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症
念珠菌症(英語:)是假丝酵母属(一類酵母菌)所造成的真菌病,在感染口腔時,就會引發鵝口瘡(thrush)[3]。症狀和病徵包括在舌頭、口腔以及咽喉的部位出現小白點,也可能產生例如酸痛或吞嚥困難等的其他徵候[4]。當它感染陰道,就會引起一般稱作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的疾病[3],會有包括外陰部搔癢、灼熱感有時甚至會有類似起司塊狀的分泌物從陰道流出的情形[9],陰莖的感染較不常見,但若發生感染,則也會有搔癢感[4]。有極少數的病例,可能會引發全身性的感染,且會因不同感染部位而產生不同病徵與發燒症狀[10]。
念珠菌症 | |
---|---|
同义词 | 念珠菌病,卵黴菌病[1][2] |
口腔念珠菌病 (鹅口疮) | |
症状 | 白色斑塊或陰道分泌物、癢[3][4] |
肇因 | 念珠菌屬(一類酵母菌)[3] |
风险因子 | 免疫力被壓抑或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糖尿病、皮質類固醇、抗细菌药[5] |
藥物 | 克催瑪汝、耐絲菌素、氟康唑[6] |
盛行率 | 新生兒中的6%(口腔)[7] 75%的女性(陰道)[8]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感染醫學 |
ICD-11 | 1F23 |
ICD-9-CM | 112、112.9、112.89 |
OMIM | 606788 |
DiseasesDB | 1929 |
MedlinePlus | 001511 |
eMedicine | 213853、781215、962300、1090632 |
念珠菌症 | |
---|---|
凝膠培養基上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 |
类型 | opportunistic mycosis[*]、疾病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學、皮肤病学 |
ICD-11 | 1F23 |
ICD-9-CM | 112、112.9、112.89 |
OMIM | 606788 |
DiseasesDB | 1929 |
MedlinePlus | 001511 |
eMedicine | 213853、781215、962300、1090632 |
念珠菌屬的真菌中約有二十種會造成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3]。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口部,常出現在一個月內的新生兒、老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病患。免疫系統較弱的病患包括愛滋病患、接受器官移植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口服皮質類固醇者。其他風險因子包含使用假牙,以及接受抗生素治療者[5]。陰道感染通常發生於妊娠期,特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並使用抗生素者[11]。全身性感染的風險因子包含進過加護病房、手術後的那段恢復期、出生時體重不到標準的嬰兒,以及免疫系統低下者[12]。
避免口腔感染的方法包含:讓免疫能力較差的人使用含洗必泰(防腐消毒藥)的漱口水漱口、氣喘患者於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後漱口[6];陰道經常感染的患者則可使用益生菌來治療[11]。口腔感染的患者塗抹克黴樂或耐絲菌素通常有效,但若上述治療無效則可以口服或注射氟可那挫、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等藥物[6]。陰道感染目前已知有許多抗真菌藥物可以治療,包含克黴樂[13]。全身性的感染則通常以靜脈注射給予兩性黴素B治療[14],對於易受感染的特定族群則可能會預防性地給予抗真菌藥物[12]。
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中,6%會有口腔型的念珠菌感染。正接受化療的癌症病患其感染機率會有20%,艾滋病患也有20%的感染風險[7]。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的女性曾在一生中感染過念珠菌症[15]。全身性的感染並不常見,通常只見於暴露在危險因子中的患者[16] 。這些疾病在學術的名稱分別為念珠菌症、念珠菌性陰道炎(moniliasis)還有卵霉菌病(oidiomycosis)[17]。
病原特性
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屬酵母菌目,具酵母型或假菌絲型雙相,酵母型為圓形或橢圓形,可產生芽生分生孢子。研究已發現超過150種念珠菌,有9種可感染人類。念珠菌對人類是一種伺機性病原,喜愛酸性環境常存於人體的口腔、皮膚、消化道、陰道等黏膜組織和臟器中,人體中最常見的為白色念珠菌。[18]
症狀
念珠菌菌血症,感染時會發生發燒、心跳過快、呼吸急促、低血壓等類似細菌性敗血症症狀,死亡率達40-60%。[18]
罹患念珠菌陰道炎的患者陰道分泌物會增加,伴隨外陰搔癢症狀,由於月經來潮時陰道環境偏鹼,症狀會稍微減輕。外陰部的念珠菌感染,若在性交時直接接觸而傳染。
治療
不同的症狀和不同感染菌種的念珠菌症,常選擇的藥物包括 amphotericin B,fluconazole(有抑菌功能),liposomal amphotericin B,voriconazole,caspofungin等。[18]
外陰部感染可利用止癢藥物減輕症狀,並依醫師指示的濃度和方法,使用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清洗外陰部。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念珠菌症,應同時改善該疾病。[19]
預防
為了預防侵入性念珠菌症,應加強自身的免疫力。
念珠菌喜愛悶熱潮溼的環境,預防皮膚感染型的念珠菌症,可穿清爽透氣吸汗材質等純棉或蠶絲製[19][20]的貼身內衣褲,注意經常更換清洗,避免人造纖維材質的貼身衣物或緊身的牛仔褲。
參考資料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9777/
- James, William D.; Berger, Timothy G.; et al. . Saunders Elsevier. 2006: 308–311. ISBN 0-7216-2921-0.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December 2014).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cdc.gov. February 13, 2014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James, William D.; Berger, Timothy G.; et al. . Saunders Elsevier. 2006: 308–311. ISBN 0-7216-2921-0.
- 第四十六章念珠菌症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5-07.
- 念珠菌陰道炎 - 台大醫院王泉勳醫師
- 蠶絲特性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