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会

兴中会晚清年间中国最主要的革命党,1894年11月24日由孙中山檀香山成立;中国国民党视其为奠基并因此以其成立日为建党日。

历史

创始

国立国父纪念馆展示的兴中会成立宣言拷贝件
兴中会成立情形浮雕

1894年11月24日,孙在檀香山欧胡岛募款[1],在檀香山成立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现代革命团体兴中会[2]:6,在檀香山卑涉银行(Bishop Bank)华籍经理何宽住宅里,召集侨社人士李昌、刘祥、程蔚南、邓荫南、郑金、黄亮、黄华恢、钟木贤、许直臣、卓海、李禄、李多马、林鉴泉、郑照、刘寿、钟宇(工宇)、曹采、刘卓、宋居仁、陈南、夏百子、李𣏌、侯艾泉等24人[3]:1-23。提出「振兴中华」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政纲[4]:60[5]:26。永和泰商号经理刘祥卑涉银行(Bank of Bishop and Co.,Ltd.)华人经理何宽为首任正副主席,黄华恢为司库,程蔚南、许直臣为正副文案[3]:3。然而不久,刘祥便退出兴中会。邓荫南率先加入兴中会,并参加了在何宽家里举行的兴中会成立会议;会上,邓荫南当选为兴中会副主席[6]

据〈兴中会会员及收入会银时日与进支数簿〉,从1894年11月24日至1895年9月2日,先后共有112人加入兴中会[7]:19。1894年冬,派人到茄荷蕾、百衣等地,发展会员,创建兴中会分会[8]:363。1895年2月,孙中山和陈少白一同前往茶庵寺诚邀住持慧真加入兴中会,会面相当圆满成功还在寺内设立据点。

香港兴中会总会

香港兴中会总部旧址外墙上的纪念牌匾,为香港市政局古物古迹委员会所立

1895年2月21日,孙在英属香港集合陈少白杨鹤龄尢列陆皓东郑士良程奎光等旧友,并与杨衢云的香港辅仁文社合并成立兴中会总会,檀香山会为支会。黄咏商获选为临时主席[9]。誓词改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总会的办事处,以经营贸易的商号“干亨行”为名,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总会机构与檀香山支会大同小异,设总办、协办、管库、华文文案、洋文文案各一人,设董事十人。“会底银”仍为每人五银元,“银会”的股票仍为每股十银元,于开国之日按股发还本利共一百银元。

广州起义

兴中会坟场大门

1895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廿二日)总会决定189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在广州举行起义(第一次乙未广州之役),同时选举杨衢云为会长及合众政府大总统(当时亦称总办或伯理玺天德,即President),孙中山为秘书乙未广州之役失败后,陆皓东被清廷捕害殉道。杨衢云、孙中山被迫逃离香港

11月上旬,陈少白在日属台湾台北创立兴中会台湾分会,会员有杨心如、吴文秀、赵满期、容祺年、庄某等五、六人,并逐渐打开局面[10]

扩张

1898年兴中会会长杨衢云等人于日本的合照。前排左起︰安永东之助、杨衢云、平山周、末永节、内田良平;后排左起︰可儿长一、小山雄太郎、宫崎寅藏、孙中山(秘书)[11][12]、清藤幸七郎、大原义刚。

1898年春,杨衢云辗转往来于东南亚南非后前往东京与孙会合[13]:94。孙来往日本东京、长崎、神户、马关等地吸收华侨入兴中会[8]:364。夏,孙一度移居横滨,在东京会晤菲律宾起义军代表马里亚诺·彭西,积极支持菲律宾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秋冬,与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的梁启超多次商谈联合反清,未获结果[8]:364

1899年春夏,孙在东京、横滨和长崎等地联系策动,准备再次在广东、湖南、湖北武装起义;6月至7月,孙在横滨同章太炎订交;7月,孙为菲律宾起义军购运军械,租用日轮运抵菲律宾;夏秋间,孙再与梁启超等在横滨会谈联合反清,仍无结果[8]:364。秋,孙派陈少白赴香港筹办《中国日报》,于翌年1月出版;孙又命郑士良等在香港设立联系会党机关,密切联系广东三合会[8]:364。10月11日,兴中会、洪门、哥老会首领在香港成立兴汉会,公推孙为总会长[14]:188

惠州起义

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并曾应允支持兴中会发动1900年的惠州革命,孙中山坐镇台北,后因日本内阁改组,政策转变,新内阁不愿意援助中国革命,惠州革命遂告失败[15]

1900年1月24日,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职务,让位给孙中山

大明顺天国之役

1901年8月14日,谢缵泰、李纪堂和洪全福三人在谢寓会商,计划筹饷50万元,召集广东全省洪门兄弟克期大举,并定国号为“大明顺天国”,“待夺得省城时,即迎中山先生返粤,一切宗旨与兴中会相同”。起义总机关设于香港中环德己立街,总指挥部和各分机关设在广州。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计划在1903年1月28日除夕夜起事,分五路堵清兵,配合东、北江的三合会众夹攻广州。然而,起义前两三天,香港警察接获密报,在港的总机关遭到查封,含有军械物资的运送路线、收藏地点、收交人员姓名的信件被搜出。广州各分机关也被清吏破获,革命党人梁幕义陈学灵等20多人被捕。东江起义军因不知变故,依期发难,为清军击败。北江起义军则闻讯解散。起义计划失败。[16]

揭穿保皇党骗局

1903年9月,孙中山回到夏威夷。此前,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已先来到北美,通过伪造光绪帝密诏及合影[17],宣传“尊皇斥后”亦是革命,使保皇党盛行,而檀香山兴中会无人经营,成员多投靠保皇。孙于是撰文《敬告同乡论革命与保皇之分野》,登载在火奴鲁鲁的《檀山新报》上,指出:“革命者,志在倒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浑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孙号召同乡“提倡革命,毋惑保皇”。[7]:57-58

1903年12月至1904年1月间,孙在给黄宗仰的信中写道:“弟刻在檀岛与保皇党大战,四大岛已肃清其二[指夏威夷大岛瓦胡岛],余二岛[指茂宜岛考艾岛]想不日可以成功。非将此毒铲除,断不能做事。但彼党狡诈非常,在此[指檀香山]则曰‘借名保皇,实则革命’,在美洲竟自称其保皇会为革命党,欺人实盛矣。旅外华人真伪莫辨,多受其惑。”[7]:63-65

战胜美国保皇党

1904年6月,孙巡回全美十多个城市[13]:138。9月底,孙抵达纽约[13]:139

孙在纽约华端口戏院演讲时,“座无余隙,甚至宫墙外望者不计其数。后查到听者多半属于保皇会会员”。当时,保皇党欧矩甲也在纽约宣传,次日在该戏院演讲,倡言“革命必流血,招瓜分惨祸”,孙“再在该戏院申论保满清异族为虚君立宪之非计”。两相辩驳,一连十日,后因戏院恐生事端,保皇党乃另设茶会,十余人与孙辩论,孙只身赴会,众人折服,保皇党人周超等相继转向革命。[18]:421

日本《二六新闻》评价孙此次美国之行,称:“支那革命党领袖孙逸仙近游美国各地,旅居美国之支那人大为欢迎,美国人中亦多表同情者。孙现创立报馆三间,己身则以鸟约[纽约]为本部,凡前为康有为保皇会员者,今殆尽化为革命党。康党之领袖大生嫉妒,谋暗杀孙,事未发而其谋已显,孙幸得免于祸云。”[18]:419

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各会合并为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

组织

名称(地点)成立时间发起人职员会员人数活动
檀香山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主席:刘祥,副主席:何宽约130人多人日后参加乙未广州之役,孙离开后无活动,于1903年重组,并在希洛设立分会。
香港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会长:杨衢云,总理:孙中山姓名可查者约五十几人策划广州起义、惠州起义,设立农学会

评价

学者章开沅认为,兴中会会员绝大部分属于广东省籍,其中香山县人又占一半以上,立会以来的数次起义,皆在华南沿海地区,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但是,这种不足与其说是孙中山的策略失误,不如说是当时环境的客观条件使然。实际上,孙中山的理念面向全国,会旨提出“振兴中华”。[19]:4-6

轶事

孙文在创作《伦敦蒙难记》一书时,为迷惑清廷,故意搞乱兴中会的成立时间、地点与名称,称其为1892年在澳门成立的“Young China Party”(少年中国党)。

参见

参考文献

  1. 罗家伦. . 初版. 台北: 台湾书局. 1995.
  2. 黄宇和. . 中华书局(香港). 2011. ISBN 978-988-8104-67-3.
  3. 冯自由. . 《革命逸史》第四集. 1946.
  4. .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69-11-24.
  5. 冯自由. .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53. 「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6. 李亚丁. . 华人基督教传记故事.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202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1).
  7. 马兖生. .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8. 张磊、张苹.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9. .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 . [201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8).
  11. FOCUS 香港烈士杨衢云被遗忘的辛亥革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都市日报
  12. 回首香江医疗百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明报月刊, 二零一一年四月号
  13.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着、温哈溢译(第九章协力林添贵,人物小传协力杨诗韵). . 台北市: 时报出版. 2010-06-21. ISBN 978-957-13-5208-4.
  14. 陈锡祺主编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15. . [201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16. 来源:辛亥革命网;作者:苟德敏. . 中国侨都>纪念辛亥革命专栏>辛亥写真>历程. 2010年11月16日 [2010年1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2日) (中文(简体)).
  17. . |中国新闻网.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8. 桑兵 (编). 2017.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24590.
  19. 章开沅《兴中会的历史地位——纪念兴中会成立九十周年》,《孙中山研究》(第一辑),1986年6月第1版

延伸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