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
慧思(515年—577年)禅师,俗姓李,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南北朝佛教禅师,为天台宗二祖。(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则慧思尊者为三祖)。十五岁出家,曾师当时著名的慧文禅师,从受禅法。[1]北齐天保五年(554),慧思至光州,为众说法达十四年余久,声闻远播。又于河南南部大苏山法传智𫖮,世称智者大师。 陈光大二年(568),[1]慧思始入衡山,遂有“南岳尊者”之称。因居于南岳衡山,也称南岳慧思。
生平
慧思长期持诵《法华经》。 自言其为十信位中的铁轮位[2]。 《天台九祖传》记录,[3]慧思禅师曾于光州大苏山的十四年当中,为大众讲经说法,声名远播,不分远近,前来归止的学徒日益增多,从而遭受恶人的妒忌诽谤,多次下毒于食物中加害,但皆由于师的禅定功夫深厚,终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陈代光大二年(西元五六八年)师入南岳衡山,[3]悟三生行道之迹,能知宿命及一生善恶业相,曾于树林中掘出过去三世出家为僧时,所居住过的堂宇层壁地基和瓦钵器皿。 慧思预知了智者大师与陈国有缘,特别嘱咐智者大师到陈国弘法,广为传灯化物。慧思禅师受到了当朝宣帝的礼遇推崇,尊称为思大禅师、南岳尊者。[3]
著作
根据《大唐内典录》,慧思的著作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立誓愿文》、《随自意三昧》、《法华经安乐行义》、《四十二字门义》、《次第禅要》、《释论玄门》、《三智观门》。仅前四部流传下来,其余皆散佚。[4]日本天台宗僧证真《四十二字门略抄》有引《四十二字门义》文,内容是以四十二字陀罗尼配合《菩萨璎珞本业经》四十二贤圣位。
道宣《续高僧传》、《大唐内典录》未载《大乘止观法门》,日本奈良时代古文书(公元751、753年)记载此书,其作者是迁禅师,或载是南岳思禅师[5]。《天台宗章疏》(公元914年)录《大乘止观法门》为慧思作。《东域传灯目录》记载「(隋西京禅定寺道场昙迁)又撰大乘止观一卷。私或题南岳大师撰,而文义全同」。日本天台僧证真指本书「未必定南岳说」,圣严主张本书为慧思所传,但也同意本书「文势与南岳其余各书不相类似,这也是事实」[5]。
陈寅恪认为「日本传来之《大乘止观法门》一书,乃依据《大乘起信论》者,恐系华严宗盛后,天台伪托南岳而作。……不能据以论南岳之思想也。」[6]。本书之文句「经言:即是法身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引自《不增不减经》「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这一略引流行于华严宗门人,如智俨[7]、法藏[8]、澄观[9]、元晓[10]、智憬[11][12]等人的著作中,并可追溯至净影慧远[13]、菩提留支[14]。
师承
北齐慧文
慧思《立誓愿文》节选
“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 “应常念本愿舍诸有为事。名闻及利养乃至恶弟子内外悉应舍。专求四如意八种自在我五眼及种智。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具足神通力可化众生耳。”
轶事
一日慧思对南岳神与众言说:南岳是贫僧前三生的栖身之地。[16]慧思指着岩石下的一块布满青苔的石板说:我一生曾在此坐禅,遭遇歹人砍下首级。南岳神令随从严密追察,结果从附近的坑穴里寻得朽木色的无头枯骨一具。[17]今名一生岩者。
行至西南隅,禅师指着一块巨石说:贫僧二生曾在此独居,修得善终。[16] 南岳神原地勘察,发现一具保存完整的骨殖,晶莹洁白。[17]今名二生塔者。
走到般若寺与南台寺之草木丛生地,慧思指着脚下的平地说:此处原是一座巍峨古寺,贫僧三生曾在此任住持。[17]吾第三生曾托居其处。[16] 南岳神当即招募民工伐木掘土,露出了离地面五尺下的殿宇基石和僧用法器等佛门圣物。
慧思持修于衡山讲演《般若经》,门下一时汇集上万听众;后世僧人为缅怀德泽,于慧思一生坐禅的岩下立一刻“一生岩”的石碑,在慧思二生独居的巨石上建造一座“二生塔”,慧思讲说《般若经》的台旁建造起“三生藏”。[17]
传说
日本古代曾传说圣德太子是他转世。
注释
- .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道宣《续高僧传》卷17〈慧思〉:「又咨:『师位即是十地?』思曰:『非也,吾是十信铁轮位耳。』」
- .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 .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圣严. . [2022-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
- 朱文光. . 中华佛学研究. 1997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对治道时本识都尽,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随其流处成其别味。」
- 华严经探玄记:「即此法身以惑污故,流转五道,名为众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即《不增不减经》。法身即是真如,流转五道即是随缘,名曰众生是差别义。」
- 大乘起信论别记:「如经即此法界为诸烦恼之所漂动,流转五道名为众生」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流转本际经即此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
- 圣凯. . [2022-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 《大乘义章》:「是以不增不减经言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故经说言即此法身轮转五道名曰众生」
大乘起信论义疏:「是以不增不减解言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为众生。」 - 《金刚仙论》:「即法身上有此众生名字,不离法界外别有众生可度也。故《不增不减经》言:惑覆法身名为众生也。」
- 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北齐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石藏,闭封岩壑中。座下静琬法师承师咐嘱,自隋大业迄唐贞观《大涅槃经》成。”
- .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 .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外部链接
- 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大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慧思禅师之法华三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