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母

澄母ɖ)是中古汉语的一个声母,属舌音知组,即舌上音,全浊声母。该声母在韵图中列在二、三等,与列在一、四等的定母互补。

其例字如下: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橙dreng、櫂drauh、宅drak驰drie,篆dryenx,滞dried,轴driuk

拟音

部分学者认为澄母是定母的腭化,将其拟为舌面前塞音[ȡ]。另一些学者认为澄母是定母的卷舌音,将其拟为[ɖ]。不过,这个声母在送气不送气方面,并没有对立音位。

各学者拟音
声母古韵罗马字高本汉李方桂陆志韦王力周法高李荣邵荣芬蒲立本董同龢郑张尚芳潘悟云《广韵》字数
drȡʱɖȡȡʱɖȡȡɖȡʱɖɖ482

注:过往学界曾用逆撇号「ʻ」代表送气音,后来国际语音学学会已规范以「ʱ」作为浊音送气符号,上表亦依规范统一。

现代方言、语言中的读音

南京音系中,平声澄母遇二等梗摄时,其拼音为平舌的塞擦音c [tsʰ],其他平声澄母为卷舌的塞擦音ch [tʂʰ];仄声澄母遇二等梗摄时,其拼音为平舌的塞擦音z [ts];其他仄声澄母为卷舌的塞擦音zh [tʂ]。这是南京型平翘现象之一。

北京音系中,澄母为卷舌的塞擦音,平声为ch [tʂʰ],仄声为zh [tʂ],只有“择”、“泽”(均为drak)等二等梗摄字的文读音声母受南京官话的影响为平舌音z [ts],但“择”保留了一个白读音zhai(如“择菜”)。

朝鲜语中,澄母二等同定母一等声母同保持为塞音并清化,多为ㄷ [t],如“茶”(dra,다),也有少数送气成ㅌ [tʰ],如“浊”(druk,탁)。澄母三等塞擦化成为ㅈ /ts/,如“直”(drik,직),少数送气成ㅊ /tsʰ/,如“虫”(driung,충)。

日语中,澄母同定母,吴音为だ行,汉音为た行。

越南语中,澄母为tr(依不同方言,卷舌音/tʂ/或者平舌音/ts/)。

中古早期汉语(切韵音)声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
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