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中原是漢族傳统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國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这一地区是華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後被視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2]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3][4]
中原(狹義) | |
---|---|
坐标:34°53′N 113°05′E | |
國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主要城市 | 郑州市 洛陽市 周口市 開封市 濮陽市 長治市 臨汾市 邯鄲市 南陽市 济南市 太原市 |
人口 | |
• 都會區 | ~24,170,000 |
古代文化比较先进的華夏部落居於黄河中游及下游流域地区,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以洛陽為中心,包括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狹義上即是指河南省,以中原官话为母语的地区 ;广义上則包括“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四省两市全部以及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周圍地區[5]。
除了上述狹義「中原」,東至黃海、北至燕山–戈壁沙漠、南至长江、西至流沙的地域,都屬於廣義上的「中原」[6][7][8]。
范围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国、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在不同的语境和时代下,中原的概念经常延伸,用来泛指不同的区域。如黄河下游属于海岱地区的山东也经常被中原概念囊括。春秋战国时楚国和秦国并不属于中原地区,但相对于更为遥远的越国燕国等,亦被视作中原和中国。中原可以作为地理概念,也可以作为历史概念及文化概念。中原可以涵盖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也可以包括长江、淮河流域,有时甚至可以包括整个华北地区,乃至整个汉地九州。中原与中国一样都是泛化的概念,但最早都仅指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晋中晋南一带。
地理
狹義上的中原地域,北有太行、霍山、呂梁山、太原盆地、臨汾盆地、上黨高地;南有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有嵩山及河洛盆地;东部沃野千里,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直達泰沂山脈西麓;西有華山,直達渭河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一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中原。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中原地区广袤的平原是古代黄河河水冲积的泥沙堆积而成。这里冬季虽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刮西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但到夏季又受太平洋高气压影响,从太平洋刮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了温热湿润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赤道西北风逐渐南移形成的不良影响。
廣義上,中原也可以指中國統治政權統治的疆域,不再拘限於傳統的中原範圍定義和傳統的漢地範圍定義,例如中國東北地區和港澳地區也可以列為中原的範圍。
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上的中原,表示中華文化的象徵,是正统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作為中華文明及漢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原也是漢族文化的象徵源頭。
歷史上,從文化意義的角度,東晉時衣冠南渡,京師自洛陽遷都金陵因而南北朝時被視為文化中心的江南被稱爲“文化中原”。这与华夏部落起源於中原有关,古代华夏部落通过与周边部落融合形成後世中国主体民族汉族。事实上,由秦朝至北宋定都於漢族地區境內的各个政权(即中原王朝),除蒙古族蒙古帝國(後更名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及滿族清朝外,其他曾經入主漢族地區的民族如匈奴、鮮卑等族均完全同化於汉文化之中。
自女真族占據漢地北部迫使宋室南渡,宋高宗定都杭州后,女真族金國於1153年將首都從上京遷至位於漢地的金中都、蒙古薛禪汗忽必烈於1267年將蒙古帝國的首都從哈剌和林遷至位於漢地的元大都。1421年,漢族明成祖正式將首都從漢地南部的南京遷都至漢地北部北京城,以北京周邊作為核心,中國政治中心從此移至华北。
文獻記載的「中原」例子
- 重耳:「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9]。
- 諸葛亮:「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10]
- 晉書地理志:「自中原亂離,遺黎南渡。」[11]
- 東晉時,江南童謠曰:「元帝鳩集遺餘,以主社稷,未能克復中原,但偏王江南。」[12]
- 張浚進言:「奏遣岳飛屯荊、襄以圖中原。」[13]
- 洪武本紀:「中原大亂,太祖故得次第略定江表。」 [14]
- 黃池之會,「吳彊,陵中國(中原)」[15]。
- 越王無彊「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中原諸侯)爭彊」[16]。
- 范睢:「今夫韓、魏,中國(中原)之處而天下之樞也。」[17]
- 黃歇:「王破楚於以肥韓、魏於中國(中原)而勁齊,韓、魏之強足以校於秦矣。」[18]
- 陳亮:「荊、襄之地...可以爭衡於中國(中原)矣」[19]。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暴秦无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20]
其他含义
中原一词从现存文献最早可见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西汉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但这些中原并非是指中原地區,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参考资料
- 《辞海》释“中原”: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到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地區为中原者。
- 张新斌.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 (04期). ISSN 1008-5424.
- 李民.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0: 第7頁. ISBN 9787215072756.
- 有時將中原稱作中國,如《晉書》:「時中國亡官失守之士避亂來者,多居顯位,駕御吳人,吳人頗怨。」,有時《晉書》又將二者截然分開,如:「嘗慷慨謂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國,當高光之世,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定天下雌雄」
- 喻湘龙著:《中国民间图形创意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第10頁。
- 《晉書·載記第十八·姚興》 興如三原,顧謂羣臣曰:「古人有言,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三秦饒儁異,汝潁多奇士。吾應天明命,跨據中原,自流沙已東,淮漢已北,未嘗不傾己招求,冀匡不逮。然明不照下,弗感懸魚。至於智效一官,行著一善,吾歷級而進之,不使有後門之歎。卿等宜明揚仄陋,助吾舉之。」
- 《元史·窩闊台》八年秋七月,命陳時可閱刑名、科差、課稅等案,赴闕磨照。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斡魯朵:拔都,平陽府;茶合帶,太原府;古與,大名府;孛魯帶,邢州;果魯干,河間府;孛魯古帶,廣寧府;野苦,益都、濟南二府戶內撥賜;按赤帶,濱、棣州;斡陳那顏,平、灤州;皇子闊端、駙馬赤苦、公主阿剌海、公主果真、國王查剌溫、茶合帶、鍛真、蒙古寒札、按赤那顏、坼那顏、火斜、朮思,並於東平府戶內撥賜有差。
- 《明實錄·太祖》 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從徐達平中原,取沂莒密三州、克益都濟南東昌,轉下汴梁河南嵩州,渡河取磁州廣平通州,進克元都,招降元將平章謝雪兒等八十餘人、獲馬五百餘匹,略永平擒元將平章高家奴,下真定平太原平陽,自河中府渡河追元將孔興等,進取塵臺、攻鳳翔、逐李思齊,遂下鞏昌克平凉,至定西六盤招降元知院毛翔,下臨洮,徐達令正招撫土豪趙脫兒孫平章等及馬鞍山以西諸土酋。
-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 《出師表》《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五蜀書五》
- 《晉書/志/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揚州》
- 《晉書/志/卷二十八志第十八/五行中/言不從/詩妖》
- 《宋史/列傳/卷三百六十一列傳第一百二十》
- 《明史/本紀/卷一本紀第一太祖一/洪武元年前》
- 《秦本紀》悼公九年,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盟,爭長於黃池,卒先吳。吳彊,陵中國。
- 《越王句踐世家》王無彊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彊。
- 《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因進曰:「...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
- 《戰國策.秦策四.頃襄王二十年》:「...王破楚於以肥韓、魏於中國而勁齊,韓、魏之強足以校於秦矣。齊南以泗為境,東負海,北倚河,而無後患,天下之國,莫強於齊。...」
- 《宋史》卷四百三十六《陳亮傳》:「 荊、襄之地,在春秋時,楚用以虎視齊、晉,而齊、晉不能屈也。及戰國之際,獨能與秦爭帝。其後三百餘年,而光武起於南陽,同時共事,往往多南陽故人。又二百餘年,遂為三國交據之地,諸葛亮由此起輔先主,荊楚之士從之如雲,而漢氏賴以復存於蜀;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鄧艾、羊祜皆以其地顯名。又百餘年,而晉氏南渡,荊、雍常雄於東南,而東南往往倚以為彊,梁竟以此代齊。及其氣發泄無餘,而隋、唐以來遂為偏方下州。五代之際,高氏獨常臣事諸國。本朝二百年之間,降為荒落之邦,北連許、汝,民居稀少,土產卑薄,人才之能通姓名於上國者,如晨星之相望;况至于建炎、紹興之際,羣盜出沒於其間,而被禍尤極,以迄于今,雖南北分畫交據,往往又置於不足用,民食無所從出,而兵不可由此而進。議者或以為憂,而不知其勢之足用也。其地雖要為偏方,然未有偏方之氣五六百年而不發泄者,况其東通吳會,西連巴蜀,南極湖湘,北控關洛,左右伸縮,皆足以為進取之機。今誠能開墾其地,洗濯其人,以發泄其氣而用之,使足以接關洛之氣,則可以爭衡於中國矣,是亦形勢消長之常數也。」
- . 汉典.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