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3166-2:TW
是用来定义台湾地理区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它是ISO 3166-2的子集,范围是中华民国目前实际控制的领土(台澎金马),即新北市、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直辖市与台湾省、福建省[1]下各县市。
ISO 3166的国家与地区目录中(ISO 3166-1),台湾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另行登记,有三种名称:
英文[2] | 法文[3] | 中译 | 备考 | |
---|---|---|---|---|
短名 | 台湾,中国的省 | 比照联合国,也叫“中国台湾省”[4] | ||
短名小写 | 台湾(中国的省) | 用括弧不同于逗号 | ||
本地短名 | 台湾 | 未指明属于谁 |
在ISO 3166-2:CN(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目录)中,台湾以“台湾省”的名义被列其中的,2017年11月23日改成,从而使台湾以中国一部分的名义同时出现于ISO 3166-1及ISO 3166-2[5][6]。
不同于ISO 3166-2:TW,中华民国政府采用的台湾地理区码有:
- 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编号规则,用直辖市、县市代码。
- 台湾地区邮递区号一览表,通常就是乡镇市区代码。
- 行政院主计处主管之「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于1988年7月14日发布,2005年10月3日公告停止适用。[7]部分代码形成内政部户政司编制之户役政信息系统数据代码。
格式
- 每一代码由ISO 3166-1代表台湾的代码(TW)和一个三个字母的地区代码组成,用连字号连接。
- 代码被分类为县(; )、市(; )、直辖市(; )三类。
- 台湾以「中国的一省」的名义,被另行编入ISO 3166-2:CN中,代码为CN-TW。
代码列表
代码编定来源有两个,分别为ISO 3166维护总署(ISO 3166/MA)以及IATA。

2015年11月27日起的ISO 3166-2:TW
代码 | 行政区 | 类别 | 英文名称 | 来源 |
---|---|---|---|---|
TW-CHA | ![]() | 县 | Changhua County | ISO 3166/MA |
TW-CYQ | ![]() | 县 | Chiayi County | ISO 3166/MA |
TW-HSQ | ![]() | 县 | Hsinchu County | ISO 3166/MA |
TW-HUA | ![]() | 县 | Hualien County | ISO 3166/MA |
TW-ILA | ![]() | 县 | Yilan County | ISO 3166/MA |
TW-KIN | ![]() | 县 | Kinmen County | ISO 3166/MA |
TW-LIE | ![]() | 县 | Lienchiang County | ISO 3166/MA |
TW-MIA | ![]() | 县 | Miaoli County | ISO 3166/MA |
TW-NAN | ![]() | 县 | Nantou County | ISO 3166/MA |
TW-PEN | ![]() | 县 | Penghu County | ISO 3166/MA |
TW-PIF | ![]() | 县 | Pingtung County | IATA |
TW-TTT | ![]() | 县 | Taitung County | IATA |
TW-YUN | ![]() | 县 | Yunlin County | ISO 3166/MA |
TW-CYI | ![]() | 市 | Chiayi City | IATA |
TW-HSZ | ![]() | 市 | Hsinchu City | IATA |
TW-KEE | ![]() | 市 | Keelung City | ISO 3166/MA |
TW-KHH | ![]() | 直辖市 | Kaohsiung City | IATA |
TW-NWT | ![]() | 直辖市 | New Taipei City | ISO 3166/MA |
TW-TAO | ![]() | 直辖市 | Taoyuan City | ISO 3166/MA |
TW-TNN | ![]() | 直辖市 | Tainan City | IATA |
TW-TPE | ![]() | 直辖市 | Taipei City | IATA |
TW-TXG | ![]() | 直辖市 | Taichung City | IATA |
更新

2002年12月10日ISO 3166-2:TW的更新,金马地区尚未编码
来源 | 发布日期 | 修正叙述 | 代码与行政区变更 |
---|---|---|---|
Newsletter I-4 | 2002年12月10日 | 错误修正:将6个重复使用的代码分开,并重排行政区域类型。 |
代码(修正重复使用的部分): |
OB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015年11月27日 | 添加、删除行政区与变更行政区类型;变更宜兰县的罗马拼音(→)。 |
添加行政区: |
OB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016年11月15日 | 变更市县行政区类型的英法文名称 |
市:英文→;法文→ |
OB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018年11月26日 | 更正罗马化系统标签 |
参考文献
- 中华民国实质统治的福建省(非台湾省)金马地区,本来被忽略,直到2015年11月27日才依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添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索当地属福建省金门县以及马祖乡,不属“中国台湾省”。
- . ISO. [2015-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英语).
- . ISO. [2015-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5) (法语).
- . ISO.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ublications, USA. . Int'l Business Publications. 3 March 2012: 48. ISBN 978-1-4387-7570-8 (英语).
The issue of TOC's name came under scrutiny during the 2006 World Baseball Classic. The organizers of the 16-team tournament intended to call Taiwan as such, but reverted to "Chinese Taipei" under pressure from PRC. The ROC protested the decision, claiming that the WBC is not an IOC event, but did not prevail. The ISO 3166 directory of names of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registers Taiwan (TW) sepeartely from and in addi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ut lists Taiwan as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me used by the UN under PRC pressure. In ISO 3166-2:CN, Taiwan is also coded CN-71 under China, thus making Taiwan part of China in ISO 3166-1 and ISO 3166-2 categories.
-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6-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