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熹
生平
早期生涯
史宏熹畢業於黃埔軍校砲科第二期,後留學日本炮兵学校。返國後歷任炮兵团排長、連長、營長、團長; 1937年10月,率炮兵第一旅第五团赴山西,参與忻口战役,升上校旅長,不久升任国民革命军 第三十九军暂编第五十一师少将師長。1945年4月,率領部隊参與湘西会战。
來臺任職
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同盟國指派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國民政府以基隆、高雄、馬公三處形勢險要,設置軍事要塞,於1945年12月由軍政部派史宏熹為基隆要塞調查組主任。1946年7月,史宏熹就任基隆要塞司令部司令。
醫療糾紛傳言與反證
228事件辭典稱,史宏熹任職期間,其妻於生產時因注射盤尼西林體質不合,過世於日籍醫師「迎詣」所經營之迎婦產科;迎詣醫師因此以過失殺人罪嫌遭羈押,並為臺北市參議員兼臺北市人權保障委員會總幹事徐春卿等人保釋[2],迎婦產科因此求助於臺灣省醫師公會,公會於是委託李瑞漢、李瑞峰兄弟兩位律師為其辯護;有說法稱該案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推事吳鴻麒承審[3]:104,並委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杜聰明鑑定;法院認定病患之死因為當時人力不可抗拒,迎醫師獲判無罪,並毋須負起民事賠償責任。
但根據當時報紙報導,迎諧婦產科事件的原告,並非史宏熹,而是陸軍一五九師中校副團長劉勉[4]:202。1946年《民報》對迎婦產科事件報導為「手術陳愛羣(陸軍一五九師中校副團長劉勉氏之妻)至死案」[5]、「在台北地方法院由鄭推事邁審判」[6]、「其夫劉勉(陸軍一五九師中校副團長)向台北地方法院檢查處控訴,為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請求賠五十五萬七千三百十六元」、「鄭推事隆重宣判無罪」[7];監察院於2001年、2002年赴臺灣高等法院調閱有關吳鴻麒1946年至1947年間的辦案資料,查無「迎婦產科」或「員林事件」之案卷[3]:113。
參考文獻
- 張炎憲總編輯,《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年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台北市: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997-02-28 [2024-01-16] –維基文庫.
- 228事件辭典,第174頁,張炎憲,國史館,2008
-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死因案〉,監察院調查报告,092國調0024,2003年3月31日
- 陳翠蓮. . 臺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14年11月. ISBN 978-986-04-2896-4.
- 〈迎博士手術至死案 鑑定書到十九日宣判〉,《民報》,1946年9月17日
- 〈聳動一時之迎諧博士手術致死案,請斯道權威出庭鑑定〉,《民報》,1946年8月7日
- 〈迎諧手術致死案 昨法庭宣判無罪〉,《民報》,1946年9月20日
- 人物簡介,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政大數位典藏,政大特藏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 臺灣旅京滬各團體請願代表張邦傑; 張錫鈞; 楊肇嘉; 張維賢; 李子奇; 王麗明; 李天成. . 上海: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史館. 1947--04-18 [2024-01-20] –二二八事變檔案資料庫.
-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台北. [2023-12-31].
- 林蕙玟; 傅朝卿. . 《建築學報》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8-12, (66): 第119–144頁.
- 楊碧川. . 台北. 報導者. 2017-02-22: 第31、32頁 [2023-12-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