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文化交流
满汉文化指满族文化经过汉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所产生各具两族特色的清代文化[参 1],大部分情况下亦指清朝文化之实体,并且延续影响民国创建之后。三百多前,满族(女真)文化就开始了由原始的萨满文化体系向广泛吸收蒙汉等周遭民族文化。自满族征服中原以后,更加专注吸收汉族文化,并以此原始萨满文化为基础进行自身的集成与创造特殊文化[参 2]。

概述
在17世纪,满族的清朝取代汉族的明朝取得了支配中国地位,一般认为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参 3]。但一些研究辽金元清史的日本学者认为,清虽和辽金元一样属于中国的征服王朝,但汉化深度和速度均逊于北魏等渗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汉化措施,并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并非全盘汉化,而是双向进行的。[参 4][参 5][参 6]。不过清朝的逐渐汉化仍然止不住,自清初以来,所有施政文书至少都以汉文、满文两种文本发布。但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乾隆在宫中常穿汉服以作娱乐[参 7]。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本。到19世纪,官方文档中的满文已基本为汉文所取代,如1875年清廷在与秘鲁换约时曾明确谕称:“惟换约事宜,中国总以汉文为凭”。[参 8]支持儒化说者则认为,清朝皇帝只是有选择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清朝皇帝也没有完全接受,而儒家只是汉文化的内容之一,汉文化不仅仅只包括文本和儒家,还有衣冠、风俗礼仪、各种宗教信仰等[参 9][参 10] 。
文化
名字
清代满族开始以汉字取名,如清朝皇室成员都有汉名,且遵从汉族的论字排辈习惯。许多满族文人、官员都有字、号。 清代称呼满人时不说姓氏,而是取其名字的第一个字当作姓氏使用(随名姓)。如荣禄称为“荣大人”,如同对汉人官员称“张大人”、“李大人”。
艺术

清代满族文人、官员亦积极学习汉族的诗文、字画,产生了许多书画家。
服饰

清朝强令汉人男子按满族习俗改变发式,剃去前额发,把头发编成辫子。当时统治者就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颁令[参 11]。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满人男性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清代汉族被迫放弃明代服饰,改穿与满族服饰相似的服饰,但在女装等方面,满汉服饰仍然有区别。详细请参考剃发易服。
清代服饰的样式虽然多以满族服饰为基础,但吸收了汉族服饰的纹样、色彩等特点。
建筑
清代皇家建筑完全使用汉族建筑样式。
宗教
中原民间信仰
入关前,满族已开始受到中原汉族文化和信仰的深刻影响。1615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同时兴修了堂子、地藏寺、玉皇庙、关帝庙、文庙、城隍庙和昭忠祠七大庙,玉皇庙和城隍庙为道教的宫观,关帝庙主要供奉三界伏魔大帝关公,文庙中供奉了孔子及以下4圣、12先贤、77先儒和79先贤。只有堂子为满族萨满教。其中,关羽崇拜最深入人心,很快超越了满族原有的部落神、祖先神,成为“护国之神”。清人王嵩儒曾提到:“本朝未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为兵略,故其崇拜关羽。”[参 12]
清兵入关之后,普通满族民众受中原汉族的民间信仰影响是最大的[参 13]。满族所祭之神明,除在家祭祖之外,已同汉族基本一致[参 13],尤以关帝崇拜为重。满族及其先世对关羽的崇拜由来已久,元朝时期即已盛行[参 14]。至万历年间,早已成为一种信仰。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尚未起兵之时,曾于明朝边疆处获伏魔大帝关圣帝君神像[参 14]。清朝时期,满族视关帝为“护国神”,言必尊称“关玛法”(满语:,穆麟德转写:guwan mafa,意为“关老爷”或“关爷爷”),不敢称其名讳,尊崇无以复加[参 13]。连关帝身旁的关平、周仓二位将军,也尊称老爷,礼敬有加。至于三清、玉皇、王母、三官、岳帝、北帝、吕祖、天后等各种道教神祇,满人亦多为崇信。满族也有财神崇拜,但所拜之财神不止一位。有红袍纱帽着明代装束的,有翎顶袍褂着清代装束的,还有一种财神则类似于狐仙[参 15]。满族还供奉灶神,灶神旁边通常还有其夫人“灶王奶奶”。传说灶王爷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人家这一年来的状况,主要是投诉其罪过,以供报应。所以清代满族人家还会在这一天烧香以及供上关东糖,称为送灶王,嘱咐灶神“好事多说,不好事少说”[参 16]。此外,满族还信奉长白山神、兔儿爷、茅姑姑等汉族神明和一些其他蒙、藏民族神明的习俗[参 17]。
参考文献
- 沈林. . 200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 崔明芬. (PDF). 中西文化研究 半月刊. 2008年6月 (中文(台湾)).
- . [201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9).
- 《异民族の支那统治史》与《异民族の支那统治概说》
- 郑钦仁、李明仁编译,《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 (日)吉田顺一,郑钦仁译,〈北亚的历史发展与魏复古的征服王朝理论〉
-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第120页
- 《清德宗实录》,卷13
- 张尔田.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七十五辑.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
- 姜小莉.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年, 第9卷 (第04期)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 参考剃发易服一节
- 李云霞; 刘健. . 澎湃新闻. 黑龙江民族丛刊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6-07-18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金启孮 2009,第95页
- 稻叶君山 & 但焘(译) 2008,第87页
- 金启孮 2009,第96页
- 金启孮 2009,第97页
- 金启孮 2009,第95, 97页
- 参考书目
- 定宜庄 , 满汉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ISBN:978750006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