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
华佗(142年—208年),字元化,名旉(读音同「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华佗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1]。与扁鹊、张仲景及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华佗 | |
---|---|
东汉末年方士、医师 | |
![]() | |
国家 | 东汉 |
朝代 | 东汉 |
名 | 华旉 |
姓名 | 华佗 |
字 | 元化 |
籍贯 |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出生 | 公元142年 |
逝世 | 公元208年(66岁) 许昌 |
经历 | |
游学徐州医者 | |
著作 | |
青囊书 |
生平
华佗早年游学徐州,兼通数部经书。沛国相陈举其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辟他,他都不为所动。于乡村行医因医术精湛名气渐大因而求医之人甚众。
广陵太守陈登因喜食鱼脍(生鱼片),胃中有大量寄生虫而重病。虽经华佗医治痊愈,但华佗提醒他此病三年后会复发,需要有良医在场才能救治。三年后陈登的疾病果然复发,此时华佗不在,陈登于是病死。[2]
《后汉书》及《三国志》二书都说华佗年近六十,但亦保持壮容,《后汉书》甚至说“时人以为仙”。
曹操头风病严重,时常头痛欲裂,听闻华佗医术了得,特地把他召来看病。华佗施针替曹操舒缓病情,但告诉曹操其疾病难以根治,曹操于是留下华佗为专门为自己看病。[3][4]但华佗本为士人,为人性格孤傲又脾气不好,因此把从医为业视作耻辱并常感懊悔,加上离家太久思念亲人,便向曹操推说得到家书,顺道回家取回药方。华佗回家后又托词妻子患病,多次向曹操告假不返。曹操屡次发书信召华佗,又要求郡县长官将之遣回,但华佗自恃才能,不肯回去事奉曹操。曹操大怒,派人查访后发现华佗之妻诈病,便将华佗禁锢狱中。荀彧向曹操求情,曹操不许。华佗最终受严刑拷问而死。[5][6]
华佗在临死前把一卷医书赠给狱卒。可是狱卒因惧怕获罪而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强求,取得火种将它烧毁。[7]在他死后不久,曹操因儿子曹冲病重身故,后悔当初不应该杀害华佗。[8][9]
华佗有弟子吴普与樊阿颇得真传;樊阿更善于针灸以华佗所教的「漆叶青黏散」保身年亦高达百多岁而头发不白,但已失传。[10]
《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华佗方》十卷、《华佗内事》五卷、《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华佗枕中炙刺经》一卷。[11][12][13]
医术
华佗一生行医济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特点是用药少,只用几味药而已;执药随手抓出,不用称量。针灸也只是针一两处。下针前对病人说:「当引某许,若至,语人」(针感会到某个部位,若你感觉到了就告诉我),病人说:「已到」,便拔针,不久病便会好。
如针药都不能医治,就给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饮后有如麻醉,然后施手术,再缝合伤口,擦下药膏,四、五日后创愈,一月就已平复。但麻沸散与外科手法已经失传。华佗是医史上公认第一位使用麻醉药来麻醉病人,然后进行外科手术的医师,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将手术刀组在使用之前用火来杀菌消毒,平时不用时浸泡在酒水里的医生。
病例
《三国志》原文中有十六则病例(包括《后汉书》中所载七则),裴注另外引述《佗别传》所载五则,连同其他文献中的五则,共二十六则病例。
华佗的行医事迹中,以关羽「刮骨疗毒」最为脍炙人口,但事实上是源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故事。[15]《三国志》中确有关羽手臂中箭,刮骨疗毒的记载,但在史实中,当时华佗早已为曹操所杀,执刀刮骨者并华佗。[16]
评价
《三国志》评曰:「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着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17]
《后汉书》记载荀彧曾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近代人们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质疑
陈寅恪认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华佗二字的上古音[ɡʷraːs l̥ʰaːl]与印度药神「阿伽陀」音近。故「当时民间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为华佗,实以药神目之。」而且他的病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教传说,「其有神话色彩,似无可疑。」[18]认为这个故事与「曹冲称象」一样,都是印度的舶来品。华佗这个人可能真有其人,但他的医学传奇是虚构的。[19]
后世纪念
典故
- 「华佗再世」:华佗以医术高超闻名,后世赞他医术高明,有如华佗再度来到人世。也作「华佗再生」、「元化重生」。
- 「华佗再世也医不好」:这则代表某人已病入膏肓,再医术高明的医生都会无能为力。
安奉
- 墓塜
世传华佗墓于安徽亳州、江苏徐州和河南许昌各有一座[20],其中有衣冠塜者。亳州为华佗故乡;徐州为华佗本籍(原彭城)及游学、行医之地;许昌为华佗丧生之地,许昌之墓于1993年经许昌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庙祠
徐州华佗墓曾于明永乐年间重修,同时于墓北建造「华佗庵」供奉华佗神像。信徒建有华佗庙,或配祀华佗像,道教尊为「青囊济世华真人」[21]、「神功妙手华真人」[22],信众尊称华佗仙师、华佗仙翁、「华佗神医」等。台湾有许多庙宇奉祀华佗,如台北市艋舺龙山寺、高雄市新庄仔天公庙等。
- 纪念馆
安徽亳州永安街中段路北建有华祖庵,1962年增设「华佗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1980年经维修,次年(1981)正式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馆介绍华佗一生事迹,并特别展示了华佗施行外科手术之工具及过程数据。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演义》共有三处描述华佗的事迹:
- 第十五回中描述华佗医治周泰战伤的过程:周泰守宣城时被山贼半夜来袭,为保护年幼的孙权逃走,身中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旦夕。郡吏虞翻向孙策推荐华佗救治周泰,当中描述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周泰经华佗用药,一个月后痊愈。孙策以厚礼答谢华佗。[23]
- 第七十五回中描述华佗为关羽治疗箭毒的过程:关羽在樊城之战中被曹仁军士以毒箭射中右臂,箭毒入骨,不能活动。华佗「方巾阔服,臂挽青囊」前往关羽营中,为关羽刮骨疗毒。关公痊愈后设席款待华佗。华佗坚拒关羽所赠的黄金百两,留下外用药物一帖后离去。[15]
- 第七十八回中描述华佗为曹操诊治头痛病,被曹操下狱而死的过程:关羽死后,曹操因为砍伐梨树兴建新宫,被树神在梦中惊吓,醒后头痛难忍,经华歆推荐召来华佗诊治。华佗看后建议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脑中「风涎」根治疾病。曹操疑心华佗欲借此杀死自己为关羽报仇,不听贾诩劝谏,把华佗下狱拷问。华佗死前向狱卒「吴押狱」赠送《青囊书》,结果医书被吴押狱妻子烧毁。吴押狱仅抢回一两页,当中记有阉割鸡和猪等小手术。[24]
历史上周泰于宣城作战受伤之事见于《三国志》,但仅记载他「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也没有提及被华佗所救治;[25]为关羽刮骨疗毒亦非华佗所为(当时华佗已去世);[16]为曹操诊治头痛之事则被《演义》推迟时间并作改编。后世作品对华佗事迹的描绘,多受到《三国演义》影响。
其他作品
参考文献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华佗(分类) |
- 王爱品着.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8.05: 72. ISBN 978-7-5080-9473-1.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操不从,竟杀之。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彊,索火烧之。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 据《魏志》载曹冲病逝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因此华佗之死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李延沛等编修《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一书记载华佗生于公元142年,即汉安元年,卒于203年,即建安八年,享年61岁。
-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
- 《隋书·经籍志·医方》。
- .
- .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恰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此事于马超归降刘备(214年)及刘备称汉中王(219年)之间: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 《清华学报》六卷一期所刊「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1930年
- . [200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5).
-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 《元始天尊说北方北帝伏魔法忏》
- 上清天医院十三科天医真人
-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 《三国志·吴书·周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