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培梅

傅培梅1931年—2004年9月16日),是台湾的知名厨师烹饪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2012年追授第47届金钟奖特别奖。

傅培梅
傅培梅主持电视节目「傅培梅时间」
性别
出生1931年[1]10月1日
 大日本帝国关东州大连市[lower-alpha 1] (今辽宁省大连市
逝世2004年9月16日(2004岁—09—16)(72岁)
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台北荣民总医院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31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31年-2004年)
别名台湾的茱莉亚·蔡尔德(Julia Child)[2][3]
语言国语日语
教育程度国立北平蒙藏学校(肄业;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4]
职业台湾的知名厨师烹饪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
配偶程绍庆[5][6]
亲属程安琪(长女)
程美琪(次女)
程显灏(长子)
林慧懿(媳妇)
经历
    • 傅培梅时间
    • 《每周一菜》
    • 《星期餐点》
    • 《家庭食谱》
代表作
荣誉

生平

早年

傅培梅,祖籍山东福山,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家境不错;因受殖民地日本教育,能说一口日语[7][lower-alpha 1]

傅培梅幼年就读大连市的日本小学「松林小学」[lower-alpha 2],15岁时曾就读大连联合女中(今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12];1947年4月,17岁时插班就读蒙藏学校(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初三班[13]

美食家生涯

1949年7月,傅培梅19岁时与长嫂动身前往台湾,同年10月辗转到中坜投靠长兄,起先担任打字员等工作[14]。1951年与大连同乡程绍庆(祖籍山东)结婚后,傅培梅为了煮出满意的菜色给丈夫,私下花钱向一家餐厅的师傅学习烹饪[5][9][4]

学成之后,自1955年起,于自家庭院开设烹饪补习班。1962年12月,傅培梅首次在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的妇女节目中担任烹饪项目的主持人;后来,她常常在台视的《每周一菜》(1963年4月3日至1965年10月)与《星期餐点》(1963年8月至1965年10月)这两个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接着,傅培梅在台视连续主持《家庭食谱》(1965年10月开播,是由《每周一菜》与《星期餐点》合并而成,由傅培梅亲自制作)、《幸福家庭》及《傅培梅时间》等节目[6]。1998年,程绍庆逝世;傅培梅卖掉了位于台北县汐止市(今新北市汐止区)的住处,迁居台北市信义区信义路。直到2002年,因为生病而身体虚弱,傅培梅终止节目及出书。她主持台视美食烹饪节目,是台湾第一个在电视节目中传授烹饪的人。《傅培梅时间》总计播出一千四百多集,教了四千多道菜肴。她也出版了许多食谱。

1977年,傅培梅以《家庭食谱》获得第13届金钟奖社会建设服务节目奖。

1978年,傅培梅应日本富士电视台邀请,前往日本主持中式厨艺节目《夫人的厨房》()长达五年[15]。这也是她事业达顶峰的时期。

1980年起,傅培梅担任统一企业顾问,参与了方便面「统一满汉大餐珍味牛肉面」的开发过程,研发出台湾第一款有肉块调理包的方便面。[16]

晚年

傅培梅身体欠佳,曾罹患子宫外孕、心包膜钙化症(心包炎)、肝癌等疾病[4][7][17]。2004年4月,傅培梅就医时发现七年前切除的肝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胰脏,做了三个月的化疗。2004年9月2日上午,傅培梅因为肝癌细胞转移到胰脏又移转到肺部引发急性肺炎,一度休克,经过台北市立仁爱医院插管治疗,转送台北荣民总医院加护病房急救。2004年9月5日,中华民国副总统吕秀莲到台北荣民总医院探视傅培梅。2004年9月16日11时50分,傅培梅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寿73岁[8]

2004年9月21日,台视总经理郑优台视文化公司总经理姚文智一同到傅培梅灵位前上香致意。2004年9月25日16时30分至17时整,为了纪念傅培梅,台视制播30分钟特别节目《傅培梅纪念专辑》,台视新闻部企编中心制作,刘孟竹主持,林益如主述,内容包括傅培梅主持各烹饪节目的片段以及访问傅培梅的大女儿程安琪、傅培梅的媳妇林慧懿、傅培梅的助手张淑云饭店老板、饭店厨师等[6]。2004年10月15日上午,傅培梅家属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傅培梅公祭告别式,郑优率领台视两位副总经理及各部门一级主管前往致意[18]。傅培梅遗体火化之后送往佛光山松山寺,与程绍庆合葬。

家庭生活

傅培梅父亲17岁自老家山东福山的黄务村[19],同本家老叔前往大连同乡所开设的「新泰行」当学徒;成年以后自行创业,开设「三泰洋行」,进口欧美国家类与食品罐头(属于南北货、杂货买卖),后因二战爆发,大连属于日本殖民地区,生意甚差,改上山开果园。[20]1958年夏末,因肺癌东京郊外的市川病逝,享年59岁[21]

傅培梅母亲李其英,因留守家业,未跟随傅培梅和其长媳前往台湾中坜投靠其长子[14],多年后方接回台湾[22]。傅培梅上有2位兄长,下有差3岁的妹妹、差5岁的弟弟。[23][24]

傅培梅与其夫程绍庆育有三名子女:长女程安琪[25]与次女程美琪[lower-alpha 3]、老么程显灏[lower-alpha 4];下有7名内外儿孙。程显灏从事出版[lower-alpha 4],其妻林慧懿。[7][27]2004年1月,《时报周刊》报导,傅培梅晚年生活潦倒,财产都已变卖或抵押资助儿子及女婿的生意,不过生意都失败[9];但2004年1月18日,傅培梅表示「完全不是那码事」,否认不实传言[29]。程绍庆于1998年逝世[6]

影响

傅培梅的节目,从生鲜食材的洗涤、切割开始,到菜肴端上餐桌为止,每一个动作都让观众清楚看到;观众可以预先准备好食材,跟着电视上的示范一起做菜。傅培梅对台湾人的影响深刻;借由她的电视烹饪节目与食谱,台湾的许多家庭主妇也能自己在家中的厨房烧出美味的家常菜。

2015年10月1日,Google涂鸦刊出傅培梅电视节目绘画以纪念她84岁冥诞[6][30]

2017年8月7日,YouTube台视官方频道发布《傅培梅纪念专辑》完整版[31]

著作

  • 培梅食谱》,中国烹饪补习班1969年出版。
  • (英文)
  • 《电视食谱》增订合编本,电视周刊社1972年1月二版。
  • 《培梅食谱》,傅培梅1980年发行。
  • 《电视食谱》,台视文化公司1980年初版。
  • 《家常菜》,傅培梅1987年初版。
  • 《傅培梅时间》(三册),傅培梅1987年四版。
  • 《培梅食谱》,韬略出版1990年二十版,ISBN 978-957-9020-02-2、ISBN 978-957-9020-03-9、ISBN 978-957-9020-04-6。
  • 《培梅点心谱》,三友图书1991年十版。
  • 《培梅食谱 素食篇》(与陈盈舟合著),韬略出版1993年9月出版,ISBN 978-957-8401-70-9。
  • 《培梅名菜精选》,傅培梅1994年再版,ISBN 978-957-97093-9-2。
  • 《培梅家常菜》(与程安琪合著),傅培梅1996年一版二十六刷,ISBN 978-957-97139-1-7、ISBN 978-957-97139-2-4。
  • 《培梅名菜精选》,傅培梅1997年一版六刷,ISBN 978-957-8421-02-8、ISBN 978-957-8421-03-5、ISBN 978-957-8421-04-2、ISBN 978-957-8421-05-9。
  • 《精致家常菜》(与程安琪合著),韬略出版1996年初版,ISBN 978-957-9211-79-6。
  • 《DIY经济型美食宴》(与程安琪合著),韬略出版1997年初版,ISBN 978-957-9211-47-5。
  • 《DIY家庭型美食宴》(与程安琪合著),韬略出版1997年初版,ISBN 978-957-9211-48-2。
  • 《烹饪入门》(九卷VHS),腾祥唱片1997年出版。
  • 《咖喱与沙茶酱》,韬略出版1998年一版,ISBN 978-957-8421-40-0。
  • 《蚝油与蕃茄酱》,韬略出版1998年一版,ISBN 978-957-8421-39-4。
  • 《美味台菜:古早味与现代风》(与程安琪合著),韬略出版1998年一版二刷,ISBN 978-957-8421-17-2。
  • 《名家厨房典藏菜》(与程安琪、林慧懿合编),韬略出版1998年一版,ISBN 978-957-8421-29-5、ISBN 978-957-8421-32-5、ISBN 978-957-8421-33-2。
  • 《轻松上菜》(与程安琪合著),橘子出版1999年一版,ISBN 978-957-8401-49-5。
  • 《好菜上桌》(与程安琪合著),橘子出版1999年一版,ISBN 978-957-8401-50-1。
  • 《吃出美味百分百》(与程安琪合著),橘子出版1999年一版,ISBN 978-957-8401-59-4。
  • 《现代好菜百分百》(与程安琪合著),橘子出版1999年一版,ISBN 978-957-8401-60-0。
  • 《创意家常菜》(与程安琪、林慧懿合著),韬略出版1999年二版四刷。
  • 《培梅面、饭、点心》(与程安琪合著),橘子出版2000年一版,ISBN 978-957-8401-68-6。
  • 《培梅饭盒菜》(与林慧懿合著),橘子出版2000年一版,ISBN 978-957-8401-72-3。
  • 初版. 橘子出版. 2000年10月27日 [2000]. ISBN 957-840-173-6.
  • (再版)《傅培梅:五味八珍的岁月》,ISBN 978-986-5661-01-4,2014年9月1日。
  • 《烹饪入门第一集 基础常识篇》,橘子出版2001年一版,ISBN 978-957-8401-74-7。
  • 《烹饪入门第二集 烹调刀工篇》,橘子出版2001年一版,ISBN 978-957-8401-75-4。
  • 《烹饪入门第三集 火候篇》,橘子出版2001年一版,ISBN 978-957-8401-76-1。
  • 《培梅创意家常菜》(与程安琪合著),旗林文化2004年10月出版,ISBN 978-986-7545-32-9。

主持

  • 台视主频
    傅培梅时间》(1962年~2002年)
    《每周一菜》(1963年4月3日至1965年10月)
    《星期餐点》(1963年8月至1965年10月)
    《家庭食谱》(1965年10月~1980年代)
  • 富士电视台
    夫人的厨房》()(1978年~1983年)

广告代言

  • 台湾松下电器「国际牌冷气急降电冰箱」
  • 味全食品「味全高鲜味精」
  • 统一企业「统一高纯酿四季酱油」
  • 丰年丰和企业「丰年玉米胚芽油」
  • 欣福实业「顺发花生油」
  • 台湾樱花「樱花牌安全炉」(“好火候、好料理”篇)
  • 尚朋堂「尚朋堂厨房电磁炉」(“我给它100分”篇)
  • 2003年3月- 统一超商「7-ELEVEN蕃茄季」师出名门系列广告(傅培梅、施建发[32]

获奖纪录

相关作品

台视周五优质戏剧系列电视剧之一的《植剧场-五味八珍的岁月》是改编傅培梅生平故事的电视剧集,剧中傅培梅由安心亚饰演。

料理鼠王,美国动画电影,为了致敬傅培梅

参考来源

数据文献
  • 《台视二十年》编辑委员会 编,《台视二十年: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至七十一年》,台湾电视公司1982年4月28日出版。
  • 陈静宜 专题报导,〈程安琪 调味人生 酸甜印记〉,《联合报》2006年4月28日。
  • 吴恩文. . 四块玉文创. 2013-01-31. ISBN 978-986-592-323-5 (中文).(繁体中文)
脚注
  1. 台视2004年数据为「大连人」[8];2004年1月《时报周刊》1352期则刊载「生于山东福山」,因嫁给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程绍庆而对外称自己为大连人[9][4]。但是,根据2000年口述自传,其父老家山东福山,年少前往大连落地生根[10],与其夫程绍庆(祖籍山东)则为大连同乡[5]
  2. 跟今日的大连市松林小学毫无关系。[11]
  3. 程美琪丈夫为徐绍钦[26]
  4. 长子,1955年4月5日生[27],三友图书社长,旗下有橘子出版社、旗林文化和四块玉出版社,出版许多食谱。[28]
  5. 茱莉亚·蔡尔德是美国名厨,生于美国加州二战后与外交官夫婿住过巴黎,中年才开始在巴黎蓝带厨艺学校学习烹饪,厨艺之路际遇多舛,后来与友人合著《掌握法国厨艺》。1963年起,茱莉亚·蔡尔德在美国电视节目教烹饪而闻名全国,并获得许多奖项,影响大众甚广──她「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感染了数百万美国观众,并教会他们享受烹饪的乐趣」。[3]
引用
  1. . 美食家与食谱.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傅培梅,《五味八珍的岁月:傅培梅传》,台北:橘子出版,2000年。
  2. . 《Taiwan Toda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 August 5, 1984 [2015-10-07] (英语).
  3. 吴恩文 2013
  4. 周家睿; 王禹仁(摄影). . 台湾壹周刊即时新闻. 2015-10-01 [2015-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003年专访数据,但过世数据误植为2003年。)
  5. 傅培梅 2000,第57-75页
  6. . SayDigi点子生活. 2015-10-01 [2015-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7. 傅培梅 2000,第19页
  8. 台视宣传服务小组. . 台视情报. 2004-09-17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9. 时报周刊》第1352期,张志勤,2004年,2004-01-29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傅培梅 2000
  11. 傅培梅 2000,第30页
  12. 傅培梅 2000,第43页
  13. 傅培梅 2000,第47-48页
  14. 傅培梅 2000,第52-56页
  15. 楠木荣. . な~るほど・ザ・台湾. 台湾NOW. [2015-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日语).
  16. 李鸿典. . 三立新闻. 2017-07-14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中文(台湾)).
  17. 傅培梅 2000,第195-201页
  18.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无线电视年鉴编纂委员 编纂,《中华民国无线电视年鉴第十四辑:民国九十三年至九十四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2006年6月30日版,第153页。
  19. 傅培梅 2000,第34页
  20. 傅培梅 2000,第26页
  21. 傅培梅 2000,第38页
  22. 傅培梅 2000,第38-42页
  23. 傅培梅 2000,第29页
  24. 傅培梅 2000,第25页
  25. 冯忠恬; 程安琪(图). . 《品阅杂志》. 2015-10-01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中文).
  26. 吴蕙君. . 台北: 中央社. 200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0-28) (中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27. 傅培梅 2000,第194页
  28. 潘秉新. . 《人生厨房》. 新竹市: FM96.7环宇广播电台. 2013-07-02 [2015-10-05].
  29. 吴慧玲; 陈柏因. . 台北: 台湾苹果日报. 2014-01-19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30. . Google Doodle. 2015-10-01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31. .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32. . [2018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