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

iPhone 5是由苹果公司设计及开发的触摸屏智能手机,是第六代的iPhone,继前一代为iPhone 4S,而后一代为iPhone 5SiPhone 5C

iPhone 5
开发者苹果公司
生产商富士康
兼容的网络GSM, CDMA, 3G, EVDO, HSPA+, LTE
首次发布2012年9月12日2012-09-12
上市日期
2012年11月02日[2]
2012年11月09日[3]
2012年12月07日[4]
停产日期2013年9月10日2013-09-10
单位已售出首24小时预订:200万部[5][6]
发布后首三天:500万部[7]
前代型号iPhone 4S
后继型号iPhone 5siPhone 5c
相关型号iPhone SE
手机规格触摸屏智能型手机
尺寸高:123.8 mm(4.87英寸)
阔:58.6 mm(2.31英寸)
深:7.6 mm(0.30英寸)
重量112克(4.0盎司)
操作系统iOS 6可更新到iOS 10.3.4
系统芯片Apple A6
内存1GB LPDDR2-1066 RAM
保存空间16GB/32GB/64GB
内置闪存
电池3.8V, 5.45Wh (1,440 mAh)锂电池[8]
感应器类型多点触摸轻触式荧幕
3轴陀螺仪
3轴加速规
数码磁强计
接近传感器
光传感器
显示器4英寸(100 mm)
对角线为16:9纵横比
多点触摸荧幕
LED背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1,136×640解像度
326ppi
800:1 对比度(标准)
500cd/m2(标准:最亮)
前方具亲脂性指纹镀膜
后置相机800万像素iSight摄录镜头
索尼Exmor IMX145[9][10]
1080pHD视频拍摄(30fps
红外截止滤波片
f/2.4焦比
5元素镜头
影像稳定器
脸部辨识系统
前置相机120万像素
720pHD视频
声响单一扬声器
3.5mm 音频插孔
20Hz至20kHz频率响应
咪高峰
连接能力所有型号:
Wi-Fi802.11 a/b/g/n
(802.11n:2.4 及5GHz))
蓝牙4.0、GPSGLONASS
多频GSMGPRSEDGE(850, 900, 1800, 1900 MHz)
GSM型号(A1428):
UMTS/HSPA+/DC-HSDPA(850, 900, 1700/2100, 1900, 2100 MHz);GSM/EDGE(850, 900, 1800, 1900 MHz);LTE(Bands 4, 17: 1700 , 700b MHz)
GSM型号(A1429):
CDMA EV-DO Rev. A(800, 1900 MHz);UMTS/HSPA+/DC-HSDPA(850, 900, 1900, 2100 MHz);GSM/EDGE(850, 900, 1800, 1900 MHz);LTE(Bands 1, 3, 5: 2100, 1800, 850 MHz)
CDMA型号(A1429):2G CDMA(800 , 850, 1900 MHz)
Dual-band 3G CDMA/EV-DO Rev. A and Rev. B (850, 1900 MHz).
UMTS/HSPA+/DC-HSDPA(850, 900, 1900, 2100 MHz);GSM/EDGE (850, 900, 1800, 1900 MHz):
LTE (Bands 1, 3, 5, 13, 25: 2100, 1800, 850, 700c, 1900 MHz).
其他通话时间:8小时
待机时间:225小时(9天9小时)
互联网功能:8小时(3G/LTE)
                     10小时(Wi-Fi)
短片播放:10小时
音频播放:40小时(1天16小时)
比吸收率Head: 1.25 W/kg
Body: 1.18 W/kg[11]
网站Apple - iPhone 5 - The thinnest, lightest, fastest iPhone ever.,存档于(存盘日期 2012-09-30)

iPhone 5于2012年9月12日正式亮相,并作为新闻发布活动的一部分,并于2012年9月12日正式推出[12]。iPhone 5是第一款于9月发布的iPhone,为随后的iPhone发布定下了趋势。这是由史提夫·乔布斯监督下的最后一部iPhone,并完全在提姆·库克的指导下开发。

iPhone 5与其前代相比,其主要设计上有所变化,其外观设计被重新塑造为铝材基体的三段式机身,比前代型号更薄更轻,及拥有更高分辨率及更广阔的4英寸触摸屏,纵横比接近16:9的宽屏幕格式,加长但不加宽的设计确保了单手操作的手握感。这款手机包括了一个自家设计的Apple A6系统单芯片,使用iOS 6操作系统,支持3.9G级别的LTE高速移动网络,以及一个全新的底座连接器以取代之前iPhone机型所使用的30针设计,和Lightning接头。它是继iPhone 4S后第二款包含新款索尼制造的800万像素相机的苹果公司手机。

苹果公司于2012年9月14日开始接受预购[1],并在接受订单的首24小时内,总共收到逾200万的预购数量[5]。2012年9月21日,消费者对iPhone 5的初步需求已超过其供应量,苹果公司形容为「非凡」,预购订单的售罄速度比其前者快20倍。虽然外界对iPhone 5的总体评价上是积极的,但消费者和评论者都注意到其硬件问题,例如拍摄的照片中出现意外的紫色色调,以及手机的涂层容易碎裂的问题。苹果公司决定改用不同的底座连接器设计,因为这一变化影响了iPhone 5与配件的兼容性,跟系列的前几代机型不兼容。

随着iPhone 5SiPhone 5C的发布,苹果公司于2013年9月10日正式停产iPhone 5[13],其生产时间寿命仅为12个月,是系列中第二短的寿命,打破了苹果公司在新机型发布后以低价销售现有iPhone型号的标准做法。后来这情况被iPhone X打破,它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仅生产了10个月。后来它成为中端手机,在iPhone 5C推出后成为入门级设备;5C的内部硬件规格几乎与它相同,然而它有一个较便宜的聚碳酸酯外观。

iPhone 5支持iOS 6iOS 7iOS 8iOS 9iOS 10。继iPhone 4S之后,iPhone 5是第二款支持iOS的五个主要版本的iPhone。

历史

2012年9月12日,iPhone 5于三藩市芳草地艺术中心揭幕。

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4S后不久,就开始流传有关iPhone 5的传闻,直到2012年6月,才出现细节的泄漏[14][15]。2012年7月30日,有报导指出了iPhone 5的亮相与发布日期,以及对其功能的一些准确预测[16][17]。2012年9月4日,苹果公司向媒体寄出邀请函,公布他们将会于2012年9月12日在三藩市芳草地艺术中心举行的活动[18]

在揭幕仪式上,苹果公司宣布推出iPhone 5[1]的同时还推出了新的iPod NanoiPod touch。他们还表示,各产品从2012年9月14日开始接受预订。iPhone 5在开售的首24小时内收到逾200万宗的预购订单[19],新款手机的初始需求量已超越其前身的所有产品所创下的纪录,开售首三天销售已达逾500万部的记录[20][21]。2012年11月30日,苹果公司将iPhone 5的解锁版本添加到他们于美国的网上商店,16GB型号的定价为$649美元起[22][23]

2013年9月10日,苹果公司在推出后续版本iPhone 5siPhone 5c后,宣布iPhone 5停产[24]。虽然跟iPhone 5C同用几乎相同的内部硬件,然而5C使用低成本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以取代iPhone 5原有的铝合金外壳。5C的推出偏离了苹果公司之前订下的市场策略,前代的iPhone型号将继续投入生产,但以低于新机型的价格出售[13]。这款手机也是乔布斯于2011年度这段开发期间内,所能参与开发的最后手机产品[25]

2014年4月28日,苹果公司发起了一项超出保修期的召回计划,免费更换2013年3月之前生产的iPhone 5型号任何故障的电源按钮[26]。2014年8月23日,苹果公司公布了一项用于更换iPhone 5型号的电池的计划,指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间出售的iPhone 5「可能会突然缩短电池续航时间或需要更频繁地充电」[27][28]

诉讼

随着iPhone 5的发布,三星宣布,它正在就苹果公司的八项专利的侵权行为而提出诉讼。该案件自2014年开始[29]。在一份声明中,三星表示他们「在别无选择下,只能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我们的创新和知识产权[30]」。涉及两宗专利侵权案件之间的诉讼一直在进行中,并有几宗在世界各地的诉讼案件正进行中[31]

性能

设计

苹果公司在其新闻发布会上强调iPhone 5经改进的构建质量[25]。先前版本中所使用的框架被重新设计为使用铝复合框架[32]iPhone 4iPhone 4s使用的是不锈钢而不是铝,这是由于乔布斯对金属的偏爱,他认为「使用时看起来很漂亮」[33]

iPhone 5比前代的iPhone 4s薄了18%,轻了20%,总体积减少了12%[34]。手机的铝制机身就是0.30英寸(7.6 mm)厚。在2012年9月的会议上,苹果公司声称它是世界上最薄的7.6毫米智能手机,虽然这个说法有争议,因为中国的Oppo Finder更薄,一些其他的智能手机可以被认为更薄,这取决于测量厚度的位置。Oppo Finder在其最薄点测量到6.65 mm(0.262英寸),并在其最厚的位置测量到的数值为7.1 mm(0.28英寸),使其整体比iPhone更薄[35][36][37][38]

硬件

iPhone 5搭载了Apple A6系统单芯片[12][39][40],该芯片包括一个1.3 GHz的双核处理器,1GB的RAM,和以266MHz运行的三内核PowerVR SGX543MP4[41][42]。iPhone 5的操作内存(LPDDR2-1066 eDRAM)为前代A5的两倍。其可用存储容量与iPhone 4S相同,固定为16GB、32GB或64GB;并不支持SD卡[43]。iPhone 5具三种不同的手机型号:一种支持CDMA和两种支持GSM版本[44][45]。由于哪个版本的设备实际上可以在哪些国家/地区使用,这可能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这款手机采用nano-SIM,比iPhone 4和iPhone 4S所用的micro-SIM还要小[46]。其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是内置并且不能被用户自行替换,其充电容量为1440mAh[8]。它的通话时间则≤8小时,而待机时间为≤225小时,3GLTE上网可使用8小时,而WiFi上网则可使用10小时,视频播放也可使用10小时。

颜色方面,iPhone 5有两种选择,黑色(黑色玻璃和板岩金属饰边)和白色(白色陶瓷和银色金属饰边),虽然实现方式不同,然而再次使用与其前身iPhone 4S相同的颜色选项[47]。iPhone 5保留了iPhone 4s上800万像素的后置镜头,但改善了低光性能,其拍摄速度比前者提升了40%[48]。当强光源出现于照片中时,仍具有紫色色调[49]。其前置相机为120万像素,可用作FaceTime功能,惟相机应用程序的分辨率较低。

在《Geekbench》及《GLBenchmark》的网站上进行验证苹果公司所包含的几项声明的硬件基准测试中,并且在设备揭幕时提到的这些都包括两倍的速度和两倍的图形性能。在Geekbench的整体硬件评估中,iPhone 5获得的评分大约是iPhone 4S的2.5倍;而利用GLBenchmark为iPhone 5进行的基准测试评分比iPhone 4S好了2倍。然而这结果并不一致,因为使用Passmark的3D图形基准评估回来的分数仅比iPhone 4S好了约1.45倍[50][51]。由《AnandTech》进行的电池寿命评估得出的结论,iPhone 5的电池续航时间比它的前身在运行某些任务时候短,然而当运行其他任务时,iPhone 5电池比iPhone 4S的更耐用[52]

Retina显示屏分辨率为1,136×640,纵横比几乎正好是16:9(减去一行额外的水平像素)。iPhone 5的屏幕对角线尺寸为4英寸,对比iPhone 4及iPhone 4S的5.7英寸的显示尺寸,iPhone 5的显示尺寸为6.7平方英寸[53]。其像素密度保持在iPhone 4S的326ppi。iPhone 5的屏幕图标以6行矩阵排列,每行4个图标。屏幕尺寸的增加让第六行图标添加到iPhone 4中存在的五行图标中。声宝的内嵌式触摸传感器技术使屏幕更薄,从而可以实现更薄的手机。屏幕的色彩饱和度比其前一代产品高出44%[54]。iPhone 5有三个用于静音消噪和视频通话功能的麦克风[55]

2014年4月28日,苹果公司发起了一项超出保修期的召回计划,免费更换任何于2013年3月之前生产具故障的iPhone 5电源按钮[26]

2014年8月23日,苹果公司公布了一项关于更换iPhone 5电池的计划,指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售出的iPhone 5「可能会突然缩短电池的续航生命或需要更频繁地充电」[27][28]

软件

iPhone 5采用了苹果公司的流动操作系统iOS[56]。iOS的用户接口是基于直接操控的概念,使用多点触摸手势。界面控制元素包括滑动,开关和按钮[57]。操作系统的交互包括滑动,点击,捏合和反向捏合等手势,所有这些手势于iOS操作系统及其多点触摸界面的上下文中具有特定的定义。某些应用程序使用内部加速度计来对设备的摇动作出回应(一个常见的结果是撤消命令),或是垂直旋转(常见于从纵向模式切换到横向模式)[57]

iPhone 5搭载著于2012年9月19日发布的iOS 6[56]。许多iPhone 5的功能特别适用于仅在某些地区发布的iOS 6.0操作系统[58]。Apple表示这是一个滚动计划,这将花费更长的时间跨越更多地区来实施[59]

该手机可以作为热点,通过WiFi,蓝牙或USB分享其互联网连接[60],并且能进入应用程序商店,那是由苹果公司开发及维护的在线应用程序的iOS数码分发平台。该服务容许用户从使用苹果公司发布的XcodeiOS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在ITunes Store搜索和下载流动应用程序

iPhone 5可以播放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电子书、有声读物和播客,并可以按分类对其媒体库进行排序,包括歌曲,艺人,专辑,视频,播放列表,流派,作曲人,播客,有声读物和合辑。除了播放列表外,选项总会按字母顺序显示,但仍保持着iTunes对它们的排序[61]。用户可以将其设备旋转至横向模式以进入Cover Flow。就如iTunes上一样,此功能以滚动照片库来显示不同的专辑封面。用户能通过在屏幕上滑动手指来实现滚动。要不,耳机控制可用于暂停,播放,跳过或重复曲目。在iPhone 5上,可以利用随设备附上的苹果公司耳机来改变音量,语音控制功能可用于识别音轨、特定艺人或播放列表中的歌曲,又或创建Genius播放列表[61]

iPhone 5与iPhone 4S同样也有Siri[61],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操作iPhone。iOS 6中的软件改善至包括进行预订餐厅、启动应用程序或命令FacebookTwitter进行更新,查看电影评论及详细的体育项目统计[62]。在iPhone 5上,语音助手可以将语音转换为文本以协助发短讯[61]。除了常规的短讯外,iPhone 5上的消息传递还可通过iMessage,那是一种容许无限量发短讯至运行iOS 5或更高版本的苹果公司设备的专门即时通信程序和服务。此程序支持包含的内容如文本中的图像和声音,跟该设备语音控制的软件助手集成,并读取确认已发送的消息。设备的输入来自屏幕上的多点触摸,或通过对着麦克风说话来把语音转成文本。iPhone 5内置了一个多国语言的拼写检查功能,它可识别许多不同语言的口音,从而对已输入的文本可得到软件的预计及建议[61]

iOS 6有多个添加的及或经更新的应用程序,其中包括苹果地图Apple Wallet。苹果公司的内置地图应用程序取代了从前由谷歌地图提供的地图应用程序,其一直被普遍痛骂,并且在现时众多竞争性地图应用程序之中缺乏许多功能[63][64]。它使用苹果公司新的矢量引擎,消除了延迟,使缩放更流畅。「地图新手」是口述指示的精细导航地图,配合著一些主要城市的3D视角与实时交通结合的地图[62][65]。OS 6能通过其新的Passbook应用程序检索文档档如登机证门票优惠券会员卡。用户在那些具兼容硬件的地方使用iOS设备上的Passbook应用程序,就能在条码扫描仪下进行扫描以处理移动支付。该应用程序具有内容感知功能,例如在特定商店附近时提供相关优惠券的通知[62][66]

Facebook通过苹果公司的iOS 6本机应用程序得到集成,它的功能可以直接从设备的应用程序中进行访问,例如行事历可以跟Facebook的事情进行同步,或在App Store中使用Facebook的赞好按钮[62]

一用户可以在iOS 6中使用新的隐私设置。除了位置服务之外,iOS 6还增加了以下内容:照片(在iOS 5中部分受限制)、联系人(地址簿)、日历、提醒、蓝牙分享、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iOS 6还在设置选项中附带着「限制广告跟踪」,让用户选择预防具针对性的广告。苹果公司的广告标识符取代了该公司现有的「唯一设备识别(UDID)」的标准。广告网络尚未使用苹果公司的广告标识符,而标识符的标准不会受到影响,尽管苹果公司于未来会被要求使用该标准[67]

配件

苹果公司的Lightning

iPhone 5,以及iPod touch(第5代)、iPod nano(第7代)、iPad(第4代)iPad mini都采用了名为Lightning的全新设计底座连接器,以取代了苹果公司于2003年随第3代iPod而推出的30针苹果公司底座连接器。全新设计底座连接器为8针插头,并且所有的信号是数码的。这款新连接底座比前一代的体积更小,这有助iPhone 5的体积比其上一代更纤巧[68]。苹果公司底座连接器在每个插头的两侧都有双面的8针,因此可以让它不需区分正反面,可任意在正反两面连接。各种配件都可利用该底座连接器转换为较旧的30针连接器或USB[69],虽然并非所有旧配件都能正常运作,因为并非所有信号都可用,特别是宝马汽车的视频输出和iPod Out功能[70][71][72]

在2012年9月12日的苹果公司媒体活动中,他们宣布iPhone 5及其他设备所包含的耳机被称为「EarPods」,他们取代了上一代iPhone及iPod所包含的耳机[73]。据科技评论员称,重新设计的耳机旨在通过容许空气更自由地进出从而改善音质[74][75]。苹果公司表示,重新设计的耳机可以跟「需要花费数百美元的高端耳机互相媲美[74]」。《Gizmodo》及《TechRadar》的评论报告指,尽管重新设计的耳机听起来比它的前身好,然而评论家认为其产生的声音质量很差[76]

网络兼容性

AT&T威讯无线Sprint在美国提供LTE网络[77],而在英国只有EE电讯3电讯能够提供LTE网络[78]。2013年3月26日,T-Mobile宣布他们将开始出售iPhone 5,使其成为美国全部四家全国性运营商首款销售的iPhone[79]。T-Mobile的iPhone 5具有A1428 的修改版本,激活高级无线服务(AWS)的支持[80]。所有销售iPhone 5的加拿大运营商都拥有自己的LTE网络,包括Rogers Wireless、Fido Solutions、Bell Mobility、Virgin Mobile Canada、Telus Mobility及Koodo Mobile[81][82]

LTE有42个官方认可的频段,然而基于历史上在特定地区提供的内容,他们推出了正在合并各地更流行的频段。在欧洲,可用于LTE包括3G扩展频段的2.6GHz和1,800MHz出现在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地方(800MHz用于清除仿真电视的信号)。在德国,唯一支持LTE的运营商网络是T-Mobile,其1,800MHz的频段分配给LTE[83][84]。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丹麦挪威瑞典和其他国家,将无法通过iPhone 5在其当前的LTE网络上向其客户提供LTE连接,因为他们已经部署iPhone 5不支持的2.6 GHz频段LTE[85],2012年11月,瑞士电信的代表报告称,iPhone 5仅支持经过苹果公司测试和认证的LTE网络[86][87]

同时,支持LTE网络,使得仰赖行动宽带与高速联网的云端、串流、影视等得以实现,内置iOS 6操作系统,首次内置苹果地图

跟iPhone 4s不同,iPhone 5是苹果公司生产的唯一「世界手机」。iPhone 5有3个版本,它们所使用频率的也有所不同。该3个版本均适用于美国800MHz和1900MHz频段的2G GSM/GPRS和3G UMTS/EDGE网络,以及用于其他地方的900MHz和1800MHz频段。CDMA A1429模型是适用于CDMA网络,例如是Sprint和威讯无线。另一个版本仅在1700/2100MHzAWS频段上支持LTE,然后在美国恢复转换为数码电视(第52至56频道),目前唯一支持该频段网络的是AT&T。GSM A1429支持其他国家/地区提供几种其他的LTE频段,例如LTE频段1、3、5[45][88]

评价

重要的评价

iPhone 5主要获得评论员和评审的正面评价,《Engadget》的添·史蒂文斯(Tim Stevens)称赞iPhone 5超越了iPhone 4S的高分辨率屏幕,他认为这是市场上最佳的手机屏幕之一。然而,史蒂文斯对新的连接器持批评态度,因它跟设备并不兼容,而其连接线取代以往的30针连接器,虽然《洛杉矶时报》曾报导指这使设备较其前身体积更小,是个必要的变化[68]。《Engadget》同意苹果公司履行了其网站上所宣称的大部分承诺,例如「更好的电池性能」,「两倍的图形表现」及「快了两倍」[89]。《纽约时报》的戴维·波格认为4英寸的Retina显示屏幕是「不错,但非改变生活的变化」,并赞赏Lightning连接器的尺寸、坚固性及可逆性,同时注意到它缺乏对旧配件的支持,标记着「苹果公司于杀掉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公众已经爱上了不方便而且昂贵的东西」[90]。《今日美国》的科技专栏作家埃德·贝格(Ed Baig)对此印象深刻,苹果已经满足了公众对iPhone 5的「崇高期望」[91]。在修复能力审查中,iFixit发现iPhone 5比其前身更容易拆卸和维修[8][92]

连接》报导指iPhone 5的设计,在iPhone 5siPhone SE上所进行的,被认为是「长期以来一直是苹果公司手机设计的金童及一般手机的基准」,虽然随后的iPhone 6及iPhone 6S的设计并非备受好评,「感觉有点不对劲,好像你拿着一块650美元的肥皂」。《连接》把iPhone 5描述为「铝和玻璃一起运作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优雅。其感觉流线型,其显著跟iPhone 6不同,仅在尺寸上感觉很大。加上,不同于iPhone 6的圆角,iPhone 5在当时的市场上看起来并不像其他任何东西」。但是,iPhone 5的设计不适合扩展,跟iPhone 6及iPhone 6S相比,这可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对更大的屏幕手机不断增长的趋向,这确实催生了iPhone 6及iPhone 6 Plus的平板手机型号[93][94]

批评

评论员者及评论家对新的地图应用程序取代iOS 6中的Google地图持批评态度。据报导,它包含了不同的错误,包括地标标签的位置错误,把用户引导到错误的位置,以及卫星图像质素差劣[95][96][97]。在新地图发布九天后,苹果公司发表了一份声明,就着让用户带来的挫败感致歉,并建议他们尝试地图的替代服务[98]

问题

苹果公司重新设计了iPhone 5的外框,先用金刚石切割并抛光,再以阳极氧化上漆。外间对iPhone5的反应普遍良好,惟有多宗轶事证据声称iPhone 5的黑色涂层容易剥落,露出下方明亮的铝材,甚至是从未使用过的全新设备的倒角区域已出现缺口[99]。苹果公司高层对受影响客户的电子邮件的回复,总结出铝磨损是正常的事[100][101][102]而白色版则有用户发现其前屏幕漏光。[103]。引用iPhone 4的天线门事件而生的术语「磨损门」被各方媒体应用,如《CNET》、《雅虎新闻》及《All Things Digital》,用于其描述磨损问题[104][105]CNN网站也刊登了署名为Doug Gross的文章,枚举了包括黑色版掉漆、白色版漏光在内的iPhone 5用户的五大怨言。

一些用户在互联网上反映称,白色型号于屏幕背面漏光,虽然这个问题并非iPhone 5独有,但它也对其他苹果公司的设备有所影响[106]

商业上的评价

Apple A6芯片较Apple A5细小22%,并且耗电量更低。

《Techcrunch》报导指iPhone 5比iPhone 4及iPhone 4S售罄的速度快20倍。苹果公司表示「他们被客户的回应震撼了[107]」。苹果公司的全球营销部副总裁菲尔·席勒表示,iPhone 5 于开售的首24小时内收到了超过200万宗订单[5][108]AT&T表示iPhone 5是该公司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iPhone,在推出的周末已有超过500万部的销量,并且已超过可用的供应量[7][109][110]。根据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发布的市场份额报告指,iPhone 5的发布及销售也减缓了Android的增长速度[111]。随着初始发行的16天后,它占该段时期的所有手机销售量的20%以上[112]

J.P.摩根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米高·费罗里(Michael Feroli)表示,「iPhone 5的销售量可能会使美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亿美元,或者每年128亿美元[113] 。」在iPhone 5发布前及发布后不久,苹果公司的股价升至创纪录的$705.07美元[114],但在三个月内跌至507.48美元[115]。根据埃里克·萨维玆(Eric Savitz)的分析,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损失并非新地图应用程序出现任何问题所导致的结果,但此事让投资者失望。他指出,最初的硬件销售额仅为500万,与预测相比高达两倍,这是主要原因[116]

自从iPhone 5发布以来,上一代iPhone的折扣让苹果公司于美国及日本保持着市场领先的地位,然而在全球市场中,iPhone继续落后于各种Android手机的总和[117]

iPhone时间轴

iPhone型号年表
来源:Apple Newsroom Archive[118]

引用参考

  1. (新闻稿). Apple Inc. 2012-09-12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0).
  2. . Times of India. 2012-11-02 [2012-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3. . Enter.Co. 2012-10-24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西班牙语).
  4. . Apple Inc. 2012-12-03 [2012-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4).
  5. (新闻稿). Apple Inc. 2012-09-17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6. (新闻稿). Apple. 2012-09-17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4).
  7. (新闻稿). Apple Inc. 2012-09-24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7).
  8. . iFixit.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9).
  9. . iFixit. September 2012 [201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10. . Chipworks. 2012-09-21 [201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11. .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12. Savov, Vlad.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2-09-12 [2012-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13. . IBN Live. 2013-09-11 [201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2).
  14. German, Kent and La, Lynn. . CNET. 2012-09-11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15. German, Kent; La, Lynn. . CNET. 2012-09-11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16. Whitney, Lance. . CNET. 2012-07-30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2).
  17. Whitney, Lance. . CNET. 2012-07-30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2).
  18. Lowensohn, Josh. . CNET. 2012-09-04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19. Fingas, Jon. . Engadget. 2012-09-17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20. Graham, Jefferson. . USA Today. 2012-09-24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1).
  21. Lowensohn, Josh. . CNET. 2012-09-04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22. Lowensohn, Josh. . CNET. 2012-11-29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23. Tsukayama, Hayley.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2-11-30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30).
  24. . [201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2).
  25. . Apple Inc. 2012-09-12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26. . Apple. 2014-04-28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27. . Apple. 2014-08-23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28. Andrew Cunningham. . Ars Technica. 2014-08-23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29. Rosenblatt, Joel.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2-10-03 [201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30. Philipson, Alice. . The Telegraph (London). 2012-10-02 [201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6).
  31. Rosenblatt, Joel. . WAtoday. 2012-10-04 [201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5).
  32. Manjoo, Farhad. . Slate. 2012-10-08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33. Steven Levy. . Wired. 2011-11-29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34. . Apple.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35. Dahl, Cecelia. . Auto Mobile. 2012-09-13 [201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36. . 2012-09-13 [201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37. McCann, John. . Tech Radar. 2012-09-13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38. . micgadget. 2012-05-24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39. Anand Lal Shimpi. . AnandTech. 2012-09-15 [2012-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40. O'Brien, Terrence. . Engadget. 2012-09-12 [2012-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41. Lal Shimpi, Anand. . Anandtech. 2012-09-21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42. Humphries, Matthew. . Geek.com. 2012-09-28 [201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43. .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44. Chang, Alexandria. . Wired. 2012-09-13 [201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2).
  45. . Apple Inc.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46. Fingas, Jon. . Engadget.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47. Tanous, Jim. . The Mac Observer. 2012-09-16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48. Cheredar, Tom. . VentureBeat. 2012-09-12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49. . CNN. 2012-10-02 [201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
  50. Schmerer, Kai. . ZDNet. 2012-10-19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51. Lal Shimpi, Anand. . Anandtech. 2012-09-21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9).
  52. Lal Shimpi, Anand, Klug, Brian and Gowri, Vivek. . Anandtech. 2012-10-16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53. Wolverton, Troy. . SiliconBeat. 2012-09-24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54. D. O'Grady, Jason. . ZDNet. 2012-09-14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1).
  55. McGlaun, Shane. . SlashGear. 2012-09-12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7).
  56. Friedman, Lex. . Macworld. Mac Publishing. 2012-09-15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57. (PDF). Apple Inc. 2012-05-07 [2012-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08).
  58. . Apple Inc. 2012-09-12 [201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59. 苹果公司的WWDC主题演讲。
  60. . Apple Inc. 2012-03-07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61. . Apple Inc. 2012-09-12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2).
  62. Peckham, Matt. . Time. 2012-09-12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63. Britney, Fitzgerald.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09-20 [201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64. Lawler, Richard. . Engadget. 2012-09-20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9).
  65. .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0).
  66. Christopher Versace. . Forbes. 2012-09-11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67. Seth Rosenblatt. . CNET. 2012-09-14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68. Rodriguez, Salvador; Chang, Andrea. . Los Angeles Times. 2012-09-13 [201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69. . Apple Inc.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70. McGlaun, Shane. . SlashGear. 2012-09-13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71. Goldman, David. . CNN. 2012-09-13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72. Lavrinc, Damon. . Wired. 2012-09-14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1).
  73. Gilbert, Jason.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09-13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74. Gilbert, Ben. . Engadget. 2012-09-12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75. . TechRadar. 2012-09-15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76. Aguilar, Mario. . Gizmodo. 2012-09-14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77. Smith, Mat. . Engadget.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78. Ray, Bill. . The Register. 2012-09-13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79. Seifert, Dan. . The Verge. 2013-03-26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7).
  80. Clover, Juli. . MacRumors. 2013-03-26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7).
  81. On, Gary Ng. . iPhone in Canada. 2012-09-12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82. Hardy, Ian. . Mobile Syrip. 2012-09-22 [201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83. . Apple Inc.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84. Herkner, Lutz. . Focus. [201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85. Ricknäs, Mikael. . PC World. 2012-09-13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86. . Telecoms.com.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87. . CNET.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88. Seifert, Dan. . The Verge. 2012-09-12 [201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89. Stevens, Tim. . Engadget. 2012-09-18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9).
  90. David Pogue. .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9-18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9).
  91. Baig, Ed. .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12-09-18 [2012-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92. . iFixit. [201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93. Spence, Ewan. .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9).
  94. Stinson, Liz. .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95. . Emirates 24/7. Agence France-Presse. 2012-09-20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6).
  96. Williams, Christopher. .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09-20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1).
  97. Allsopp, Ashleigh. . Macworld. 2012-09-01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98. Nick Wingfield; Brian X. Chen. .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9-28 [2019-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99. . [2012-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9).
  100. Weintraub, Seth. . 9to5Mac. 2012-09-25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101. . ExtremeTech. 2012-09-26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102. . [2013-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103. .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104. MacManus, Christopher. . CNET. 2012-09-21 [201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1).
  105. Epstein, Zach. . Yahoo News. 2012-10-10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106. Whitney, Lance. . CNET. 2012-09-24 [201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107. Gallagher, Billy. . TechCrunch. 2012-09-14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108. . News Limited.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2012-09-17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109. Smith, Jake. . 9to5Mac. 2012-09-17 [201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9).
  110. Stern, Joanna. . ABC News. 2012-09-24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7).
  111. Lomas, Natasha. . TechCrunch. 2012-10-30 [201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112. . iQmetrix. [201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113. Tripathi, Shruti; Griffith, Gabriella. . London Loves Business.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114. Etherington, Darrell. . TechCrunch. 2012-09-17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115. Epstein, Zach. . Boy Genius Report. 2012-12-28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116. Savitz, Eric. . Forbes. 2012-10-01 [201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117. Leach, Anna. . The Register. 2013-01-22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118. []. Apple Newsroom. [2021-04-06]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前任:
iPhone 4S
iPhone 5
第六代
继任:
iPhone 5c
iPhone 5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