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郡

北港郡日语: Hakkō gun */?)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之一,隶属台南州,郡役所设于北港街

北港郡
日治台湾台南州的
1920年-1945年

北港郡在 日治台湾台南州的位置
首府北港街
面积 
 1942年
342.7481平方(132.3358平方英里)
人口 
 1942年
126334
历史 
 成立
1920年9月1日
 日本投降,撤离台湾。改制为台南县北港区
1945年11月9日
行政分区1街 4
前身
继承
嘉义厅
台南县
今属于 中华民国台湾
云林县

北港郡管辖北港街、元长四湖口湖水林。辖域即今云林县北港镇元长乡四湖乡口湖乡水林乡等地。

统计

1942年本籍国籍别常住户口[1]
街名 面积
(km²)
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国籍
台湾 内地 朝鲜 中华民国 其他外国
北港街 41.4999 31,231 1,405 16 225 0 32,877 792
元长 70.7074 22,356 94 0 20 0 22,470 318
四湖 77.1189 21,204 116 0 13 0 21,333 277
口湖 80.4612 22,348 109 0 17 0 22,474 279
水林 72.9607 27,020 147 0 13 0 27,180 373
北港郡 342.7481 124,159 1,871 16 288 0 126,334 369

后续发展

1945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通过之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中,将北港郡与虎尾郡合并为北港县,为该地方政制的9个一级县之一。1945年10月,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认为该政制不符实际,因此「台湾接管计划地方政制」并未实施,而一级县北港县区划也未列入行政区划。改为原州厅为县,原郡改为县辖区,原街改为镇乡,原州辖市改为省辖市或县辖市;台南州北港郡因此改为台南县北港区。1950年,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的中华民国废止此政制,北港县之行政区划规划亦被废止。

1950年,全台行政区重划,台南县被拆为台南县、嘉义县、云林县,而北港区废区,下辖乡镇被划入云林县;由于当时新设的云林县县治设于斗六镇,引发原北港区居民不满,要求省政府将北港区下辖乡镇改划入新设立的嘉义县,但最后并没有成功[2]

历任郡守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副岛寅三郎
(?–?)
1920年9月1日[lower-alpha 1]1921年7月4日
2 隈元多市郎
(?–?)
1921年7月4日[lower-alpha 2]1924年12月23日
3 藤黑总左卫门
(1879–?)
1924年12月23日[lower-alpha 3]1931年8月11日 1.北港郡公会堂竣工。
2.北港郡役所竣工。
3.北港水道竣工。
4 阿部熊男
(1890–1935)
1931年8月11日[lower-alpha 4]1934年9月3日[lower-alpha 5]
5 立川义男
(1898–?)
1934年9月3日[lower-alpha 6]1936年10月20日[lower-alpha 7] 北港神社镇座。
6 竹中宪二
(1895–?)
1936年10月20日[lower-alpha 8]1939年1月28日[lower-alpha 9]
7 林弥辅
(1887–?)
1939年1月28日[lower-alpha 10]1942年4月15日 设立北港专修农业学校
8 鸟羽象三
(?–?)
1942年4月15日[lower-alpha 11]1945年10月25日 北港神社升格为县社。

附注

    1. 台中厅庶务课事务官
    2. 台南州嘉义郡警察课长。
    3. 原台南州嘉义郡庶务课长。
    4. 原台南州嘉义市庶务课暨财务课长。
    5. 改任花莲港厅庶务课长。
    6. 内务局地方课属。
    7. 改任台北州内务部教育课长。
    8. 原内务局地方课属。
    9. 改任台北州宜兰郡守。
    10. 原台北州新庄郡守。
    11. 台中州知事官房文书课长。

    参考文献与网站

    1.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编. . 台北: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1943.
    2. . [201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