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水库

曾文水库台湾嘉义县的一座水库,位于曾文溪上游大埔溪上。坝址位于大埔乡西南部,集水区包括大埔乡不含东南端、番路乡东南部及东端、阿里山乡西南部及中部,以及高雄市那玛夏区西部凸出部分,水库管理局则在台南市楠西区境内,同时是台湾库容量最大的水库

曾文水库
曾文水库
远眺曾文大坝
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位置嘉义县大埔乡
现状使用中
始建1967年10月31日
激活1973年10月31日
耗资新台币60.38亿元
所有者经济部水利署
水坝和溢洪道
水坝类型土石坝
高度128米(420英尺)
长度400米(1,300英尺)
坝顶海拔235(771英尺)
坝顶宽度10米(33英尺)
坝基宽度445米(1,460英尺)
溢洪道3
溢洪道类型Gated overflow, service
溢洪量9,470 m3/s(334,000 cu ft/s)
形成曾文水库
总容量708,000,000 m3(2.50×1010 cu ft)
有效容量509,560,000 m3(1.7995×1010 cu ft)
(2021年测)
无效容量198,440,000 m3(7.008×109 cu ft)
集水面积481 km2(0.39 sq mi)
表面积17平方(7平方英里)
最大宽度1.3(1英里)
最大水深200(656英尺)
正常水位215(705英尺)
操作人员曾文发电厂
运作日期1973年6月
类型传统式
涡轮机竖轴法兰西斯型水轮发电机
装机容量50 MW
年均发电量184900320千瓦时(计划)
曾文水库
湖泊类型水库
主要流入曾文溪
主要流出曾文溪
集水面积481平方公里
所在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表面积17.14平方公里
水体体积6亿831万立方公尺
表面海拔227公尺
大埔乡

曾文水库是台湾最大的水库与湖泊,满水位面积17.14平方公里,主要为提供嘉南地区灌溉用水,另具发电、防洪和观光的功能,是个多目标利用的水库。

沿革

早期构想

曾文水库所在之曾文溪流域全长138.47公里,流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为台湾第四大河川,其年平均流量为16亿立方公尺,坝址位置年平均流量10.64亿立方公尺,早期设计嘉南大圳之日本技师八田与一利用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兴建乌山头水库,并于大埔溪设置水坝,通过隧道取水至乌山头水库供应嘉南地区农田灌溉之用,但是其取水率仅为全部流量的百分之二十五(依据曾文水库建设志,曾文水库建库前,乌山头水库原运用水量为3.3亿立方公尺),因此如直接在曾文溪主流大埔溪筑坝,并与乌山头水库串联运转,便可以增加灌溉量,对此八田与一曾于1939年建议在现今大坝坝址建筑水坝,但因战事作罢。

规划施工

战后有鉴于灌溉水量逐渐不足,于1959年由台湾省水利局着手进行规划,最后择定柳藤潭为坝址,采用土石坝设计,1966年7月,成立曾文水库建设委员会暨工程局,并于1967年10月底动工。经6年施工,至1973年10月底正式完工。其库区淹没了嘉义县大埔乡原有的精华地带。

1974年曾文水库管理局成立,正式接管水库及工程设施并开始营运,后于1998年曾文水库管理局与水利局南部水资源开发工程处及阿公店水库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台湾南区水资源局、1999年改隶为经济部水利处南区水资源局、2002年再经组织修编为「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2023年再经组织修编为「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分署」。

债券

1968年8月6日,《台湾省粮食实物债券条例》制定21条,同年8月19日公布,其第一条:「行政院为应台湾省政府兴建曾文水库需要,授权台湾省政府,依本条例之规定,发行台湾省粮食实物债券。」1985年11月19日,该法废止21条,同年11月27日公布。

基本数据

曾文水库大坝位于嘉义县大埔乡,坝身材料为土石坝,坝高133公尺,是全台湾第三高坝(第一高坝为德基水库,第二高坝则是石门水库),坝长400公尺,坝身体积达900万立方公尺,大坝体积也是全台湾水库之中最大者。水库满水面积为1714公顷(17平方公里),是台湾湖面面积最大的水库。水库设计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更是全台容量最大的水库。曾文水库的溢洪道有三道,每道的高程不一,面向下游由右至左,最小排洪量分别为每秒250、300、350立方公尺,闸门全开时最大排洪量可达每秒9470立方公尺[1]

  • 管理单位: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分署曾文水库管理中心
  • 集水面积:481平方公里
  • 正常满水位:227公尺
  • 最高蓄水位:230公尺
  • 最大可能洪水位:232.5公尺
  • 最低发电水位:171公尺
  • 满水位面积:1714公顷
  • 完工时总蓄水容量70800万立方公尺
  • 总蓄水量:60831.7万立方公尺
  • 计划有效蓄水量:59550万立方公尺
  • 现在有效蓄水量:50897万立方公尺
  • 计划年运用水量:104700万立方公尺
  • 坝高:133公尺
  • 坝顶标高:235公尺
  • 坝顶长度:400公尺
  • 坝顶宽度:10公尺
  • 坝体体积:9296100立方公尺
  • 溢洪道型式:三阶陡槽跳戽消能明渠式
  • 溢洪道控制水门型式:弧形闸门3座
  • 溢流堰顶标高:211公尺
  • 出水工型式:斜塔式
  • 出水工控制水门型式:固定轮式
  • 排砂道型式:固定轮式
  • 排砂道控制水门型式:二座排砂门(宽10公尺高4.3公尺)
  • 工程费:新台币60.38亿元
  • 其他附属设施:二座河道放水道直径1.95公尺(211公尺放水量为150立方公尺/秒,最大放水量160立方公尺/秒)
  • 防洪:调节曾文溪下游洪峰。
  • 灌溉:面积66000公顷
  • 给水:计划年供水量自来水120000000立方公尺,工业用水27000000立方公尺,灌溉900000000立方公尺,合计1047000000立方公尺
  • 发电:装机容量50000千瓦。计划年发电量:184900320千瓦/时
  • 防洪:降低曾文溪下游河川由100年频率洪水降至河道安全输送流量。
  • 观光:320000人次(1996年水库运用实绩)

设施及工程

莫拉克风灾(八八风灾)后启动的改善工程

近年因受到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造影响,造台湾地区气候逐渐转变为降雨时间集中且大量,使多处水库淤积状况日渐加剧。尤其是2009年8月8日,中台莫拉克侵袭台湾,造成中南部地区多处灾情的八八风灾。于是政府开始检讨并启动各项防淤清淤工程[2]

曾文水库永久河道放水道改建防淤设施工程

曾文水库永久河道放水道(PRO)改建防淤设施工程完工后可增加排洪及排砂能力,平均每年可排砂量达46万立方米。

此工程于2012年2月22日开工,已于2015年3月完工[3]

曾文水库防淤隧道工程

曾文水库防淤隧道以水力排砂,会比目前机械清淤(陆挖或清淤船)更有效率。预计激活后,每年平均排砂量可达104万立方米,增加曾文水库防洪能力每秒995立方米,大幅提升台南地区供水稳定度,也节省每年约6.93亿元的清淤成本[4]

此工程于2013年3月31日开工、2018年1月完工激活[5]

曾文水库越域引水计划(荖浓溪越域引水)

早在1995年政府便在计划越域引水至曾文水库,起因是曾文水库设计容量大,但自设立以来满水位的情形并不频繁,因此有此计划产生。

曾文水库越域引水计划主要是于高雄市桃源区高屏溪上游荖浓溪设置拦河堰,利用引水隧道、旗山溪跨河桥,再经草兰溪输水管线到曾文水库、 全部工程费预计212亿元,估计每日供水量约60万吨[6]

此工程主要为隧道开挖,大都于地面下进行,于每年5至10月丰水期,取荖浓溪与旗山溪水进曾文水库,取水量占高屏溪同期流量3.6%。

由于此计划有环保上争议,且近年来气候改变,引发各界不同的议论[7][8]。高雄市桃源区少年溪和少年溪温泉,于2007年10月相继干涸、枯竭,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长杨丰荣坦承,越域引水隧道工程造成荖浓溪断层裂缝,地下水源外溢及水位降低。[9]

2009年8月21日,因莫拉克风灾土石流造成水利署曾文水库越域引水计划中,荖浓溪拦河堰工程人员14人失踪,行政院于同年9月28日核定「维持停工状态」。[10]

交通

空难

1990年4月3日,一架中华民国空军T-34教练机在曾文水库坠毁,机上飞行教官与飞行学生,两人皆殉职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飞行教官蔡意和上尉、学生桂海伦)。

相片

参考文献

  1. 张炎铭、林廷芳、高穆宾主编. . 台北市: 三联科技教育基金会. 2012. ISBN 978-986-84878-5-7.
  2. (PDF).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5).
  3. 曾文水库防淤隧道 预计明年底完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15-08-04
  4. 贺!南区水资源局曾文水库防淤隧道工程荣获中华隧道协会106年度优良隧道工程奖
  5. .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6. 经济局水利署网页介绍曾文水库越域引水工程计划
  7. 台湾新报 2008.04.11,题为「台湾南社及绿色团体:呼吁陈水扁总统 停止曾文水库越域引水工程」
  8. 报导「绿团:曾文越域引水 戕害生态」(921 网络博物馆借用) 引用中国时报,2008-04-16 报,2009-08-19 阅
  9. . [2024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1月25日).
  10. . [2024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1月25日).
  11. . www.xinmedia.com. 2015-08-28 [202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曾文水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