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神社
淡水神社為臺灣日治時期位於台北州淡水郡淡水街(今新北市淡水區)的神社,落成於昭和14年(1939年),二戰後廢止,改為忠烈祠至今。
淡水神社 | |
---|---|
/ Tansui Jinjya | |
基本 | |
位置 | 台北州淡水郡淡水街油車口字油車口 (今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之新北市忠烈祠) |
宗教 | 神道 |
主祭神 |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明治天皇 大物主命 崇德天皇 |
例祭 | 11月10日 |
社格 | 無格社 |
建筑详情 | |
本殿構造 | 流造 |
建立时间 | 昭和14年(1939年) |
拆毁时间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廢止 |
地圖 | |
神道 |
---|
介紹
歷史
淡水郡守星野力在昭和11年(1936年)10月組織了地方官民63人,發議興建淡水神社,以達到「一郡一社的目標」,並成立淡水神社造迎奉贊會。1937年6月,選定了淡水神社的基地,而後由狩野正好繼任淡水郡守,其將淡水神社規模擴大,建設經費約13萬圓[1]。1938年5月,淡水神社的興建材料運抵淡水車站,由官民一同拖運至神社的興建基地,並在5月30日舉行地鎮祭,10月舉行上棟祭[2],1939年6月1日鎮座,社格是無格社,祭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明治天皇、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例祭日為11月10日。神社選址於台北州淡水郡淡水街油車口字油車口(今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之新北市忠烈祠),恰好在滬尾砲台旁,此地曾為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而昔日神社前有成排的松樹,為淡水八景之一的「松濤落日」,淡水各機關學校也會定時參拜[3]。
二戰後,淡水神社廢止,1953年成為台北縣忠烈祠。1975年依原有神社基座改建為現貌之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2011年隨台北縣更名新北市而改名為新北市忠烈祠[4]。
社掌
- 小笠原清禧:1939年至1945年[6]
神社建築
淡水神社原配置有參道、混凝土造明神鳥居2基、燈籠(石燈籠、大石燈籠、混凝土半木造春日燈籠)數對、揭示場、社號標、切妻造手水舍、具唐破風或切妻破風入口的入母屋造社務所、切妻造或校倉造倉庫(緊鄰社務所),主體建築部分與桃園神社類似,有切妻造神門、入母屋造拜殿、與拜殿左右兩側相接的神饌所與祭器庫、切妻造渡殿/幣殿、流造本殿等[7]。
參考來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淡水神社 |
- 臺灣三成協會. . まこと. 1939-06-10.
- . 臺灣日日新報. 1938-10-25.
- 時空旅人. . 2010-03-03 [201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中文(臺灣)).
- 新北市忠烈祠. . [201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4) (中文(臺灣)).
- 記者黃其豪. . 自由時報. 2005-12-20 [201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5) (中文(臺灣)).
- 臺灣總督府.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阿六. . 2007-02-12 (中文(臺灣)).
關聯項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