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
体内平衡(英语:,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特性。
器官与器官之间必须经由调整和监管机制保持平衡,才能使整个基体的正常运作。在人类,体内平衡包括以下的内容:
性质 | 主要相关器官 | 重要性 |
---|---|---|
温度 | 皮肤、肌肉 | 确保酶在适宜的环境工作 |
葡萄糖浓度 | 肾上腺、胰、肝 | 维持肌肉、脑部活动 |
水份 | 肾 | 维持身体的水潜能和渗透压平衡,保持细胞能正常运作 |
矿物质 | 肾、皮肤 | 维持身体的水潜能及电解质和水的比例平衡,保持细胞能正常运作 |
酸碱度 | 血液、肾、肺 | 维持体液的酸碱值恒定,保持细胞能正常运作 |
温度的恒定性
温度过高时,血管扩张、流汗、食欲下降。
温度过低时,血管收缩、肌肉颤抖、食欲增加。
水的恒定性
神经系统:水分过少时,血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视丘的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觉和喝水行为,增加水的摄取量。
内分泌系统:控制下视丘的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加压素),存于脑垂腺后叶,需要时才由脑垂腺后叶释放至血液中,
可提高肾小管与集尿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分再吸收,减少水分排出。另外,气温过低时、喝酒时、泡汤时皆会抑制释放,增加排尿。
体液的恒定性
体液为生物体内的水与溶于其中物质的合称,是生物体进行生理活动的内在环境,正常人类体液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三分之二,细胞外液以血浆与组织液为主,占三分之一。
人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人体可借由肺脏排出二氧化碳、血液的酸碱缓冲作用与肾脏的调节三种方式来维持体液酸碱恒定。
(一)肺脏藉呼吸作用排出酸性物质二氧化碳
(二)血液具有许多缓冲剂,如碳酸氢根、磷酸氢根、血浆蛋白、血红素等蛋白质及胺基酸控制着血液酸碱
(三)肾脏利用肾小管的管壁细胞分泌氢离子并再吸收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来维持血液正常的pH值
电解质的恒定性
受醛固酮,心房排钠钛两种激素间接调控
重要性及运作的原理
体内平衡以负反馈机制运作。所谓负反馈机制,即当某一个条件增加时,身体便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譬如:
恒定状态失调
内在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影响生物个体,从而发生衰老和病变。例如人类的体温能维持在37度左右不会往下掉、身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能一直获得补充,是因为生物体为维持体内的恒定,通过改变行为或调节机制使身体达成平衡。[ref 1]
恒定状态可能受内外因素产生变动,不同因素对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则和接触的方式、吸取的剂量、物质种类有关。有害的毒化物质对生体之恒常状态破坏,生物体会降低效率,导致内部功能受损,增加疾病的风险,轻者经过治疗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时候调节内部环境负反馈机制就能恢复原本的平衡。但如果超出身体的负荷和外在因素所引发的疾病或残留的毒素仍在,可能会使身体功能永久的丧失。
毒化物中毒
内稳态
参考文献
- 王仁泽编着.环境与工业毒物学.第34页.高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中华民国82年10月20日
- 王仁泽编着.环境与工业毒物学.第35页.高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中华民国82年10月20日
-
- 东吴大学微生物系-国中在线生物教室:动物界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1-07-15.
-
- 酗酒、酒精中毒与脱瘾的治疗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1-06-11.
参考来源
- 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六月三版
- 自由电子报车诺比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见
- 自我组织
- 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