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庆

麟庆满语转写linking1791年—1846年),完颜氏,字伯余,又字振祥,号见亭佛寮,室名凝香室、蓉湖草堂、瑯环妙境、永保尊彝之室、退思斋、拜石轩、云荫堂、近光楼、知止轩、水木清华之馆、流波华馆[1]。家族原隶镶蓝旗满洲,后属内务府包衣满洲佐领镶黄旗人,金世宗的第二十四世孙、金睿宗的第二十五世孙,清朝政治人物、诗人。

完颜麟庆

大清江南河道总督
族裔 满洲
旗籍 内务府满洲镶黄旗
字号 字伯余,又字振祥
号见亭、佛寮
出生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大清京师
逝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大清京师
亲属 (子)崇实崇厚
出身
  •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举人
  • 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黄河运道古今图说》等(详见内文)

经历

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举人

十四年(1809年),中式己巳恩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三甲第九十三名同进士出身。授内阁中书,在典籍厅行走[2]。时年十八岁。

十六年(1811年),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兼国史馆收掌官。

十七年(1812年),以内阁中书充文渊阁检阅

十九年(1814年),改兵部堂主事

二十年(1815年),兼在兵部车驾司武选司行走。

二十三年(1818年),右春坊右中允

二十五年(1820年)十月,充实录馆汉纂修官[3]。随后改左春坊左中允

道光元年(1821年),以左春坊左中允充实录馆提调官。

二年(1822年),以左春坊左中允,充实录馆总纂官。

三年(1823年),外授安徽徽州府知府[4]

道光四年(1824年),以知府加道员衔。改颍州府知府。两江总督孙玉庭评价麟庆「办事精勤,见解敏速,人亦能自爱。」举荐其巡查河南河道。随即迁河南开归陈许道。至秋汛时,麟庆亲守堤岸十三日夜,抢工督修。

六年(1826年)十月,以开归陈许道兼署河南按察使[5]

七年(1827年)九月,再度以开归陈许道兼署河南按察使[6]

九年(1829年)十月十八日,实授河南按察使

十年(1830年),以按察使署理河南布政使。

十二年(1832年)二月一日,迁贵州布政使,并护理贵州巡抚。上任后督办搜捕贩卖、种植鸦片之烟犯并从重惩处[7],并严禁拐贩妇女。[8]古州地方添设学校以教化汉民苗民[9]。冬季,以台湾匪徒张丙起事,挑选贵州兵丁前往征剿[10]

十三年(1833年)正月二十五日,升授湖北巡抚[11]。三月二十八日,改授江南河道总督[12]。四月,丁母忧离任。[13]八月六日,回任改为署理[14]。 麟庆就筹办江南河道奏陈:「近年河湖交敝,欲复旧制,不外蓄清刷黄。古人引导清水,三分济运,七分刷黄,得力在磨盘埽。自废弃后,河务渐坏,拟规复磨盘埽旧制。洪泽湖水甚宽,高家堰工绝险,各坝多封柴土蓄水,盛涨启放,辄坏坝底,糜费不赀。应仿滚水坝成法,擡高石底,至蓄水尺寸为度。山圩五坝暨下游杨河境内车逻等坝,一遵奏定丈尺启放,水定即行堵合。至黄河各工,当体察平险,节可缓之埽段,办紧要之土工。一切疏浚器具,祗备运河挑挖。若黄河底淤,非人力所能强刷,惟储备料工,遇险即抢,以防为治,而其要全在得人。又以芦苇为工程必需,右营荡地荒废,产芦不足,请筑圩蓄水以资灌溉。」奏疏呈入,道光帝下诏嘉许麟庆所言正当,勉励其勤慎从事河工。

十四年(1834年),麟庆于洪泽湖老子山西北挑砌石坝,东西沙路加筑碎石高出湖面,以便水师巡哨及商民停泊。[15]奏请于江苏淮海道常镇通海道等道另案编列河工用银。[16]道光帝上谕,以江南河道连续几年未决口,然而河工费用一直增加,严厉责备麟庆。[17]麟庆又以洪泽湖大堤蒋家坝义字引河跌降深度达三四丈,堵闭不易,奏请改挑义字河头,获准。[18]

十五年(1835年)服阙,实授江南河道总督。诰授荣禄大夫

十九年(1839年)十月二十一日,召京陛见。十二月一日[19],以河道总督兼署两江总督。督修惠济正闸、福兴越闸;遇到河湖水位高涨时仍岌岌可危、险象环生,麟庆奏请例外追加拨银五十万两,道光帝允准,但告戒嗣后不得以此援例追加工费。

二十年(1840年)四月三日,吏部议叙加一级。

二十一年(1840年),黄河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决口,黄河水夺溜汇注洪泽湖,而江潮盛涨,产生顶托现象,于是拆展御黄坝、束清坝及礼、智、仁各坝,并启放车逻坝等坝以泄减湖水。[18]南河最终平安无事,道光帝下诏嘉奖麟庆化险为夷,予议叙。

二十二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吉利军舰驶入长江,上命麟庆筹办淮、扬防务以保运河河道,麟庆奏请以盐运使但明伦备防扬州,以清江浦为后路策应,捕杀内奸陈三虎等。秋季,黄河在江苏淮安府桃源县桃北崔镇汛决口,时值漕船回空,改由中河灌塘济运,通行无误。十一月初八日,道光帝顾念麟庆办理防务及协助漕运辛劳,仅予革职,免罪[20]

二十三年(1843年),发往山东河南河道的中牟工程效力。

二十五年(1845年),工竣。正月,以四品京堂候补。[21]随后授二等侍卫,充库伦办事大臣。但麟庆告病疗养,未起行赴任。[22]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病痊,三月二十六日,仍以四品京堂候补。[23]卒于京师宅邸半亩园。

清史稿》评论:「河患至道光朝而愈亟,南河为漕运所累,愈治愈坏。自张文浩蓄清肇祸,高堰决而运道阻。严烺畏首畏尾,湖河并不能治。张井创议改河,而不敢执咎,迄于无成,灌塘济运,赖以弥缝。麟庆潘锡恩循其成法,幸无大败而已。」

文艺传承

麟庆母亲恽珠,,传授麟庆文学、书画。

麟庆性喜山水,兼爱古迹,「探二水三山之名胜,搜六朝五季之遗闻」,「最大海水,最好家山。持节防堵,着屐游观。抚三尺剑以寄志,披一品衣而息肩」,作《鸿雪因缘图记》,谓是「我之年谱,而别创一格」。

其所着《黄河运道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式》、《河工器具图说》以多年亲身经历,详尽描述清朝中期至嘉庆、道光朝的治河政策、器具、工法,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河工的重要数据源。

《河工器具图说》目录
《鸿雪因缘图记》图文以雕版印刷
《鸿雪因缘图记》版本与序文

著作

  • 《黄运河口古今图说》
  • 《河工器具图式》四卷
  • 《河工器具图说》三卷
  • 《鸿雪因缘图记》初集、二集、三集,各分上下卷。
  • 《凝香室文存》
  • 《凝香室诗存》
  • 《凝香室制艺诗帖偶存》
  • 《凝香室公牍偶存》
  • 《皇朝大臣纪盛》
  • 《兰皋日记》
  • 《词苑编联》
  • 总纂《清仁宗睿皇帝实录》
  • 〈洛阳存古录序〉

家庭及关联

  • 先祖:完颜守祥
  • 八世祖:完颜鲁克素。"鲁克蘓,镶黄旗包衣人,叶臣同族,世居完颜地方,国初来归,原隶镶蓝旗。其长子原任内务府总管瑚齐喀,次子原任佐领达齐喀。情愿告入内务府,改隶镶黄旗包衣佐领。……鲁克蘓之孙阿什坦原任给事中。曽孙赫世亨原任员外郎兼佐领,和素原任内阁侍读学士兼佐领,蕚素原任郎中兼佐领。……元孙白衣保原任御史兼佐领,阿林原任叅领兼佐领,畧格原任三等侍衞,留保现任经筵讲官、吏部侍郎”(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28)。
  • 七世祖:完颜达齐哈
  • 六世祖:完颜阿什坦,顺治九年(1652年)策试满洲进士壬辰科进士。
  • 五世祖:完颜和素,原任内阁侍读学士兼内务府佐领,翻译家。
    • 胞兄内务府慎刑司郎中兼佐领鄂素(又蕚素,字绍徳),其生平事迹载入《钦定八旗通志:孝义传》卷240。其子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进士留保。孙女完颜氏,嫁镶黄旗满洲、工部郎中高谦(父江南寿春镇总兵署理江南提督高钰 (清朝),胞叔大学士兼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嫡堂兄大学士兼两江总督高晋)。
    • 胞兄赫世亨。其子河东河道总督、左副都御史完颜伟;后代有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进士蕴秀
  • 高祖:完颜白衣保,原任御史兼内务府佐领。
  • 曾祖:完颜期成额
  • 祖父:完颜岱
  • 父:完颜廷璐,官山东泰安府知府
  • 外祖父:恽毓秀,官直隶广平府肥乡县典史
  • 母:恽珠
  • 弟:完颜麟昌完颜麟书。麟昌子崇寿之女完颜氏嫁怡亲王奕勋之孙溥新为继妻,麟庆老师礼部尚书贵庆子瑞琇之女富察氏则为溥新正妻。
  • 妻瓜尔佳氏(浙江嘉兴协副将庆保)、书书觉罗氏(父镶黄旗满洲、山西道监察御史福谦)、程孟梅(着有《红薇阁诗草》;父汉军旗、福建汀漳龙道程佳氏国玺)。
  • 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完颜崇实、兵部左侍郎完颜崇厚
  • 女儿:长女妙莲保嫁内务府正黄旗蒙古、道光庚戌进士伍尧氏来秀(嗣祖父乾隆庚子进士法式善)、次女佛芸保嫁咸丰丙辰进士,礼部尚书宗室延煦[24]
  • 师:礼部尚书贵庆

交游

参考文献

  1. 杨廷福杨同甫 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1796
  2. 《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嘉庆十四年五月,戊辰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三名洪莹、廖金城、张岳崧业经授职外,黄安涛、吴慈鹤、顾元熙、许乃济、姚樟、潘榞、李振庸、徐镛、黄中模、陈鸿、刘教五、俞肯堂、齐彦槐、孔传纶、谭瑞东、蔡培、曹德赞、龚镗、周之桢、马志燮、吴孝铭、钟昌、王家相、李广滋、邱云腾、郭尚先、余源、陈继义、郑家麟、姚庆元、潘正常、高赐礼、玉绶、黄旭、光聪谐、佘文铨、廖鸿藻、熊常𬭚、张思诚、张曾霭、龙云圻、谭言蔼、陈瑞球、敏惪、宗室瑞林、何炳、路德、何惠群、喻士藩、周祖荫、金洙、杜薇之、何太青、唐鉴、宗室崇硕、丁杰、陶廷皐、周际钊、叶申芗、杨立冠、朱瀛、郭安龄、李德立、潘光炜、戚人镜、李韫英,着改为翰林院庶吉士。悟勒喜淳、宗室惟勤、宗室景麟、曹佳和,俱着分部学习。闻人熙、邓存咏、郑士杰、戴鼎恒、朱廷锡、蒋泰阶、缪玉铭、魏茂林、陈诗、李锦、童宗颜、曾烒、陈运镇、熊传楘、张孝诗、万启畇、陶文植、袁绍安、永宁、李嗣邺、余廷珪、觉罗硕德、卓僩、李僎、刘鸿翥、麟庆、俱着以内阁中书用。程厚、陈春甲、蔡信芳、王度、王雅南、徐连、谢增、汪忠均、宗维垣、刘彦矩、李上桃、马跻庐、杨朴、李培绪、钱南荣、李蕡生、着以学正学录用。彭永思、弓翊清、宋廷桢、徐景、梁云五、颜尔枢、朱钟、宗霈、何观海、毛梦兰、陈云章、王海观、谈有本、董澜、王余师、武次韶、陈池养、董峋、范炳士、宋庆和、李清杰、李再可、钟振超、景纶、昔光祖、李曾馥、秦伯度、张岱年、张震、卫鹓鸣、黄澜安、李芬、杨士云、黄台、王琦、靳宜、吕祥龄、毛有信、贺懋椿、刘垂绪、孙钺、李润、戴凤翔、林汝谟、赵曔、王余英、吉恒、万华、粟作贡、孙珩、刘湜、马廷锡、张茝、牛书田、林祥绂、马苔、王世棠、苏嘉善,均着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候补刑部员外郎李光里、候选员外郎温启鹏,均着以六部员外郎即用。候补内阁中书曹熊、王凤翰、崔槐,着遇缺即补。候补学正胡勋尧着遇缺即补。候选知县周元位、汪士侃、路华着交吏部以知县即行选用。余着归班铨选。」
  3. 内阁库档163802号
  4. 内阁库档204487号
  5. 军机处档053970号
  6. 军机处档056901号
  7. 军机处档062220号
  8. 军机处档062223号
  9. 军机处档062951号
  10. 军机处档066600号、内阁库档152090号
  11. 内阁库档159558号
  12. 军机处档063571号
  13. 军机处档063319号
  14. 军机处档065432号
  15. 军机处档068018号、内阁库档209198号
  16. 军机处档067559号
  17. 内阁库档191578号
  18.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八·志一百三·河渠三·淮河
  19. 1840年1月5日
  20. 内阁库档167646号
  21. 军机处档072652号
  22. 内阁库档182123号
  23. 内阁库档170850号
  24. 辽宁省作家协会, 丹东市文联. . 满族文学杂志社. 1990: 64.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83》,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三,列传一百七十
  • 《清国史馆传包》3115号
  • 《清国史馆传稿》1522号,2577号
  • 《清史馆传稿》6609号,7741号
  • 《续碑传集》二册卷三十三,772-775引宗稷辰〈前江南河道总督完颜公墓志铭〉
  • 恒慕义 编《清代名人传略》下册77-79
  • 震钧《天咫偶闻》卷四
  • 国立故宫博物院军机处档折件065103号,065435号,066247号,066750号,067245号,067897号,068687号,069026号,070510号,071841号,071842号,072207号,072652号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内阁大库文件039529号,059374号,059378号,059676号,118673号,126329号,126351号,126957号,129026号,129184号,129367号,130769号,131004号,132427号,135440号,145476号,145493号,148700号,148916号,154011号,154065号,154574号,154575号,154586号,156756号,157293号,160694号,174406号,174698号,176394号,183632号,184086号,209300号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文件馆近代外交经济重要文件01-01-001-04号,01-01-008-02号,01-01-008-04号,01-01-008-06号
官衔
前任:
杨怿曾
湖北巡抚
1833年3月16日-1833年5月17日在任
继任:
鄂顺安
前任:
张井
江南河道总督
1833年5月17日授,四月丁母忧,以张井署理
1833年9月19日-1835年11月2日以署理名义在任
1835年11月2日实授-1842年12月7日在任。革职。
(1839年11月26日召陛,以署两江总督陈銮兼署南河)
继任:
潘锡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