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陆

双陆,又作双六,是汉字文化圈一种传统二人桌上游戏,又有握槊长行等名称。它是由古天竺(今印度)的波罗塞戏梵语)基础改造而成。由一个棋盘与相同数量的黑白(或任何两种不同颜色)棋子(称为「马」)组成,棋子有各十二、十四、十五颗不等。相传是三国曹魏宗室曹植所引进波罗塞戏后再糅合六博而创出。[1]

双陆
双陆盘与双陆棋子
汉语名称
简化字
名称
谚文
汉字
日语名称
汉字
旧字体

历史

中国

「双陆」此词原先是指一种双方各六枚的棋戏,又称「六甲」,先今名称被已古称为「长行」、各十五枚的双陆棋所用[2]。 双陆棋在唐代五代辽代金代元代曾风靡一时,连武则天唐玄宗后唐明宗、也喜欢下双陆棋[3]。 《唐国史补》记载武则天梦见与大罗天女打双陆。局中只要有子,旋即被打将,不得其位,频频输给天女。狄仁杰则告诉她说是「双陆不胜,无子也。」劝说是上天用棋子来警示武则天[4]。宋元话本小说《梁公九谏》中〈第六谏〉[5]、《狄仁杰传》、《天中记》、《渊鉴类函》也有类似的故事。但网络上却误谬为武则天梦见下象棋[6]。 唐朝敦煌的《孔子项托相问书》,出现孔子邀请项橐玩双陆棋的剧情[7]周昉有画《杨妃架雪衣女乱双陆图》,描画唐玄宗与人玩双陆要输时,杨贵妃故意放白鹦鹉扰乱棋局。但网络也误谬成下围棋[8]北宋朱彧将双陆称为象棋[9][10]南宋时出现详记东亚多种双陆棋变体的局盘制度、布子格式、行马规则等的《谱双》。 明清时,由于马吊象棋等游戏的盛行,使得下双陆棋的人数逐渐减少,最终导致双陆棋在清中叶时失传。

日本

日本奈良时代唐朝传入双六,平安时代江户时代皆十分盛行,在江户时代是上流社会妇女常玩的游戏,也是她们的嫁妆之一。二战后衰退。

朝鲜

新罗从唐朝传入双六,盛行于高丽时代,至朝鲜王朝仍有不少人喜爱。

玩法

马的移动以掷骰子的点数决定,首位把所有马移离棋盘的玩者可获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胡德生.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2. 清·孔继涵《长行经》:「今之双陆,古长行也。元虞裕云:双陆之戏,最盛于唐。常考其技,凡黑白各用六子,乃今所谓六甲是也。昔有对云:三个半升升半酒,两行双陆陆双棋。即可知矣。《唐国史补》云:今之博戏,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黑黄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后人新意长行出焉。强名争胜,谓之撩零:假借分画,谓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谓之乞头。则十二棋为双陆,三十棋为长行矣。」
  3. 西北牛. . 中国: 时代潮流出版社. 1989-07. ISBN 9789889854959 (中文(简体)).
  4. .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5. 梁公九谏
  6. 中国象棋简史 存盘,存档日期2011-07-09.
  7. 郑阿财. . 中国: 新文丰出版社. 1993-12-29. ISBN 9789571709437 (中文).
  8. .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8).
  9. 朱彧《萍洲可谈》:「广州蕃坊,见蕃人赌象棋,并无车马之制,只以象牙、犀角、沈檀香数块,于棋局上两两相移,亦自有节度胜败。予以戏事,未尝问也。」
  10. 马建春. . 中国: 宁夏社科院《回族研究》编辑部. 2001-04 (中文(简体)).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