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岛人

本岛人,是台湾总督府台湾日治时期用以统称台湾之闽南裔台湾人(福建人[注 1])、客家人(广东人[注 2])和平埔原住民族(熟蕃)的专有名词,通常不包括山地原住民生蕃高砂族),大致上是在户籍数据上以台湾为本籍地者,或是台湾裔日本人。然而台湾人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名称,以「台湾人」自称,甚至影响日本官方文书和报纸的使用习惯[1]。 在日治时期与本岛人相对的称呼是「内地人」,系指自日本本土内地)移居台湾的日本人[注 3]。本岛人一词在战后时期被逐渐转化为「本省人」。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1895年11月18日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所呈订《台湾及澎湖列岛住民退去条规》中使用「本岛住民」一词
至迟于1896年9月台湾总督桂太郎已在府报开使用「本岛人」一词称呼台湾人
1896年10月总督乃木希典于府报称「所有台湾人民
1897年台南共立幼稚园(台湾第一所幼稚园)设立报告注明创立委员五名(本岛人四名、内地人一名)
1898年台湾总督府关于台北大稻埕之本岛人对检疫相关建议书的公文封面
1902年总督儿玉源太郎持续使用「本岛人」一词
官方通用三分法:本岛人、内地人、外国人(1912年12月参观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的人数)
1919年台湾日日新报「医学专门学校野球团南下」一文报导有两名本岛人同赴高雄
1924年本岛人知识份子政治联盟之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种族与本籍

在一些统计数据上,种族(如本岛人)与本籍(如台湾籍)人口并不完全对应,举例而言,在1935年的《台湾常住户口统计》可见「台湾籍」人口中有一小部分属于「内地人」,反之「内地籍」者也有一小部分是「本岛人」。[2]

用法举隅

台湾总督府从1895年(明治28年)起即于各种公文书(如饬令、律令、府令、1896年夏首次发行的《台湾总督府报》等)开始以「本岛住民」、「本岛人」、或「台湾人民」等词称呼原居台湾的各族群,民间亦随之普遍使用,尤以「本岛人」一词最为通行。譬如:

  • 1898年7月16日发布律令第八号「有关民事商事及刑事之律令」提及「...(一)有关本岛人及清国人之民事及商事相关事项;(二)关于本岛人及清国人之刑事事项...」[3]
  • 1899年,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所主导设立的台湾总督府医学校之〈医学校规则〉第一条即开宗明义说明主旨:「台湾总督府医学校为授予本岛人医学教育,养成医师之处。」[4]
  • 1901年,府令第四十七号《台湾医生执照规则》第二条:「具有左列资格而要申请医生许可证之人,应检附履历书向地方长官提出申请。一、本岛人且满二十岁以上之人。二、此规则实施以前在本岛从事医生之业之人。」[5]
  • 1903年,苗栗厅报载「北部铁道延长至苗栗载运情况:乘客自苗栗上车, 一日平均约八十人。有六成为本岛人。运送货物一日约两百个。 中港,后各站,有乘客上下,但无货物起卸。」[6]
  • 1905年,苗栗厅报载「六月末月利率调查。抵押:内地人○分,本岛人二分。无抵押:内地人最高五分、最低四分,本岛二分。」[7]
  • 1907年,苗栗厅所作赤十字社社员调查,内地人:男216人、女12人;本岛人:男741人、女4人;合计973人。[8]
  • 1908年,黄玉阶草拟「本岛人宗教规则」,开宗教集成之先声。[9]
  • 1909年,苗栗厅人口统计,内地人:男1472人, 女682人。本岛人:男78548人,女73037人。外国人:男134人,女25人。[10]
  • 1909年,苗栗厅报载本岛人普通教育机关学校教育状态。本年(明治四十二年):男2612人,女213人。明治四十一年:男2256人,女人138。明治四十年:男2126人,女108人。明治三十九年:男1855人,女98人。明治三十八年:男1637人,女76人。[11]
  • 1910年,其后曾任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法务部长、高等法院覆审法院检察官长的手岛兵次郎于出版的《》一书,第八章「」分别介绍「」与「」。[12][13]
  • 1924年,《台湾日日新报》:宜兰街佐藤德治氏所倡设之香兰幼稚园,以收容本岛人幼儿为目的,于下午1时举行开园式,入园之本岛人幼儿有38名。[14]
  • 1933年,台湾总督府发布律令〈有关本岛人户籍之要件〉。[15]

同义词

  • 1895年11月《台湾及澎湖列岛住民退去条规》使用「本岛住民」一词。
  • 1896年府报称「所有台湾人民」。
  • 1919年第一次《台湾教育令》第一条开宗明义曰:「在台湾之台湾人之教育根据本令」。

遗绪

二次战后初期,「本岛人」(Islander or Formosan)此一称呼逐渐被相应的本省人一词所取代[16], 指涉1945年前即已住在台湾者。与「本省人」相对应的是「外省人」(Mainlander),指的是1945年以后来自中国大陆者。

吴浊流于1968年刊出的小说《无花果》中即有一章名为〈外省人与本岛人的摩擦〉。

「本岛人」与「本省人」这两种分别普及于日治时期与战后台湾社会的称谓,经常与「台湾人」一词相互混用。

图辑

参见条目

注释

  1. 尚有闽西客家人、闽东福州人
  2. 尚有粤东潮州人及惠州人等
  3. 包含琉球族

参考文献

  1. 陈翠莲,2013,《百年追求:卷一 自治的梦想》,台北,卫城出版。
  2. . 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 1935.
  3. 郭钦铭, 第五章 台湾日治时期之夫妻财产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我国通常法定夫妻财产制之变革与展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4
  4. 王崇礼(台大医学院骨科教授),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医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大医学人文博物馆
  5. 许妆庄, 从偕医馆到马偕纪念医院:日治初期马偕医院营运初探(1880-19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
  6.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030710,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7.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050826,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8.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070605,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9. 黄玉阶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台湾历史辞典
  10.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090117,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11.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091209,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12. 手岛兵次郎 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法院月报発行所, 1910
  13. 手岛兵次郎, 台湾总督府职员录系统,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14. 台湾大事记要 存盘,存档日期2013-10-19., 19240110,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15. 王泰升, 薛化元, 黄世杰, 追寻台湾法律的足迹: 事件百选与法律史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五南, 2006
  16. 新井一二三, 《海角七号》为何教我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时报, 2008-11-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