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大田

庄大田(1734年—1788年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广坑人(今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五寨乡优美村人[1]),台湾清治时期民变领袖,林爽文事件的领导者之一。

庄大田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方音符号

生平

乾隆七年(1742年)时庄大田八岁,随父亲渡海至台湾府彰化县。庄父死后,葬于诸罗县台斗坑,而庄大田迁居凤山县笃加港[2]

庄大田后成为凤山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事件时于凤山起兵响应,自号洪号辅国大元帅[3]。庄的势力曾二度攻下凤山县城,与林爽文势力大抵以台湾府府治划分南北,不过两股势力两度围攻台湾府城失败。

陕甘总督福康安率清兵登陆鹿港后,又在台湾募兵数千人,合兵一万四千,击败林爽文。又庄大田与泉州籍首领庄锡舍有嫌隙,庄锡舍投奔清兵,大田行踪遂为清军所知,被乌什哈达率领的水师抓获时,已身受重伤。后在台湾府被处死,函燕京

家族

庄家祖上可溯及永春州[4]:81,庄大田父亲庄二久,母黄氏,两人另有一子庄大麦。妻童氏,子庄天益(义),娶刘氏;庄天畏,娶陈氏及庄天勇三子[5]。孙庄有(庄阿莫),为庄天畏之子。后庄天义、庄天勇带着母亲、祖母及家眷逃往琅峤,被官兵捉获,两人被带到北京处死[6],死时皆为二十来岁;庄天畏随庄大田逃往琅峤,中途为生番所杀。

堂弟庄大韭(庄大九),亦为民变重要人物,曾攻破凤山城,庄大田封做护国元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携母来到台湾。父庄义、母林氏,妻杨氏,两人无子女。另有两弟庄扒、三弟庄躁[7]。后于北京遭凌迟处死。时庄大田原乡平和县亦有堂兄弟,名庄树,小他十余岁[5]

图集

参考文献

  1. 志伟,2008,〈从族谱数据看漳台姓氏传承:明清以来漳州姓氏向台湾的四次迁移〉,《闽台文化研究》1:72-76
  2. 《台湾历史辞典》记载为高雄市小港区,另说为今屏东县里港乡的卓加。
  3. 刘妮玲. . nrch.culture.tw. 2009-09-09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4. 吴中杰. (PDF). 《全球客家研究》. 2020-11, (15): 页69–104 [2021-03-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2) (中文(台湾)).
  5. 《庄大田供词》 杜协昌、项洁。(2009)。台湾历史数字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检自: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THDL/Text
  6. 《将蔡福等九人分别处死片》 杜协昌、项洁。(2009)。台湾历史数字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检自: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THDL/Text
  7. 《附蔡福等供词笔录》 杜协昌、项洁。(2009)。台湾历史数字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检自: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THDL/Text
  8. 曾喜城、罗秋珍. . . 台湾: 国立联合大学. 2013-10. ISBN 9789860385335 (中文(台湾)).
  9. 刘正一. .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1994-05, (第45期) (中文(台湾)).
  10. 何培夫. . 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网站. 1999 [202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台湾)).
  • 《平台纪事本末》
  • 《台湾历史辞典》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