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咀

鹤咀英语:,因而又译德忌笠角)是香港的一个海角,位于香港岛南区赤柱石澳地区的鹤咀半岛南端。

鹤咀

名称

其命名取自曾任驻港英军总司令和香港第一任副总督德己立爵士(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在开端口初年,此处尚未被命名为德忌笠角,英文名称由中文大浪头,译为Tylong Head[1]。到了1845年出版的地图,最末处(即今港大海洋科学研究所对出)已命名为Cape D'aguilar,唯村庄所在仍称鹤咀湾(Hoktsuewan)[2]

设施

鹤咀有鹤咀道村,有小径通向村中唯一一间士多「信记」,到达士多前首先要经过废弃的1967年兴建的鹤咀村学校及车厂,以及村中的二级历史建筑鹤咀村更楼[3]

鹤咀最著名的地点为于1875年落成的鹤咀灯塔和于1996年划定鹤咀海岸保护区。因前往鹤咀海岸保护区的部分道路属于发射站的禁区范围,因此一般公众不能随意前往。

由于鹤咀使用的地震仪对周期一秒左右的震动最敏感,适合监测近距离的地震。所以香港天文台在该区设立了地震测量站,为香港天文台短周期地震台网九站之一。

电讯盈科在鹤咀设有海底电缆站。

近代历史

战前

1939年3月7日,鹤咀炮台开始有操习高射炮,为日军入侵作好准备[4],此后有定期操炮,每次3-5小时并于报章刊载告知村民。

1950年代

鹤咀海面开扬,大浪时有相当危险性,不止一次发生有人溺毙惨剧。1956年5月23日上午4时45分,一名英驻港第91中队马来亚队的空军士兵鸭都拿(即阿卜杜拉)在演习期间登陆时被海浪卷出海心,遭到溺毙。有其他队员尝试拯救但不果。九龙清真寺于25日为他举办追悼会,英籍同袍则于27日在启德教堂举行追悼仪式[5]

1960年代

不少中国居民在60年代大逃港,其中一途是运载人蛇(偷渡客)的蛇船。1963年9月12日,有7人在鹤咀海面失踪,其后陆续发现尸体,均持澳门证件,包括孕妇刘金爱,一尸两命、男子徐湖增(26岁)、罗金松(16岁)以及一名女性[6]。另有13人成功登陆但被捕,蛇船由澳门蛇头策划安排,到离岸三十余码处抛锚,再图以舢舨载岸,但因超载再加风浪,所有人堕海,其中七人遇难[7]。蛇头见状驶离,除13人蛇外的余下7人失踪,鹤咀下村村民往石澳警署报警,期后又联同赤柱警署人员往鹤咀岭一带山野搜索,又调派水警轮巡逻。14日,警方在香港仔逮捕一涉案男子,15日凌晨4时25分,警方在西贡孟屋村一石屋捕获一男一女,包括28岁的吴礼明。香港警方又派警探赴澳,与司法警、水警及移民警接触及搜集数据,但无甚结果[8]。24日,港方将11名生还蛇客送上佛山轮,移交给澳门[9]。此事发生在1962年11月28日的柴湾蛇船惨剧之后,引起关注,该次事件有40名乘客,其中32人被溺毙,包括21名妇女及11名小童[7]。偷渡情况依然严重,不少仍是澳门屈蛇界的船只。1964年4月17日凌晨三时许,又再有载着30男、5女及3小童的60呎蛇船驶至鹤咀海面[10],见警方使用照明弹就跳船不理船上人蛇,以至蛇船几乎触礁。7月,该船1名被捕船员被判监禁18个月[11]

1962年,鹤咀村开始有正式创建村校的计划。1965年1月,华民政务司麦道轲称政府正觅地及筹募基金,为鹤咀村兴建小学[12]。经两年筹备,1967年2月16日,大东电报局总经理苏以德主持校舍奠基仪式。当时约有57户300居民,主要受雇于大东电报局,半数是儿童,部分在鹤咀的临时学校、筲箕湾或石澳就读。校舍占地11250平方呎,预计在4月落成,建筑费63400元,大东电报局出资23000元,政府津贴31700元,余额由村民筹募。校舍设一课室,但上下午班合共可容90名学童[13]。奠基礼有华民政务司何礼文伉俪、苏以德伉俪、首席副华民政务司徐家祥、则师司徒惠议员、副教育司金宝、副华民政务司吴国泰、华民政务司官员吴锦澄等,以及身兼鹤咀村居民福利会主席的筹校委员会主席朱兆华等人出席。

1967年7月,香港大学的麦基教授计划在鹤咀兴建高达100呎、占地60呎乘30呎的建筑物,以研究台风对多层建筑物的摇动影响,费用为200万元,部分由纳菲尔德基金会、英国钢铁业联会海外发展部、土木工程研究会及香港大学,以及港府负责[14]

1968年7月,由大东电报局兴建的单层建筑物——鹤咀电讯发射台建成,有八组发射机及六条天线的天线部,可供传递启德机场发出的工作消息及口头气象广播予东南亚飞行中的航机,取代红磡的发射台。鹤咀发射台发送远距离电报是使用单锥型宽带带天线及对数式宽带带方向性天线发送的[15]

1969年1月,大东电报局表示同年5月建成鹤咀人造卫星联系站(现称鹤咀卫星通信站)后,香港可接收来自美国、澳洲、日本及泰国的无线电视频号[16]

1970年代

1974年12月,10名柴湾男街坊于12月8日早茗后乘车到石澳附近,至下午2时在鹤咀垂钓,其中男子王协荣(26岁)被浪卷下海,三人拯救,两名拯救者王健强及伍柏礼及王协荣均回到岸上但一名拯救者柴湾居民王润元(22岁)失踪,其余各人往大东电报局职员宿舍借救生设备及报警。警察及消防出动打捞但不果[17]

1975年11月25日上午10时,位于鹤咀与螺洲之间的航道上、安装在花岗石塔的一座强力导航灯激活[18],装有250瓦特的注碘钨丝灯泡,天气晴朗时该灯之白光可照至十哩远。

鹤咀位处偏僻,除了有人曾经在此藏毒品,也有人匿藏可制毒品的原料。1977年1月,警方毒品调查科接获线报,在鹤咀村附近沙滩搜出十罐无水醋酸,共200公斤,并有蜡封住罐口以免气味飘扬。警方并追侦匿藏原料在此的人士。该批原料可制作价值8000万、重660磅的海洛英[19]

1980年代

1980年4月,香港置地计划收购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鹤咀村土地,并发展成占地13亩的高尚住宅区,设75幢独立复式洋房、泳池及网球场等,原预计1983年完成,唯遭无地契的村民反对,最后搁置。报道称该村最初由几户朱姓人家创建,至1980年已发展至六十多户居民,但只得姓朱的人家有地契,大部分村民以种菜及养猪维生,村内炮台废弃,小学亦已停办[20]。无地契的村民称一定要发展商拨地建屋,纵有赔钱也不愿搬走[20]

1981年1月18日下午2时15分,黄色灰底、长70呎、编号203的中国海关炮艇进入鹤咀对开海面,被水警6号水警轮发现。该炮艇在鹤咀与果洲群岛之间逡巡,炮艇后拖着一艘40呎长、尾部悬有15699字样之木船[21]。逗留2个多小时后,于4时30分往珠江方向离去。

1983年3月,立法局议员陈鉴泉曾建议在鹤咀以东10公里以外填海制造一个岛屿兴建新机场,拟议的工程为3公里宽,北为大头洲,南为狗髀洲,向东延伸至香港水域最东处,形成75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又建议机场设于岛的东面,呈圆形,并设3条5.6公里长的跑道。陈又认为赤𫚭角选址并非十全十美。最后没有人理会陈的建议[22]

1983年11月又发生如1974年的惨剧。6日,4名男子在鹤咀坑附近钓鱼,中午12时许,谭家华(30岁)奋不顾身拯救堕海且不谙泳术的黄迺包(31岁),唯两人均遭不幸,黄送院不治,谭则失踪。胞弟黄迺麟及一名罗姓男子无力拯救,只得报警。水警轮到场后发现黄迺包,抵院时不治[23]

偷渡潮没有因改革开放结束。1986年8月9日,载有百多名台山人的木船中午登陆鹤咀,大东电报局宿舍看更目击,迅即报警。警方出动直升机,至晚间共拘获90人,分别为78男5女5小童,以及接应的货车司机及跟车工人。[24]

1987年5月8日,长70呎的中国饶平县水运公司货船「建机二十」载满啤酒及日常用品,离港北上,至下午4时,货船至鹤咀海面因风高浪急而沉没,7名船员弃船逃生,水警轮80号路经并抢救船员,两人送院[25]

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

1989年10月,香港大学决定在鹤咀设立海洋科学研究所,并开始动工,由太古集团捐赠1170万元,设有每分钟泵送海水流量50加仑的大型水族箱,设三个办公室、一个容纳40人的研讨室、一个小型图书馆,以及实验室,另设有宿舍,内有10间连书桌的卧室,每间可住两人,又有厨房、饭厅等。宿舍建于荒废了的灯塔看更宿舍[26]。10月,太古集团的施怀雅(John Swire)及港大时任校长王赓武出席奠基仪式。1990年10月,由施怀雅、王赓武及Brian S Morton教授(研究所所长)主持开幕礼,称为太古海洋实验室。1994年,研究所扩建,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曲格平教授、施怀雅及王赓武主持扩建仪式,并正式命名为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2004年,研究所再次翻新,亦由太古集团出资。翻新仪式有切烧猪环节,由港大时任校长徐立之及太古集团时任主席何礼泰主持[27]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区议会议席分布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以鹤咀道沿线为范围。

年度/范围2000-20032004-20072008-20112012-20152016-2019@@2020-2023
鹤咀道沿线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参考数据

  1. . [202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2. . [202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3. . 大公网. 2018年5月25日 [2019年1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7日).
  4. 鹤咀炮台今日操高射砲,工商晚报,1939年03月07日,页四
  5. 鹤嘴演习失踪之英兵 查明系登陆时遭溺毙 回教庙今日举行悼念会 启德教堂后日开会追悼,香港工商日报,1956年05月25日,页六
  6. 鹤嘴蛇船覆沉续发现两男尸 死者姓名为徐湖增罗金松 先后检获尸体四具尚有一男二女失踪,华侨日报,1963年09月15日,页四
  7. 大潭鹤咀海面蛇船沉没惨剧 舢舨覆没七人失踪 蛇头见死不救逃去 附近石严发现一孕妇尸体 泅水生还13个男人蛇被警方搜出 并派员星夜赴澳追寻祸首,香港工商日报,1963年09月13日,页五
  8. 反偷渡组加紧缉捕鹤咀沉船惨案蛇头 西贡捕获一男一女 澳门蛇头销声匿迹屈蛇行亦髹改招牌,华侨日报, 1963年09月16日,页六
  9. 大潭湾鹤咀蛇船沉没 获救生还者 已解返澳门,香港工商日报, 1963-09-25,页五
  10. 警队在鹤嘴海面放照明弹 搜索蛇船 蛇头纷跳海船险触礁 探目跃登船上操舵幸未肇祸 船上载有男女卅八人,香港工商日报,1964年04月18日,页五
  11. 鹤咀海面截获蛇船 船员泅水逃走 拘获一人判狱年半,香港工商日报,1964年07月29日,页四
  12. 华民署拨欵装水泵 供两村落居民使用 筹募基金为鹤咀村兴建小学,华侨日报,1965年01月07日,页十
  13. 鹤嘴村学校 校舍奠基礼,香港工商日报,1967年02月15日,页六
  14. 香港大学麦基教授进行重要研究 台风对高建筑物影响 在鹤咀建一幢足尺楼宇作为试验 研究结果将引致修订业务法规之设计标准 全部研究费约二百万元,华侨日报,1967年07月22日,页六
  15. 港岛东南端鹤咀建成 长程电讯新发射台 向东南亚航行中飞机传递消息天气报告,香港工商日报,1968年07月04日,页六
  16. 今年五月之后香港人士可能分享看越洋电视 因鹤咀人造卫星联系站即将建成,华侨日报,1969年1月1日,页五
  17. 鹤咀三青年下海救同伴 一人失踪迹 警察消防出动打捞多时仍不获 被浪卷下海者救回三人均受伤,华侨日报, 1974年12月09日,页五
  18. 鹤咀导航灯激活,大公报,1975年11月26日,页五
  19. 警队鹤咀村沙滩寻宝 检获大量无水醋酸可炼八千万元毒品,工商晚报,1977年01月13日,页一
  20. 石澳鹤咀部份村民 反对商人收地发展,香港工商日报,1980年04月01日,页七
  21. 逡巡鹤咀海面两个小时 中共炮艇闯入港海域,华侨日报,1981年01月19日,页九
  22. 陈鉴泉称填海取地值得研究 港东鹤咀以外一个岛屿 是建新机场的理想位置,华侨日报,1983年03月25日,页六
  23. 石澳鹤咀坑海边发生惨剧 男子垂钓遭大浪吞噬 同伴落海抢救亦失踪 另两人鉴于风浪太大无力拯救,大公报,1983年11月07日,页五
  24. 在港岛南部鹤咀 逾百非法入境者登陆 警方在直升机配合下拘获90人,大公报,1986年08月10日,页四
  25. 内地货船鹤咀沉没七人皆获救其中二人送院,大公报,1987年05月09日,页四
  26. 首次屯驻在海岸进行海洋研究港大设海洋生物研究所位于鹤咀明年十月激活香港太古有限公司捐增一千一百七十万元兴建激活时举办关于南中国海洋生物会议以示庆祝,华侨日报,1989-10-20, 页十二
  27. .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鹤咀半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