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县

长野县日语: Nagano ken */?)为日本的一个县份,位于本州中部的中央高地上,是日本八个内陆县份之一。县厅设于长野市。长野县是日本面积第四大的一级行政区,仅次于北海道岩手县福岛县,也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内陆县。由于长野县的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令制国中的信浓国,因此也常被称为信州或是信越(信浓与越后)。长野县辖区范围呈现东西窄南北长的外形,地形以高原与盆地为主。全县分为19市23町35村。长野县内有许多海拔高于两千公尺的高山,因此也有「日本的屋脊」之称。也因高山与盆地的地形影响,长野县的气候属于内陆型气候,温差较大且降水较少。长野县还是日本著名的长寿县,男性平均寿命高居日本首位,女性平均寿命也是日本第五[1]

长野县
日文转写
  日文
  罗马字
  平假名
长野县旗帜
长野县旗
长野县官方标志
长野县徽
长野县在日本的位置
长野县在日本的位置
长野县地图
长野县地图
坐标:36°39′05″N 138°10′51″E
国家 日本
区域中部地方甲信越地方
岛屿本州
县厅长野市
政府
  知事阿部守一
面积
  总计13,561.56平方公里
面积排名第4名
人口(2022年9月1日)
  总计2,021,976人
  排名第16名
  密度149人/平方公里
ISO 3166码JP-20
县编号20000-0
政府所在地〒380-8570
长野市大字南长野字幅下692番地2号
电话26-232-0111
14
市町村19市23町35村
邻近自治体新潟县群马县
埼玉县山梨县
静冈县爱知县
岐阜县富山县
县花龙胆
县树白桦
县鸟岩雷鸟
县歌信浓之国
网站http://www.pref.nagano.lg.jp/

历史

史前至江户时代

长野县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野尻湖附近的立鼻遗迹发现了大型草食动物、石器等遗迹,显示在距今三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进行狩猎活动[2]:27。饭田市的石子原遗迹亦有超过2万2千年的历史[2]:28。近年发掘的竹佐中原遗迹的历史更可能早于旧石器时代[3]。长野县内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遗迹有马场平遗迹、上之平遗迹、矢出川遗迹等。考古学家在矢出川遗迹发现了日本最早的细石器[2]:28。在绳文时代,八岳山麓是长野县内文明最为发展的地区。在诹访郡原村的阿久遗迹发现了日本最古老的环状集石[2]:29弥生时代之后,水稻种植技术开始在日本普及。长野县内的弥生文化分为南部的天龙川水系和北部的千曲川水系两个地区,两地在生产体制上有明显不同[2]:30古坟时代之后,长野县也开始受到大和朝廷影响,出现川柳将军冢古坟等古坟遗迹[2]:30。5世纪之后,长野县已经有豪族出现,成为当地的主要支配者[2]:31

善光寺的本堂建筑是日本国宝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效仿中国实施律令制并在全国各地设置令制国。长野县地区属于信浓国[2]:32。当时信浓是重要的军马产地,并且是东山道的必经之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2]:33。随着佛教的普及,善光寺等名刹亦创建于这一时期[2]:34平安时代中期之后,武士阶级开始兴起并成为信浓国新的支配者。木曾义仲即起兵于信浓国[2]:36镰仓时代时,北条氏、比企氏曾就信浓国的支配权展开激烈争夺。承久之乱后,北条氏成为信浓国的统治者[2]:37

室町幕府时期,信浓国是众多中小势力混战的地区,最终呈现南部的小笠原氏、北部的村上氏及众多中小势力并存的局面[2]:39。信浓国缺乏强力大名这一局势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甲斐国武田氏自16世纪中期开始攻入信浓国并成功占领信浓全境。此后武田氏和以越后国为地盘的上杉氏发生激烈冲突,信浓国也成为两大势力主要争夺地区[2]:39。武田氏在1575年(天正3年)的长筿之战之后开始瓦解。本能寺之变之后,信浓国呈现上杉景胜德川家康北条氏直三强争斗的局面[2]:40。1590年(天正18年),丰臣秀吉在灭亡北条氏之后将德川家康移封关东,并将直接从属于自己的大名移封信浓[2]:41关原之战后,信浓国成为德川氏的领国。在江户时代,信浓国有众多小藩割据且大名频繁交替[2]:42城下町松本和门前町善光寺町(相当于现在的长野市)是信浓在江户时代最为繁荣的城市[2]:43。江户时代的信浓国经济有明显发展,内陆的地理环境使得信浓国荞麦、林业、养蚕等产业发达[2]:47。但另一方面,百姓的生活水准仍难言富裕,时有一揆发生[2]:49。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私塾在信浓国急速普及,数量高居日本第一,极大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准,也确立了今日长野县被誉为「教育县」的基础[2]:49

长野县的设立

在幕末时期,松本藩、松代藩等藩都曾有导入新品种桑树、引入西式军制等殖产兴业政策[2]:51。1871年废藩置县之后,现在长野县辖区范围内一度有多达14个县。在经过整并之后,1871年11月时,现在长野县辖区分为、长野两县。1876年,筑摩县厅被大火烧毁,此后县大部分辖区被并入长野县。今日长野县自此诞生[2]:52。由于新成立的长野县的县厅位置偏北,导致长野县的内部对立较为严重,南北在县政上多有分歧[2]:53。在明治时期,制丝和养蚕产业是长野县最主要的产业。自1880年开始,长野县的生丝产量就是日本第一[2]:53。1904年时,长野县生丝产量占日本的24%,劳动者数占日本的31%[2]:54。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长野县陆续开通了铁路和公路,更促进了产业的近代化。成立于明治初期的成知学校和开智学校是日本最早小学校之一,可见长野县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明治初期,长野县的小学入学率稳居日本前三[2]:56

1920年代中期,大萧条和霜害给长野县的养蚕业带来严重打击,导致长野县经济一度极为萧条。生活穷困的民众被迫移民以寻求活路。九一八事变之后,长野县是满蒙开拓移民的主要提供地之一。至二战结束时,长野县有超过3.3万人移民满蒙,数量居所有都道府县之冠[2]:57。战争也使得大量长野县民被征兵并导致人口出现减少[2]:57。在二战末期,地处内陆的长野县被日军视为本土决战时的最后据点。日军在长野县修筑了松代大本营作为本土决战时的军政中枢,在日本投降时已完成大部分工程[2]:58

1947年,长野县进行了首次县知事普选,日本社会党人林虎雄当选,开始了为期12年的革新县政。林虎雄以综合开发和工业立县为发展目标,虽使得长野经济有明显发展,但也带来财政赤字膨胀的问题[2]:58。1948年,长期不睦的县内感情使得长野县分县案成为现实并进入县议会审议,但被否决[4]。1950年代,长野县进行了大规模市町村合并,但仍然是自治体数量较多的县[2]:59。同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长野县的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也大幅减少,但这也带来农村过疏的问题[2]:59。1972年,轻井泽町发生连合赤军成员胁持人质与警方对峙10天的浅间山庄事件,最终以警方强行攻坚而解决。两名警察在这起事件中殉职并有一名普通民众牺牲[5]。1994年,松本市发生奥姆真理教信徒使用沙林毒气对一般民众进行恐怖攻击的沙林毒气事件[6]。这两起事件在当时都严重震撼了日本社会。1997年,长野新干线(现北陆新干线的一部分)通车[7]。翌年,长野市举办了冬季奥运会。这是日本第二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使得长野的国际知名度大为提高[8]。2005年,原属长野县的山口村越境合并入岐阜县中津川市,是日本自1968年以来首次出现跨县合并的情况[9]

地理

北岳是日本第二高峰和长野县最高峰

长野县位于本州中部,南北长约212公里,东西宽约120公里[10]:24,拥有八个陆上邻县(群马县埼玉县山梨县静冈县爱知县岐阜县富山县新潟县),是日本接壤县份最多的县。东西日本的地质学分界线糸鱼川静冈构造线纵贯长野县南北,沿线有四庄盆地、松本盆地、诹访盆地等盆地,构造线两侧在地形和地质上有很大不同[10]:5。也因此长野县内的活断层和地震次数都较多[10]:4。长野县自西至东有飞驒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山脉三大山脉,这三大山脉合称「日本阿尔卑斯」[10]:5。多山的地形使得长野县有「日本屋脊」之称,县内有15座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山峰[2]:24。飞驒山脉的特色是非对称山棱和第四纪火山[10]:7。木曾山脉大部分由花岗岩构成,冰河地形发达[10]:8。赤石山脉则多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堆积岩形成,没有火山分布。虽然木曾山脉拥有日本第二高峰北岳(北岳属于赤石山脉)等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峰,但因岩石质地较易受侵蚀,因此山容较为平缓[10]:8。长野县内火山众多,主要火山有八岳浅间山烧岳等,县内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火山喷出物覆盖[10]:9。位于长野县西部的御岳山原本并不活跃,但在1979年突然喷发,此后活动频繁。2014年御岳山火山喷发导致58名登山客死亡,是日本二战之后死亡人数最多的火山事故[11]。长野县的轻井泽高原、富士见高原、雾峰高原、志贺高原等地则是著名的观光地[10]:11。长野县的宅地、耕地、牧场面积只占全县的14.8%[12]:358,山脉之间的谷地和盆地则是长野县主要的人口聚居区,这也导致长野县的人口分布极不均衡[2]:23。长野县内的主要盆地有北部的长野盆地、东部的上田盆地佐久盆地[10]:15、中部的松本盆地[10]:16、南部的诹访盆地伊那盆地[10]:18,其中以松本盆地面积最大。长野县河川众多,县内主要河流有千曲川天龙川木曾川。日本第一长河,全长367公里的信浓川在长野县内被称为千曲川,主要流经长野县东部[10]:13犀川和千曲川的汇流处是战国时代著名战役川中岛之战的爆发地点。天龙川则是长野县南部的主要河川,伊那盆地系由天龙川冲积形成[10]:19。位于长野县南部的诹访湖面积有12.9平方公里,是长野县面积第一大湖泊[13]。长野县还有野尻湖等湖泊。

气候

野尻湖景色

长野县大部分地区属于内陆性气候,但北部的部分地区(长野盆地、白马岳山麓等地)有日本海侧气候的特征,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冬季时有日本海侧气候特征的地区降雪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也使得有日本海侧气候特征的地区滑雪等冬季运动发达[10]:24。长野县在冬季气候寒冷。在日本所有都道府县厅所在地的1月平均气温中,长野市是倒数第四位[10]:24。但另一方面,长野县的温差较大。长野市的气温年较差在所有都道府县厅所在地仅次于札幌市[10]:26。夏季的长野虽然白天气候炎热,但早晚气候凉爽。降水量较少是长野县气候的另一特点。长野县除了南部地区之外,大部分盆地地区的年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长野市是日本降水量最少的都道府县厅所在地[10]:26。另一方面,长野县日照时间较长,松本市的年日照时间达2,322小时[10]:26。这些气候特征使得长野县适合开展果树种植,盛产苹果葡萄等作物,有「果树王国」之称[10]:27

行政区划

长野县全县可以分为北信地方东信地方中信地方南信地方四个地方[2]:26,中信地方和南信地方旧属摩县[14]。北信地方又可分为长野地域长野市须坂市千曲市坂城町小布施町高山村信浓町饭纲町小川村[15]北信地域中野市饭山市山之内町木岛平村野泽温泉村荣村[16]两个地区。东信地方可以分为上小地域上田市东御市长和町青木村[17]佐久地域小诸市佐久市佐久穗町小海町川上村南牧村南相木村北相木村轻井泽町御代田町立科町[18]两个地区。中信地方可以分为松本地域松本市盐尻市安昙野市筑北村麻绩村生坂村山形村朝日村[19]大北地域大町市池田町松川村白马村小谷村[20]木曾地域木曾町上松町南木曾町木祖村王泷村大桑村[21]三个地区。南信地方可以分为上伊那地域伊那市驹根市辰野町箕轮町饭岛町南箕轮村中川村宫田村[22]饭伊地域饭田市松川町高森町阿南町阿智村平谷村根羽村下条村売木村天龙村泰阜村乔木村丰丘村大鹿村[23]诹访地域冈谷市诹访市茅野市下诹访町富士见町原村[24]三个地区。

人口

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时,长野县有人口约150万人[25]。二战之前,长野县人口增长较为缓慢,1930年代后更因移民流出和征兵而出现减少的情况[10]:195。二战结束后,由于婴儿潮和各地移民返乡,长野县人口一度暴增,1947年时增加到约有205万[10]:194。然而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人口严重外流,长野县人口一度减少,1966年时只有约195万人[10]:195。此后随着人口流出减少,长野县人口恢复增长。2000年时,长野县人口达到221.5万人的峰值[26]。此后由于老龄化、少子化,长野县人口数再次开始减少。2017年5月1日时,长野县有人口2,078,645人[27]。长野县的人口密度不到日本平均值的一半,且人口高度集中于盆地地区[10]:196。小盆地众多也使得长野县缺乏规模较大的都市圈。长野县除了长野市、松本市之外没有人口超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10]:196。长野县的人口老龄化和过疏问题也比日本大多数地区更为严峻。但另一方面,长野县的人口流出率处于日本中位水准[10]:197总和生育率也略高于日本平均值[26]

政治

长野县厅

1996年日本导入小选举区制之后,在众议院选举中,长野县被划分为5个选举区[28]长野县第4区长野县第5区自民党优势的选区,在近年的众议院选举中除了2009年由民主党候选人当选之外,都是自民党人当选[29]长野县第2区长野县第3区曾是民主党占优的选区,但在2014年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维新党瓜分了这两个选区的议席[30]。然而2017年众议院选举时,希望之党又获得了这两个议席[31]。自帝国议会时代开始,小坂家曾垄断长野县第1区议席超过百年。但自2009年以来,非自民党人士筿原孝已连续四次当选该选区的议员[29]2021年众议院选举时,自民党候选人在除了长野县2区之外的四个选举区当选,长野县2区则由立宪民主党候选人当选[32]

参议院选举中,长野县属于长野县选举区,原本有4名议员,但自2016年开始改为只有2名议员[33]。在长野县选举区有四名议员的时代,左右两派政党长期均分这两个议席。在2016年该选区改为只有两名议员的首次选举中,民进党杉尾秀哉当选该选区议员[34]。现在长野县的两名参议院议员均为立宪民主党人士[35]

2002年,时任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因主张摆脱依赖土木工程的行政路线而触动既得利益者,引发县议会发起不信任案并通过。然而在之后的重新选举中,田中康夫仍顺利当选[36]。但在2006年的长野县知事选举中,田中康夫不敌村井仁[37]。村井仁在上任之后对田中县政展开「完全清算」,田中时代的政策大多被否定。现任长野县知事是阿部守一,他在2010年长野县知事选举中以微弱优势当选[38],在2014年以超过八成的得票率连任[39],2018年也以超过85%的得票率当选[40],2022年亦成功连任[41]长野县议会共有57名议员,其中最大党派是有29名议员的自民党[42]。长野县的财政力指数属于C集团,在日本是中等水准[43]

经济

2014年度,长野县的县内生产总值有78,870亿日元,人均县民所得有282.1万日元,和日本平均值几乎相同[44]

第一产业

2015年,长野县有农户数约10.47万户,高居日本第一。长野县的农业就业人口则位居日本第三,农业产值则位居日本第十[45]。多山的地形和较少的降水使得长野县的耕地面积、水田面积比率远低于日本平均[10]:64。长野县的莴苣西芹康乃馨山葵等农产品收获量是日本第一,大白菜加工用番茄、葡萄、苹果等农产品的产量也是日本前列[45]。1955年之前,长野县的农业以稻米种植和养蚕业为主。但在化纤普及之后,果树栽培和高原蔬菜栽培兴盛,成为长野县农业的主要部分[10]:65。长野县稻米总产量中一等米的比率长期超过九成,且每公顷平均产量也是日本前列[46]。长野县的森林覆盖率达79%,森林面积高居日本第三位[47],但长野县的木材生产量在日本只是中等水准[10]:80。长野县虽然是内陆县,但内水养殖产业有一定规模,虹鳟产量是日本前列[10]:91

第二产业

精工爱普生是发祥于长野县的大企业

2014年,长野县的工业品生产额有54,547亿日元[48]。长野县工业中以电气电子业比重最大,其次是机械业、信息业、食品饮料业[49]。在明治初期至1940年代,生丝产业曾是长野最主要的工业[10]:103。战后电气机械工业取代生丝产业,成为长野县工业的最主要部分。长野县的冷凉气候适合开展精密仪器制造业,诹访地区是日本少有的内陆工业地区,有「日本的瑞士」之称[10]:106。世界著名的机械企业精工爱普生创业于长野县,现在也是县内最大的制造业企业[50]

第三产业

长野县有总行位于长野市的八十二银行[51]和总行位于松本市的长野银行[52]两家地方银行。2014年,长野县全年商品销售额达49,948亿日元[53]。长野市和松本市集中了长野县约六成的批发销售额和约三成的零售销售额[54]。2015年,长野县观光客人数达9,331万人,和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约一成,为长野县带来超过3,300亿日元的消费[55]

文化

方言

长野县复杂的地形使得各地交通在古代较为隔离,加上地处日语东西方言分界线的地理位置,使得长野县内的方言颇为复杂。长野县方言可以分为奥信浓方言、北信方言、东信方言、中信方言、南信方言五个区域[10]:141,其中通行于荣村的奥信浓方言和新潟县的中越方言有较多共同之处[10]:142

饮食

位于内陆的地理环境使得长野县的饮食文化和日本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长野县的味噌寒天产量高居日本第一[49],菜肴中较多使用味噌调味是长野县饮食的一大特色。长野县南部地区在过去发生饥荒时曾有食用昆虫的风俗,现在这一习惯已成为长野县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10]:128。长野县有「渍物王国」之称,其中又以野泽菜渍最为著名[10]:129。长野还是日本主要的荞麦产地,因此荞麦面的饮食文化十分兴盛[10]:130

媒体

信浓每日新闻是长野县最大的地方报纸,发行范围覆盖长野全县。2015年时,信浓每日新闻日发行量超过47万份,占据长野县过半市场份额[56]。除了信浓每日新闻之外,日本各全国性报纸及中日新闻也有在长野县发行,并且还有长野日报等只在长野县部分地区发行的报纸[57]。长野县内有NHK长野放送局日视新闻网信州电视台(TSB)[58]全日本新闻网长野朝日放送(abn)[59]日本新闻网信越放送(SBC)[60]富士新闻网长野放送(NBS)[61]五家电视台。

体育

长野奥林匹克体育场

长野县有松本山雅[62]AC长野拍档[63]两家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球队。棒球挑战联盟信浓大鬣羚则是长野县唯一的职业棒球俱乐部[64]B联赛信州勇士是长野县唯一的职业篮球俱乐部[65]。长野县是1998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这届奥运会的主会场位于长野市,但白马村、饭纲高原、野泽温泉村、山之内町、轻井泽町也举办了部分项目的比赛[66]

教育

信州大学创立于1949年,是长野县唯一的国立大学,设有五个校区,是拥有八个学院和近11,000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67]。长野县设有长野大学(位于上田市)一所公立大学[68]长野县看护大学一所县立大学。长野县内还有佐久大学、诹访东京理科大学、清泉女学院大学、松本大学、松本牙科大学五所私立大学[69]

交通

长野站的浅间号列车

居于本州中部的地理位置使得长野县自古就是日本地理上很重要的交通要冲,江户时代五街道中的中山道(又名中仙道)与甲州街道在长野县内交叉,此外县内还有北国街道(又名善光寺街道)等街道[10]:201,在古代就交通四通八达。

铁路

1888年,信越本线直江津站至轻井泽站之间的路段通车,打开长野县的铁路史[10]:205。长野县是日本唯一县内同时有三家JR(JR东日本JR东海JR西日本)路线的县。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在长野县运营有北陆新干线信越本线中央本线(东线)、筿之井线饭山线大糸线小海线大糸线(松本站至南小谷站区间)九条路线[70]JR东海在长野县运营有中央本线(西线)和饭田线两条路线。JR西日本在长野县运营有大糸线南小谷站以北的区间。新宿站松本站之间的梓号列车名古屋站长野站之间的信浓号列车是长野县在来线的主要特急列车。在长野新干线(现北陆新干线的一部分)于1997年开业之后,东京站和长野站之间最快只需90分就可抵达[10]:205。长野县内还有信浓铁道长野电铁上田交通ALPICO交通四家第三部门及私铁公司。

公路

长野县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开通于1975年的中央自动车道[10]:205。现在长野县内有中央自动车道上信越自动车道长野自动车道中部横断自动车道中部纵贯自动车道三远南信自动车道六条高速公路[71]。长野县内主要的普通公路有相当于北国街道的国道18号、相当于中山道的国道19号、相当于甲州街道的国道20号

航空

开业于1965年的松本机场是长野县唯一的民航机场[72]。松本机场的标高有657.5米,是日本最高的机场[73]。现在松本机场运行有前往札幌福冈的定期航线,在8月还有飞往大阪机场的航线[74]。2015年度,松本机场的乘客数约有11.65万人[75]

观光

松本城有乌城的别名,其现存天守是日本国宝

长野市善光寺的阿弥陀三尊像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像,从未公开对外展示[76]。善光寺本堂收纳了阿弥陀三尊像,现存建筑兴建于1707年,是江户时代中期佛教建筑的代表作,被列入日本国宝[77]。今日的善光寺仍然前来参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尤以丑年和未年的「御开帐」时期最多[78]松本城的天守是日本十二座现存天守之一,也是现存天守城郭中唯一的平城天守,同样被指定为日本国宝[79]。松本城天守群由大天守、干小天守、渡橹、辰巳附橹、月见橹五栋建筑构成,属于链接复合式天守,外观五重六层,已有超过四百年的历史[80]。松本城在明治维新时虽然免于被拆除,但因长期陷入荒废状态,天守甚至一度倾斜。20世纪初期,当地中学校长小林有也发起修缮松本城的运动[81]。在市民的募捐帮助下,松本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工程。1950年代,松本城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理,得以恢复江户时代的旧貌[82]

多样的地形使得长野县是登山运动和盛夏避暑的圣地。轻井泽在江户时代曾是宿场町,明治时代之后则变身成为外国人的避暑度假地。20世纪之后,轻井泽兴建了众多日本人的别墅和疗养院。现在的轻井泽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高级避暑度假地之一[83]上高地位于飞驒山脉南部的梓川上游地区,是中部山岳国立公园的一部分,标高约1,500米。明治时代,英国人传教士沃尔特·威斯顿在著书中介绍了上高地,使得上高地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山岳度假地和登山胜地[84]志贺高原地处上信越高原国立公园中部,珍贵的湿地使得这里是众多珍惜动植物的栖息地。志贺高原还拥有众多温泉,并且还是日本滑雪运动的一大胜地[85]。位于长野县中部的美原日本百名山之一,附近视野开阔,可在此一览广大范围的景色[86]安昙野是长野县主要的农业地区之一,以众多涌而著称[87]。长野县内温泉度假地众多,著名温泉度假地有浅间温泉[88]野泽温泉等地。

参考数据

  1.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日语).
  2. . . 东京都: . 1990. ISBN 4040012003 (日语).
  3.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5) (日语).
  4.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3) (日语).
  5.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日语).
  6.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7.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 (日语).
  8.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9.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10. . . 长野県: . 2008. ISBN 978-4-903002-17-0 (日语).
  11.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04) (日语).
  12. . . 东京都: . 2009. ISBN 4-254-16766-0 (日语).
  13.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日语).
  14.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15.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日语).
  16.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17.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18.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19.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0.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1.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2.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3.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4. . .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25.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26.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1) (日语).
  2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28.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1) (日语).
  29.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30.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日语).
  31. . .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3) (日语).
  32. . .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日语).
  33.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23) (日语).
  34.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03) (日语).
  35. . .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日语).
  36.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1) (日语).
  37.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8) (日语).
  38.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4-21) (日语).
  39. (PDF).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1) (日语).
  40. . .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3) (日语).
  41. . . [2022-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42. . .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日语).
  43.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44. (PDF). . [2017-06-01] (日语).
  45. (PDF). . [2017-06-01] (日语).
  46.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日语).
  4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日语).
  48. (PDF). . [2017-06-01] (日语).
  49.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5) (日语).
  50.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日语).
  51.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52.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日语).
  53. (PDF). . [2017-06-01] (日语).
  54. (PDF). . [2017-05-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9-21) (日语).
  55. (PDF). . [2017-05-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24) (日语).
  56.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5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58.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日语).
  59.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2) (日语).
  60.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日语).
  61.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日语).
  62.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日语).
  63.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 (日语).
  64.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65.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66.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6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68.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日语).
  69.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70.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日语).
  71.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72.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日语).
  73. (PDF). . [2017-05-06] (日语).
  74.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日语).
  75. (PDF). . [2017-05-06] (日语).
  76.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日语).
  7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日语).
  78.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日语).
  79.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日语).
  80.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日语).
  81.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日语).
  82.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日语).
  83.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日语).
  84. . .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日语).
  85.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日语).
  86.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日语).
  87.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88. . .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5) (日语).

外部链接

维基导游上的相关旅行指南:长野县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长野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