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橙
山橙(学名:)是夹竹桃科山橙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种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多生长在丘陵、山谷、攀援树木和石壁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山橙![]()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龙胆目 Gentianales |
科: |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
属: | 山橙属 Melodinus |
种: | 山橙 M. suaveolens |
二名法 | |
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ex Benth. | |
攀援木质藤本,长达10米。具乳汁;除花序被稀疏柔毛外,其余无毛;小枝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8毫米;叶片近革质,卵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5厘米,宽1.8-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渐尖或圆形,叶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蕾先端圆形或钝;花萼裂片5,卵圆形,被微毛;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筒长1-1.4厘米,裂片5,基部稍狭,向一边扩大而成镰刀状或斧形,具双齿,向左覆盖,裂片比花冠简短或等长;副花冠成5裂片伸出花冠简喉部之外,钟状或筒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浆果圆球形,成熟时橙黄色或橙红色。种子多数,犬齿状或两侧扁平,干时棕褐色。花期5-11月,果期8月-翌年1月。
山橙含有蚓垛型生物碱,人类食用过量可致命。
山橙树干含有11,19(R)-二羟基柳叶水甘草碱。
别名
马骝藤、马骝橙藤(广东);猴子果(广西)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山谷、攀援树木或石壁上。分布于广东(包括香港)、海南、广西等地。药材产于海南、广东等地。 药材产于海南、广东等地。[1]
山橙之中医药疗用价值
行气,止痛,抗肿瘤作用。[1]
果实: 苦、微甘,平,小毒。叶: 苦,凉。果实: 行气,消积,杀虫。叶: 清热利尿,消肿止痛。
主治用法:[1]
- 果实: 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疝气瘰鬁,皮肤热毒,湿癣疥癞。
- 内服: 煎汤,6-10克。外用: 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 叶: 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热痹,跌打肿痛。
- 内服: 煎汤,10-15克。外用: 适量,煎水洗。
参考文献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外部链接
- 山橙 Shanche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香港电台电视部节目山水传奇(2009)-隐世桃源-莲麻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