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
抗议(英语:)指的是对某些人、某国、某单位的言论、行为或措施表示强烈反对的行为,在社会学与政治学上常指群体性的反对行为[1][2][3]。抗议的方式多种多样,从个人在街头演讲到某个群体在街头进行示威的行为等。抗议者可能通过公开、有力的方式组织抗议,使其意见被听取,来试图影响大众舆论或者政府政策,也可能采取直接行动,来试图直接制定它们想要的改变[4]。如果抗议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和平的非暴力运动的一部分,并且涉及使用压力和说服力,则抗议会被认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抗议而是公民抵抗或非暴力抵抗[5]。
抗议 Protest | |
---|---|
抗议是大部分社会革命中发生的一部分 | |
![]() ![]() ![]() ![]() ![]() ![]() 以上图片显示不同时代,地方及人民的抗议方式。[注 1] |
系列条目 |
革命 |
---|
![]() |
![]() |
由于多样化的自我表现及抗议在理论、实践或外观上可能被政府的政策(比如需要申请抗议许可)[6],经济环境,宗教规范,社会结构或媒体垄断所限制。出动防暴警察即为政府的一种常见应对方法。
抗议自身有时可能是缘由反抗议。这种情况下,反抗议者会针对原抗议的反对行为进行抗议。
历史事件
未解决的抗议事件可能会造成社会分化和对立,甚至引致示威者进一步行动、叛乱或暴动,以及政治或社会革命,如:
- 16世纪初北欧(新教改革)
- 1783年宾夕法尼亚兵变,由数百名大陆军发起
- 1789年法国(法国大革命)
- 17世纪至18世纪的海地革命,第一次成功的反对奴隶制的黑人革命
- 18世纪70年代北美(美国独立战争)
- 1886年美国干草市场事件,由有组织的行业和工会联合会组织的工人抗议活动
- 1946年 - 2016年反核运动
- 1963年向华盛顿进军,马丁·路德·金于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期间举行的集会
- 1969年的石墙暴动,在纽约市抗议对同性恋者的治疗行为
- 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
- 1989年天安门六四事件
- 1989年亚历山大广场示威并导致柏林墙倒塌
- 由大量爱滋病患组成的爱滋病解放力量联盟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抗议
- 80年代至90年代末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 1999年西雅图反世贸示威,为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于西雅图举行期间,反全球化示威者发起的抗议运动
- 2000年布拉格反全球化抗议
- 反全球化运动
- 2001年7月18日至22日热那亚举行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
- 2003年2月15日全球反战行动,60个国家6-10万人参与
- 2000年 - 2005年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
- 2007年净选盟大集会
- 2009年 - 2010年伊朗绿色革命
- 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
- 2011年占领华尔街抗议
- 2010年 - 2012年阿拉伯之春抗议
- 2011年 - 2012年伊朗抗议活动
- 2012年净选盟3.0集会
- 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
- 2013年埃及政变
- 2013年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
- 2013年7月13日,Black Lives Matter领导的抗议活动
- 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
- 委内瑞拉示威 (2014年至今)
- 2014年香港雨伞革命
- 2015年 - 2021年反唐纳·川普抗议运动
- 2016年大韩民国反朴槿惠示威
- 2016年北达科他州反对输油管道事件
- 2017年罗马尼亚反贪污示威
- 2018年亚美尼亚示威
- 2018-2019年苏丹示威
- 2018年 - 2020年塞尔维亚抗议活动
- 2019年巴布亚抗议活动
- 2019年玻利维亚抗议活动
- 2019年 - 2020年香港大型抗议活动及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
- 2019年 - 2020年印度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示威
- 2019-2021年黎巴嫩抗议
- 2019-2021年伊拉克抗议
- 2020年-2022年泰国示威
- 2020年至今,佐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
- 2020年-2021年白俄罗斯示威
- 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应对措施的反抗
- 2020年 - 2022年塞尔维亚的COVID-19抗议和骚乱
- 2020-2021年美国选举抗议活动
- 2021年古巴抗议
- 2022年哈萨克斯坦抗议
- 2022年俄罗斯反战抗议活动
- 反对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抗议活动
- 2022年3月至4月秘鲁示威
- 2022年卡拉卡尔帕克抗议活动
- 2022年斯里兰卡反政府示威
- 2022年至今,阿米尼示威
- 2022年白纸运动
- 2022年蒙古国示威
- 2022年12月秘鲁示威
抗议的形式

在三月百万工人运动中,聚集于华盛顿酒店外的抗议者。图片中可见抗议者们以集会及举起标语的形式抗议
抗议的形式多种多样[7]。集体行为动态收集计划(英语:Dynam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project)和全球非暴力行动数据库[8]是目前全世界内两间主要收集抗议数据的计划。集体行为动态收集计划认为抗议主要包含以下形式[9]:
- 集会:集会或类似的行为往往是指不进行越过警戒线且不进行守夜的抗议活动。常常与演讲、歌唱和传教有关
- 游行: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行为,抗议者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携带标语、牌匾或调用口号等
- 静坐:集体躺地
- 诉讼:通过诉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常由组织进行
- 守夜:在公共场所露宿
- 绝食:抗议时不进食来表达抗议决心
- 自焚:通过极端的自残方式引起社会注意
- 暴动:常指大规模或一部分激进的抗议活动,使用暴力对抗他人、物品、警察或建筑等行为
- 罢工[注 2]:谈判失败后或不满问题所进行的罢工及野猫罢工。
- :有组织地不买卖某类物品,或不参与及进行某项服务。历史上知名的这类活动有联合抵制蒙哥马利公车运动等
- 车队示威:抗议者通过驾驶载具进行抗议
- 传播信息:形式多样,包括请愿、游说、大规模写信和转发信息等
- 拟剧示威:常被认为属于行为艺术
- 象征展示:例如展示光明节灯台、涂鸦、标语或者大批人群站在同一区域表示不满
- 公民不服从:强调公民的反对权
- 成立新组织:举行并宣布创建新组织以表达不满
- 非人式抗议:在公共场合使用物品代表抗议者进行抗议[注 3]
另见
- 反全球化运动
-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 两分钟仇恨
- 批斗
- 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
- 1992年洛杉矶暴动
- “我抗议”
- 抗议艺术
- 抗议权
- 真理永恒
注释
- 在2020年5月25日,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的一名警察德里克·肖万跪压导致佐治·弗洛伊德窒息死亡后引致的佐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示威者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起标语「我是下一位(受害者)吗?」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反对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抗议活动。
2019年香港佐敦的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时,示威者向路面及前方投掷汽油弹。
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占领。
2011年9月19日在东京明治神宫举行的反核电站集会。六万人游行,高呼“核电再见”,并挥舞横幅,呼吁日本政府在福岛核灾难后放弃核电。
在一名雇员被解雇后,希腊的工人阶级政治抗议呼吁抵制一家书店,据称是因为她的政治激进主义。 - 包括装病抗议、消极怠工或是类似的劳工抗议
- 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欧洲抗议中尤为常见
参考资料
- . 汉典.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www.merriam-webster.com.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英语).
- . 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英语).
- St. John Barned-Smith, "How We Rage: This Is Not Your Parents' Protest, " Current (Winter 2007): 17-25.
- Roberts, Adam. Ash, Timothy Garton ,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3. ISBN 978-0-19-955201-6.
- Daniel L. Schofield, S.J.D. . in the FBI's Law Enforcement Bulletin. November 1994 [16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Kruszewski, Brent Baldwin, Jackie. . Style Weekly.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Stanford University.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