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橐
项橐(?—?),或作项仛、项托,春秋时代莒国袁家庄人[1][2],传说孔子曾向他学习而闻名,其他的平生经历不详。《孔子项托相问书》表示他有一兄一弟[3]。后世因孔子求教这一传说而将其誉为神童。
项橐 | |
---|---|
出生 | 生年不详 莒国 |
逝世 | 卒年不详 卒地不详 |
知名于 | 神童 |
传说
传说孔子曾经向七岁的项橐学习,记载在《战国策》、《淮南子》、《史记》、《新序》、《论衡》等书,但寥寥几语,对该人生平与请教的内容并无纪录。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表示汉代儒生认为《论语》的「达巷党人」就是项橐。 [4]
项橐被后世创作誉为神童,在汉代鲁南的画像也有孔子与项橐的画像[5]。在与孔子与项橐相关的东汉碑铭、壁画和石刻画像上出现了「后橐」、「大后橐」和「太(大)后诧(托)」,在传世文献中则有「大项橐」、「大项托」、「项托」和「项橐」。这些不同写法和说法可以说几乎同时存在,都是项橐的异名。[6]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孔子项讬相问书 |
敦煌发现的唐朝抄本《孔子项托相问书》,金文京认为是当时嘲笑儒教的讽刺创作,他表示此文留下17种抄本,另有藏语翻译3种抄本,为敦煌所发现通俗文学中抄本数量最多的作品[7]。前部分为押韵赋体,是孔子与项橐之问答。叙述出游的孔子在路上看见玩泥巴作城墙的项橐,二人展开一场相互论难辩说,内容包括:何以不戏、何不避车、年少知事、何山无石、共游天下、平却天下、屋上生松、夫妇与父母谁亲、鹅鸭何以能浮...等一系列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神话传说等等。项橐对答如流、善审异同,一一难倒孔子,使孔子长叹:「方知后生实可畏也!」[8]
《孔子项托相问书》后部分为为五十六句的七言韵文,除「草」字出韵,其他均押平声阳韵,韵字不避重复,内容情节与前半部不甚协调[8]。描写被问倒的孔子心有不甘,到「百尺之树」寻项橐,掘起树根发现一地下石堂,听到内有两人读书声。孔子闯入拿刀乱砍,两人居然化为石人。孔子再砍,石人流血,项橐终于被砍死。然后神童的血被倾倒在粪堆中,一两天后粪堆里竹子生根,三四天后竹子长成百尺,且每一竹节生出兵马还带弓刀宝剑。孔子见到后很害怕,就把项橐祭在州县庙堂。
在吐鲁番出土的抄本中也有此传说,拟名为〈孔子与子羽对语杂抄〉。明朝《新镌翰林考正历朝故事统宗》的〈小儿论〉文本内容与《孔子项托相问书》大同小异。日本平安时代的《今昔物语》中也有〈臣下孔子道行值一童子问申语第九〉,内容亦为孔子与小儿论难的故事,其中有两段与敦煌本同。越南古籍中至少保存三篇孔子项橐问答的故事,其叙述次序接近敦煌藏文和明代的〈小儿论〉。在台湾过去则有闽南语七字唱本《孔子小儿答歌》、《孔子项橐论歌》[9]。可知此传说故事遍及中原和西域,还远播至日本、越南等地。[8]
文献记载
- 《战国策·卷七·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甘罗曰:「夫项櫜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 《淮南子·修务训》:「夫项讬七岁为孔子师,孔子有以听其言也。」
- 《颜氏家训·归心第十六》:「项橐、颜回之短折。」
- 《祭钱巡官文》:「童乌项橐,夭枉其年。」
参考
- 《小儿庙记》 厉芳着:「照邑之西南有小儿山。山僧传说,皆以为小儿难孔子处。山下之田夫野老,亦莫不以为小儿难孔子处。书生之好古而矜胜迹者曰:『然。』游人之不察而喜附会者曰:『然。』乃有事必核、学必尊圣之儒生,排众而庄言曰:『我尼父生而徇齐,长而敦敏。玉呈书其瑞,水德发其祥。道高二帝,功冠百王。而乃智出小儿下,何所传之误也。』予曰: 『唯唯!维子之言,诚为尊圣者也。然子伸之于已,而能屈之于人乎?能使人以众人为不然,而以一人为然乎?』曰:『儒生未能也。』予曰:『子之言诚为尊圣也,而未知圣之尊也。何言之?萍实之谣,商羊之舞,往往圣有不知,而偶露于天机自动、赤子行吟之余者。是说也,则谓小儿足以发天地之秘也可,足以启圣贤之牖也可。道之所在,师之所在,安问年哉?且于此愈以见我尼父空空虚怀、取善无已之心,与问聃、访弘诸事并志不朽也可。是说也,则谓小千百世之传闻,不可蘧泯。而吾与子之言并存之,以俟后之论定焉。』儒生曰:『唯唯!』」
- 《日照县志•山川》:「小儿山,城西南八十里;世传难孔子小儿故里,下有小儿庙。按: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人物考称袁家庄人。即此是也。」
- 《孔子项托相问书》 《敦煌变文集》卷三:「夫子曰:『善哉!善哉!吾与汝共游天下,可得已否?』小儿答曰:『吾不游也。吾有严父,当须侍之;吾有慈母,当须养之;吾有长兄,当须顺之;吾有小弟,当须教之。所以不得随君去也。』」
- . 台湾: 联经出版公司. 2013-09-27. ISBN 9789570842012 (中文(台湾)).
- 李锦山. . 中国: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04-01. ISBN 9787801988263 (中文(中国大陆)).
- 邢义田. . 《九州学林》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1993-12-29, 第6卷 (第3期) (中文(香港)).
- 金文京. . . 台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06 (中文(台湾)).
- 伏俊琏. . . 中国: 中华书局. 2011-07. ISBN 9787101079838 (中文(中国大陆)).
- 朱介凡. . 台湾: 联经出版公司. 1978-08-1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