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银行

绿色银行英语:,有时也称为绿色投资银行(green investment bank)、国家投资银行(state investment bank)、清洁能源金融机构(clean energy finance authority),或是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1])是一种金融机构,通常由公共或准公共机构与私营部门合作,采用创新融资技术与新市场开发工具以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2]绿色银行利用公共资金作杠杆,以吸引金额更高的私人投资加入开发,这些技术具有商业可行性,但一直难以在应用市场上创建广泛的影响力。[3]绿色银行的目的在在降低纳税人的能源成本,刺激私营部门投资与经济活动,并加速往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各级都设有绿色银行。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也建有国家级银行,致力于杠杆私人资金进入清洁能源技术活动。[4][5]迄2023年,全世界的绿色银行总共已促进约51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或是投资承诺,牵涉的项目金额有1,429.7亿美元。[6]

历史

在美国,绿色银行概念最初由理德·韩特和肯·柏林(Ken Berlin)[7]两人共同提出,作为2008年巴拉克·欧巴马 入主白宫担任总统,所组成过渡团队中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工作的一部分。[8]类似的概念被纳入联邦排放权交易的修正案中,即于2009年5月推出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9]联邦绿色融资立法的配套部分于当时也在美国参议院提出,并得到两党的广泛支持。[10]

当2009年的排放权交易法案最终未能在参议院通过时,美国的绿色银行倡导者将重点转向州一级推动。[8]非营利组织佛罗里达州圣露西郡太阳能和能源贷款基金(Solar and Energy Loan Fund of St. Lucie County, Inc.,SELF) 于2010年成立,是美国第一家地方政府级的绿色银行。康乃狄克州于2011年成立第一家州立绿色银行,纽约州紧随其后于2013年成立州立绿色银行。截至2015财务年度末,康乃狄克州立绿色银行已提供累积金额大约6.63亿美元的项目投资。

美国国会于2022年通过《降低通膨法》,继而创建一国家绿色银行,目的在为美国现有和未来的绿色银行网络提供资金。[11][12][13]

英国于2009年发表两份报告,主张创建国家支持的基础设施银行,为绿色能源项目提供融资。第一份报告的标题为"加速绿色基础设施融资:英国绿色债券和基础设施银行提案概要(Accelerat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Outline Proposals for UK Green Bonds and Infrastructure Bank,)",由私人资产管理公司气候变化资本与气候变化智库E3G于2009年3月发布。[14]第二份报告的标题为"为英国提供21世纪基础设施(Delivering a 21st Century Infrastructure for Britain)",英国保守主义智库Policy Exchange于2009年9月发布,报告撰写者有经济学家迪特·汉姆班·科德考特与詹姆士·华德劳|James Wardlaw}} 。[15]

绿色银行基本要素及主要功能

基本要素

为清洁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的机构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但绿色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几个关键差异:注重技术于商业上的可行性、专用的资本来源、强调杠杆引入私人投资以及政府的涉入。[2]

绿色银行会优先考虑商业上可行的技术,而非尚在初期阶段的创新技术。关注于此,是由于这些可行技术已经历测试、相关"技术风险"已被降低,以及其为项目提出者有可靠的创造收入能力。[16]绿色银行通常由具有某种形式政府关系的公共实体运作,且通常由公共来源注资。绿色银行与商业银行类似,拥有自有资本,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并可自行举债。绿色银行也致力于利用本身资金,促进私人投资者进入清洁能源市场,主要是利用有限的公共资金发挥杠杆作用,引导私人资金进行清洁能源的融资。

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

绿色银行在为前期投入成本较高的项目提供财务支持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有助于缩小资金缺口,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间。这一作用与通过公共融资,把高资本支出相关的结构性障碍解决的概念相同。[17][18][19]

降低风险

绿色银行可在降低低碳项目相关风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对私人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不同的绿色银行采用不同的去除风险机制来达到这种目标,例如提供优惠融资或是提供担保。去除风险的做法不仅可把项目融资成本降低,还可鼓励私人把资金投入更具挑战性的项目。[17][20]

教育作用

绿色银行无论在其内部或是外部均可发挥教育作用。在内部可培养出专业知识,用以准确评估风险,并将去除风险机制标准化。发展出的知识可在行业内共享,以帮助加入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协助技术开发者进行尽责查证,让项目对潜在资金提供者更具吸引力。[17][21]

领导作用

绿色银行作为项目的共同资助者,并创建专业声誉。当其选择投资一项目时,就表示其对项目的信任,所发出的信号吸引原本对项目不感兴趣的资金提供者,带来额外资金,甚至可能因为项目融资份额被超额认购,导致绿色银行本身的资金受到排挤[17]

率先(或称早期推手)角色

绿色银行通常承担率先融资创新或新颖项目的风险,以证明这些项目可以成功,其创建的过往记录可鼓励私人将资金投入未来类似项目,达到促进创新的目的。[17][21]

市场壁垒

对于借款者而言,虽然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有所下降,但其高昂的前期成本往往导致此类技术缺乏应用吸引力。[22]从历史记录中观察,清洁能源产业一直依靠源自地方税纳税人缴纳而产生的赠款折扣租税扣抵和其他补贴来推动市场发展。[23]

理想的情况是私人贷款机构为业主提供融资,以支付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的前期成本(超出补贴所能覆盖的部分)。但由于资本市场效率不足,以及清洁能源融资方面固有的挑战,而导致来自私人贷款机构的资金不足。虽然一些私人贷款机构确实有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的案例,但通常会收取相对较高的利率,且融资期限会较短。[24]为吸引提供资金者,融资条款应让项目的每月现金流量超过每月该偿还的融资成本。达成这种现金流结构只有在贷款条件与项目能产生的现金收入、利率与相关风险相符的情况下才可行。当私人资本提供的是不利的条件,就会损害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会导致私人融资短缺的原因有几种。其一是这类清洁能源融资的历史相对较短,贷款人可用于参考的数据有限。[25]由于没有数据和可观察类似项目的纪录,贷款者在项目绩效和借款者还款模式方面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这类机构不愿进入市场、升高尽责查证成本和/或无可避免的不利贷款条件。

造成此类融资缺口的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清洁能源项目规模较小,且地点分散。把建筑物能源效率升级和装设屋顶太阳能的项目融资,本质上就会规模较小且分散,相关借款者的金融信用程度也不尽相同。清洁能源项目所具的这类异质性使得私人贷款机构要大规模承做的成本会更高,从贷款机构的角度来看,清洁能源项目的贷款通常不具经济性。[26]

第三个原因是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和成熟度,当银行提供贷款供改进能源转换效率时,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将此类贷款出售给另一家银行(以换取流动性),或是否只能保留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27]传统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机构受益于具有高流动性的房产和汽车贷款二级市场,而这些清洁能源技术类型贷款的二级市场才刚开始发展,通常由别的银行承接的几率不大。

最后一个因素与人和组织行为有关。银行要进入这类新市场并开始放贷,必须雇用新员工,提供训练,制定信用评级标准,且需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了解市场风险及创建知识库,此过程将会非常耗时。

融资活动

绿色银行为克服清洁能源市场发展的障碍,会帮助新技术开发者获得长期低利率贷款。绿色银行采用的融资技术包括有信用升级、共同投资(co-investment)和证券化(securitization)。

信用增级

绿色银行经常利用信用升级机制来发挥引进私人资金加入的杠杆作用,并缓解有兴趣进入市场的私人,但其又担心技术开发商、交易对手或相关技术缺乏业务记录的相关风险。信用增强也有助于降低借款者的资金成本,并提高信用机构给予此类债务的评级。[2]

共同投资

绿色银行有时会直接投资于清洁能源项目,以促进额外的私人投资加入,或是改善私人贷款机构的贷款条件。[2]

证券化

将针对清洁能源行业的贷款予以证券化可显著增强私人投资者对于此产业贷放的吸引力。个别的清洁能源项目在其信用品质、地点和技术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单独将其证券化会有规模过小,及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将这些贷款捆绑,成为一种投资组合,证券化之后将其出售(或销售其中的部分),除能创造规模之外,并可将风险分散,而吸引范围更广的私人资金进入。[2]绿色银行可创建贷款组合并将其证券化,让投资者能在二级市场上收购。绿色银行可通过信用升级来协助证券化,而增强清洁能源项目融资的市场流动性,最终可降低借款人的资金成本。[2]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完成一项证券化交易,将其4,000万美元财产评估清洁能源 (Property Assessed Clean Energy,PACE)投资组合中的75%出售给专业金融公司Clean Fund。[28]

融资结构

绿色银行的创新融资技术如果能够通过稳健的交付机制运作,就会更有效率。这些结构可增强偿债的安全性,并让清洁能源融资的利率得以降低。

财产评估清洁能源(PACE)

财产评估清洁能源 (PACE) 融资让借款者通过缴纳财产税之时一并偿还能源升级措施贷款。此过程涉及对财产设置留置权,业主通过财产税帐单中包含的PACE评估来偿还融资。[2]这种方法可降低与贷款相关的违约风险,并为私人借贷提供诱因。由于风险降低,借款者可获得较低利率以及较长期限(有些长达10至20年)的贷款。[29]当房产出售后,贷款的偿还责任由新业主承担。[2]

随公用事业帐单偿贷融资

随公共事业帐单偿贷融资(On-bill financing)让借款者能够随公用事业帐单偿还能源升级措施贷款。[2]此与PACE融资类似,这种融资方式为借贷者提供保障,原因为如电力的公用事业服务是生活必需品,全国通过此种偿还方式的还款率非常高。由于可因此提高还款的可能性,而吸引私人借贷者加入,并为借款者提供负担得起的贷款。[2]此外,还款架构可让借款者善用其于能源效率方面的改善。此外,此种融资及还款由于架构简单而有吸引力,借贷者随他们他们所消费的服务一并还款,符合逻辑。

市场开发活动

在某些情况下,仅提供清洁能源融资产品并不足以刺激相关活动而达到预期的结果,因而需要开发金融市场以外的活动来倡导。绿色银行可规划和运行一系列市场开发活动来培养此块市场。这些活动可能不会直接涉及贷款,绿色银行可聘请外部组织来设计和运行这类措施。

需求集成

绿色银行或其合作伙伴可集成消费者对清洁能源项目和融资的需求,以降低工程承包商的客户取得成本,并让借贷者得到具有有规模的融资对象。[30]绿色银行在集成需求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提供包括整个社区的集体式交易。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Connecticut Green Bank)与SolarizeCT(Solarize Connecticut,由康乃狄克州政府支持当地居民取得长期,便宜的资金以安装太阳能光电模块的计划)已在康乃狄克州成功施行此种做法。[31]

承包商培训

绿色银行可为承包商安排培训项目,让当地清洁能源技术安装设备者、工程承包者和开发商更为了解各种绿色银行融资方案,然后能够利用这些信息作为有效的销售工具,扩大其承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确保承包商了解绿色银行融资是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融资最终用户(业主)的关键方式。

再生能源信用融资

创新的再生能源信用 (renewable energy credit ,REC) 融资方法也让绿色银行能降低借款者的能源成本。[32]绿色银行会同意收购特定清洁能源项目产生的REC并将其货币化。绿色银行于取得REC之后,可将其出售给公用事业公司。此举让绿色银行能提供更优惠的融资条件,而公用事业公司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获得REC,而降低他们的平均成本,并使他们能够将节省的成本转嫁给地方税纳税人。[30]

中央交换所

绿色银行也充当借贷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中介。它们为所有与能源相关的在线数据提供中央清算功能,包括有关折扣和融资选项的信息。此外,他们也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援助,为承包商提供项目协调服务。绿色银行因可提高透明度和资源可取得性,可将清洁能源项目资本的供与需之间予以撮合。

组织架构与配置

绿色银行以多种形式存在。可能是新成立的实体,也可能是由现有实体改造而来。绿色银行可能是政府中的现有及运作中的部门。例如纽约州绿色银行(New York Green Bank)是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发展局 (NYSERDA) 的一个部门。[33]或者绿色银行可能是准公共机构,例如全资拥有的非营利公共公司,如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即为其中一例,其董事会由政府官员和独立董事组成。[34]也可采取由政府管理的独立非营利实体的形式,通过合约或是专门创建一绿色银行。例如蒙哥马利郡绿色银行(Montgomery County Green Bank)是一经郡议会决议成立的非营利组织。[35]

资金来源

绿色银行通常经由公共资本创立,这些资本有多种来源。绿色银行通过有效管理有限的公共资本,使资金能持续再投资,用于多个清洁能源项目。[2]

向地方税纳税人征收附加费

州或地方政府可以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能源帐单征收适度的附加费,并将取得的资金分配给绿色银行。或政府可重新分配已经存在的附加费,将其中部分交由绿色银行运用。此种附加费用作绿色银行的经常性资本来源,每年均会补充。[36]例如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和纽约州绿色银行有部分资本来自系统福利费。

债券发行

绿色银行也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公共部门发行债券具有免税的优势,让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利率为项目筹集资本。绿色银行的担保功能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来自风险较低机构的安全付款金流。相对的,绿色银行因此取得的资金可及时投入清洁能源项目。

债券种类

  • 绿色银行可通过其所在的州政府提供保证,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37]
  • 绿色银行也可通过发行自己提供保证的债券来筹集资金。[37]
  • 发行项目债券,以项目的营收潜力作担保。[37]
  • 绿色银行可通过发行由特定现金流支持的债券来筹措资金,例如地方税纳税者额外费用或来自拍卖排放权的收益。[37]
  • 如果绿色银行需要额外资金,可将其贷款组合(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证券化,再于二级市场出售给其他投资者。例如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向清洁基金出售金额有3,000万美元由增进能源效率的商业贷款支持的债券。[38]
  • 对于特定的绿色银行活动,可发行工业收益债券(IRBs)和私人活动债券(PABs))来筹集资金。[37]

碳定价收入

绿色银行也可从各种碳定价政策(例如碳税碳费和股息(另称气候收入)和排放权交易)产生的收入中获得部分资本。例如纽约州绿色银行(NYGB)和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CGB) 通过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等措施从各自州产生的收入中获得部分资金。[23]

政府直接预算

政府将资金作为经常性预算和拨款流程的一种,直接分配给绿色银行。

重新分配既有资金

在某些情况下,未充分利用或闲置的各式来源的投资基金(包括来自政府、机构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等)可用来支持绿色银行,用于促进清洁能源计划。[36]

退休基金

退休基金可投资由绿色银行发起的交易或交易组合,参与绿色能源融资,同时有可能获得投资回报。[39]

基金会

基金会可提供赠款给绿色银行作为开办费,也可对符合基金会成立宗旨的绿色银行作相关投资,在支持清洁能源计划的同时也可能获得投资回报。[39]

社区发展金融机构(CDFI)

社区发展金融机构(CDFI,主要存在于美国,但英国也有)可在参与绿色银行共同投资或为绿色银行提供原始资本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CDFI可在绿色银行活动的领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美国联邦政府

绿色银行还可从美国境内的联邦资源取得清洁能源计划的资金和支持:

  • 美国农业部 (USDA) 通过其农村公用事业服务 (RUS) 计划,为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与能源相关项目)提供资金。[40]RUS提供的资金可供绿色银行用来为相关项目作融资用途。
  • 美国能源部 (DOE) 管理贷款计划办公室 (Loan Program Office ,LPO) 等计划,可为创新型清洁能源公司和项目组合提供资金。[41]绿色银行可通过创建符合LPO标准的项目组合来利用此种资金。
  •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EPA) 负责管理州立清洁水循环基金 (CWSRF),CWSRF是项贷款计划,为各种用水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42]EPA还管理温室气体减排基金(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Fund ,GGRF),这是一项针对小型绿色银行的竞争性赠款计划,[43]GGRF为全国各地选定的绿色银行提供高达140亿美元的资金,广泛用于各式脱碳投资。基金向位于低收入和历来处于不利地位社区的绿色银行拨款60亿美元,用于类似投资,并向州和地方能源基金拨款70亿美元,用于缺乏替代融资选项的社区创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11][12][13][44][45]EPA将GGRF中前两项奖励计划的截止日期设置为2023年10月12日,[46]第三项计划的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47]

目前已有的绿色银行

佛罗里达州圣露西郡太阳能和能源贷款基金 (SELF)

SELF成立于2010年,是美国第一家地方性绿色银行,也是佛罗里达州唯一的非营利绿色银行。 其成立得益于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节能整笔拨款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Block Grant,EECGB) 计划提供的开办资金。该机构为美国绿色银行联盟(American Green Bank Consortium)的创始成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是美国财政部认证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CDFI),而且与机会融资网络 (Opportunity Finance Network(OFN),为一全国性CDFI网络) 有合作关系。

SELF与一系列伙伴合作以争取低成本贷款资金,来源包括银行的社区再投资法案 (CRA) 项下资金、宗教信仰组织资金、Kiva及CNote等群众募资平台、健康组织、项目相关投资(PRI)[48]影响力投资机构。 SELF的宗旨为能源效率、气候韧性和太阳能技术提供较易取得且负担得起的资金,特别注重为中低收入 (LMI) 和银行服务不足的社区提供服务。SELF迄2022年7月已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四个州 - 包括佛罗里达州、格鲁吉亚州阿拉巴马州南卡罗来纳州。SELF并将服务延伸到圣彼得斯堡坦帕奥兰多迈阿密亚特兰大等城市。

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

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 (CGB) 成立于2011年,是美国第一家绿色银行。CGB就交易量而言已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绿色银行。CGB的前身为康乃狄克州清洁能源基金,最初专注于提供清洁能源投资,而CGB则为一融资实体,具有准公共机构性质,其董事会由政府官员和独立董事组成。[49]CGB的资金通过系统福利费和康乃狄克州参与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 交易计划所产生的收入来维持。[34]此外,CGB可依据其资产负债表自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CGB在成立的最初四年里已成功推动6.632亿美元的清洁能源项目资金投入,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私营部门。[34]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清洁能源资金投入的增加与来自纳税人补贴的大幅减少同时发生。显示CGB在支持清洁能源的同时有减轻纳税人财务负担的作用。

纽约州绿色银行

纽约州绿色银行(NYGB)于州长安德鲁·古莫任内期间创建,是全美最大的绿色银行,其创立资金来自将地方税纳税人附加费重新分配,和颁发排放许可证所产生的收入。[50]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发展局 (NYSERDA) 为其设计一为期5年的资本架构,经历多次注资,总额达到10亿美元。[36]NYGB现在是个人员齐全的实体,运作模式为清洁能源融资贷款的批发业务,与康乃狄克州绿色银行不同,后者的重点在贷款的零售(针对最终借款人)业务。[51]NYGB并不设计具体的融资产品和计划,而是依靠市场来识别融资需求。

NYGB最近已收到超过10亿美元的贷款提案,并已放出约5亿美元的项目融资。[52]NYGB的第一批投资于2015年秋季启动,[53]利用4,900万美元的公共资本引入1.78亿美元的私人资本,杠杆比率超过3:1。

纽约市能源效率公司 (NYCEEC)

NYCEEC(为一根据501(c)(3) 设立的非营利组织)于2010年由纽约市政府创立,为美国最早的绿色银行之一,资金依据《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取得,于2011年5月开始运作。

NYCEEC专门为各种特定目的提供贷款,包括纽约市以及美国东北部中大西洋州份地区的能源效率、再生能源、保存和高性能建筑项目。NYCEEC服务于各种房地产领域,包括经济适用和市场价格的多户住宅、商业、工业和机构住宅。值得注意的是NYCEEC提供的大部分贷款都针对中低收入 (LMI) 社区。此外,NYCEEC也担任纽约市商业财产评估清洁能源(NYC C-PACE) 计划的管理人(计划于2021年2月启动)。截至2023年6月,NYCEEC已筹集超过4.3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项目,为430多栋建筑提供改善,并为15,000多套经济适用住房中推广绿色环境措施。

加州CLEEN中心

加州能源和环境需求贷款中心(California Lending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Needs Center)设在加州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银行(IBank)之下。该中心的旗舰措施之一被称为全州能源效率计划 (Statewide Energy Efficiency Program,SWEEP),致力于为市政当局、大学、学校和医院的能源效率项目和升级。[54]CLEEN中心专门致力于促进商业项目和升级,经由IBank提供融资。提供的资金额度从5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不等。[3]

夏威夷绿色基础设施管理局

夏威夷绿色基础设施管理局(Hawaii Green Infrastructure Authority)成立于2014年,主要使命是为夏威夷的清洁能源提供开发所需的融资。他们最初的计划是绿色能源市场证券化 (Green Energy Market Securitization,GEMS) 计划,通过提供太阳能发电设备租赁融资来满足中低收入市场的需求。[55]鉴于夏威夷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电力成本高于美国其他地区。太阳能发电设备租赁服务为许多夏威夷房主提供安装太阳能光电模板的机会,但其在中低收入家庭中的渗透率仍然有限。[3]GEMS计划可帮助此类家庭进入其历史上无法企及的市场。

罗德岛州

罗德岛州立法机构于2015年将罗德岛清洁用水金融机构(Rhode Island Clean Water Finance Agency,RICWFA)转变为罗德岛基础设施银行(Rhode Island Infrastructure Bank ,RIIB)。[56]RIIB提供住宅和商业PACE计划,以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成本。 RIIB也设立高效建筑基金(Efficient Buildings Fund),目的在为公共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56]

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

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是美国唯一有当地绿色银行的郡。[57]蒙哥马利郡绿色银行 (Montgomery County Green Bank,MCGB) 从Pepco艾索伦电力公司(Exelon)合并时的协议中获得2,000万美元的资本。[56]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绿色技术融资公司(Green Technology Financing Corporation of Malaysia)于2010年成立,属于该国国家绿色技术政策的一支。[58]公司根据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reen Technology Financing Scheme)运作,为绿色技术项目的公司提供2%的利率扣减和60%的融资担保选项。[59]

英国

英国政府于2012年成立英国绿色投资银行(UK Green Investment Bank(GIB)以吸引私人资金为私部门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工程提供融资。GIB是家公众有限公司,由该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 (BIS) 所投资。[60]GIB涉及各种技术,包括能源效率、废弃物、生物能源离岸风力发电和陆上再生能源的融资。[61]GIB已承诺向76个国内基础建设项目投入26亿英镑,引进超过100亿英镑的私人投资。[62][63]

英国政府于2016年3月宣布有意将GIB转型为私部门,但目标是保留"特殊股份",以维护对GIB绿色目标的承诺。[64]GIB于2017年被麦格理银行合并,更名为绿色投资集团,成为一私人拥有的金融机构,是欧洲最大的绿色基础设施资金提供者之一。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清洁能源金融公司 (CEFC) 成立于2012年,其使命为促进对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低排放技术的投资。[65]截至2016财务年度年初,CEFC已投入自有资金14亿澳元,吸引私部门投资22亿澳元。[66]

法国

法国于2020年有两间网络绿色银行设立

  • Helios,与
  • Green Got,为比利时PPS EU SA(电子银行)的子公司

需注意的是此两家新型网络银行尚无银行执照,业务能力受到限制。尚无法与传统银行直接竞争。[67]

绿色银行网络

绿色银行网络(Green Bank Network)是一个专注于清洁能源金融解决方案的国际会员组织。[68]此计划于巴黎举行的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启动,由美国康乃狄克州及纽约州、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和英国的州或是国家绿色银行,以及非营利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RDC) 与绿色资本联盟(CGC)共同参与 。

参见

  • 绿色债券
  • 符合道德银行业务
  • 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
  • 绿色资本联盟

参考文献

  1. . Oecd.org. May 2016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2. . Coalition for Green Capital.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3.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nergy Investment Partnerships: How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Are Engaging Private Capital to Drive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4.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Green Investment Banks: Scaling Up Private Investment in Low-Carbon, Climate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5. . [202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7) (美国英语).
  6. .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7. . World Bank Live. [2023-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
  8. .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7).
  9. Climate Progress. "What is the Clean Energy Bank and Why Is It In Waxman-Markey?”
  10. McGowan, Elizabeth.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Bank Has Bipartisan Support, But No Money"
  11. Avery, W. Barron A.; McCarthy, Ryan A.; Lorenzo, Sarah-Jane. . Morgan Lewis. 2022-08-16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1).
  12. Penny, William; Snow, Ed. . Burr & Forman LLP. 2022-08-19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13. Cherny, Andrei. . Fortune. 2022-08-2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14. (PDF). E3g.org. March 2009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2-02).
  15. .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6).
  16. Kennan, Hallie. "Working Paper: State Green Banks for Clean Energy"
  17. Geddes, Anna; Schmidt, Tobias S.; Steffen, Bjarne. . Energy Policy. 2018-04-01, 115: 158–170 [2024-02-09]. ISSN 0301-4215. doi:10.1016/j.enpol.2018.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18. Hall, Stephen; Foxon, Timothy J; Bolton, Ronan. . Climate Policy. 2015-10-29, 17 (3): 280–298. ISSN 1469-3062. doi:10.1080/14693062.2015.1094731.
  19. Mazzucato, Mariana; Penna, Caetano CR. .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5. ISSN 1556-5068. doi:10.2139/ssrn.2559873.
  20. Schmidt, Tobias S. .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4-03-26, 4 (4): 237–239. ISSN 1758-678X. doi:10.1038/nclimate2112.
  21. . OECD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s. 2014-11-06. ISSN 1997-0900. doi:10.1787/5jxt3rhpgn9t-en.
  22. Carol Browner, Danielle Baussan, Ben Bovarnick, Mari Hernandez, Matt Kasper.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23. Ken Berlin, Reed Hundt, Marko Muro, and Devashree Saha. "State Clean Energy Banks: New Investment Facilities for Clean Energy Deployment"
  24. Clean Energy States Alliance.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State Clean Energy Program: Clean Energy Loans"
  25. Griffin, Alfred. "NY Green Bank: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ization and Collaboration"
  26. Smith, Graham. "Responsible Marketplace Lending: Indispensable for Commercial Solar's Growth
  27. Financing Solutions Working Group. "Accessing Secondary Markets As a Capital Source for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e Programs: Program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Policymakers and Administrators"
  28. . Srmnetwork.com. 2014-05-19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0).
  29. . SEIA.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30. Reed Hundt. "Growing Clean Energy Markets Quickly with Green Bank Financing and Market Development"
  31. . Solarizect.com.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32. Coalition for Green Capital. "Green Bank Product and Activity Overview"
  33. . Greenbank.ny.gov.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34. Connecticut Green Bank. "Comprehensive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
  35. . Montgomerycountymd.gov.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5).
  36. Coalition for Green Capital. "Growing the Maryland Clean Energy Economy"
  37. Schub, Jeff. "Bond Structures Typically Used By Green Banks"
  38. Lombardi, Nick. "In a Watershed Deal, Securitization Comes to Commercial Efficiency"
  39.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Green Investment Banks: Policy Perspectives"
  40. . Rd.usda.gov. 16 March 2015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41.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Loan Programs Office. "Federal Loan Guarantee Solicitation and Supplements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and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s"*
  42. . Epa.gov. 2016-04-04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9).
  43. Harris, Lee. . The American Prospect. 2023-01-19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1).
  44. Yañez-Barnuevo, Miguel. . EESI. 2022-09-12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45.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June 5, 2023 [202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4).
  46. . US EPA. 2023-07-14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47. . US EPA. 2023-06-28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8).
  48. . Candid. Learning.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49. Connecticut Green Bank. "Bylaws: Pursuant to Section 16-245n of the Connecticut General Statutes"
  50. NYSERDA. "NY Green Bank Business Plan"
  51. Enerknol. "NY Green Bank Highlights Role of Innovation in Solar Financing"
  52. NYSERDA. "Clean Energy Fund Information Supplement: Case 14-M-0094"
  53. NYSERDA. "Governor Cuomo Announces Three New York Green Bank Transactions to Improve Access to Clean Energy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54. California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nk. "Criteria, Prioriti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s for IBank Financing Under the California Lending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Needs Center
  55. State of Hawaii. "Status of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Authority's Activities: Report to the Governor and the Legislature of the State of Hawaii"
  56. . RI Infrastructure Bank.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3).
  57. Devashree Saha and Mark Muro. "Green Banking Goes Local"
  58. Devashree Saha and Mark Muro. "Green Banking Goes Local"
  59. Thomas Heath and Aaron C. Davis. "DC Regulators green-light Pepco-Exelon Merger, creating the largest utility in the nation"
  60. . March 2012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7).
  61. . Green Investment Bank.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62. Green Investment Bank. "Summary of Transactions: Transactions to Date"
  63. . Wwf.org.uk. 2015-11-24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64. (PDF). July 2016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18).
  65. . Cleanenergyfinancecorp.com.au.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66. 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 "Annual Report 2014-2015"
  67. . euronews.business. 2023-11-13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68. . Greenbanknetwork.org. 2014-06-20 [2016-07-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