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
军师,古代官职名,职掌之一。此外又有掌监察军务者,相当于现代的参谋性质。由于小说戏曲中所说在军中担任谋划的角色,影响所及,后世形容负责出谋划策的人物,也会被称为军师。
官制军师
起始于两汉交替时期(即新朝末年,东汉初年),军师在当时相当于幕僚,为将领出谋划策,并非正式官职,待政局安稳后即废止。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军师一职再度出现,此一时期,军师之权相当于将军,如: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等职。而此时这些职务已是正式官名,诸如卢植、蔡瑁、李典、诸葛亮等,皆曾担任过此类职务。
在当时,于曹操军中,亦设有军师祭酒、中军师等职,主要担当曹操之幕僚、策士,如:陈琳、荀攸、郭嘉等人。曹魏建国后,设有大将军军师一职,主要为督军之职。如:司马懿与汉军交战之时,朝廷即派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前往督军。
两晋时期,「军师」一词为避讳景帝司马师之「师」字,而更名为「军司」,职责同曹魏,主要为督军。
相关词语
- 军队
- 《礼记·檀弓上》:「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 汉蔡邕《黄钺铭》:「昔在梁州,柔远能迩,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
- 《后汉书·庞参传》:「陛下愍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单竭府库以奉军师。」
- 古军官名
- 《后汉书·隗嚣传》:「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
-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胡三省注:“军师,亦古将军号。」
- 太平天国军衔
- 太平天国仅东、西、南、北四王可加军师衔,其名位甚高。中国近代史数据丛刊《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
日本知名军师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在日本战国,因军学素养或以军事家著称,而被称为军师的仅山本勘助、宇佐美骏河守定行、太原雪斎、立花道雪四人,其他大部分是武士出身、有谋略之「谋士」,有些军师通常泛指在集团里为主君出谋划策而影响时局有所贡献的「谋主」,亦有专长于政略或军略等单一专长技术而被称为「军师」。
由于大众文化影响,现代只要负责出谋献策的角色,均可称为谋主、谋士与军师,界线已较模糊。
军师
虚构之军师
参考
引用
- 《三国志·魏书·荀攸传》: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 《三国志·魏书·荀攸传》: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 《三国志·张既传·魏略注》太祖见英甚喜,以为军师,封列侯。
-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 《三国志·法正传》:「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 《三国志·全琮传》:「赤乌九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 《三国志·朱然传》「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 《晋书·卫瓘传》:「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
- . read.nlc.cn. [2023-09-21].
- . www.sohu.com. [2023-09-21].
- . www.dushu.com. [2023-09-21].
- . zh.wikisource.org. [202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中文).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