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姓
起源
少正卯本为春秋时代鲁国官员,当时或以官名或封地为姓氏。[1]关于少正卯的生平,后世学者如朱熹等曾提出质疑,猜测为荀子等后儒学者所假托。[2][3]根据《荀子·宥坐篇》所记载,少正卯因讲学而文人学士公认的地方闻人,意指出名之人。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司寇后,代行宰相职务,诛杀少正卯,门人追问其原因,孔子认为少正卯行事危险、巧工心计、言语不实,但又博学多闻、意志坚决,善于搬弄事物而从中牟利。[4]因而诛杀之。
相传少正卯的后代子孙为纪念,就以闻人命姓,始称闻人氏。而后,闻人氏后人将复姓闻人单化成闻姓。据《风俗通》记载:上古闻人氏的后代,其子孙以“闻人”为姓,但有一部分子孙,只以闻为姓。闻人氏改为闻氏,约是在汉—宋之间。
堂号
参看
参考文献
- 《高诱淮南汜论训注》:「少正﹐官﹔卯﹐其名也。」
- 《晦庵集》云:「若少正卯之事,则予尝窃疑之。盖《论语》所不载,子思、孟子所不言,虽以《左氏春秋》内外传之诬且驳而犹不道也,乃独荀况言之,是必齐鲁陋儒,愤圣人之失职,故为此说以夸其权耳。」
- 相关辩证请见少正卯条目。
- 《荀子·宥坐篇》:「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