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

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太傅太公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至成周亲政,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1]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太保
汉语名称
简化字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汉喃
名称
谚文
汉字
蒙古语名称
蒙古语
满语名称
满文 ᡨᠠᡳᠪᠣᡠ
穆麟德转写taiboo

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保,朝鲜王朝改称大保

历代太保

中国

西汉
曹魏
南朝
十六国
北朝
五代十国

越南

李朝
陈朝
  • 昭怀侯陈现
  • 威肃王陈文璧
  • 陈僚
  • 陈元沆
后陈朝
黎初朝
莫朝
  • 莫国宪
  • 宁国公
  • 范瑶
  • 莫廷科
  • 甲澂
  • 莫玉辇
  • 阮倦
  • 吴廷峨
黎中兴朝
  • 范笃
  • 郑杜
  • 雄郡公
  • 阮探
  • 武德恭
  • 郑桐
  • 郑楼
  • 郑柠
  • 郑槔
  • 郑椿
  • 郑林
  • 郑楷
  • 裴仕林
  • 阮福源
  • 阮潶
  • 阮启
  • 阮实
  • 郑程
  • 郑拭
  • 郑杭
  • 郑榜
  • 郑极
  • 郑榴
  • 郑柞
  • 郑栎
  • 郑杖
  • 郑根
  • 郑𪲔
  • 郑权
  • 杨致泽
  • 范公着
  • 郑欉
  • 郑树
  • 郑楃
  • 郑栢
  • 吴有用
  • 郑檰
  • 同存泽
  • 郑樌
  • 郑橑
  • 郑棆
  • 黎时寮
  • 邓廷璘
  • 黎英俊
  • 阮公沆
  • 范廷重
西山朝
阮朝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 . [-6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