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排便
露天排便(英语:,或称随地便溺、随地大小便),是指人类不使用卫生间,选择在室外排便。人会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卫生间,或因其风俗的缘故,而选择在室外譬如灌木丛、森林、水渠、街道、河道等地方排便。[1]露天排便在缺乏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地方尤为常见,而即使有卫生间,或仍须努力宣传,才能让人们改变习惯开始使用厕所。从露天排便延伸而来的另一个概念无露天排便(英语:)则是指某社区已经改用卫生间,不再露天排便。这种转变通常会在引发「社区主导的整体公共卫生」后发生。
2019年的数据估计,全球有近6.73亿人露天排便。[2]:74较2016年的8.92亿人大幅下降,这8.92亿人占彼时全球人口12%,而其中有76%即6.78亿人集中在7个国家。[3]
露天排便会污染环境,引发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之「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联合监测方案」的报告,凡广泛存在露天排便现象的国家,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最高外,社会也普遍有营养不良、高度贫穷以及出现贫富悬殊的现象。[4](p. 21)
可持续发展目标6中有一项指针便是根除露天排便。按统计,赤贫与缺乏卫生设施相关,因此目前有主张认为让露天排便绝迹是消除贫穷的关键。[5]
背景
自古以来,人类便会在室外排便。那时,人们有许多的开放空间,同时土地人口压力也较小。有人认为,在人口稀疏、森林,或者是露营区露天排便,只会对环境造成极小的影响。在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露天排便是对进程的一项挑战,因而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同时人们亦开始重视自身的尊严。[6]随着特定地区(如城市和城镇)人口的密集化,人们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问题,增加了全球各地对随地大小便问题的关注。[7]
露天排便会使疾病与贫穷的恶性循环持续,亦侮辱了个人尊严。[4]全球最广泛出现露天排便情况的数个国家,他们的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位居世界最高,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亦如是,同时亦有高度贫穷问题及巨大的贫富差距。
- 图中是孟加拉一个社区中的引水道,用于输送粪便与尿液。
术语学
由于水供应与卫生设施监察计划(JMP)和联合国国际环境卫生年出版的刊物,露天排便这一词自2008年起开始用于水,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WASH)范畴。JMP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展的计划,目的是监察可持续发展目标6中的水与卫生设施目标。
为了达成目的,计划把卫生设施分为两类,包括已改善的和未改善的卫生设施。露天排便会列入未改善的卫生设施。也就是说,仍进行露天排便将不会列入已改善的卫生设施。
2013年世界马桶日首次成为联合国正式的国际日。露天排便这一术语用于高级别演讲,例如2013年3月联合国副常务秘书长在卫生问题上的行动呼吁,能有助于促使全球关注这个问题。[8]
无露天排便
无露天排便(英语:,ODF)这短语在一开始只用于社区主导的全面卫生(英语:,CLTS)方案中。现在,ODF也会在其他情况下使用。ODF的原意是指所有社区成员都使用卫生设施,例如马桶,而不是在露天排便。为了去停止露天排便的做法,这个定义在实行CLTS方法的国家进行了改进,并且加入了更多的规范。[9]
印度饮用水及卫生部在2015年中将ODF定义为粪口传播的终止,定义为:
- 在环境或村庄中没有可见的粪便。
- 每个家庭,公共或社会机构都使用「安全的技术选项」来处理粪便。[10]
「安全的技术选项」是指使用马桶来装载粪便,以确保没有对表面土壤,地下水或表面水造成污染;没有苍蝇或动物接触粪便;没有人触摸排泄物;周遭环境中没有可见的粪便,并且没有粪便的气味。[11]这定义同时亦是清洁印度运动的目标。
原因
人们选择露天排便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可以是自愿的,半自愿的,甚至是非自愿的选择。人们会选择露天排便,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卫生间。然而,有些人虽然有唾手可得的卫生间,但是他们更喜欢在室外排便。[9]
以下是一些人类会选择露天排便的原因:
没有卫生间
不舒适或不安全的卫生间
- 质量差的卫生间:有时候人们可以使用卫生间,但是该卫生间有破损的情况,或者是质量差的户外卫生间,通常都是长期没有进行清洁,并且传出恶臭。缺乏电力的地方,也会有光线不足的问题。也有些卫生间没有门或者没有水。同时,有些卫生间会有蛆或蟑螂。[12][16][17][18]
- 具风险及不安全:有些卫生间可能存在风险,在缺乏灯光的晚上,可能会有犯罪分子在他们的周围,卫生间内有时会有蛇和狗。家中没有卫生间的妇女和儿童通常会害怕到公共或共用卫生间如厕,这情况在晚间尤为常见。[19]对残疾人士来说,在夜间他们也较难到达外面的卫生间。[20]
- 没有隐私的卫生间:有的卫生间会用布来遮挡马桶,但却没有真正的大门,女性可能会羞于在卫生间内如厕。[21]
- 卫生间附近没有水源:由于卫生间内和附近没有供水,所以人们需要在使用卫生间前到较远的位置取水。从而令人们需要额外的时间。
- 太多人使用同一卫生间:公共或共用卫生间经常出现这个问题。如果同一时间有太多人正等待使用卫生间,有些人可能选择到外面进行排便。另外,有有些人可能是因为腹泻(也可能是患有肠易激综合症)而不能够等待使用卫生间。
- 害怕卫生间的坑被填满:有些人会害怕如果所有的家庭成员每天都使用卫生间,卫生间的坑会很快被填满。因此他们出外排便,避免卫生间的坑被填满。
与卫生基础设施无关
- 缺乏知识:有些人不知道使用卫生间的好处。[22][23]
- 未能改变习惯:有些地方虽然有卫生间,但是人们更喜欢在露天排便。[9]也有个案是因为该些卫生间是由他们不喜欢或不重视的政府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因此他们继续在露天地方排便。此外,老年人往往不愿意去改变他们的行为,并且进入封闭的卫生间,因此他们也继续在外排便。[12]
- 喜欢大自然:这种情况主要在人口较少或农村地区发生,那里的人会在早上出外,在田野或灌木丛中排便。他们喜欢大自然和新鲜的空气,而不是在封闭的地方(例如卫生间)内排便。[5]他们在"新鲜空气"中排便可能是由于文化,也可能是他们的个人偏好。
- 将其他活动与露天排便结合:有些人会在早上起来照顾农场。有些女性想出外走走,她们会一边和其他妇女聊天,照顾牲畜,一边到田野排便。
- 社会规范:在某些地方(例如印度),露天排便是部分人的生活和日常习惯。这是一种古老的做法,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立即停止的。这种行为也成为了例行或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在某些文化中,男性和女性共用同一卫生间是社会禁忌。
- 大便失禁:这种症状会导致突然的失禁,患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到卫生间去。
流行与趋势
露天排便的做法与贫穷和排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非正式城市住区。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组成的水供应与卫生设施监察计划(JMP)一直在收集全球有关露天排便的数据。该数字以农村及城市地区,以及贫困程度划分。这个计划是为了监察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饮用水及卫生设施措施的进展。露天排便属于未经改善卫生设施,因此JMP会对每个国家进行监察,并定期发表报告。[3][26]关于露天排便的数字过往一直与其他未经改善的卫生设施统计在一起,但自2010年起开始分开收集。
根据目前的估计,全球大约有6.73亿人口仍进行露天排便。[2]:74.
在美国旧金山,从2011年至2018年,关于街道是有露天排便留下的粪便的投诉增加了五倍,共有28,084宗报告。[27]
露天排便的人口数目自2000年的两成下降至2015年的12%。[3](p. 34)在2016年估计有8.92亿人由于没有任何卫生设施而在排水沟,灌木丛后,开放水域等等地方露天排便。当中大约九成人在农村地区露天排便,但他们绝大多数生活于两个区域,中亚和南亚。2016年,8.92亿露天排便人口中的76%,即6.78亿人仅居住在七个国家。
大量人口进行露天排便的国家详列下表:
国家 | 国家总人口(千) | 露天排便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及确实数字 | 其他关于露天排便的估计
(非JMP提供的数据,但由政府提供) |
---|---|---|---|
乍得 | 14,037 | 68%或1000万 | |
中国 | 1,376,049 | 2%的2800万 | |
厄立特里亚 | 5,228 | 76%或400万 | |
埃塞俄比亚 | 99,391 | 27%或2700万 | |
印度 | 1,311,051 | 39.84%或5亿2400万 | 自2017年起的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独立核查机构(IVA)进行的全国年度农村卫生调查(NRASS)[29][30]
|
印度尼西亚 | 257,564 | 12%或3100万 | |
尼日尔尔 | 19,899 | 71%或1400万 | |
尼日尔利亚 | 182,202 | 26%或4700万 | |
巴基斯坦 | 188,925 | 12%或2300万 |
根据WaterAid报告[34]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5] |
南苏丹 | 12,340 | 61%或800万 | |
苏丹 | 40,235 | 27%或1100万 | |
影响
.jpg.webp)
公共卫生
露天排便对公共卫生的负面影响和没有卫生设施的负面影响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露天排便,缺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是引致各种不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常见的是腹泻和蠕虫病,也会导致伤寒、霍乱、肝炎、小儿麻痹,沙眼及其他。[36][37]
2011年,传染性腹泻造成全球约7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失去2.5亿上学日。[36][38]这一情况可能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39][40]
有些疾病会通过水中的粪便病原体传播,这些疾病我们可统称为水传播疾病。露天排便可以造成水污染,雨水的冲刷会把粪便分散在环境中,从而流入地表水或没有掩盖的井。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现露天排便是腹泻死亡的主因。平均每天有2,000名五岁以下儿童因腹泻死亡。[41]
年幼儿童经常在地上爬动,赤脚走路,或者未经洗手就把东西放进口中,因此年幼儿童很容易就把其他人排便后遗下的粪便吃下。同时,由于儿童也会在院子里玩,家畜的粪便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人们广泛地露天排便的国家通常都具有高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度营养不良并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高度贫穷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4]
印度研究指出,当人口密度高时,露天排便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同样数量的露天排便在平均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如印度的不良影响比起平均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大两倍。[42]
预防
我们有数种方式来消除露天排便的现象,其中一种就是改变行为。SaniFOAM(FOAM即是专注在机会,能力与动力,英语:)是为解决环境与个人卫生问题而设立的概念框架。使用专注,机会,能力与动力作为决定因素的类别,SaniFOAM模型会识别使用卫生间的障碍,同时作为工具,可用于设计、监察和评估卫生干预措施。[47][48]除了改变行为外,以下是驱动无露天排便的主要因素:[5]
- 政治意愿
- 比露天排便更有价值的卫生设施解决方案
- 强大的公共部门本地服务提供系统
- 创建正确的激励结构
综合倡议
减少露天排便的努力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环境卫生的目标大致相同。关键是提高公民意识(例如通过联合国国际马桶日)、改变行为运动、增加政治意愿,以及对卫生设施的需求。社区领导的全面卫生(CLTS)运动通过促使社区自行采取行动,从而结束露天排便的情况。[49]
201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一个针对印度露天排便情况的多媒体运动,敦促公民"take their poo to the loo"(把他们的便便带到洗手间)。[50]
可供选择的简单卫生设施技术
.jpg.webp)
由于部分家庭中没有卫生设施,公用卫生间的位置太远,或是在夜间如果要到达公用卫生间对他们来说太危险,因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简单卫生设施,从而减少露天排便的盛行。
卫生袋
部分人在晚上可能已经会使用俗称为飞行厕所的塑料袋来装载粪便。瑞典公司Peepoople研发了一款塑料卫生袋,称为Peepoo bag,是一种自用,一次性,自动消毒,可完全自然降解的卫生袋,这种卫生袋可以防止粪便污染邻近地区以及周遭的生态系统。[51]Peepoo bag现在通常在发展中国家的人道缓助,学校和城市贫民区使用。[52][53]
桶式马桶和尿液分离
桶式马桶是一种便携式马桶。我们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升级,其中一种方式是类似于尿液分离干马桶,进行尿液分流。尿液分流可以减少干马桶的气味。[54]现时,海地可持续有机综合生活正推动尿液分离干马桶的使用[55]。
流行文化
大卫·塞达斯的文章《便便角落历险记》谈论与商业企业里公开排便的人打交道。[65]
参见
- 自由出血
参考文献
- Clasen, Thomas; Boisson, Sophie; Routray, Parimita; Torondel, Belen; Bell, Melissa; Cumming, Oliver; Ensink, Jeroen; Freeman, Matthew; Jenkins, Marion. .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4-11, 2 (11): e645–653 [2020-12-21]. ISSN 2214-109X. PMID 25442689. doi:10.1016/S2214-109X(14)7030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 WHO and UNICEF (2019) Progress on household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2000-2017: Special focus on inequali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neva, Switzerland
- WHO and UNICEF (2017) Progress on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2017 Update and SDG Baselin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WASH data repor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ag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2017
- . WHO/UNICEF Joint Monitoring Programme for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JMP). 2014 [2020-02-09]. ISBN 97892415072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Ahmad, J. . devex. 2014-10-30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 O'Reilly, Kathleen. .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Water. 2016-01, 3 (1): 19–24. doi:10.1002/wat2.1122 (英语).
- . 2017-07-25 [201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 (PDF). United Nations. 2013 [2014-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01).
- Cavill; Chambers; Vernon. . IDS. 2015: 18 [2020-02-09]. ISBN 978-1-78118-2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 (PDF). Indian Ministry of Drinking Water and Sanitation. 2015 [2020-02-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11).
- . 2015-06-18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英国英语).
- Routray, Parimita; Schmidt, Wolf-Peter; Boisson, Sophie; Clasen, Thomas; Jenkins, Marion W. . BMC Public Health. 2015-09-10, 15 [2020-12-21]. ISSN 1471-2458. PMC 4566293
. PMID 26357958. doi:10.1186/s12889-015-220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Bardosh, Kevin. . Geoforum. 2015-11, 66: 53–63 [2020-12-21]. doi:10.1016/j.geoforum.2015.09.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英语).
- . www.susana.org.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 . www.wbur.org.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英语).
- O’Connell, Kathryn.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8).
-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6-11).
- Kwiringira, Japheth; Atekyereza, Peter; Niwagaba, Charles; Günther, Isabel. . BMC Public Health. 2014-06-19, 14: 624 [2020-12-21]. ISSN 1471-2458. PMC 4071028
. PMID 24948084. doi:10.1186/1471-2458-14-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 www.amnesty.org.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英语).
- Tsinda, Aime; Abbott, Pamela; Pedley, Steve; Charles, Katrina; Adogo, Jane; Okurut, Kenan; Chenoweth, Jonatha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3-12, 10 (12): 6939–6954 [2020-12-21]. ISSN 1661-7827. PMC 3881150
. PMID 24336021. doi:10.3390/ijerph101269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O’Reilly, Kathleen. . Geoforum. 2006-11, 37 (6): 958–972 [2020-12-21]. doi:10.1016/j.geoforum.2006.05.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英语).
- . BBC News. 2016-11-01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1) (英国英语).
- . riceinstitute.org.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美国英语).
- Chason, Rachel.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09-19 [2017-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920/1207308/paperart_right
- . JMP - WHO/UNICEF Joint Monitoring Programme (JMP) for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WHO/UNICEF.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9).
- SFGATE, Mike Moffitt. . SFGATE. 2019-12-03 [2020-12-21] (美国英语).
- . data.worldbank.org.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 .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 2018-03-27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 Swarajya. 2019-03-05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 . UNI India.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 . Economic Times.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 . Daily Times (Pakistan). 2017-11-23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 The Dawn. 2015-03-08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PDF). United Nations. [2014-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19).
- Spears, Dean; Ghosh, Arabinda; Cumming, Oliver. . PLoS ONE. 2013-09-16, 8 (9) [2020-12-21]. ISSN 1932-6203. PMC 3774764
. PMID 24066070. doi:10.1371/journal.pone.00737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Walker, Christa L. Fischer; Rudan, Igor; Liu, Li; Nair, Harish; Theodoratou, Evropi; Bhutta, Zulfiqar A.; O'Brien, Katherine L.; Campbell, Harry; Black, Robert E. .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3-04-20, 381 (9875): 1405–1416 [2020-12-21]. ISSN 1474-547X. PMC 7159282
. PMID 23582727. doi:10.1016/S0140-6736(13)602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Spears, Dean; Ghosh, Arabinda; Cumming, Oliver. . PLoS ONE. 2013-09-16, 8 (9) [2020-12-21]. ISSN 1932-6203. PMC 3774764
. PMID 24066070. doi:10.1371/journal.pone.00737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Mara, Duncan. . Journal of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for Development. 2017-03-01, 7 (1): 1–12 [2020-12-21]. ISSN 2043-9083. doi:10.2166/washdev.2017.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7) (英语).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201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Vyas. (PD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mpassionate Economics, project (r.i.c.e.). 2014 [2020-02-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02).
- Lennon, S. (2011). Fear and anger: Perceptions of risks related to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linked to water and sanitation in Delhi, 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Briefing Note. SHARE (Sanitation and Hygiene Applied Research for Equity) and WaterAid, UK
- House, Sarah, Suzanne Ferron, Marni Sommer and Sue Cavill (2014) Violence, Gender & WASH: A Practitioner’s Toolkit – Making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safer through improved programming and servi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ondon, UK: WaterAid/SHARE.
- Cavill, Sue. . WaterAid, SHARE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Devine, J. . Washington, DC, USA: World Bank. 2009.
- Devine, Jacqueline. . Waterlines. 2010-10, 29 (4): 304–314. ISSN 0262-8104. doi:10.3362/1756-3488.2010.033 (英语).
- (PDF). UNICEF. [2015-03-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02).
- . Poo2Loo.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5).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www.susana.org.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BBC News. 2014-10-06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7) (英国英语).
- . DNA India. 2014-11-19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 AP. . DAWN.COM. 2015-03-08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0) (英语).
- . The Express Tribune. 2015-03-09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6) (英语).
- . The News International.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library.municode.com.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英语).
- .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s - LHA.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美国英语).
- . wnep.com.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美国英语).
- Dispatch, Allison Manning, The Columbus. . The Columbus Dispatch.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英语).
- . This American Life. 2017-12-12 [201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外部链结
- 联合国对结束露天排便的行动呼吁
- 可持续环境卫生联盟图书馆关于露天排便的文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