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行

盐行台湾话)是一个位于台南市永康区的聚落,因过去有许多盐商在此设行批发零售而得名[1][2]

位于盐行的南应大商圈

历史沿革

旧盐行聚落是台江内海沿岸的港口,位于洲仔尾北边[1][2][3],明郑时期属于天兴县(州)武定里,清初为台湾府台湾县武定里,清末则属台南府安平县内武定里[1]。盐行的形成与洲仔尾盐场有密切关系,由于有许多盐商在此设行批发零售盐巴,所以聚落命名为「盐行」[1][2][3]。但是随着洲南场[注 1]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毁于水灾,导致居民四散[1][2][3],自此开始逐渐没落[1][2][3]。后来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又受到蔡牵率众侵扰影响,道光元年(1821年)[注 2]、道光三年(1823年)又受到洪水破坏[1][2][3]。在接二连三受到重创后,旧盐行聚落在清末已逐渐荒废[1][2]

日治时期,盐行先是归台南民政支部安平出张所管辖,之后陆续归台南县湾里辨务署、台南厅大目降支厅管辖,最后行政区划改为台南州新丰郡永康庄盐行大字[1]。二次大战后,盐行、洲仔尾、六甲顶合并为台南县永康乡盐行村[1]。民国35年(1946年)新化大地震重创盐行,之后居民于省道台1线(中正南路)与南142线(仁爱街)汇合处的西边与西南边重新创建聚落,也就是现今的盐行聚落[1][2][3]。民国71年(1982年)再将台1线以北地区设为「盐洲村」,慈灵庙西边设甲顶村[1]。民国82年(1993年)永康乡升格为永康市,盐行村也改成盐行里[1]。民国107年(2018年),有鉴于当地人口快速增长,遂再将盐行里一分为二,添加盐兴里,范围为省道台1线以西。

本聚落地理位置邻近中华民国国道永康交流道,国道客运皆有停靠,未来亦将在交流道西侧的物流转运专区兴建永康转运站。行经本聚落的中正南路厂房林立,是座工业区,带动就业人口居住。南侧与北区郑子寮柴头港溪相隔,两地形成一日生活圈。境内有两间连锁大型卖场家乐福爱买进驻,为当地带来不错的生活机能,宗教信仰中心有盐行禹帝宫盐行天后宫[2],大专院校有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

交通

公车、客运

路线 经营业者 起站 迄站 延驶 计费方式
5府城客运永康临时转运站市立医院大甲里部分班次绕驶盐行国中
一段票
20府城客运平公园停车场海东国小部分班次绕驶网寮里
二段票,分段点:塭南里
缓冲区:安南医院-嘉绿宝社区
21府城客运台南火车站永康休闲育乐中心一段票
62兴南客运奇美医院高铁台南站桂田酒店二段票,分段点:仁德交流道
缓冲区:富农街口-仁德
橘12兴南客运麻豆转运站台南转运站里程计费
  • 国道客运
    • 2023年3月24日中午12时起原「盐行」站废除,改停靠「永康临时转运站」
路线 经营业者 起站 经由 迄站 备注
1611统联客运台南新营、中港转运站、南崁、三重或重庆北路台北转运站
1612统联客运台南新营、中港转运站、三峡、新店、景美台北市府转运站
1625统联客运台南麻豆、新营、朝马台中
1837国光客运台南朝马、林口台北
1871国光客运台南台湾大道台中
7500和欣客运台南麻豆、新营、朝马、新竹、桃园台北
7505和欣客运台南麻豆、新营、中坜板桥

设施

相关条目

注释

  1. 雍正四年(1726年)以盐水溪为界,将洲仔尾盐场分成洲北场与洲南场[1]
  2. 即所谓的「洲仔尾暴」[1][2][3]

参考来源

  1.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12: 页483、504─506. ISBN 957-01-2593-4.
  2. 李丽菁.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279─282. ISBN 978-986-04-3024-0.
  3. 李僊锦、洪郁程、洪传凯、周茂钦、简辰全、许耿肇、林佳蕙.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03: 页192、193. ISBN 978-986-03-519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