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源良

潘源良英语:1958年11月8日),香港填词人电影编剧导演足球评述员书法家,有「浪子词人」之称[8]。八、九十年代累积至今已作词达620首。2015年起以笔名袁两半填词,首次包办陈奕迅粤语大碟《准备中》全碟歌词。同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最爱潘源良是谁作品展」演唱会。 2016年与艺术家游荣光举办联展《光源50》, 首度展出他的书法作品。2019年举行《潘源良生炒广东话之有辣有唔辣二次唱作骚》御用。同年获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颁发音乐成就大奖[9]

潘源良
男艺人
罗马拼音Poon Yuen Leung
英文名Calvin Poon
昵称阿潘、潘Sir[1]、Poonsan、Calvin Sir、袁两半
别名袁两半[2]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出生 (1958-11-08) 1958年11月8日[3][4]
 英属香港
居住地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2020年起)
职业填词人电影编剧导演足球评述员书法家演员、商人及节目主持
语言粤语、英语、国语
教育程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荣誉社会科学学士
母校圣公会诸圣小学[注 1]
李求恩纪念中学[5]
宗教信仰未知。
配偶前妻
1983年结婚—1986年离婚)
[6]
Rita2018年结婚)[7]
代表作品导演作品:
【恋爱季节】
填词作品:
【最爱是谁】
【数字人生】
【爱情陷阱】
【凭着爱】
【十个救火的少年】
活跃年代1980年代至今
相关团体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
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1986《龙的心
1987《最爱
1990《群龙戏凤
2012《出轨的女人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
1989年度《凭着爱》
1994年度《女人的弱点》

背景

潘源良的签名

入行经过

潘源良祖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早年在九龙旺角水渠道洁英留产所出生 [注 2],于同区通菜街的唐楼成长[注 2][10],家人经营冰室[10]。他小学阶段已经为餐厅送外卖和把弹弓装上钢表带,以帮补家计[注 2]。另一方面会与同学参与足球活动[注 2]。潘分别就读圣公会诸圣小学(1971年上午校)和李求恩纪念中学(1977年中六)。198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11]。在学期间曾在商业电台的《突破时刻》节目当义工[注 3],为「旺角北角沙头角」环节分享故事或感受。此前,中学时期喜欢修读历史的在他预科毕业后本来入读大学历史系,二年级才转读新闻系[12]。原因出于认为今天的新闻会是未来的历史,对此抱有兴趣[12]。及后他于无线电视新闻部兼职,随著名传媒人梁天伟实习[12],负责翻译编辑与外景报导新闻工作[注 3],毕业后正式加入无线新闻部,担任外电翻译员[注 3]

1981年,潘源良在无线工作至第九个月,因本身喜欢创作的性格使然,毅然转往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担任助理编导,跟随李元科[13],参与制作《大侠霍元甲》、《陈真》等剧集[注 3]。1983年,他又转至香港电台电视部戏剧组[注 3],任助导编剧,期间制作了《香港、香港》和《温馨集》。而他第一首发表的填词作品就是《温馨集》的主题曲——〈浊世暖流清〉[注 3],由黎小田作曲,雷安娜主唱。此外,他亦参与香港基督徒音乐事工协会《齐唱新歌》三至五集的填词工作。

编剧工作

1984年,潘源良加入新艺城电影公司当编剧,撰写多套电影剧本,例如《鸿运当头》、《英伦琵琶》(由林子祥泰迪罗宾主演),其中更为《英伦琵琶》主题曲填词(《迈步向前》林子祥主唱)。1986年,他加入潘迪生德宝电影公司,任编剧及导演等工作,首部执导作品为黄耀明李丽珍主演的《恋爱季节[14]。而1990年代参与编剧的电影作品还包括《乱世儿女》、《郎心如铁》、《狂野生死恋》、《神偷谍影》、《幻影特攻》等。

填词工作

潘源良参与电视及电影编导工作的同时,因利成便,开始填词生涯。早期作品包括曾路得的《城市新歌》、邓惠欣的《十架路上》。潘源良于新艺城工作期间,获泰迪罗宾邀请,为《天外人》概念大碟填词[注 4],其后陆续与不同歌手合作,例如林子祥谭咏麟徐小凤张学友李克勤钟镇涛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陈奕迅等,其中《爱情陷阱》更是风靡一时,自此填词工作接踵而来。1989年,他为首次来港发展的王杰填了《谁明浪子心》,歌曲更获当年两大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及十大中文金曲)的金曲奖。1990年,潘源良结集过往填词作品,出版词集《醉生梦》。

1990年代,潘源良为张学友填了不少歌曲,例如《情已逝》、《明日世界终结时》、《望月》、《总有一天等到你》、《寂寞的男人》;并参与音乐剧《雪狼湖》的歌词创作,其中他填了广为人知的作品《怎么舍得你》以及悲壮的怨曲《葬月》。1999年,潘源良担任有线电视及商业电台的足球评述员,填词作品较少。2004年,他与音乐人吴杰〔Jean Michel〕制作概念专辑《ME?… WE!》。2004年11月一代词人黄沾逝世,潘源良于2005年初获邀伙拍郑国江林夕,为悼念黄沾的歌曲填词,歌名为《沾叔(给黄沾博士的歌)》,由顾家𪸩作曲,温拿乐队主唱。同年,潘源良参与制作《爱要更多一点》唱片,为南亚海啸灾民筹款。

2008年,潘源良入行二十五年,亲自挑选过往经典金曲,推出《二五精神永不完全集》(4CD)。2011年,他为《爱心无国界311烛光晚会》大会主题曲填写中文歌词,歌名为《不要输给心痛》(Succumb Not to Sorrow),分广东话、普通话及日语三个版本,当中日文歌词源自日本诗人宫泽贤治的作品《无惧风雨》。2015年,为配合「最爱潘源良是谁作品展」,推出《潘源良是谁最爱作品选》(4CD,共60多首金曲,由林一峰、林二汶、C AllStar等精选最爱潘源良的作品)。同年6月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最爱潘源良是谁作品展」演唱会;2019年2月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行《潘源良生炒广东话之有辣有唔辣二次唱作骚》。

2015年,录得581首作品的潘源良由于害怕别人觉得他填词作品过量,以及本名过时,因此使用笔名「袁两半」填词。于2015-2020年间,潘源良填词作品时而写本名,时而写「袁两半」。

2022年,潘源良为吕爵安《攀上天梯的蚂蚁》填词,让吕氏成为MIRROR中第一位献唱1980年代活跃于词坛的填词人的新词作的歌手。

从1983年至2024年这41年来,潘源良词作录得620首,在填词人之中产量相对比较少。

足球评述工作

1999年,潘源良获无线电视的旧同事——有线体育台经理赖汝正的邀请下,担任有线电视足球评述员。当时没有人找他填词,于是为了谋生,转任足球评述员[15]。早期主要评述意大利甲组联赛(意甲),而近年则主要评述西班牙甲组联赛(西甲)。随着有线先后失落意甲和西甲播映权,潘源良现在主力评述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英超)和欧洲联赛冠军杯(欧联)赛事。此外,他亦在商业电台主持足球节目。

潘源良评述风格甚为激情洋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尤以大赛为甚(如世界杯、欧国杯、欧联等),成名作为2010年世界杯期间,评述爱队日本在分组赛的比赛时,以极大声量调用球员「长谷部诚」。同年十六强,其另一爱队英格兰对阵德国时,林柏特的射门本已完全进入白界,但球证却误判使入球无效。在播放慢镜头时,潘源良以极高分贝(视频标题使用夸张法,写得他200分贝。)怒吼「入咗!第一下一定入咗!」(入球了!第一下一定入球了!),这场赛事成为其经典之作。

个人生活

潘源良有两段婚姻。他的至爱并非李丽珍[16],而是现任太太Rita。潘于2018年娶了一名跨媒体艺术工作者为妻,2019年与其携手演出《潘源良生炒广东话之有辣有唔辣二次唱作骚》。2020年二人移居台湾,展开幸福新生活。

个人作品

电台 / 电视节目

电影

舞台剧

  • 1999年:香港艺术节《一个恋人的独白——恋讲恋唱》(自编自导自演)

其他

  • 2019年: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潘源良生炒广东话之有辣有唔辣二次唱作骚》

编剧

执导电影

填词作品

派台歌曲成绩

派台歌曲成绩
唱片歌曲903RTHK997TVB备注
2015年
潘源良是谁最爱作品选最爱是谁-175-翻唱林子祥作品
各台冠军歌总数
903RTHK997TVB备注
0000四台冠军歌总数:0

(*)表示歌曲仍在该榜上

奖项

电影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视频 作品 结果
1986年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龙的心谁可相依获奖
1987年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爱最爱是谁获奖
富贵列车车站提名
1990年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群龙戏凤凭着爱获奖
2008年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野·良犬问天不应提名
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出轨的女人两心花获奖

音乐

注释

  1. 潘源良是Facebook公开群组「S.K.H. All Saints' Primary School 圣公会诸圣小学」的成员。
  2. 关于潘源良出生与成长地以及童年生活的数据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4年6月23日播出的访问。
  3. 关于潘源良参与《突破时刻》、担任翻译员、任助理编导、转职香港电台电视部以及第一首填词作品的数据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4年6月24日播出的访问。
  4. 关于潘源良为《天外人》概念大碟填词的数据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4年6月25日播出的访问。

参考数据

  1. . 立场新闻. 2019-02-18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 . 明报. 2018-12-30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3. . 香港苹果日报. 2019-02-01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9).
  4. . 林嘉华 Dominic Kar Wah Lam Facebook专页. 2019-11-08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5. (PDF). 李求恩纪念中学. 1972-3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01).
  6. . 香港01. 2018-09-25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7. . 东网. 2018-09-25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8. . 香港01. 2019-02-21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9. . 明报. 2019-11-26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10. .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事务处. 2006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11. .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事务处. 2008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12. . Medium. 2019-03-17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13. . 关键评论. 2021-12-29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14. . 华侨日报. 1986-10-10: 20 [2020-09-09].
  15. . Jet Magazine. 2011-1 [201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16. . 信报. 2019-03-13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