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庄
溪口为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南州嘉义郡。今嘉义县溪口乡。
溪口 / Keikōshō | |
---|---|
![]() | |
![]() 溪口在 ![]() | |
面积 | |
• | 33.0463平方(12.7592平方英里) |
• 行政中心 | 〒台南州嘉义郡溪口 |
• 日本投降、撤离台湾 | 1945年 |
今属于 | ![]() |
全国地方公共团体编号:消灭时尚未使用 邻近自治体:斗六郡:大埤 北港郡:元长 嘉义郡:新巷、民雄、大林街 |
行政区划
溪口庄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打猫南堡、打猫西堡、打猫北堡的25街庄。于1895年8月,属台湾民政支部嘉义出张所;1896年4月改隶台南县;1897年6月隶属嘉义县,1898年6月改隶台南县,1901年11月改隶嘉义厅,其中双溪口区、打猫区、仑仔顶区属打猫支厅,大潭区属新港支厅,而大埤头区属斗六厅。1904年2月及4月,嘉义厅、斗六厅实施街庄整并,整并为以下10庄:
- 打猫南堡:双溪口、顶坪、上仑、仑尾、本厅、厝仔、三叠溪、柳仔沟
- 打猫西堡:柴林脚
- 打猫北堡:游厝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而「双溪口」改称「溪口」,并将上述10庄合并为台南州嘉义郡「溪口庄」,庄辖域内分为溪口、顶坪、上仑、仑尾、本厅、厝子、三叠溪、柳子沟、柴林脚、游厝等10个大字[1]。
- 仑尾大字下有「天赦」、「仑尾」小字名[1]
1900年11月[2] | 1904年2月[2] | 1920年10月 | 1945年 | ||
---|---|---|---|---|---|
双溪口街、后港庄、沟明庄、小柴林脚庄 | 双溪口区 | 双溪口庄 | 溪口庄 | 溪口 | 溪口乡 |
顶坪庄、下坪庄、竹围仔庄 | 顶坪庄 | 顶坪 | |||
下仑庄、上仑庄、菜堂庄、新兴庄 | 上仑庄 | 上仑 | |||
仑尾庄、天赦庄 | 仑尾庄 | 仑尾 | |||
本厅庄 | 本厅庄 | 本厅 | |||
厝仔庄 | 打猫区 | 厝仔庄 | 厝子 | ||
三叠溪庄、下员林庄 | 仑仔顶区 | 三叠溪庄 | 三叠溪 | ||
南靖厝庄、柳仔沟庄、阿连庄 | 柳仔沟庄 | 柳子沟 | |||
田心仔庄、柴林脚庄 | 大潭区 | 柴林脚庄 | 柴林脚 | ||
游厝庄、潭肚藔庄、牛埔藔庄 | 大埤头区 | 游厝庄 | 游厝 |
人口
大字别 | 内地人 | 台湾人 | 中华民国人 | 小计 |
---|---|---|---|---|
溪口 | 34 | 3,450 | 12 | 3,496 |
顶坪 | 724 | 724 | ||
上仑 | 804 | 804 | ||
仑尾 | 1,856 | 1,856 | ||
本厅 | 507 | 507 | ||
厝子 | 361 | 361 | ||
三叠溪 | 720 | 720 | ||
柳子沟 | 4 | 1,004 | 1,008 | |
柴林脚 | 2,097 | 2,097 | ||
游厝 | 1,979 | 1,979 | ||
小计 | 38 | 13,502 | 12 | 13,552 |
参见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 嘉义厅. . 嘉义厅报. 1904-02-17.
- 台湾总督府. .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 193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