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

吕梁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北接忻州市,东邻太原市,东南界晋中市,南连临汾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榆林市相望。地处黄河东岸黄土高原吕梁山纵贯全境,东部为太原盆地汾河及其支流文峪河流经市境东缘,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流经西部并注入黄河,吕梁是山西重要的产城市,主焦煤蕴藏量非常丰富。市人民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吕梁市
地级市
吕梁市区一景
吕梁市区一景
吕梁市在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吕梁市在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 37°31′06″N 111°08′38″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西省
设立2003年10月23日
语源吕梁山纵贯全境而得名
政府驻地离石区
下级行政区1市辖区、2县级市、10
政府
  市委书记孙大军
  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
  市长张广勇
  政协主席张稳科
面积
  地级市21,140 平方公里(8,160 平方英里)
  市区1,324 平方公里(511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2位(占全山西省13.49%)
最高海拔2,831 公尺(9,288 英尺)
人口(2019)
  地级市389.09万人
  排名全省第4位(占全山西省10.46%)
  密度181.3人/平方公里(470人/平方英里)
  市区(2015)33.08万人
  城镇(2015)177.21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033000
电话区号358
车辆号牌晋J
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均温9.1 
年降水461.5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141100
旧称离石
(2022)¥2,418.90亿元(全省第3位,占全山西省7.62%)
221.72亿美元汇率
人均¥60952元(全省第6位
9105.88美元(汇率)
网站吕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山西统计年鉴-2016》

历史沿革

古代

吕梁,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前376年,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设太原郡后,遂属太原郡境,设有大陵、兹氏等县。一直延续至汉朝初年。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 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郡、太原郡、司隶部三部。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狐讘属司隶校尉直接管辖。王莽代汉后,蔺改为讨貉,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 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140年)秋,匈奴单于句龙王车纽率乌桓,羌戎及诸胡等数万人来寇,“乃徙西河治离石”[1]。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徙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218年)“南匈奴内附”,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

三国时,当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

西晋。全境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内较为混乱。后赵石勒元年(319年)“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太和八年(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北齐斛律金所筑长城的起点——金锁关即在区内黄芦岭上,今遗址尚存。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北周建德年间,西汾州改称石州;大象年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置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

中世

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州、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近代

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设兴县专区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

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入吕梁县。

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添加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添加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

2004年7月,撤地设市。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吕梁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突出矿产是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其他如硫铁矿、石膏、大理石、蛭石等非金属矿产,均有分布。另外,煤层气、膨润土、紫砂陶土、石墨、花岗石等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全市含煤层面积11460平方公里,分布在河东、霍西、西山、宁武四大煤田,占全市总面积的54.3%。探明储量约404亿吨,占山西总储量的15.26%。保有储量399亿吨,焦煤保有储量159亿吨。

铁矿分布广,蕴藏量大。目前已知的矿床13处,已探明储量9.81亿吨,占山西省已知铁矿探明储量的28.1%。其中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9亿吨,是山西省已知铁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矿山。其他主要分布在交城席麻岭和孝义市西河底。交口、离石、柳林、中阳、临县都有铁矿蕴藏。

铝土矿资源丰富,储量大,在省内占首位。品质好,大部分可露天开采。主要分布于兴县东部、中阳北部、孝义西部、交口东部,临县、离石、柳林也有分布。探明保有储量4.4亿吨,远景储量4.7亿吨。矿石成分:三氧化二铝60--80%,二氧化硅1--20%,铝硅比在5成以上。并且普遍含有益元素镓,含量为0.0047--0.0076%。

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岚县、离石、柳林、中阳、交口等地。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4936万吨。氧化镁含量一般为19--20%。

位于临县紫金山的含钾岩石,以探得储量4.72亿吨,是中国罕见的大型含钾罟矿。氧化钾含量最高15.2%,最低9%,平均12.95%。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

地理

位置

吕梁位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处黄河中游,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隔河而望,北界忻州,南接临汾。全市面积2114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1324平方千米。

气候

吕梁属半干旱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关帝山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临县、柳林沿河一带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最少,只有3%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平均而言,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8、9℃左右,全年>10℃的有效积温2534.7—3870.0℃。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区平均气温为—7.2℃,极端最低气温为—30.5℃,出现在北部的岚县。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区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出现在平川的汾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33—178天。

1971−2000年间吕梁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3.3
(55.9)
22.6
(72.7)
24.9
(76.8)
34.7
(94.5)
36.7
(98.1)
37.8
(100.0)
38.4
(101.1)
37.2
(99.0)
36.2
(97.2)
29.4
(84.9)
24.1
(75.4)
15.6
(60.1)
38.4
(101.1)
平均高温 °C(°F) −0.2
(31.6)
3.9
(39.0)
10.6
(51.1)
19.2
(66.6)
25.3
(77.5)
28.9
(84.0)
29.9
(85.8)
28.0
(82.4)
23.3
(73.9)
17.0
(62.6)
8.6
(47.5)
1.6
(34.9)
16.3
(61.4)
日均气温 °C(°F) −7.5
(18.5)
−3.4
(25.9)
3.5
(38.3)
11.4
(52.5)
17.6
(63.7)
21.7
(71.1)
23.3
(73.9)
21.5
(70.7)
16.0
(60.8)
9.4
(48.9)
1.6
(34.9)
−5.5
(22.1)
9.1
(48.4)
平均低温 °C(°F) −13.6
(7.5)
−9.5
(14.9)
−2.8
(27.0)
3.9
(39.0)
9.9
(49.8)
14.3
(57.7)
17.1
(62.8)
15.9
(60.6)
9.9
(49.8)
3.2
(37.8)
−4.0
(24.8)
−11.1
(12.0)
2.8
(37.0)
历史最低温 °C(°F) −26.0
(−14.8)
−23.9
(−11.0)
−16.1
(3.0)
−9.6
(14.7)
−3.2
(26.2)
4.2
(39.6)
10.2
(50.4)
6.6
(43.9)
−2.0
(28.4)
−8.7
(16.3)
−20.0
(−4.0)
−24.9
(−12.8)
−26.0
(−14.8)
平均降水量 mm() 2.7
(0.11)
5.2
(0.20)
12.1
(0.48)
22.0
(0.87)
30.7
(1.21)
60.2
(2.37)
100.5
(3.96)
120.2
(4.73)
61.2
(2.41)
30.2
(1.19)
13.1
(0.52)
3.4
(0.13)
461.5
(18.18)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2.4 3.4 5.0 5.3 6.2 8.3 11.4 11.5 8.6 6.1 3.9 2.2 74.3
来源:中国天气网[2]

政治

现任领导

吕梁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吕梁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吕梁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吕梁市委员会
职务 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 孙大军[3] 刘振国[4] 张广勇[5] 乔晓峰[6]
民族 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山西省平定县河南省安阳县山西省临县
出生日期 1968年3月(55—56岁)1966年2月(58岁)1968年3月(55—56岁)1968年12月(55岁)
就任日期 2021年3月2020年4月2021年2月2022年2月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吕梁市现辖1个市辖区、10个,代管2个县级市

吕梁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7]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注 1][8]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9]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10]
街道
办事处
141100吕梁市 21,139.503,398,431离石区033000138167
141102离石区 1,323.66456,355凤山街道033000723
141121文水县 1,068.57372,580凤城镇03210075
141122交城县 1,826.47226,768天宁镇03050064
141123兴县 3,169.28183,484蔚汾镇033600710
141124临县 2,976.45394,713临泉镇0332001310
141125柳林县 1,288.12287,969柳林镇03330087
141126石楼县 1,734.9196,808灵泉镇03250045
141127岚县 1,512.72148,315东村镇03350048
141128方山县 1,433.17112,692圪洞镇03310052
141129中阳县 1,438.61138,498宁乡镇03340052
141130交口县 1,259.9295,313水头镇03240043
141181孝义市 937.56477,289新义街道032300475
141182汾阳市 1,170.05407,647太和桥街道032200293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吕梁市常住人口337.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5.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4.9%。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398,431人[1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27,06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8,637人,下降8.82%,年平均增长率为-0.92%。其中,男性人口为1,763,303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人口为1,635,128人,占总人口的48.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84。0-14岁的人口为660,370人,占总人口的19.43%;15-59岁的人口为2,170,017人,占总人口的63.8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68,044人,占总人口的16.7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94,859人,占总人口的11.6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11,822人,占总人口的53.3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86,609人,占总人口的46.69%。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395,549人,占99.9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82人,占0.0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30,299人,下降8.8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662人,增长136.2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

方言

吕梁市的方言主体部分属于汉语北方官话晋语吕梁片。由于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的差异,全区又可分为四小片:以兴县岚县为主兴岚小片;以石楼交口(有部分是孝义口音)为主的隰州小片;以交城文水孝义汾阳为主的晋语并州片,以及以中阳柳林方山临县离石为主的离石小片。

交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友好城市

吕梁与下列城市互为友好城市[12][13][14]

注释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撤销吕梁地区设立地级吕梁市的批复
  1. 范晔.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7).
  2. .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2-01].
  3.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4. . 中国经济网.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5.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6. . 中国经济网. [202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8. (PDF). 吕梁市国土资源局. [2018-06-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15).
  9. . 吕梁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1. 吕梁市统计局、吕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12. . Doing Business in Shanxi. China.org.cn. [201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13. .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4) (中文(中国大陆)).
  14. .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7-09-15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