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元枢
蒋元枢(1738年6月6日—1781年4月11日[1]),字仲升,号香岩,江苏常熟县人,清朝官员[2][3][1]。曾担任过福建省仙游县、惠安县、崇安县、建阳县、晋江县等知县、厦门同知、台湾府知府,并护理过台湾道[1]。其担任台湾府知府期间颇有建树,与同样担过台湾府知府的蒋毓英、蒋允焄合称为府城三蒋。
蒋元枢 | ||
---|---|---|
![]() 盐行禹帝宫蒋元枢像 | ||
大清福建台湾府知府护理分巡台湾道 | ||
籍贯 | 江苏常熟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仲升,号香岩 | |
出生 | 乾隆三年(1738年) | |
逝世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
出身 | ||
|
生平

蒋元枢出身常熟蒋氏望族,祖父蒋廷锡、父蒋溥均官至大学士[1]。蒋元枢于乾隆三年四月十九日(1738年6月6日)出生,于二十四年(1759年)中举人,但因为父亲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去世的关系而守制[1]。服完丧后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举人资格捐纳知县,分发福建试用[1]。隔年(1765年)署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知县,并在该年随闽浙总督前往浙江协办乾隆帝四下江南事宜[1]。不久其妻子于仙游县官署逝世,之后蒋元枢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权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知县,同年十月改署建宁府崇安县知县,隔年(1767年)又改调建宁府建阳县知县[1]。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回任崇安县知县,任内曾整修县学[1]。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廿日(1769年8月21日),调补泉州府晋江县知县,后于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升厦门同知[1]。
乾隆四十年(1775年)渡台,于四月十四日(5月13日)就任台湾府知府,次年十二月廿九日(1777年2月6日)护理台湾道直到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廿九日(1777年6月4日)[1]。蒋元枢担任台湾府知府期间重建台湾府木城,整饬海防,修建多处砲台,增葺文庙、学宫,还曾编修《台郡各建筑图说》[3]。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十四日(1778年4月10日)任满三年,继任知府万绵前于六月到任[1]。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1781年4月11日)于福建逝世,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1783年1月18日)葬于常熟县虞山北[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官衔 | ||
---|---|---|
前任: 李倓 |
建宁府崇安县知县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
继任: ? |
前任: 方鼎 |
泉州府晋江县知县 乾隆三十四-三十六年 (1769-1771年) |
继任: 徐之宽 |
前任: 邬维肃 |
泉州府同安县知县 乾隆三十七-三十七年 (1772-1772年) |
继任: 侯大成 |
前任: 成城 |
台湾府知府 乾隆四十年四月十四日(1775年5月13日)上任 |
继任: 万绵前 |
前任: 冯廷丞 |
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777年2月6日)上任 |
继任: 张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