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泽

李双泽1949年7月14日—1977年9月10日),毕业于国立师大附中淡江大学。画家、作曲家、民歌歌手,与胡德夫杨弦被共尊为台湾校园民歌运动的催生者。

生平简历

李双泽,有「中国鲍比迪伦」之称的青年作曲家。

父亲为菲律宾华裔的李双泽,小学时就随母亲经香港来到台湾。1968年,李双泽考进淡江文理学院(后改制成淡江大学)数学系[1],却与建筑系颇有渊源:曾想放弃数学系课业、转往建筑系发展。在艺术评论家顾献梁兼任淡江大学建筑系主任后,启迪了李双泽往文艺界开拓的方向。李双泽几乎选修了建筑系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尤其喜爱席德进水彩课;却因数学系本科的学分数不足,无法转系成功。然而这已奠定李双泽日后深耕艺文的基础。

1972年,李双泽开始在台北市各地打工谋生。在当时人文集粹的哥伦比亚大使馆咖啡厅中,有着跟李双泽一样的青年,像是胡德夫杨弦韩正皓吴楚楚等人。[2]李双泽说:「在国外从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繁华的场所:桃木细雕桌椅,落地窗加腥红地毡;绅士淑女,珠光宝气;牛排滋滋作响,刀叉杯盘交错;胡德夫在钢琴后,钢琴随着旋转台转。」这时候的台湾,中华民国甫与日本断交,退出联合国,国际地位逐步下滑;而青年学子口中哼哼唧唧的仍是西洋歌曲,对自己语言的歌谣兴趣缺缺。有感于此,李双泽立志要「唱自己的歌」。当时胡德夫为了父亲的手术费用,在哥伦比亚咖啡厅驻唱;李双泽问他:「你是卑南族吧,你们有没有自己的歌?唱一首你们自己的歌!」胡德夫愣了一下,一时想不起来有什么「自己的歌」可以唱[3];过了一会,才想起小时候父亲唱过的一首歌《美丽的稻穗》。胡德夫唱了这首歌,并教大家一起唱。这埋下了日后李双泽奔走各大专院校鼓吹「唱自己的歌」之种子。[4][5][6]

1973年,李双泽与胡德夫共同安排胡在淡江文理学院国际学舍举行的民歌演唱会。隔年,李双泽于台北美国新闻处办了生平第一次个人画展,并任职于淡江文理学院出版部明日世界杂志社美编组[7]。1975年,李双泽于淡江数学系肄业,出国游历学画。在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与美国周游,看遍社会上的不平等与种族歧视,这是欧美「阳光下的阴影」,李双泽开始用大量文本来书写自己的看法。

淡江事件

1976年12月3日,淡江文理学院在校内举办「西洋民谣演唱会」,由陶晓清主持。在首位歌手黄华勤表演结束后,李双泽拿着一瓶可口可乐,背着一把吉他上场[8][9]。李双泽先唱了四首台湾民谣《补破网》、《恒春之歌》、《雨夜花》、《望春风》后,在《国父纪念歌》第一段停了下来、质问台下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唱,后又唱了鲍勃·迪伦的歌《答案在风中飘荡》下台,下台前还问:「你们为什么要花二十块钱,来听中国人唱洋歌?」陶晓清圆场道:「谢谢李先生给了我们今天的音乐会带来了第一个高潮。他也提出一个很值得我们考虑的严肃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适合在今晚讨论,我们回家之后,不妨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有意见写下来,在校刊上讨论。今天大家是来听音乐会的,我们还是以愉快的心情继续欣赏节目。」隔天便燃起台湾艺文界对「中国现代民歌」的论战,并在之后几期的《淡江周刊》上有热烈讨论,史称「淡江事件」。[10][11][12][13]

逝世及死后影响

1977年9月10日,李双泽在台北县淡水镇(今新北市淡水区兴化店海滩因拯救溺水的外国游客而淹死,得年廿八岁。[14][15]

淡江事件后到1977年9月10日李双泽逝世前,李双泽不断创作,用自己的语言来贯彻「唱自己的歌」,引爆1970到1980年代整个台湾校园民歌的流行风潮。[4]

1994年,排湾族诗人莫那能回忆,当他在台北市第一殡仪馆中面对李双泽浮肿的尸体,想起在红毛城、山猪寮、淡水河边「我看着他画画,他唱他作的民歌,我唱排湾族的民歌」的日子,「我悲从中来,对着他的尸体大声唱起原住民哀悼亡灵的歌,却把管理员吓愣了,当我要唱第二首时就被阻止了」[16]

作品

李双泽与友人共完成了九首作品,兹列表如下:[11][17][18]

歌名作词或改编作曲附注
我知道梁景峰李双泽
老鼓手梁景峰李双泽
我们的早晨梁景峰李双泽、徐力中
美丽岛梁景峰李双泽原词:陈秀喜
少年中国李双泽李双泽原词:蒋勋
送别歌李双泽李双泽
红毛城李双泽徐力中原词:李利国
愚公移山杨逵李双泽
心曲徐𬣙李双泽原诗收录于《灯笼集》

在写作完《美丽岛》后,李双泽生前并没有发表过这首歌。《美丽岛》初次现世,是在李双泽告别式上,于前夜由杨祖珺与胡德夫彻夜整理李氏遗留的手稿,编录而成。[19][20]《美丽岛》与《少年中国》,当时送交行政院新闻局审核都未通过:《美丽岛》因曾为党外运动人士传唱而被判定有台独意识,《少年中国》则由于被红统派人士传唱而被判定亲中共。由同一作者所作的两首作品,能被统独两派所使用与遗弃,对并没有特别政治立场的李双泽来说颇为讽刺。[21][22][23]

1978年,李双泽的中篇小说终战的赔偿获得吴浊流文学奖,文集《再见,上国》由长桥出版社发行[24]。1979年,党外人士欲藉创办杂志而创立政党,藉用《美丽岛》为其杂志刊名。1979年9月8日台北市中泰宾馆的《美丽岛杂志》创刊酒会,遭《疾风杂志》与一群自号「爱国人士」者闹场。在一片推挤喧嚣的混乱中,杨祖珺唱起了李双泽创作、没有政治立场、没有暴力的《美丽岛》。1979年12月10日,政府对集会民众展开镇压,史称「高雄事件」,也即是「美丽岛事件」。[25]

1987年,李双泽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美丽岛与少年中国》出版。[26]2007年10月1日,淡江大学于校内牧羊草坪上举行李双泽纪念碑揭碑仪式,由其友蒋勋题碑。[27][28]2007年10月4日,淡江大学得野火乐集协助,于该校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唱自己的歌:30年后再见李双泽纪念演唱会」,由当年淡江事件时与李双泽同台的主持人陶晓清主持,胡德夫与杨祖珺再次合作演唱《美丽岛》缅怀李双泽。[29][30]

2009年6月27日,参拾柒度制作公司制作的李双泽纪念唱片专辑《敬!李双泽/唱自己的歌》获得第20届金曲奖流行音乐作品类评审团奖。[31][32]

参考数据

  1. . nrch.culture.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台湾大百科全书 (中文(中国大陆)).
  2. 邱祖胤. . 中国时报. 2015-09-10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 精选书摘.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8-03-31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台湾)).
  4. . 放言Fount Media.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5. . tkutimes.tku.edu.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6. . www.inksudu.com.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7. . www.ac.tku.edu.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8. 郑淳予. . 中时新闻网. 2015-04-04.
  9. . events.tku.edu.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10. 陶晓清. . 音乐与音响. 1977年2月, (45): 20–21.
  11. 姜振丰. (PDF). 2008-06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2).
  12. . www.twreporter.org.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13. . tw.people.com.cn.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14. 翟启豪. . 香港01. 2017-03-02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1) (中文(香港)).
  15. . Yahoo News. 2017-11-01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16. 莫那能. . 祖灵之邦. 2000-12-26 [201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此文由莫那能口述、卢思岳采访整理,收录于杨泽主编《七○年代忏情录》(时报文化1994年12月出版,ISBN 9571314749)。
  17. 梁景峰. . 长桥出版社. 1978: 271-279.
  18. 雄师美术编辑小组. . 雄师美术. 1978年4月, (86): 151.
  19. . Yahoo News. 2017-10-19 [2023-10-18] (中文(台湾)).
  20. 中央通信社. . 中央社 CNA. 2017-10-19 [2023-10-18] (中文(台湾)).
  21. Storm.mg. . www.storm.mg. 2021-02-03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22. . 故事 StoryStudio. 2016-05-17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23. . www.cmmedia.com.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24. . db.nmtl.gov.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25. . www.twreporter.org.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26. . www.twreporter.org.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27. . www.tamsui.org.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28. .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07-10-01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繁体)).
  29. . www.ac.tku.edu.tw.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0. Chen, Melody. . JIBAO.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31. TTV. . 金曲26.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中文(台湾)).
  32. TVBS. . TVBS.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