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母

崇母[1])是中古汉语的一个声母,属齿音庄组,全浊声母。

几乎所有崇母字都是二或三等字。

拟音

学界对崇母拟音分两派,一派拟成卷脷音,拟成/dʐ/,一派拟成舌叶音,拟成/d͡ʒ/。然而对于其送气性质并无一致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送气音[dʐʱ][d͡ʒʱ],也有的认为是不送气音[dʐ][d͡ʒ],或者无所谓送气或者平送仄不送等。不过,这个声母在送气不送气方面,并没有对立音位。

各学者拟音
声母古韵罗马字高本汉李方桂陆志韦王力周法高李荣邵荣芬蒲立本董同龢郑张尚芳潘悟云《广韵》字数
zrdʐʱdʒʱdʒʱ238

注:过往学界曾用逆撇号「ʻ」代表送气音,后来国际语音学学会已规范以「ʱ」作为浊音送气符号,上表亦依规范统一。

现代方言、语言中的读音

南京音系中,崇母遇宕摄假摄效摄江摄以及蟹摄二等、咸摄二等、山摄二等、止摄合口时,其拼音为sh [ʂ];其他为s [s]。这是南京型平翘现象之一。

北京音系中,崇母平声为汉语拼音ch [ʈʂʰ],仄声多数为汉语拼音zh [ʈʂ],少数(士事等)为汉语拼音sh [ʂ]。极少数(岑涔等)读平舌音。

中古早期汉语(切韵音)声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
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参考来源

书目
引用
  1. 竺家宁 1992,第447页.

外部链接

崇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