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街
板橋街為臺灣日治時期1929年6月至1945年10月間存在之行政區,原為1920年10月成立的板橋庄,轄屬台北州海山郡,也是海山郡行政中心海山郡役所的所在地。今新北市板橋區。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行政區劃
板橋街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原屬擺接堡之街庄,在1895年隸屬於臺北縣,在1897年9月隸屬臺北縣新莊辨務署,在1898年3月改隸三角湧辨務署,在1899年10月改隸臺北辨務署,板橋地區在此時主要劃分為「第12區」、「第13區」[1][2]。在1901年11月11月,改隸臺北廳枋橋支廳,在1901年12月7日劃分為臺北廳下的「第18區」、「第19區」[3]。1904年4月1日,板橋地區被整併為枋橋街、後埔、四汴頭、湳仔、番仔園、沙崙、溪洲、深坵、埔墘、港仔嘴、下深坵、江仔翠、新埔、社後、崁頭厝庄等15庄[4]。1906年1月1日,第18區及第19區合併為「枋橋區」[5]。1918年3月19日,崁頭厝庄被公告廢止[6]。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枋橋」改稱「板橋」,擺接堡及海山堡合併為臺北州海山郡;前述14庄合併為臺北州海山郡「板橋庄」,轄域內分為板橋、後埔、四汴頭、湳子、番子園、沙崙、溪洲、深丘、下深丘、埔墘、港子嘴、江子翠、新埔、社後十四個大字[7]。
- 番子園大字下有「番子園」、「三抱竹」、「浮洲」小字名
- 溪洲大字下有「番子埔」、「楛柃[8]脚」、「頂溪洲」、「洲子」、「下溪洲」、「中溪州」小字名
- 江子翠大字下有「第三崁」、「第二崁」、「溪頭」、「新埔」、「大埔尾」、「第四崁」、「第一崁」、「中洲」小字名[7]
1929年6月1日,板橋庄升格為「板橋街」。二戰後,板橋街改為臺北縣板橋鎮。
1901年 | 1906年[5] | 1929年-1945年 | 1946年 | |||
---|---|---|---|---|---|---|
區[3] | 街庄[4] | 區 | 街庄 | 庄 | 大字 | 鄉鎮 |
第18區 | 後埔庄 | 枋橋區 | 後埔庄 | 板橋街 | 後埔 | 板橋鎮 |
四汴頭庄 | 四汴頭庄 | 四汴頭 | ||||
湳仔庄 | 湳仔庄 | 湳子 | ||||
三抱竹庄 | 番仔園庄 | 番子園 | ||||
沙崙庄 | 沙崙庄 | 沙崙 | ||||
楛柃脚庄、沙崙溪洲庄 | 溪洲庄 | 溪洲 | ||||
枋橋街 | 枋橋街 | 板橋 | ||||
第19區 | 新埔庄、社後庄、深坵庄 | 崁頭厝庄 | ||||
崁頭厝庄 | 新埔 | |||||
新埔庄 | 新埔庄 | |||||
深坵庄 | 深坵庄 | 深坵 | ||||
埔墘庄 | 埔墘庄 | 埔墘 | ||||
港仔嘴庄 | 港仔嘴庄 | 港子嘴 | ||||
下深坵庄 | 下深坵庄 | 下深丘 | ||||
溪洲庄 | 江仔翠庄 | 江子翠 | ||||
社後庄 | 社後庄 | 社後 |
街庄長
設施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