莲麻坑生态正面对多个危机,包括东部走廊计划、防洪工程、外来物种薇甘菊侵害、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虽然政府建议将莲麻坑部分地区划为郊野公园范围加强保育,但受到当地原居民强烈反对。
古迹文物

莲麻坑位处边境禁区,除了深圳乌石鼓石矿场在香港的配套设施(于1980年激活,1997年废除)外,数十年来均没有重大发展,反而保留了不少珍贵历史建筑。莲麻坑约有200幢房屋为具历史价值建筑,当中170多幢为住宅,其中有10幢已获评级,包括协天宫、叶定仕故居及6幢麦景陶碉堡。
村落
莲麻坑村是一条杂姓村落,有六姓村民,分别是叶、刘、冼、官、张和曾,是沙头角乡十约中之第四约,一村一约是区内罕有之古老大村落。莲麻坑村有多处风水格局重地,包括风水林、风水池、风水河、风水井及风水口,有六姓八座祠堂(其中刘氏共占三座)、观音阁、关帝宫、叶法诸法师、大皇伯公、水口伯公及10多座其它土地伯公,保护整条乡村。
村内有一呈弧形的风水池,与一排排住宅形成一把『弓』,中间的关帝庙楼梯及叶氏宗祠,像一支箭般,整个村落布局一直保留至今。村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可追溯至清朝兴建、现已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协天宫及鹤山寺。村中有八座氏族祠堂,当中以叶氏宗祠的建筑最为宏伟。叶氏祠堂仍保留昔日的中国式瓦顶及屋檐下的纹饰,堂内挂有「明经进士」牌匾,另一边墙壁则悬挂了「武魁」、「钦点御前侍卫」牌匾及叶梦熊、叶廷显身穿官服的画像,展现了叶氏一族的光辉历史。而在村内一角,亦可见昔日用来防盗或野兽来袭的门楼遗迹。[5]
叶定仕故居
叶定仕故居约建于1907年,由泰国华侨叶定仕出资兴建。叶定仕曾协助孙中山革命,因此叶氏建屋时仿照孙中山翠亨村的故居兴建。现时大屋日久失修,屋外杂草丛生,露台走廊木板破烂不堪,连外墙也需要木条固定支撑,以免倒塌。叶定仕故居已被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法定古迹。
交通
莲麻坑村现时只有一条来往上水的新界区专线小巴59K线,约每半小时一班。由上水站出发,经文锦渡新屋岭前往。不过莲麻坑路连接横沥至莲麻坑村一段700米长路段,仍属边境禁区,因此进出莲麻坑村的民众必须持有有效的禁区纸。2016年1月起,一般市民可以绕过山路步行前往[7]。
图集
- 莲蔴坑村公所
- 莲蔴坑村公所内金榜(纪录村入考获学士或以上学历的人士)
- 红莲亭(位于莲蔴坑村公所对出)
- 叶氏宗祠
- 叶氏宗祠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部
- 叶氏宗祠内一顶花轿,古时出嫁用
- 刘氏宗祠
- 建筑群
- 建筑群对出池塘(塘水因工程暂被抽走)
- 启明门
- 莲麻坑启明门内部(注:左边黑色碑石历史久远)
- 黑色碑石
- 村内一破屋
- 远眺莲麻坑村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莲麻坑人口不足以成为一个区议会选区,所以往往跟邻近的打鼓岭、坪𪨶等乡村范围划为同一个选区。
年度/范围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2024-2027 |
---|---|---|---|---|---|---|---|
整个莲麻坑 | 沙打选区 | 红花岭选区 |
参考数据
- 林绮琪. . 香港01. 2017年4月7日 [2018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0日).
- 金敏琍; 黄学润. . 苹果日报. 壹传媒有限公司. 2014年4月1日 [2018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7日).
- 陈, 嘉文. . 明报. 2015年4月19日 [2021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1月12日).
- 林绮琪. . 香港01网站. 香港01有限公司. 2017年4月7日 [2018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0日).
- 300珍贵建筑隐居边境禁区 规划署研究 多位于新释放范围 团体倡设保育区 明报:300珍贵建筑隐居边境禁区 规划署研究 多位于新释放范围 团体倡设保育区,2008年2月11日
- 周鸿熙; 梁泽冈. . 苹果日报. 壹传媒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5日 [2018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7日).
- 颜铭辉. . 香港01. 2018-12-23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外部链结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莲麻坑 |
- 「 世 外 桃 源 」 冀 尽 早 脱 离 禁 区 -2007年2月5日
- 三攻莲麻坑炸药库──叶维里谈抗日威水史 - 2005年6月9日 大公报
- 访"东纵"香港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叶维里 - 2003年11月28日 新华网
- 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叶维里 - 2005年8月5日 大公报
- 捍御香港生物多样化 - 2004年5月4日 嘉道理农场
- 边 境 禁 区 ( 二 ) 沙 头 角 乡 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香港地方 (网站)
- 麻雀岭上好风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香园围设港深新口岸.解禁地多历史建筑.村民筹划旅游业 - 2008年3月11日 苹果日报
- 《莲麻坑村志》刘蜀永、苏万兴(2015年7月)
- 莲麻坑村博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
|
|||||
![]() |
|||||
元朗区 |
本区主要地方 |
大埔区、![]()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 |
|||
上水(石湖墟 - 松柏塱 ) - 粉岭(联和墟 - 安乐村 - 乌鸦落阳) - 沙头角 - 打鼓岭 |
|||||
区内其他地方 |
|||||
白石凹 - 马草垄 - 塱原 - 金钱 - 莲塘尾 - 蕉径 - 营盘 - 大陇 - |
|||||
大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