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显治

宫本显治1908年10月17日—2007年7月18日),日本政治家、文艺评论家、社会主义者。他在二战以前作为日本共产党党员从事地下活动,战后自1958年开始担任日本共产党党首达40余年之久,为日本共产党最高领袖。历任该党书记长、委员长、议长职务。后来又担任过两届日本参议院议员[1]

宫本 显治
笔名:野泽 彻
第2任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议长
任期
1982年7月31日—1997年9月26日
前任野坂参三
继任不破哲三
第1任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干部会委员长
任期
1970年7月7日—1982年7月31日
前任新创职位
(由「书记长」改称)
继任不破哲三
第2任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长
任期
1958年8月1日—1970年7月7日
前任野坂参三(第一书记)
继任职位废除
(改为「中央干部会委员长」)
 日本参议院议员
任期
1977年7月11日—1989年7月9日
选区
个人资料
出生(1908-10-17)1908年10月17日
 大日本帝国山口县熊毛郡岛田村
(现光市
逝世2007年7月18日(2007岁—07—18)(98岁)
 日本东京都涩谷区
死因衰老
政党日本共产党
配偶宫本百合子(1932-1951)
宫本寿惠子(1954或1957-2007)
儿女宫本太郎(长子)
亲属中条政恒(前妻之祖父)
西村茂树(前妻之外祖父)
中条精一郎(前妻之父)
高杉一郎(后妻之姊夫)
田中泰子(后妻之外甥女)
中川素子(后妻之外甥女)
母校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宫本显治
知名于日本共产党内奸查问事件
刑事指控违反治安维持法非法监禁、伤害致死、尸体遗弃
刑事处罚无期徒刑(1944年12月5日一审,东京地方法院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945年5月二审,大审院
注:1945年10月17日,依照「敕令第580号」减为有期徒刑20年。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生平

宫本显治出生在山口县光市上岛田,先后进入旧制德山中学校松山高等学校学习,创立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曾发行文艺杂志《白亚纪》。1929年8月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期间,应杂志《改造》的悬赏,发表评论芥川龙之介的文章「《败北》的文学」()而获得第一名奖金,奠定其在文坛中的首席地位。1931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

1931年5月宫本显治加入日本共产党[2],同时加入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此后在日共中央负责政治宣传工作。1932年2月与作家中条百合子同居。同年3月至4月,由于日本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镇压,转入地下活动。其间宫本显治于1933年1月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4月成为中央委员候补;5月野吕荣太郎成为日共最高领袖之后,宫本显治升任中央委员。其间宫本显治以「野泽彻」等笔名发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论文。

1933年12月16日,宫本显治在街头联系中被捕。日本警察对宫本显治进行侦讯时,宫本一直缄口不言。警察突袭了宫本显治的秘密联系点,在其床下发现了小畑达夫的尸体。根据日本警方的说法,小畑达夫在宫本等人对其进行查问期间受到殴打导致外伤性休克,最终死亡。这就是日本共产党内奸查问事件()。宫本显治并没有被控以违反《治安维持法》的罪名,而是被认定为此次事件的施害者。1934年12月,宫本被移交市谷刑务所关押;同月传出宫本将与百合子结婚的消息。事实上,此时的宫本显治与百合子之间会面的机会受到限制,两人只能通过书信来往。

由于宫本显治身体状况不佳的原因,审判一直被推迟,直到七年以后的1940年才开始公开审理。1944年12月5日,东京地方裁判所根据小畑达夫的死因为私刑造成外伤性休克,否定了宫本显治故意杀人罪名,认定其违反治安维持法非法监禁、伤害致死、尸体遗弃等罪名,判处无期惩役。1945年5月,宫本放弃了向大审院上诉的要求(根据战时特例,犯人没有这项权利)。6月移交网走刑务所,8月日本投降

1945年10月4日,盟军驻日总司令部(GHQ)要求日本政府废除所有限制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法律,次日司法省下达了释放政治犯的命令。9日宫本同袴田里见等同志一起获发布狱,17日被减刑为惩役20年。1945年5月15日,GHQ民政局指示日本政府恢复二人的政治权利

1951年1月21日,百合子逝世。在百合子死后,岩崎书店先后刊行了《宫本百合子全集》、《宫本百合子的世界》()。不久,宫本显治与百合子在狱中的书信集《十二年的书简》()出版。

宫本显治的第二任妻子大森寿惠子原来是他的秘书,在百合子逝世后二人结婚。

1950年,由于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批判日本共产党和平革命的政策,党内分裂为所感派国际派两派。宫本显治为国际派的领袖。所感派支持武装斗争,虽然人数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但其主张鲜有国民支持。因此在第25回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以及翌年的第3回参议院议员通常选举中,党的候选人全部落选,其在国会议席中只有1席。

1965年1月,日本共产党书记长宫本显治访问中国,邓小平在广州接待。

1955年3月宫本显治就任中央指导部员,7月被日本共产党第6回全国协议会(六全协)第一回中央委员会总会任命为中央机关报纸编辑委员,8月成为常任干部会成员。在1958年8月的第七回党大会一中总上,宫本被选为党书记长[1] ,标志着国际派的胜利,所感派失势。在1970年7月的第11回党大会一中总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干部会委员长,书记长职务被废除。

1974年6月26日,民社党中央运行委员长春日一幸在《每日新闻》上提到小畑达夫之死,声称「宫本将小畑私刑处死」(),以此在参议院选举前攻击日本共产党;日本共产党则反驳称「小畑是基于某种特异体质的内因性而突发性猝死」()。1975年12月10日,《文艺春秋》刊登了立花隆的连载《日本共产党研究》(),公开了日本共产党内奸查问事件的公审记录,惊动了日本国会。受此影响,同年的第34回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日本共产党议席大减。

在1990年的日共第19次党大会上,日共机关报《赤旗报》刊登了罗马尼亚问题以及对党内官僚主义的批判。1994年,宫本显治因病缺席了第20次党大会,大会以中央委员会副议长立木洋代为主持。1997年9月,宫本显治在第21次党大会上缺席并隐退,成为名誉议长。2000年11月的第22次党大会上,因名誉议长头衔废除,宫本显治改为当选名誉役员。

宫本显治晚年在东京都多摩市的家中过着疗养生活。2007年7月18日,因衰老住院逝世,享年98岁。

宫本显治长子宫本太郎,为第二任妻子寿惠子所生,任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教授。另外,现任日共干部会委员长志位和夫曾经是宫本太郎的家庭教师。

外交关系

在宫本显治时代里,日共坚持走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流不同的独立自主路线,因此与很多国家的共产党关系并不好。

  • 苏联共产党的关系:日共在1948年的的第4回党大会上提出,在盟军的占领下,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使日共在议会中议席大为增加。但这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武装斗争主流不同,因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总书记史达林的授意下,于1950年1月公开对此「右倾投降主义」理论和「议会斗争」路线进行批判。此后日共分裂,宫本显治为首的国际派掌握着日共的内核,坚持支持原有的方针。此后日共与苏共关系恶劣,直到1956年赫鲁雪夫上台后才开始缓和。
  • 朝鲜劳动党的关系:1950年代至1960年代,日共与朝鲜劳动党保持着友好关系。由于20世纪初共产国际奉行「一国一共产党」原则,当时朝鲜半岛台湾都是日共的活动范围。而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日朝鲜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共党员,他们于1955年成立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事实上已经脱离日共,成为日共与朝鲜劳动党之间沟通的桥梁。
    1968年,宫本显治再访北朝鲜,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会谈。宫本对金日成的武装侵南政策进行了批判。1970年代初,金日成在自己诞辰举行名为「事业」的庆典,这导致了两党关系的冷却。1983年发生仰光爆炸事件,宫本认为北朝鲜犯下了罪行,宣布日共断绝与朝鲜劳动党之间的关系。1987年,发生大韩航空飞机爆炸事件,根据萩原辽的回忆,宫本当即认为是朝鲜劳动党所为。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Martin, Douglas. .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7-20 [200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2. . Kyodo News (The Japan Times). 2007-07-19 [200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