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溪
兰阳溪(泰雅语:[1]),又名宜兰浊水溪,位于台湾东北部兰阳平原,属于中央管河川,是宜兰县最主要的河川。主流全长73公里[2],上河段名为耶克纠溪(泰雅语:[3]),发源于宜兰县、台中市交界处的南湖北山。向西北流至米磨登附近,汇集马当溪、米摩登溪后,始称兰阳溪。此后河道大致沿东北方向,在贯穿大同乡全境并从牛斗附近进入兰阳平原后,依序流经三星乡、员山乡、五结乡、宜兰市及壮围乡,并在入海口不远处的噶玛兰大桥附近,与最重要的两大支流-宜兰河及冬山河汇合后注入太平洋。
兰阳溪 Llyung Mnibu | |
---|---|
![]() 从噶玛兰大桥上俯瞰兰阳溪上游 | |
别名 | 耶克纠溪、宜兰浊水溪 |
流域 | |
源头 | |
- 位置 | 南湖北山 |
- 海拔 | 3,354(11,004英尺) |
河口 | 太平洋(噶玛兰大桥附近) |
- 座标 | 24°42′39″N 121°50′00″E |
- 海拔 | 0(0英尺) |
面积 | 978平方(378平方英里) |
流经国家 | ![]() |
位置 | 宜兰县 |
本貌 | |
长度 | 73(45英里) |
平均流量 | 74.24 m3/s |
支流 |
除了宜兰河和冬山河外,兰阳溪的支流还有罗东溪、清水溪、粗坑溪、芃芃溪等,其中主流以北的支流发源于雪山山脉;以南则发源于中央山脉。包括支流在内的兰阳溪流域,几乎涵盖宜兰所有乡镇市,面积达9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有652平方公里,平地面积则占了326平方公里。[4]
特色

兰阳溪主流本身,对于宜兰有特殊意义。传统将宜兰以兰阳溪为界,划分为溪北与溪南两区,此种区分不仅如上述所指,地理上可资分别支流发源地,更具重要性的是在于其人文上的意义。
除大同乡、南澳乡两个山地原住民乡以外,宜兰市、壮围乡、员山乡、礁溪乡、头城镇列为溪北地区;罗东镇、五结乡、三星乡、冬山乡、苏澳镇列为溪南地区,并分别以宜兰市及罗东镇为内核。除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就可观察出两区略有差异外,最主要的就是型塑了地区居民的在地意识,使得彼此间就政经资源的分配产生竞逐。
治理
兰阳溪治理计划始于日治时期的1929年,1939年完成河道两岸共计42公里的堤防,奠定了兰阳溪的治理基础,因此在兰阳大桥北岸立有「宜兰浊水溪治水工事竣工纪念碑」[5]。战后初期政府以重建堤防为主,1972年台湾省水利局开始加高堤防,1991年办理兰阳溪治理规划,治理起点上移至家源桥[5]。
砂石盗采问题
1990年代,兰阳溪砂石盗采、滥采情况严重,每天有1200车次从省道呼啸而过,卷起漫天尘土,多少人也因此命丧轮下[6](p. 98)。
全国首例「杜绝砂石车超载」
1990年,宜兰县长游锡堃上任后,着手解决兰阳溪的砂石盗采、滥采问题。当时砂石车超载的恶形恶状,全省各县市几乎都束手无策。砂石运输业者为提高营运利润,恶性超载几乎成了常态,往往三十五吨的货车,实际超载率达100%以上,载重平均六、七十吨,甚至重达一百吨,以致路面、桥梁毁损严重;而业者为弥补成本,超载之外,经常超车超速,车子遇到红绿灯,几乎停不住,事故频传,多少无辜百姓成为轮下亡魂。无奈的是,超载罚款通常都依最低的一千八百元,从宽裁决,业者超载愈多愈划得来,恶性超载完全无法遏止[6](p. 209)。
1991年,宜兰县政府以进出宜兰的必经要塞「梗枋」做为管制站,为储放超载所卸下的砂石,备好足够腹地的卸货场,避免日后砂石业者追讨所卸下来的砂石,凡是违规的司机,都要签下切结书,声明抛弃砂石的所有权。开始取缔的第一天,为防止砂石车业者联合抗争,以砂石车横阻唯一对外通路-台二省道,于是现场备了工程用大金刚拖吊车,以及大型铲土机,凡是遇上不服的业者,任意弃车者,就拖吊;任意倾倒砂石者,就把砂石铲走,让业者毫无反抗余地,终于解决砂石车超载问题[6](p. 211)。
1992年,时任交通部长简又新都公开赞扬:宜兰县能,为何其他县市不能?从此宜兰县的砂石政策被泛称为「宜兰模式」[6](p. 99)。
全国首创「河川发包疏浚、砂石公共造产」
1991年时任县长的游锡堃,专程面陈时任省政府主席的连战,获省主席同意、突破省政府原有政策与业者压力,全国首创针对兰阳溪「河川砂石采取」办理「分期分段、发包疏浚、公共造产」。按理说,一条溪的砂石如果没有人采取,政府便要采行发包疏浚,但一般人不会把这方法用到大量采砂的兰阳溪上,游锡堃将这个方法套用过来,可说是全省(国)唯一的创举[6](p. 212)。
从「发包疏浚」也可以看得出来,兰阳溪的砂石蕴藏了多少暴利。过去「许可制」时,县库一年收入约数百万元,改为「发包制」,突然增加了一亿多元[6](p. 212)。1994年,「公共造产兴办河川土石采取」获列「省政革新实验项目」。
水系主要河川


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
- 兰阳溪:宜兰县
- 冬山河:五结乡、冬山乡、南澳乡
- 冬山河旧道:五结乡、冬山乡
- 照平坑溪:冬山乡
- 安平坑溪
- 十三分坑溪:冬山乡
- 新寮坑溪:冬山乡、南澳乡
- 旧寮坑溪:冬山乡、南澳乡
- 宜兰河:壮围乡、宜兰市、员山乡、礁溪乡
- 大礁溪:宜兰市、员山乡、礁溪乡
- 大湖溪:员山乡
- 五十溪:员山乡
- 罗东溪:五结乡、三星乡、罗东镇、冬山乡、大同乡
- 安农溪:三星乡、冬山乡
- 番社坑溪:大同乡
- 粗坑溪:员山乡
- 顶粗坑溪:员山乡、大同乡
- 破礑溪:大同乡
- 清水溪:三星乡、大同乡
- 大溪:大同乡
- 赤鹿坑溪:大同乡
- 松罗溪:大同乡
- 东叠溪:大同乡
- 梵梵溪:大同乡
- 码仑溪:大同乡
- 排谷溪:大同乡
- 天狗溪:大同乡
- 土场溪:大同乡
- 石头溪:大同乡
- 加兰溪:大同乡
- 卑南溪:大同乡
- 留茂安溪:大同乡
- 加纳富溪:大同乡
- 四重溪:大同乡
- 保养溪:大同乡
- 实谷富溪:大同乡
- 夫布尔溪:大同乡
- 美罗溪:大同乡
- 美优溪:大同乡
- 米磨登溪:大同乡
- 马当溪:大同乡
- 耶克纠溪:大同乡,此溪以上流域各溪流分支均可统称耶克纠溪,也可再细分:
- 冬山河:五结乡、冬山乡、南澳乡
主要桥梁
参考文献
- 萧世晖、汪明辉. (PDF). 地理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2016, 65: 107–142 [2022-01-03]. ISSN 1019-6684. doi:10.6234/JGR.2016.65.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3).
- 林孟龙. .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2-04. ISBN 9573049384.
- 台湾日日新报社 (编). . 由陈怡如、黄智能翻译.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22. ISBN 9786267119730 (中文(台湾)).
- 全国环境水质监测信息网
- 张炎铭. . 台北市: 科技图书. 2013. ISBN 978-957-655-517-6.
- 林志恒. . 台北: 天下文化. 1998. ISBN 957-62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