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郡

斗六郡日语: Toroku gun */?)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之一。该郡隶属台南州

斗六郡
 Torokugun
 日本台南州(台湾)的
斗六郡在 日治台湾台南州的位置
斗六郡在日本台南州的位置
历史
  废除1945年
废除理由:日本投降、撤离台湾
继承
[[改制为台南县斗六区]]
今属于 台湾云林县
全国地方公共团体编号:消灭时尚未使用

斗六郡役所设于斗六街。斗六郡管辖斗六街、斗南街古坑大埤莿桐。辖域即今云林县斗六市斗南镇林内乡古坑乡大埤乡莿桐乡等地。

统计

1942年本籍国籍别常住户口[1]
街名 面积
(km²)
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国籍
台湾 内地 朝鲜 中华民国 其他外国
斗六街 140.5726 41,027 1,465 13 218 5 42,728 304
斗南街 48.1505 24,480 275 0 125 0 24,880 517
古坑 166.6059 22,927 167 0 2 0 23,096 139
大埤 45.8771 16,201 30 0 17 2 16,250 354
莿桐 62.5962 16,524 262 0 28 1 16,815 269
斗六郡 463.8023 121,159 2,199 13 390 8 123,769 267

后续发展

1945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通过之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中,计划将斗六郡台中州竹山郡新高郡合并为斗六县,为该地方政制的30个之一。

1945年10月,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认为该政制不符实际,因此「台湾接管计划地方政制」并未实施,仅将州厅-郡-街、改称县-区-镇、乡,斗六郡改制为斗六区。1950年,斗六区与虎尾区北港区合并为一县,当时斗六县名称曾被提出讨论,最终选择1887年至1895年曾使用的云林县做为县名。然而,1887年至1895年的云林县包含云林(今竹山)地区,但1950年新成立的云林县却不包含竹山,因而形成云林县却没有云林的情形。

历任郡守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山口德治
(?–?)
1920年9月1日[lower-alpha 1]1924年12月23日 浊水发电所激活。
2 石井善次
(?–?)
1924年12月23日[lower-alpha 2]1931年9月25日[lower-alpha 3] 1.斗南水道竣工。
2.斗六神社镇座。
3 仓内孝
(?–?)
1931年9月25日[lower-alpha 4]1934年9月3日[lower-alpha 5]
4 斋藤舍雄
(1883–?)
1934年9月3日[lower-alpha 6]1936年12月26日
5 中松乙彦
(1889–?)
1936年12月26日[lower-alpha 7]1939年1月26日[lower-alpha 8] 斗六神社升格为无格社
6 若森伦次郎
(1910–2002)
1939年1月26日[lower-alpha 9]1939年11月16日[lower-alpha 10]
7 渡部政鬼
(1898–?)
1939年11月16日[lower-alpha 11]1942年4月15日[lower-alpha 12]
8 中山义男
(1896–?)
1942年4月15日[lower-alpha 13]1945年10月25日 设立斗六农业实践女学校

附注

    1. 嘉义厅斗六支厅长。
    2. 土木局庶务课属。
    3. 改任台中州员林郡守。
    4. 内务局地方课属。
    5. 改任内务局土木课事务官。
    6. 台南州东石郡守。
    7. 原台中州竹山郡守。
    8. 改任台南州嘉义郡守。
    9. 原台南州嘉义市助役。
    10. 改任高雄州教育课长。
    11. 台北州基隆市助役。
    12. 改任台中州大甲郡守。
    13. 台北州宜兰市助役。

    参考文献与网站

    参考来源

    1.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编. . 台北: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194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