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嗣
生平
《汉书 · 叙传》描述:「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其中班嗣所持「赐书」,是父亲班斿与刘向一起校订宫中秘书时,汉成帝所赐秘书之副本,此所谓「秘书之副」,实为世所罕见者也。且与班嗣、 班彪关系密切的缘故,使得他的朋友——文学家扬雄,有机会阅读这些秘籍,眼界为之大开, 思想也随之改变。
家世
班氏家族从汉初以来即为豪门世族,班固能文善武、班超威震西域,班昭为东汉唯一女学宗匠,皆对中华地区影响之大。班彪、班固及班超,三人合称「三班」,「三班」其中一班有时还不认为是指班超,而被认为是指同样身为历史学家的班昭。
思想
班嗣虽然修行儒学,实际上尊崇庄子思想;认为老庄学说崇尚自然澹泊,不追逐世俗所看重的一切,和儒家讲求的忠孝仁义不同,且认为自然与名教相互对立,「世教」与「自然」之大道并不兼容。并说道:「庄子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锤圣人之罔,不麒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如同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所评论,他以道家和儒家相互比较,道家可以弥补儒家的缺漏,甚至具备儒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兼具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及法家等各家的优点, 更加适合政治之需要,有助于开启良性政治。 在司马谈心目中「老子」或者「《老子》」拥有与圣人同等之尊贵地位。
典故
沽名钓誉/利锁名缰[1]:《汉书.卷一○○.叙传上》:「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欲借其书,嗣报曰:『……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既系挛于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桓谭欲向班嗣借书的事情。桓谭博学多闻,遍习五经,是一位儒者。班嗣虽然也学儒术,但更喜好黄老之学。有一次桓谭想向班嗣借黄老之书,班嗣知道了就回复说︰「黄老之学崇尚清虚无为,不受世俗所羁绊,与儒学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经习惯孔孟的仁义之道,被世俗名利的缰锁所束缚,敬服周公、孔子的遗范,推崇颜渊、闵子骞的德行,既然你眷恋不舍儒家的礼教,又何必让黄老之学困惑你呢?」后来「名缰利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因名利的羁绊而不得自由。
故步自封[2]:「故步」见于《汉书.卷一○○.叙传上》:「嗣报曰:『……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恐似此类,故不进。』」当有人向班嗣认为既然已经学习儒家思想了,就不要再读老庄,免得像《庄子》里的燕国人一样,要学赵国人优雅的步姿,结果非但没学成,连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国。这里的典源用了「故步」。「自封」见于晋.庾阐〈断酒戒〉。作者在文中阐述戒酒的原因,认为酒瘾一上来就放纵自己喝酒,会伤害纯真自然的本性。于是作者便将酒杯、酒壶等一切酒器打破,以表示自己戒酒的决心。有个酗酒的朋友听了这件事,气得反驳他说:「酒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爱,连古代圣贤也不例外,他们也不致于丧失本性。你把酒器打破,做这样地自我限制,不过是忌口,但心里还是想着它,又有什么用?」庾阐回答说:「人生下来时没有任何欲望,但后来欲望慢慢养成,都是受到周围物的影响。如果把这些诱因铲除,心就不会蠢蠢欲动。心能静得下来就会快乐,不会受到欲望的干扰。所以忌口不只是忌口而已,也能忌心。」朋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称是。这里的典源用了「自封」。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故步自封」,用来指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班生[3]:信奉老庄,超脱人世著名。《宋书·谢灵运传》:「愧班生之夙悟,惭尚子之晚研。」原注:「班嗣本不染世,故曰夙悟。」
参考文献
《汉书.卷一○○.叙传上》
https://www.newton.com.tw/wiki/班嗣
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204594-669.html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利名缰锁&search=沽名钓誉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故步自封
http://jas.hkbu.edu.hk/site/YCY/upload/mw_data/file/mw_data_1936_5694c286eea97.pdf
- 教育部,卡米尔. . pedia.cloud.edu.tw. [2020-12-14] (中文(台湾)).
- 教育部,卡米尔. . pedia.cloud.edu.tw. [2020-12-14] (中文(台湾)).
- . www.chinesewords.org. [202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