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數字

高棉數字柬埔寨高棉語和其他數種語言的數字系統,最早的銘文可追溯至公元604年。

高棉數字605
记数系统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西方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文数字
高棉數字
孟加拉数字
印度數字
波羅米數字
泰语数字
漢字文化圈記數系統
中文数字
閩南語數字
越南语数字
算筹
日語數字
數字
苏州码子
字母記數系統
阿拉伯字母數字
亚美尼亚数字
西里爾數字
吉茲數字
希伯來數字
希腊数字
阿利耶波多數字
其它記數系統
阿提卡數字
巴比倫數字
古埃及数字
伊特拉斯坎數字
玛雅数字
罗马数字
熙笃会数字
卡克托维克数字
底数区分的进位制系统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6 20 36 60

數字

現代高棉數字由印度數字演變而成,書寫採用十進制。高棉數字在7世紀已經出現數目字「零」,是現存證據中最早有數目字「零」的記數系統,較印度早兩個世紀開始使用。古高棉文中分別有代表10、20和100的符號,而每20或100的倍數在符號上多加一劃,例如代表20的符號上多加一劃數字和代表7的符號組合成數字47。這矛盾顯示高棉語口語使用二十進制

由古高棉文演變而成的泰語字母老撾語字母數字,仍然保留著與高棉數字相似的特徵。

數值 高棉字符 泰國字符 老撾字符
0
1
2
3
4
5
6
7
8
9

現代高棉數字

現代高棉數字名稱採用混合了五進制十進制的「二五混合進制」

數字0至5

數字1至5的名稱源自孟—高棉语族,數字0的名稱源自梵語

數值 高棉數字 高棉語 國際音標
0soun來自梵語 śūnya
1muəj在口語中 /muəj/ 在量詞前簡化為 /mə/。[1]
2piː (pɨl)也讀 /pir/
3ɓəj
4ɓuən
5pram

數字6至9

數字6至9的名稱由數字5和數字1至4合併而成,如數字8的名稱是數字5和數字3合併而成。

數值 高棉數字 高棉語 國際音標
6pram muəj
7pram piː (pram pɨl)
8pram ɓəj
9pram ɓuən
10ɗɑp漢語“十”同源古漢語 *di̯əp.[2]
11ɗɑp muəj口語也說 [muəj dɔnɗɑp]
20mpʰej (məpʰɨj, mpʰɨj)

現代高棉語以類似「打」、「簍」的單位計算水果數目,但數值是4、40、80和400。

數字6至9的高棉文由數字5和數字1至4組成,例如數字18的高棉文由數字10、數字5和數字3組成。

數字30至90

整十數字的發音接近泰語粵語,應是借詞

數值 高棉數字 高棉語 國際音標 漢語同源詞 粵語拼音
30saːm səp三十saam1sap6
40sɐe səp四十sei4sap6
50haː səp五十ng3sap6
60hok səp六十luk5sap6
70cət səp七十chat1sap6
80pɐət səp八十baat3sap6
90kaw səp九十gau2sap6

數字100至1000´0000

數值 高棉數字 高棉語 國際音標 [3]
100muəj rɔj (rɔj, mərɔj)借自 泰語 ร้อย roi。和漢語“百”藏語 བརྒྱ། brgya同源。
1000muəj piːən借自 泰語 พัน phan
1´0000muəj məɨn借自 泰語 หมื่น muen。和漢語“萬”同源。
10´0000muəj saːen借自 泰語 แสน saen
100´0000muəj liːən借自 泰語 ล้าน lan
1000´0000muəj kaot借自 梵語 koṭi

參考資料

  1. Ehrman, Madeline E.; Kem Sos. (PDF). 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18.
  2. Gorgoniev, Yu A. . 1961: 72.
  3. Jacob. (PDF). 1993: 28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8).

參考文獻

  1. David Smyth. . Routledge (UK). 1995. ISBN 0-415-10006-2.
  2. Huffman, Franklin E.; Charan Promchan; Chhom-Rak Thong Lambert. . 2008 [200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
  3. Unknown. . 2005.
  4. Smyth, David; Tran Kien. 2. Tuttle Language Library/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1998. ISBN 0-8048-1954-8.
  5. . Lonely Planet. 2006. ISBN 1-74104-632-7.
  6. . 2008 [200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7. . [200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7).
  8. . [200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