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道
广东道(英语:)是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一条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个区域,南面连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则与荔枝角道连接,路线大致与弥敦道平行。
![]() ![]() | |
---|---|
![]() 广东道近海港城 | |
原名 | 麦当奴道 |
命名缘由 | 1909年3月19日宪报第184号公告 |
命名日期 | 1909年3月 |
道路长度 | 3.35(2.08英里) |
车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时 |
4 | |
地点 |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 |
起点 |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
终点 | 旺角荔枝角道 |
建造 | |
动工日期 | 1887年 |

广东道北端

香港玉器商会在广东道与佐敦道交界创建的玉石纪念碑

海港城及新港中心之间的行人天桥是香港跨年活动地点之一

广东道与荔枝角道交界,为广东道的尽头
广东道拥有九龙区以门牌号码编号最大的号码,地址是旺角广东道1239号荔宫大厦B室。
历史
1887年,最先开发的一段广东道建成,位于九龙仓码头侧,以时任香港总督麦当奴爵士(Sir Richard Macdonnell)命名为勿当拿道(后译麦当奴道)。1909年3月,为免与香港岛的同名道路混淆,道路便改以广东省城为名,英文称为“Canton Road”。但由于清朝时并未有「广州市」,而「Canton」一词是指「广东省城」(1921年广州市成立),因此在翻译中就被译作广东道。[注 1][1][2][3]其后随着九龙半岛的发展,广东道才一直逐渐向北伸延。
1970年代,于佐敦道至西贡街之间的一段广东道,有超过100间玉器店,使油麻地的一段广东道有「玉器街」之称。当中不少玉器店于1984年迁到当时新落成的甘肃街玉器市场。
在佐敦道附近一段广东道,由于政府在1970年代把部份广东道改道,转移连接渡船街,因此广东道在此分成两段。现时在尖沙咀的一段广东道是单程南行,在油麻地一段广东道与连接的渡船街同为双程行车。而油麻地骏发花园及油麻地果栏亦把广东道分成两段。
九广铁路之前计划九龙南线时,原拟在尖沙咀海港城附近兴建广东道站,并曾与海港城业主九龙仓商讨,但其后因成本等问题,搁置兴建广东道站的计划。
海港城自2000年起举办平安夜「广东道圣诞倒数派对」,有歌星参与及不同表演欣赏,吸引十多万人参加,但到2014年起停办。[4]
段落
广东道今日部份路段并不连接,被断开成六段:
沿线建筑物
图片
- 广东道夜景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交通路线列表 | |||||||||||||||||||||||||||||||||||||||||||||||||||||||||||||||||||||||||||||||||||||||||||||||||||||||||||||||||||
---|---|---|---|---|---|---|---|---|---|---|---|---|---|---|---|---|---|---|---|---|---|---|---|---|---|---|---|---|---|---|---|---|---|---|---|---|---|---|---|---|---|---|---|---|---|---|---|---|---|---|---|---|---|---|---|---|---|---|---|---|---|---|---|---|---|---|---|---|---|---|---|---|---|---|---|---|---|---|---|---|---|---|---|---|---|---|---|---|---|---|---|---|---|---|---|---|---|---|---|---|---|---|---|---|---|---|---|---|---|---|---|---|---|---|---|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
注释
- Canton 一词应解作广州而非广东,有关解释详见条目「坎顿」
参考文献
- 《九龙街道命名考源》梁涛 着,第6页,市政局出版,1993年
- 《香港历史文化小百科16-趣谈九龙街道》 尔东 着,第77-78页,明报出版社,2004年11月,ISBN 962-8871-46-3
- 曾改名道路(二) 九龙及新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地方
- . 苹果日报. 2015-12-23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