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沙
乌溪沙(英语:),曾称乌龟沙或乌鸡沙(英语:,亦作),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邻接马鞍山及西贡北,属马鞍山新市镇的组成部分,为香港一处郊游度假地点,近年发展成为私人住宅区域,据说明末清初,已有廖姓广府人在此居住。嘉庆《新安县志》卷二〈舆地略〉中已有乌溪沙的名字出现。






历史
考古学家在马鞍山及乌溪沙一带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物遗迹,证明乌溪沙在当时已经有人类居住。
乌溪沙为一块面积不大的冲积平原,由山上黑色的铁矿沙随溪而下形成,故得名乌溪沙。据说明末清初,已有廖姓广府人在此居住。嘉庆《新安县志》卷二⟨舆地略⟩中已有乌溪沙的名字出现。后来移居此地的客籍村民因方言不同,乌溪沙讹为乌龟沙或乌鸡沙,甚至清末有地图及书籍以乌龟沙为正式名称。[1]
乌溪沙位于十四乡与沙田海东岸村落的中间点,故此在此建造了前往大步墟的街渡码头。舒懋官在嘉庆年间编写的《新安县志》曾提及乌溪沙往大步墟的街渡收费为四钱。[2]当时对外交通依赖街渡,由九广铁路大学站侧的马料水码头前往乌溪沙。
1980年代末期,港英政府开发马鞍山新市镇,在沙田开辟了多条道路通往马鞍山及乌溪沙,亦开辟了通往西贡区的西沙路,从此乌溪沙的交通变得方便。此外,同段时期,为了应付当时因为越战而导致严重的越南船民问题,香港政府在乌溪沙兴建白石羁留中心为难民营,当年曾经在此发生过多次骚乱及武装冲突,随着越南船民问题于香港回归前解决,船民已经被遣返越南,白石船民中心亦被拆卸,更改兴建成为高尔夫球场等康乐用途设施,而码头由渡轮码头更改成为公众码头。
2005年,香港举办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期间,逾1,000名来自韩国的农民示威者入住乌溪沙青年新村。
填海计划
2012年年初,香港政府举办第二次改善香港土地供应策略,土木工程拓展署副署长李巨标表示目前25个建议填海地点并非最后选址,只是可以考虑地点,当局会继续收集意见,于2012年中前完成公众咨询。其中地点包括了鸟溪沙码头的天然海滩。有马鞍山居民认为乌溪沙沙滩是香港难得接近民居的天然海滩,充满乡村特色的公共空间,是马鞍山居民垂钓和放风筝、观赏群鸟飞舞和朝霞、晚霞及月亮之地,也是冬泳者的游泳场地,应该获得保护,而非破坏,因此引起了于2012年1月中旬起马鞍山居民所发起的「马城抗争」。「马城抗争」一词,首见于2012年2月2日信报A15版,丁望所写的《思维漫步》专栏文章《马城春天期望 留乌溪沙海滩》:「马鞍山居民最近游行(权称「马城抗争」),反对官方把乌溪沙天然海滩列入填海建议名单……」。这篇文章对于市民的「保护乌溪沙海滩」行动,有指针作用。[3][4]居民强烈反对下,计划最后不了了之。
著名地点
区议会议席分布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主要以马鞍山绕道西沙路交界以西、西沙路西沙路交界以东(包括大水坑及乌溪沙)为范围。
年度/范围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2024-2027 |
---|---|---|---|---|---|---|---|
雅典居 | 新港城选区 | 马鞍山市中心选区 | 乌溪沙选区 | 沙田北选区 | |||
银湖·天峰、迎海及星涟海 | 乌溪沙选区 | 利安选区 | |||||
利安邨及翠拥华庭 | 利安选区 | ||||||
锦龙苑 | 富龙选区 | ||||||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
---|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
参考数据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乌溪沙 |
|
|||||
---|---|---|---|---|---|
|
|||||
大埔区 | |||||
荃湾区、 葵青区 |
本区主要地方 |
西贡区 | |||
沙田(沙田市中心) - 火炭 - 马料水 - 科学园 - 显田 - 大围 |
|||||
区内其他地方 |
|||||
深水埗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