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4

iPhone 4苹果公司设计及销售的一款智能手机,是iPhone的第四代。它的前作是iPhone 3GS,而后续型号是iPhone 4S。随着一系列重大的信息泄漏事宜,苹果公司于2010年6月7日在三藩市举行的2010年苹果公司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Phone 4[7],并于同年6月24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日本开售。iPhone 4为iPhone系列引入了崭新的硬件设计,而苹果公司的时任行政总裁史提夫·乔布斯称它为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它由不锈钢框架组成,内部组件置于硅酸铝玻璃之间[8]。iPhone 4还推出了苹果公司新款高解像度的Retina显示器,其像素密度为每英寸326像素,同时保持与其前体相同的尺寸与纵横比。iPhone 4还推出了苹果公司的A4芯片以及iOS 4,它特别引入了多任务功能和苹果公司新的FaceTime视频聊天服务。iPhone 4也是第一款包含前置镜头的iPhone,也是第一款以CDMA网络版本发布的iPhone,结束AT&T作为iPhone产品于美国独家运营商的时期。

iPhone 4
开发者苹果公司
生产商富士康GSM/UMTS版本)
和硕联合科技CDMA版本)[1]
型号A1332(GSM)
A1349(CDMA)[2]
首次发布2010年6月7日2010-06-07
GSM型号(黑色):
2010年6月24日2010-06-24[a]
CDMA型号(黑色):
2011年2月10日2011-02-10[a]
GSM及CDMA型号(白色): 2011年4月28日2011-04-28
停产日期2013年9月10日2013-09-10[3]
前代型号iPhone 3GS
后继型号iPhone 4s
相关型号iPhoneiPod TouchiPad
类型智能手机
手机规格平板式
尺寸115.2 mm(4.54英寸) 高
58.6 mm(2.31英寸) 宽
9.3 mm(0.37英寸) 深
重量137 g(4.8 oz)
操作系统iOS 4(GSM机型)
iOS 4.2.5(CDMA机型)
可更新到:iOS 7.1.2
系统芯片Apple A4[4]
内存512MB DRAM[5]
保存空间8, 16或32GB闪存
电池3.7 V, 5.3 Wh (1,420 mAh) 锂离子电池[6]
感应器类型多点触摸触摸屏
麦克风
3轴陀螺仪
3轴加速规
数码磁强计
距离传感器
光传感器
显示器3.5英寸(89 mm)
对角线 1.5:1(宽屏纵横比)
Retina屏幕
LED背光灯 IPS TFT LCD
960×640解像度
326 ppi(0.61百万像素)
800:1 对比度(标准)
500 cd/m2 (标准:最亮)
前后玻璃具亲脂性镀膜
后置相机500万像素
背面照明传感器
高清视频(720p 30fps
1.75 μm尺寸像素
5倍数码变焦
4元素镜头
LED闪光灯
相片及视频地理标签
前置相机30万像素VGA
480p视频(30fps
声响扬声器
3.5mm TRS端子
频率响应:20Hz至20kHz
连接能力Wi-Fi802.11 b/g/n)2.4 GHz
蓝牙2.1+EDR
GSM机型:
Quad band GSM/GPRS/EDGE
850/900/1800/1900 MHz
Quad band UMTS/HSDPA/HSUPA 800/850/900/1,900/2,100 MHz
(苹果公司尚未正式支持800 MHz)
CDMA model: Dual band CDMA/EV-DO Rev. A
(800/1,900 MHz
助听器兼容性GSM
3G 850/1,900 MHz M4, T4
2G 850 MHz M3, T3
2G 1,900 MHz M2, T3
CDMA M4, T4
网站Apple - iPhone 4 - Video calls, multitasking, HD Video, and more,存档于(存盘日期 October 14, 2010)

iPhone 4广泛受到欢迎,评论家赞誉它经改造的设计,与以前的型号相比,有着更强大的硬件。尽管于24小时里接到超过600,000宗预订订单的市场上成功,iPhone 4的发布受到其高度公开报告的困扰,有指其新的天线设计出现异常,导致设备在以某种方式手持的时候,设备将会丢失其蜂窝信号。大多数人接触手机的外缘也会导致信号强度显著下降。

历史

原型

iPhone4前后

2010年6月7日,在正式推出iPhone 4之前,两部手机原型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这突破了苹果公司惯常保密的开发过程。许多关于技术规范的猜测都被证实是准确的。

Engadget泄露

2010年1月27日,小工具网站《Engadget》收到未发布之iPad的泄露图片[9]。对于不知情的编辑和读者而言,这些图片包含着两款未发行的iPhone 4s[10]。直到随后的网志Gizmodo》的发布才得知图片的完整内容[11]

Gizmodo泄露

2010年4月19日,小工具网站《Gizmodo》报导他们以5,000美元的价格购买到iPhone的原型,并进行了该设备进行产品拆解。据报导,该原型设备已被加州红木城的苹果公司员工格雷·鲍威尔(Gray Powell)丢失了[12]。在《Gizmodo》发布有关原型的详细信息后不久,苹果公司的法律相关部门正式要求将手机退还苹果公司,而《Gizmodo》回应其合作意向[13]

同年4月23日,来自高科技盗窃逮捕和起诉计划(HTTAP)的电脑快速执法盟军的特遣部队(REACT)突袭了《Gizmodo》负责查看iPhone原型的编辑陈杰森(Jason Chen)的家,缴获其所有的电脑和硬盘[14]电子前哨基金会批评这次突袭违反了新闻记者的来源保护法,禁止查封记者的电脑以及怀疑苹果公司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并使用其影响力,负责指导和监督加州REACT特遣部队以某种方式推动警方采取行动,以让这类事件通常不会发生。在突袭之前,苹果公司经已收到《Gizmodo》归还的iPhone原型[15]地方检察官指调查已被暂停,并停止检索《Gizmodo》编辑的随身物品,因为他们需要确定盾牌法是否适用,并警告指出此时尚未发出任何指控[16][17]

Taoviet泄露

第二个原型的图片和视频在2010年5月12日于越南网站《Taoviet》上发布[18]。它几乎与第一个相同,并使用了苹果公司生产的A4芯片[19]。该网站以4,0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原型[20]。《电子时报》报导指该新款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为960×640,苹果公司在iPhone 4的官方文档上也证实了这一点。

发布

2010年6月15日,iPhone 4开放作预订[21]。尝试预订iPhone 4的客户报告指在美国及英国的Apple Store因预购流程出现问题而导致网络流量激增,最终使网络崩溃而死机[22]。同样的问题据报出现于苹果公司分别于美国及日本的独家合作伙伴AT&T软库集团,由于供不应求的问题,苹果公司暂停了iPhone 4的预售[23]。由于服务器崩溃,零售店也无法完成预订交易[24]

苹果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运营商于iPhone 4开售的24小时里接到60万张预售订单,截至目前为止那是该公司的任何设备於单日里接到最大量的预购[25]。《Engadget》报导称,当日20:30UTC,所有iPhone 4的预订供应商都已售罄[26]。在开售的首三天里销售了170万部iPhone 4[27]。 iPhone 4也通过突尼斯的Orange电讯发布,并在8个城市有售[28]。2010年7月30日,iPhone 4在澳洲、新西兰及其余15个国家上市销售,并附送免费的缓冲保护外壳[29][30]。在南韩,它于9月10日由KT发布。在以色列,它于9月24日通过CellcomPelephoneOrange发布。它由AIS、DTAC及True Move在泰国推出,根据明讯的网站公布,它于9月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发布会,并于9月27日在全国范围里销售。

2010年9月22日,iPhone 4于南非的VodacomMTN网络上发布,然而数量非常有限[31]。iPhone 4于9月30日通过VinaPhone和Viettel于越南推出,首先在三个主要城市推出,包括:河内市胡志明市岘港市,然后到10月底延至全国各地[32][33]

2011年1月11日,威讯无线在媒体活动中宣布已跟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并将开始在美国销售CDMA版iPhone 4,从而结束苹果公司与AT&T的独家协议。威讯无线的iPhone于2月10日开始销售,预订从2月3日开始[34][35][36]。威讯无线销售的iPhone 4包括「个人热点」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将iPhone用作无线热点,一次最多可连接五台设备。2011年2月3日,iPhone 4的预售打破了威讯无线单一设备的首日销售记录[37]

2011年5月27日,iPhone 4通过AircelAirtel于印度推出[38]

2010年6月24日,苹果公司发表声明称,由于白色iPhone 4的「制造挑战」超出了预期,并把最初推出的日期推迟至7月下旬。对于白色iPhone 4的延迟推出有很多猜测,最流行的传闻之一是由于半透明玻璃与白色涂料使手机的内置镜头受到漏光的不利影响。其他消息来源报告指,问题与苹果公司无法使白色面板与主页的白色按钮互相匹配[39]。2011年4月27日,苹果公司宣布将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GSM和CDMA的白色iPhone 4[40]。白色iPhone 4于2011年4月28日发行[41][42]

随着iPhone 4S于2011年10月4日正式推出,据宣布指Sprint于10月14日开始在美国推出重新配置的CDMA iPhone 4和iPhone 4S[43][44]

停产

2013年9月,在推出iPhone 5S和iPhone 5C后,苹果公司于大部分商店以及网页中停售iPhone 4,它后来被8GB的iPhone 4S取代[45][46][47]

硬件

屏幕

iPhone 4的显示屏由LG根据与苹果公司签订的独家合约而制造。它配备了LED背光薄膜晶体管的触摸屏,其大小为960×640,像素密度为每英寸326ppi,对角线尺寸为3.5英寸(8.9厘米),其宽度为每像素78毫米,显示屏的对比度为800:1,是iPhone 3GS规格的4倍。该屏幕由苹果公司以「Retina显示器」销售,那是基于距离一只眼睛305毫米(12英寸)的距离显示大约300ppi,或是每像素57弧秒的断言[48],那是人类视网膜可以感知的最大细节量[49]。由于预期iPhone将会在距离眼球大约12英寸的距离使用,因此据称对图像的表观质量没有影响,因为已经达到了人类肉眼的最大辨别极限。由于经已满足了人类眼睛的极限,因此更高的分辨率对图像的表观质量据称没有影响。

这个主张一直存在着争议。DisplayMate Technologies的总裁雷蒙德·索内拉(Raymond Soneira),在接受《连接》杂志访问时表示,乔布斯的说法有些夸张:「这显然是一个完美的展示,但史蒂夫把它推得有点过犹不及」。索内拉表示人类视网膜的分辨率是高于苹果公司所声称的,在12英寸(305可看到477 ppi,或每像素36弧秒[50]

然而,《坏天文学》的作者菲尔·皮利玆,其职业生涯包括与NASA的合作研究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的镜头,他在回应批评说:「若你有(胜过20/20)的视力,然后便可在一英尺远的地方解决iPhone 4的像素问题。那张照片看起来会是像素化(pixellated)了。如果你有普通视力的话,照片看起来便会很好[51][52]。」

相机

iPhone 4是第一款拥有双镜头的iPhone,后置镜头的LED闪光灯(上)及前置镜头的闪光灯(置于底部左侧扬声器)都是于旧机型中不存在的。

iPhone 4配备了一个额外的前置VGA镜头和一个具背面照明的500万像素iSight镜头,配备3.85mm f / 2.8光圈[53],以及LED闪光灯。

iPhone 4的前置镜头能够以Facetime进行视频通话功能,而后置镜头能够以每秒30帧的速率拍摄720p的高清视频。这两款相机在iOS 4的照片和视频录制功能下,能够通过点击来为照片进行「聚焦」[54],而后置镜头具有5倍数码变焦功能。

连接性

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最近的文档跟史蒂夫·乔布斯于2010年的WWDC公布的事宜相反,报告显示iPhone 4包含着一条多频3GUMTS天线,并非苹果公司宣传的那款四频3G UMTS无线电。根据苹果公司提交予FCC的文档显示,iPhone 4内的无线电支持800、850、900、1,900及2,100 MHz,而最常用于日本手机的800MHz频率,没有得到苹果公司广告的支持[55]。然而,800MHz频段是位于850MHz频段的子集当中,这就解释到为何设备会被宣传作四频段。GSM版本的芯片组由思佳[56]英飞凌生产。

iPhone 4跟当时大部分苹果公司的流动产品一样,其唯一的外部数据接端也是使用30针底座连接器。

iPhone 4是第一代拥有的第二个麦克风以消除噪音的iPhone,其位于靠近耳机插孔的设备顶部,而主麦克风位于左下方[57]

陀螺仪及传感器

iPhone 4引入了陀螺仪传感器,它可以检测X,Y及Z轴的3轴角加速度,能够精确计算偏航、俯仰和滚转。陀螺仪补充了加速度计,这是一种源自原始iPhone以来一直存在的传感器,它通过检测3轴的线性加速度来检测设备的加速度,抖动,振动,振动冲击或跌下。来自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合并后的数据提供了有关设备在空间里的6轴运动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消息。3轴陀螺仪与3轴加速计结合,使设备能够识别设备在空间中移动的距离、速度和方向[58]

芯片与内存

iPhone 4是由Apple A4芯片驱动,该芯片由Intrinsity设计[59],与之前的所有iPhone型号一样由三星生产[60]。这系统单芯片上系统由ARM Cortex-A8CPU组成,与PowerVR SGX535GPU集成[61]。Apple A4芯片也适用于iPad,其额定速度为1GHz。iPhone 4的转速尚未公布。所有iPhone的先前型号都已经对CPU进行了降频处理,这通常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并降低其散热性能。

iPhone 4拥有512 MB的DRAM。额外的DRAM支持更高性能和多任务处理[62]

容量与微型SIM卡

iPhone 4改用微型SIM卡(microSIM)在GSM网络上运行,它设于设备右侧的可弹出托盘中。然而,在CDMA网络中,电话需使用ESN才能连接网络。所有以前的iPhone型号都使用一般的迷你SIM卡

迷你SIM卡可能取决于运营商而无法在全球内的所有网络运作。作为技术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利用小刀或剪刀把迷你SIM卡修剪成为微型SIM卡,以适合置于微型SIM卡的托盘中[63]

iPhone 4与以前的型号一样,所有数据都存储于8GB、16GB或32 GB的闪存中,而非存储于SIM卡。跟与以前的型号不同的是,存储容量并不会打印在设备背面。

软件

iPhone 4随机搭载着iOS 4,那是当时苹果公司最新版本的iOS流动操作系统。iOS 4引入了多任务操作系统,容许应用进程在背景中运行某些操作,并于内存中保持「暂停」的状态,让用户于屏幕选项中进行切换[64]。它还引入了FaceTime视频通话应用程序,让用户跟其他iPhone、iPadiPod TouchOS X的用户之间进行视频通话。

iPhone 4最高支持到2013年9月发布的iOS 7,由于iPhone 4的硬件随时间相对老化,在新款iPhone型号上提供的某些功能不能用于该设备上;截至iOS 7开始,那些功能包括有Siri、3D的苹果地图及路线导航、AirDropAirPlay镜像、现场相机滤镜、全景模式及iOS 7引入的某些视觉效果,比如是模糊的半透明界面元素、主屏幕上的视差效果,以及动态壁纸[65]。虽然仍受到相同的限制,但iOS 7.1确实为iPhone 4上的操作系统带来了一些轻微的性能改进,特别在iOS 7.1.2,是iPhone 4的最后一个iOS支持版本。由于性能问题,iPhone 4跟iPhone 4S不同,它不会获得iOS 8的更新[66][67]

设计

iPhone 4采用庄拿芬·伊夫重新设计的结构,该设计后来被重复使用作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iPhone SE的设计。最值得注意的是,凸起的背面板以及正面与背面的品牌都消失了,并且被平坦的表面所取代。重新设计反映了形式追随功能和苹果公司现有产品的统一性,如iPadiMac。iPhone 4的整体尺寸已经较前者的减少了[68]

iPhone 4的大小为115(4.5英寸)高,58.6(2.31英寸)宽,和9.4(0.37英寸)深。跟iPhone 3GS的116(4.6英寸)高,62(2.4英寸)宽,和12(0.47英寸)深相比之下,iPhone 4比其前身iPhone 3GS薄24%。史提夫·乔布斯声称它是「这个星球上最薄的智能手机[68]。」设备的尺寸减小主要是来自由于外置天线的减少。

iPhone 4采用不锈钢以制造围绕手机边缘的框架,它既可作为设备的主要结构,又可作为iPhone 4的天线。这款金属带于GSM的版本手机上有两个狭缝,一个位于设备的左下方,一个在顶部(以及沿着右下方的一个假狭缝,以美化左下方的那个),天线的两端被分为两部分:金属带的左边用作蓝牙Wi-FiGPS的天线,金属带的右边充当GSM的天线及UMTS的连接。

在CDMA版本的iPhone 4中,其金属带有四个狭缝。两个位于顶部(左侧和右侧),两个位于底部。这将金属带分作四个不同的部分,这与GSM版本的手机一样,它可以用作不同连接的天线。金属带的顶部(分为左上角和右上角)是用于连接CDMA网络。就如GSM版本,金属带的左侧部分用于蓝牙,Wi-Fi和GPS,而右侧并非用于天线,而是用于美化左侧的镜像,并且还创建了类似于GSM版本的外观。其内部组件位于两块铝硅酸盐玻璃板之间,苹果公司把它描述为「化学强度比塑料坚硬20倍,而比塑料硬度高30倍」,从理论上说,它比现有的型号更耐刮擦及耐用[8]

在2010年秋季,《Pentalobe保安螺丝钉》开始取代飞利浦螺丝作为在美国的修复后单位,以及日本的生产单位[69]

配件

保险杠

iPhone 4及可用的保险杠。

iPhone 4保险杠是一个橡胶与塑料环,可用于环绕iPhone 4的边缘,其目的是用以保护手机。其内部是由橡胶制成,外部是塑料。保险杠环绕着设备的边缘,并不会覆盖手机的前部或后部,其作用为保护着边缘,并为屏幕提供较小程度的保护,然而它会在使用后把iPhone从其所在的表面上稍微擡起[70]。此外,塑料带还有金属按钮,用于音量控制和睡眠/唤醒按钮的位置。保险杠上有6个孔可以进行静音控制、底座连接器、耳机插孔、扬声器和麦克风[70]。随着CDMA版本iPhone 4的发布,苹果公司使用更宽的音量开关孔以更新其保险杠,经过更新的保险杠也兼容于具有与CDMA版iPhone 4相同的外观设计和尺寸的下一代iPhone—iPhone 4S

评价

发布前

2010年6月23日,乔布斯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展示了iPhone 4的功能。

发布前接待普遍获得积极的回应[71]。该公告包括了《Gizmodo》尚未涵盖的消息。《霍士新闻频道》评论说:「看到它的行动比盯着《Gizmodo》失败的测试单位照片 远远超过情报[72]。」《独立报》的罗德里·马斯登表示,「除了引入面对面的视像通话外,这不是一个惊人的功能集」,除了专注于设备是如何「比较前代更强大、更快、更容易使用,并且必然会像从前完成艰巨的任务般完成它[73]。」CNET通过解释它如何认为iOS版iMovie成为「今年WWDC主题演讲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文章指出iPhone 4如何与目前的相机不同,它可以录制高清内容,然后在同一设备上进行编辑,把它标记为「真正流动的编辑套件」[74]

点评

iPhone 4的总体评价都是总体正面的。《华尔街日报》的华特·莫斯伯格称该设备为「同类产品中最好的设备[75]」。2010年6月的《Engadget》将其评为「市场上最佳的智能手机」[76]。《CNET》给予iPhone 4的评分为8.6/10,是智能手机中最高评分之一[77]。《TechRadar》给予该设备4.5/5颗星[78]。《消费者报告》称尽管iPhone 4于其他测试中是智能手机中排名最高的一个,但其信号问题是他们没有将其评为「推荐」型号的原因[79]

《Engadget》的约书亚·托波尔斯基描述了该设备的工业设计比其前身「更加细致和精致」[76]

技术性问题

  • 有些用户报告指屏幕出现发黄变色,情况于数天后便消失,这归因于所使用的玻璃层压胶所致。这是由于制造速度的关系,在该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之前,玻璃层压胶并没有时间待至完全干燥[80]
  • 在iPhone 4发布后几天内,一些用户报告的另一个问题是,在通话期间,距离传感器可能不敏感,因此,触摸屏与面部的接触会导致终止通话、来电静音及拨打其他电话号码[81]
  • 一些用户报告指,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iPhone 4所拍摄的照片有时会出现蓝色或绿色的「斑点」。此外还发现到白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82][83]

天线门事件

在iPhone 4推出后不久,一些消费者报告指,当触摸手机的左下边缘时,手机的信号强度会降低,连接分隔两个天线的两个位置之一,导致出现一些信号于接收较低的区域掉线的问题[84][85][86]。作为回应,苹果公司发表声明,建议客户在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应「避免抓住电话的左下角」[87]。也坦言:「你们手持的方式不对。」消费者报告后来认为苹果公司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因此仍不打算推荐iPhone 4。这使苹果公司的声誉大受打击[88]。美国权威评价机构《消费者报告》最初指iPhone 4的信号问题并非「独特,也可能不严重」,它并继续提到信号丢失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评定虽然苹果公司iPhone 4在各方面的设计均相当优异,但因为硬件设计出现瑕疵,天线设计问题,故他们不推荐此款手机,也不建议消费者购买。眼见iPhone 4收讯问题愈演愈烈,苹果公司没有回应。

基于这个问题,据报导于2010年7月2日,一群iPhone 4用户计划向苹果公司AT&T作出起诉,控告两公司欺诈、疏忽,故意虚假陈述和设计缺陷。一所律师事务所设立了一个网站,招募心灰意冷的iPhone 4买家向苹果公司提出诉讼[89][90]。当天稍后时间,苹果公司发布了另一份声明,说它已经发现原因在于「条子戏剧性下降」[91]

2010年7月16日,苹果公司也就这个问题正式道歉,该公司的时任CEO乔布斯召开记者会,宣布免费为全球iPhone 4用户提供免费保护胶套以解决天线问题,并向已购买保护胶套的用户退款。提供免费保护胶套有效期至2010年9月30日,届时苹果公司将重新评估情况[92][93]。分析师预测,苹果所耗费相关成本至少达4,000万美元[94][95]。若需获得免费保护胶套,消费者可于2010年7月22日至2010年9月30日在内置于手机中的App Store应用程序作出申请。乔布斯还宣布苹果公司无法为所有手机用户生产足够的保险杠,但会通过采购供应,并会提供一系列保护胶套[96]。此外,乔布斯引用AppleCare的数据显示,只有0.55%的iPhone 4用户向该公司抱怨此问题,而到苹果公司送修的手机数量为1.7%,比在手机发布的首个月内送修的iPhone 3GS型号少了4.3%[96]

2010年7月26日,有不少媒体报道iOS 4于使用蓝牙耳筒或汽车系统时经常断线,怀疑是操作系统iOS 4的问题后,上述杂志改变了立场[97]。苹果公司于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后,并将结果与前几代iPhone进行比较。该杂志拒绝了苹果公司的解释,他们讽刺地指出,使用一块胶带覆盖左下方的天线间隙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建议「想要一部没有屏蔽胶带修复功能的iPhone」的消费者,只能购买iPhone 3GS作代替[79]。该杂志还测试了使用保险杠的iPhone 4,那是苹果公司出售的框架状的保险杠,可防止外界与天线直接接触,并报告指确实可以解决问题[98]。《CNN》覆述《消费者报告》的声明指少量布胶带已被证明能有效解决iPhone 4的掉线问题[99]

苹果公司解释了用于计算要显示的条子的公式是如何「出错」。他们承诺纠正这个问题并在几星期内发布一个软件更新,以解决自原始iPhone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91]。《纽约时报》评论指「未能及早发现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实在令人惊讶[100]。」

《消费者报告》指解决方案不是永久性的,然而作为第一步也是个好开始[101]。但是,由于乔布斯并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并且提供免费保护胶套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PC World》决定把iPhone 4从「十大手机」的列表中移除,并将其重新分配给待定评级[102]

尽管媒体对具天线问题的iPhone 4持否定态度,根据ChangeWave Research于2010年8月的一项调查指,72%的iPhone 4用户表示他们对iPhone 4「非常满意」[103]。截至2013年9月,iPhone 4型号继续保持不变。

2011年10月4日,苹果发布了新一代iPhone 4S,为iPhone 4的后续机型,其针对天线部分作出了改进,并表示已有效解决了收讯问题。

其他

有报导指Siri语音辨识助理不支持iPhone 4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iPhone 4s拥有降噪音功能,而同时也因为新一代的A5处理器由于体积比A4大,因此才可以把运行Siri的「EarSmart」芯片安装在A5处理器上[104]

iPhone于太空的实验

2011年,两部配备特殊应用程序的iPhone 4搭乘STS-135任务的航天飞机被送往国际太空站[105]。这些设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特殊应用程序以进行各种实验[105]

各代iPhone型号的时间轴

iPhone型号年表
来源:Apple Newsroom Archive[106]

参考资料

  1. Chen, Yenting. . DigiTimes. 2011年1月13日 (2011-01-13) [2011年1月14日 (201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5).
  2. Identifying iPhone models – support.apple.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11.
  3. . Store.apple.com.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4. . iFixit: 2.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7).
  5. Lane, Slash. . AppleInsider. 2010-06-17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6. . iFixit: 1. 2010-06-23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7. Topolsky, Joshua. . Engadget. 2010-06-07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8. Diaz, Jesus. . Gizmodo. 2010-06-07 [201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9. Patel, Nilay. . Engadget. Engadget. 2010-01-27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10. Patel, Nilay. . Engadget. Engadget. 2010-01-27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11. Topolsky, Joshua. . Engadget. Engadget. 2010-04-18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12. Golijan, Rosa. . Gizmodo. Gawker Media. 2010-04-23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6).
  13. Lam, Brian. . Gizmodo. Gawker Media. 2010-04-19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6).
  14. Sandoval, Greg; McCullagh, Declan. . Gizmodo. Gawker Media. 2010-04-26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6).
  15. Zimmerman, Matt. .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2010-04-27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16. Chen, Brian; Kim Zetter. . Wired. 2010-04-29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17. Carr, David.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5-02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18. Wolverton, Troy. . Mercury News. 2010-05-13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19. Diaz, Jesus. . Gizmodo. Gawker Media. 2010-05-12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20. Ricker, Thomas. . Engadget. 2010-05-12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21. . Macworld.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英语).
  22. Beaumont, Claudine. .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0-06-16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23. Patel, Nilay. . Engadget. 2010-06-16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24. Murph, Darren. . Engadget. 2010-06-05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25. (新闻稿). Apple Inc. June 16, 2010 [June 2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26. Ziegler, Chris. . Engadget. 2010-06-15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27. (新闻稿). Apple Inc. June 28, 2010 [July 18,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28. . Orange Tunis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8).
  29. . NZ Herald. 201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30. . Vodaphone NZ.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31. . Fin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0).
  32. . Vinaphon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33. . Viettel Tel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34. . The Washington Pos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35. Memmott, Mark. . NPR. 2011-01-11 [201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0).
  36. Raice, Shayndi.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01-12 [2019-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0).
  37. (新闻稿). Verizon Wireless. February 4, 2011 [February 4,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38. . PCWorld. IDG Media Private Ltd. 2011-05-25 [201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39. . CNET. [201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0).
  40. Cheng, Jacqui. . Ars Technica. 2011-04-27 [201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41. . 2011-05-21 [201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42. . 2011-09-16 [2011-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0).
  43. . LaptopMag. 2011-10-05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6).
  44. . AustralianIT. 2011-10-05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45. . CNet. CBS Interactive. 2013-09-10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46. Chris Welch.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5-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47. . apple.com. [2015-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48. Brandrick, Chris. . PC World. 2010-06-08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8).
  49. Hachman, Mark. . PC Magazine. 2010-06-09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50. Plait, Phil. . Discover Magazine. 2010-06-10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51. Savov, Vlad. . Engadget. 2010-06-10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
  52. . Ars Technic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0).
  53. Slivka, Eric. . MacRumors. 2010-06-08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0).
  54. Savov, Vlad. . Engadget. 2010-06-07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4).
  55. . Chipworks. 2010-06-23 [201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
  56. . Apple. [201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57. Dilger, Daniel Eran. . AppleInsider: 2. 2010-06-16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0).
  58. Garnesh, T S. . AnandTech.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59. . TechAutos. 2010-06-15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8).
  60. Vance, Ashlee.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2-21 [201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5).
  61. Kim, Arnold. . MacRumors. 2010-06-17 [201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62. Sorrel, Charlie. . Wired. 2010-05-06 [2011-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63. Perenson, Melissa. . PC World. 2010-06-08 [201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4).
  64. . Ars Technica. [201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65. . Ars Technica.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3).
  66. . Ars Technica.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67. Helf, Miguel; Wortham, Jenna.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07 [201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68. Madway, Gabriel.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Reuters. 2011-01-21 [201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69. Hattersley, Mark. . PC Advisor. United Kingdom: IDG. 2010-07-16 [201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70. Bilton, Nick.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23 [201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7).
  71. McCracken, Harry. . Fox News. 2010-06-08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4).
  72. Marsden, Rhodri. .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0-06-08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73. Aimonetti, Joe. . CNET. 2010-06-08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74. Mossberg, Walter.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0-06-20 [201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75. Topolsky, Joshua. . Engadget. 2010-06-22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76. . CNET. 2010-06-23 [201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3).
  77. . TechRadar. 2010-06-25 [201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7).
  78. . Consumer Reports. 2010-07-12 [2010-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9).
  79. Hardawar, Devindra. . MobileBeat. 2010-06-23 [201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80. . AppleInsider. 2010-06-28 [201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81. Grubb, Ben.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0-08-23 [2019-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82. . MacWorld. IDG. [2013-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83. Chen, Jason. . Gizmodo. 2010-06-24 [201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2).
  84. Singer, Melissa. . The Age (Australia). 2010-07-31 [201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85. . Blog do iPhone. 2010-07-19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86. Cellan-Jones, Rory. . BBC News Online. 2010-06-25 [201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87. 《消费者报告》:我们还是不推荐iPhone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数位资讯 2010/09/15
  88. Hewage, Tim. . Sky News. 2010-07-02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5).
  89. Madway, Gabriel; Grenon, Andre. . Yahoo! News. 2010-07-01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5).
  90. (新闻稿). Apple Inc. July 2, 2010 [July 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3).
  91. Helft, Miguel. . New York Times. 2010-07-16 [2019-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92. Rothman, Wilson. . MSNBC. 2010-07-17 [201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93. 《国际产业》贾伯斯坦言:iPhone4不完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0-07-18 13:27 时报资讯 【时报-台北电
  94. . Blog.mcbub.com.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95. . BBC News Online. 2010-07-16 [201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96. . Blogs.consumerreports.org. 2010-07-02 [2010-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97. . Consumer Reports. 2010-07-13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98. . CNN. 2010-07-13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7).
  99. Helft, Miguel.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7-02 [2010-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100. D. Sutter, John. . CNN. 2010-07-17 [201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101. Mies, Ginny. . PC World. 2010-07-17 [201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5).
  102. . PCWorld. 2010-08-05 [2010-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5).
  103. . Gizmodo. 2012-06-02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104. . PCWorld. 2011-06-13 [2015-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105. []. Apple Newsroom. [2021-04-06]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iPhone 4
维基新闻相关报导:
  1. Apple unveils iPhone 4, iOS 4 at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0
  2. Apple swamped by iPhone 4 pre-orders
  3. Apple to give free cases, refunds to iPhone 4 owners
前任:
iPhone 3GS
iPhone 4
第四代
继任:
iPhone 4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