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杰
梁凌杰(英语:[2];1984年3月7日—2019年6月15日),香港社会运动人士,曾参与雨伞革命与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在2019年6月16日举行的「谴责镇压,撤回恶法」大游行前夕,梁凌杰在金钟太古广场高位挂上标语横额示威,提出撤回而非暂缓逃犯条例修订草案、释放612警民冲突被捕人士,以及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引咎辞职等诉求[3],后于当晚从高处堕下身亡[4],成为反修例运动中的首名死者[5]。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警方分别各以暗示和明示指出梁凌杰是死于自杀,然而,梁父指出梁凌杰身亡后一年他尽受警方冷漠对待,其代表律师曾多次向警方发信要求对方提交死因调查报告,但仍然未果,质疑儿子遭遇不公对待。[6]
梁凌杰 | |
---|---|
![]() 2016年旧照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84年3月7日![]() |
逝世 | 2019年6月15日![]() | (35岁)
国籍 | ![]() ![]() |
母校 |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1] |
运动 | |
网站 | 个人Facebook帐户 |
生平
梁凌杰生前单身,在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中五毕业后,于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夜校重读中五。之后,他在暨南大学就读衔接课程三年后中途辍学,之后于香港赛马会任兼职、跟车工人,及日资百货公司任文职。其后,他转职从事推销伦敦金。[7][8]
他与父母于元朗同住[9],家中亦有姊妹[4]。据《香港经济日报》和《晴报》报导所述,梁凌杰平日乐于行善,曾筹款协助于中国湖南省建设希望小学,并到当地见证学校竣工,又曾参与派米活动和探访长者中心[10],以及通过宣明会助养一名来自马拉维的视障男孩[11]。
2013年,梁凌杰曾牵涉一单出口禁制品案,被香港海关拘捕。[9]
梁凌杰曾于2014年参加雨伞革命,主要驻守旺角占领区,外号「化骨龙」,曾多次与警员爆发冲突[12][13]。在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梁凌杰曾为工联会郭伟助选[14][15]。
2018年7月,梁凌杰因在一间以投资伦敦金为名进行诈骗的公司,任职伦敦金投资经纪,被警方以「串谋诈骗」罪名拘捕,其后获保释候查。[16][17]
在2019年6月12日香港占领行动中,有一名身穿黄色雨衣的人持伞率众进攻添华道警察防线,有网友怀疑此人即为梁凌杰[18]。
堕楼身亡

2019年6月15日下午4时许,梁凌杰穿着背上写有「林郑杀港 黑警冷血」的黄色雨衣,爬出金钟太古广场外高逾20公尺的临时工作平台[19],并在棚架挂上写有「全面撤回送中,我们不是暴动,释放学生伤者,林郑下台,Help Hong Kong」的横额[20]。警方接获广场保安员报案指梁持刀和横额在平台徘徊后到场[9],封锁金钟道西行两条行车线,消防亦于金钟道地面打开救生气垫戒备[20]。梁凌杰危站期间,有在场市民唱起《唱哈利路亚赞美主》诗歌[21]。立法会议员邝俊宇在获悉后到场支持,曾三度向警察要求与梁凌杰直接对话,以劝喻对方返回安全地方,惟遭警方拒绝,仅表示有警察谈判组在现场,邝俊宇遂留在金钟道对面行人路用扬声器叫喊,呼吁梁「下来,我们明天一起去游行」[22],然而声音未能清楚传到太古广场的平台[23][24],梁亦不愿意与警方谈判专家交谈[4]。晚上8时许,梁凌杰脱下黄衣坐在平台休息,持盾警员及消防员于楼上戒备[13][25]。约9时,梁凌杰突然爬出棚架,4名消防员尝试将他拉回不果,梁的上衣被拉脱后堕下,跌落安全气垫旁之行人路[20][13]。在场消防员立即为梁凌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亦有在场市民高叫打气,目睹过程的邝俊宇则激动痛哭[26][27]。
梁凌杰被送往律敦治医院抢救后证实不治,享年35岁[28],成为反修例运动中首名死者[29]。警方在梁凌杰遗物中发现两封遗书[30][4],其中一封为控诉书,内容阐述寻死原因是和诉求反对修例有关,另一封遗书则交待了身后事[31]。梁父母接受《苹果日报》访问时指,政府逼到香港人如此无奈,咆哮是对此不仁不义之政府宣示愤怒,「香港病了,是七百万人之悲哀,亦是下一代之悲哀。」他们又希望年轻人不要太激动,不要再步其子后尘[32]。
纪念


在梁凌杰逝世当晚,有数十名市民在太古广场外献花悼念死者[33],当中包括被称为「占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牧师[34],此外亦有电车驶过时鸣长笛[33]。此外,亦有一些名人在网上社交平台贴出纯黑画面或以其他方式表达心情,包括容祖儿、郑秀文、蔡卓妍、邓丽欣、关智斌、张继聪、陈家乐、钟嘉欣、颜卓灵、冯盈盈、陈滢、李静仪、杨诗敏、麦濠麟、黄伟文、张沛乐、张敬轩、周柏豪、许廷铿、周国贤、林二汶、赖慰玲、杨潮凯等[35],而杨千嬅亦曾发表写上「R.I.P」的贴文,惟后来删除,一度引起争议[36]。
6月16日,有参与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游行的示威者到事发地点献花[37],该游行的主办团体民阵宣布当日参与游行人数时称有200万+1人参与,并说明当中的“+1人”代表梁凌杰[38]。当日在金钟夏悫道香港政府总部「连侬墙」,有市民粘贴其背影照及挽联「忧民报国豪风垂万代 取义成仁正气照千秋」,在场市民每15分钟便向梁的照片三鞠躬,然后再向太古广场方向三鞠躬[39]。梁凌杰位于政府总部外的凭吊区在6月30日被参与支持警察集会的游行人士毁坏[40]。
6月17日,在职工盟举行的「打工仔反送中集会」上,主席吴敏儿宣读悼词,形容梁是位坚守信念、为捍衞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抗争者,称梁「是被政权推下来」,又指梁在五年前已一同参与占领行动,为梁的离去感到难过[41]。
6月19日,谭文豪在立法会会议上动议为梁凌杰默哀,主席梁君彦认为事件不符合要求而拒绝,但民主派议员抗议该决定,后梁君彦同意梁继昌提出的要求,宣布休会五分钟[42]。民主派议员手持白花站立默哀一分钟,多数建制派议员则离开了会议厅[42],包括曾受梁帮助的郭伟强等工联会议员[14]。
6月21日为梁凌杰头七,当日有群众到太古广场事发现场献花拜祭,排队等候上香的市民队尾排至高等法院,亦有市民吹笛奏《奇异恩典》诗歌悼念,至晚上有市民举行超渡仪式,近千名参与人士聚集于太古广场对开金钟道[44]。同日由于政府未有在死线前回应示威者诉求,有一群创作人发布动画短片呼吁示威者「不撤不散」,该短片以梁凌杰身穿黄雨衣的背影作结,重申五大诉求[45]。
6月29日,歌手何韵诗在台北出席第30届金曲奖,何与闪灵乐团一起走金曲奖红地毯时身穿亮黄色大风衣,以悼念梁凌杰[46]。
7月11日,梁凌杰的家属为他在北角香港殡仪馆设灵,并同意在治丧委员会协助下在殡仪馆旁的渣华道游乐场举办一场公众告别礼,治丧委员会成员包括牧师袁天佑、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周保松及临床心理学家叶剑青,并由612人道支持基金秘书处协助举办[47]。入夜后,数百人冒雨排队等候进入球场参与悼念仪式,市民在会场献上太阳花,颂唱《唱哈利路亚赞美主》,并对着写上「永远怀念」的前台三鞠躬致意[48][47][49]。香港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许智峰、朱凯廸、陈志全、区诺轩、陈淑庄、杨岳桥,以及歌手何韵诗等也有到场出席[50],叶德娴则在殡仪馆内拜祭洪金梅后到梁凌杰于同场的灵堂致祭[51]。梁凌杰父母在告别礼上感谢热心港人:
感谢社会各界人士悼念仔。每一位善良热心的香港人,包括儿子在内,都希望香港能变得更好,让每人都能安居乐业、自由发声;而每一位勇敢地走上街头市民都是因为深爱香港。年轻人要好好保全自己,活下去,才能继续为社会不公不义之事勇于发声[47][52]。 | ||
——梁凌杰父母 |
8月11日,台湾民间团体与在台港人于台北中央艺文公园举办人体排字活动声援香港,并将悼念梁凌杰的「黄衣人」标志排列其中[53]。
12月15日,梁凌杰离世半周年当日晚上,有网民在太古广场外举行追思会,逾千人排队悼念,到场参与追思会的市民低头默哀,排队献花,点起烛光,又亮起手机灯,人龙伸延至金钟道政府合署对出行人路[54]。同日,有居日港人于日本东京发起「日本的香港人权法案」(日语:)游行,游行开始前亦为梁凌杰默哀,参与者除香港人外也包括日本人、在日台湾人和赴日旅游的中国大陆人[55]。
12月17日,加拿大温哥华有民间团体举办「催泪弹圣诞树」活动,同场为梁凌杰举行追悼活动,架起黄色雨衣和放置义工献上的白色花束[56]。
2020年

2020年3月7日,有网民于梁凌杰生忌当日发起悼念活动,约150人在太古广场外的行人路上献花、点蜡烛、叫口号和歌唱《愿荣光归香港》悼念[57]。类似的悼念活动亦于翌月15日,即梁凌杰逝世10个月当日举行,惟因限聚令的缘故而使市民需在参加悼念活动时保持距离,亦有部分市民被警察截查[58]。
2020年6月15日为梁凌杰逝世一周年,有巿民在太古广场外举办悼念会,下午5时起献花悼念,数十名防暴警察一度到场,并截查市民和进行拍摄。警员指示不要停留,并呼吁在场人士散去,曾与在场市民口角。到傍晚,前来悼念的排队人龙越来越多,一直由高等法院排到长江中心,龙尾去到中环花园道山顶缆车站附近。有市民在草丛旁边放置多个灯箱墓碑,展示「一国两制已死」及悼念反修例事件期间逝世的市民。[59]
而商场中庭内至少有200人聚集,有人挥动示威旗帜,高叫香港独立相关口号和高举手机灯光。警方先后两次在官方facebook发出帖文,表示有人群在太古广场集结和叫嚣,可能触犯未经批准集结及禁止的群组聚集,表示会因应情况采取适当行动,果断执法。晚上11时17分,防暴警员警车,用扬声器广播警告聚集的人群离开,立法会议员许智峰与防暴警交涉后,防暴警返回警车。到10分钟后,大批防暴警由太古广场向高院推进,一边拍盾一边要求记者向前行。有市民在巴士站等候时大叫「等紧巴士(在等公车)」,却被警员大声呼喝「收声啦!畀晒时间你哋唔走!喺到玩!(闭嘴吧!给足够时间你等仍不离开!在此处玩!)」[60]
网民亦在屯门站近屯门公园入口和元朗站地面发起悼念会,设坛供市民献花致意。其中屯门有约200名黑衫市民出席。而区议员在铜锣湾和天水围举行悼念会。
2021年
2021年6月15日为梁凌杰逝世2周年,组织「开站师」的成员在早上于红磡站外的行人桥上派发白丝带,并以两至三人为单位。不过收拾物资期间突然被警员包围,指他们违反限聚令,最后6名成员被票控。而油尖旺区议员朱江玮早上在旺角派白丝带,亦一度被警方拉橙带包围。[61]
到下午,陆续有市民到金钟太古广场外送上白花致意,下午5时起20多名警员自到场戒备,并拉起橙带分隔,警员亦曾截查部分在场逗留的市民,并多次呼吁市民离开。到晚上约7时有人一度在太古广场商场内叫「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口号后,20多名警员在晚上8时许走入商场内戒备和截查市民,无人被捕。悼念现场的「花坛」摆放了鲜花外,亦有人摆放心意卡、电子蜡烛和纸鹤。而花槽粘贴写有「永远怀念」、「他是被政权推下去的」等字句。[62]有悼念的市民表示,没有可能忘记此事。[63]
- 悼念现场的「花坛」有人摆放心意卡、电子蜡烛和纸鹤
- 警员多次在悼念现场巡逻
- 晚上8时许,20多名警员走入太古广场商场内
- 在旺角,「旺角鸠呜团」物资被食环署清走
2022年

2022年6月15日为梁凌杰逝世3周年,20多名市民晚上在太古广场外冒雨悼念。其后警员围封和截查市民,有献花市民被警告「乱抛垃圾」及登记身分证。[64]
- 市民在花槽献花悼念
- 警员用橙带围封和截查市民
- 警员用摄录机拍摄等候巴士的市民
2023年
2023年6月15日为梁凌杰逝世4周年,入夜后市民到现场献花后均被警员警告会票控乱抛垃圾,最后在现场放下鲜花片刻后便取走。其中有人因放下鲜花后拒绝取走,而被警员票控乱抛垃圾,罚款1500元。而「王婆婆」王凤瑶穿起黄雨衣在花槽并低头悼念期间一度有近20名便衣及军装警在旁观察及戒备。[65]
社会反应
以死相谏之评论
《立场新闻》专栏作家Pazu薯伯伯认为,梁凌杰遗志简短清晰,死因并非任何心理或精神疾病,而是“以生命作控诉”,认为死因不应定为警方所称的“自杀”,而应定为“牺牲”[66]。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弱水在一篇《立场新闻》的读者投稿中,认为梁凌杰是最早拥有「义士」称号的抗争者[67]。《法兰克福汇报》一篇投稿文章列出了梁凌杰横额上的五项诉求,并称其为史上首宗为捍卫香港自由而自杀的案件[68]。
《苹果日报》评论员冯睎干在文章中指梁凌杰是为捍卫一个城市、甚至是作为理念的自由而亡,「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并引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伯利克里斯所作的〈国殇演说〉(),认为该文以「豪杰以大地为坟墓」()起始的一段内容与梁凌杰之死有关,实可节录成梁的悼文[69]。
电影《十年》中短篇《自焚者》的导演周冠威接受《苹果日报》访问时指,自己曾在6月16日到太古广场的祭坛为梁凌杰默哀,又指「没有想到《自焚者》里关于香港十年后的想像,在短短四年间竟然成了现实。」[70]
为梁凌杰修复遗体的香港生死学协会会长伍桂麟在接受访问时指,对梁凌杰用死控诉政府漠视民意感到「既尊重又慨叹」[71],又认为梁氏「已经是香港一个标志」[72]。
抗争者
元朗区嘉湖北区议员伍健伟在谈及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时,表示梁凌杰之死是他下定决心参选的一个原因[73]。学生动源召集人钟翰林向警方申请于2020年6月16日举行游行时,提到游行原因之一为希望「延续去年6.15向政府以死相谏的梁凌杰等人的意志」[74]。
《众新闻》访问一名前线抗争者时,该名抗争者称本来自己是「港猪」一名,未有参与6月9日和12日的反修例活动,至6月15日梁凌杰离世才使他醒觉自己的做法似乎是在赞成政府的管治方式,认为「要走出来改变」,并开始参与6月16日的游行以及其他反修例活动[75]。另一名亲眼目睹梁凌杰离世的示威者则表示她曾经相信和平示威可以改变香港,但梁凌杰之死使她遇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令她认为「如果要做暴徒,政府才肯回应民众诉求的话,我不介意当他们口中的暴徒」[76]。
亲中媒体及港府
《点新闻》报导指有网上传言声称梁凌杰最后接触者为邝俊宇,两人对话内容涉及银行过数问题,又称邝在现场致电梁教他「跳下去气垫,让多一点传媒拍摄到」[24]。邝俊宇回应指《点新闻》「行为卑鄙、可耻、违反道德」,犹如「踩着死者尸体去作新闻」[77],要求立即撤回及删除有关报道,并保留追究权利[78]。《自由时报》在同日的报导中查证指,《点新闻》网站及专页已无法找到该篇报导[79]。
《人民日报》一篇来自「有理儿有面微信公号」的评论文章声称梁凌杰「思想激进、性格冲动」,因此被邝俊宇看中并给了他一笔钱,「精心策划」该场极端示威行动,邝则以议员身分到场营救,因此当日两人是在演出「双簧戏」,又认为梁凌杰只是邝俊宇的「一枚棋子」[80]。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被问会否因梁凌杰之死而辞职下台负责时回应指,她呼吁市民「吁用和平、理性的方法去表达」,对于任何人为表达意见而伤害自己「感到非常难过」[33]。
死因研讯
2021年2月26日,死因庭对梁凌杰案作研讯前检讨。[82]5月10日召开为期12天的死因研讯。[83]
法官高伟雄引导陪审团时指出,陪审团应以相对可能性裁定死因,若陪审团认为梁凌杰有意图结束生命,可裁定「自杀身亡」(suicide);若认为他意识到下方有救生气垫,估计自己会堕落气垫才拒绝配合消防员救援,但最终失手堕下或者判断错误而跌在行人路,可裁定「死于不幸」(misadventure);如陪审团排除了自杀和不幸的可能性,认为有其他原因,包括体力不支或来不及抓住棚架才堕下,可裁定「死于意外」(accident)。[84][85]5月25日,陪审团一置裁定他死于不幸。[85]香港法律的「misadventure」的中文翻译「死于不幸」并非「不幸运」,而是指死者遭遇了他人的合法行为但导致了意料之外的死亡。[86]
参见
-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阿拉伯之春自焚者
- 扬·帕拉赫,为抗议华沙公约组织入侵捷克而自焚
- 香港逃犯条例修例代表人物列表
-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相关死亡事件
- 制度暴力
参考文献
- . 立场新闻. 2020-08-19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Shelley Shan. . Taipei Times. 2019-08-1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英语).
- 汤惠芸. . 美国之音. 2019-12-15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中文(香港)).
- 吕凝敏; 梁铭康; 陈浩然. . 香港01. 2019-06-16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香港)).
- . 中央广播电台. 2020-03-08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9) (中文(台湾)).
- . 苹果新闻网. 苹果新闻网.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中文(台湾)).
- 陈家怡. . 香港: 香港01. 2021-05-11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
- . 香港: 明报. 2021-05-26 [2021-06-15] (中文).
- . 大公报. 2019-06-17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3) (中文(香港)).
- . 晴报. 2019-06-19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香港)).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9-06-2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中文(香港)).
- . 香港: 苹果日报. 2019-06-16 [2019-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香港)).
- . 香港: 苹果日报. 2019-06-17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中文(香港)).
- 罗依. . 众新闻. 2019-06-2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中文(香港)).
- . 晴报. 2019-06-19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香港)).
- . 香港: 苹果日报. 2021-05-20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7) (粤语).
- 陈家怡. . 香港: 香港01. 2021-05-20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粤语).
- . 爱缩兔. 2019-06-19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粤语).
- 吴珮瑜. . 风传媒. 2019-07-1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中文(台湾)).
- . 香港01. 2019-06-15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 香港01. 2019-06-15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陈怡静. . 镜周刊. 2019-06-25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中文(台湾)).
- . 立场新闻. 2019-07-05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香港)).
- 陈倩婷. . 香港01. 2019-06-16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香港)).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9-06-15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香港)).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9-06-16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中文(香港)).
- . 香港01. 2019-06-16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中文(香港)).
- . 香港01. 2019-06-15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9-06-16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中文(中国大陆)).
- . 苹果日报. 2018-06-2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中文(香港)).
- 罗印冲. . 联合报. 2019-06-16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中文(台湾)).
- . 苹果日报. 2019-06-20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3) (中文(香港)).
- . BBC. 2019-07-1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6) (中文(繁体)).
- . 苹果日报. 2019-06-15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19-06-16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9-06-23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香港)).
-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9-06-17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 2019-06-16 [2019-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台湾)).
- 杨婉婷; 余睿菁; 陈浩然; 赖雯心; 鲁嘉裕. . 香港01 (香港). 2019-06-16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劳敏仪; 王洁恩. . 香港01 (香港). 2019-06-30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19-06-17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中文(香港)).
- . 香港独立媒体. 2019-06-19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香港)).
- . 巴士的报. 2019-06-2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香港)).
- 余睿菁, 黄廸雯, 梁妍玲. . 香港01. 2019-06-21 [201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19-06-2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中文(香港)).
- . 中央社. 2019-06-29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台湾)).
- 廖俊升; 徐嘉莼. . 香港01. 2019-07-11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中文(香港)).
- 黄文轩; 徐嘉莼; 廖俊升; 黄伟民; 李慧筠. . 香港01. 2019-07-11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中文(香港)).
- Chieu Luu. . 南华早报. 2019-07-11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5) (英语).
- . 头条网. 2019-07-1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香港)).
- (2019-07-11). 明报OL.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中文(香港)).
- . 今日美国. 2019-07-11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美国英语).
- 吕伊萱. . 自由时报. 2019-08-1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中文(台湾)).
- . 香港电台. 2019-12-15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19-12-15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中文(香港)).
- . 加拿大星岛日报. 2019-12-17 [2020-05-10] (中文(繁体)).
- . 明报. 2020-03-07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8) (中文(香港)).
- . 癫狗日报. 2020-04-15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香港)).
- . 香港电台. 2020-06-15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明报. 2020-06-15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立场新闻. 2021-06-15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 . 明报. 2021-06-16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 . 香港电台. 2021-06-15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 . 明报. 2022-06-16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 . 独立媒体. 2023-06-15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 Pazu薯伯伯. . 立场新闻. 2019-06-16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中文(香港)).
- 陈弱水. . 立场新闻. 2019-12-2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中文(台湾)).
- Dr. W. Ma. . CUP媒体. 2019-08-06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香港)).
- 冯睎干. . 苹果日报. 2019-07-13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20-05-09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中文(香港)).
- 张凯杰. . 众新闻. 2020-04-04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中文(香港)).
- 李紫莹. . 立场新闻. 2019-12-1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中文(香港)).
- 张凯杰. . 众新闻. 2020-04-2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20-05-0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中文(香港)).
- 陈零. . 众新闻. 2020-01-27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中文(香港)).
- 曾港深. . 众新闻. 2019-09-30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9-06-16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香港)).
- . 明报. 2019-06-16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中文(香港)).
- . 自由时报. 2019-06-16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台湾)).
- 有理儿有面微信公号. . 新浪新闻. 人民日报. 2019-09-02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中文(中国大陆)).
- . 立场新闻. 2019-06-21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中文(香港)).
- . 明报. 2021-02-27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 . 立场新闻. [2021-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 . 明报.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 头条日报.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 . 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构网站.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外部链接
- 相关新闻报导
- YouTube上的男子太古广场外抗议修例高处坠下不治(Now新闻,2019年6月15日) (粤语)
- YouTube上的"坠楼烈士"引港民悲愤 百万黑潮616上街头(年代新闻台,2019年6月16日) (繁体中文)
- YouTube上的爬上太古广场施工处挂反送中横幅 男子坠楼不治(ntv7,2019年6月16日) (简体中文)
- YouTube上的民主派立法会大会为堕楼示威者默哀(Now新闻,2019年6月18日) (粤语)
- YouTube上的市民太古广场外拜祭梁凌杰(明报,2019年6月23日) (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