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

徐本1683年—1747年),字立人、号是斋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朝少傅正一品大学士云骑尉世职、赏「紫禁城骑马」荣誉。二甲进士出身,旋改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抚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后官至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乾隆九年六月因疾解任职位,乾隆皇帝为其加太子太傅衔,乾隆十二年过世后,谥号文穆,并晋赠少傅衔。随后先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入祀浙江贤良祠,随后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再入祀京师贤良祠。其父是康熙朝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徐潮,其弟则是陕西巡抚徐杞,其子徐以烜则官至礼部右侍郎

徐本
大清 云骑尉
大清 少傅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赏紫禁城骑马
国家清朝
时代清前中期
主君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徐姓
立人
是斋
族裔汉族
籍贯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出生清朝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1683年10月13日)[1]
逝世清朝高宗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747年12月27日)[1]
65岁
康熙57年二甲第十二名进士

生平

翰林正途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本以32岁的年纪高中进士,获二甲第十二名的「进士出身」。随后同年的十月十五日(12月6日),成为翰林院庶吉士[2]

康熙六十年四月二十四日(1721年5月19日),在经过散馆考试之后,35岁的徐本被任命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3]

雍正元年(1723年),身为编修的徐本担任圣祖仁皇帝实录纂修官一职。[4]

雍正四年六月一日(1726年6月30日),44岁的翰林院编修徐本与翰林院检讨姚三辰一同署理了日讲起居注官[5]

地方历练

雍正五年(1727年),这一年徐本先是被授为从六品赞善,随后又迁升为从五品[6]的翰林院侍读,之后在七月二十七日(9月12日),徐本便以侍读的身分前往提督贵州学政[7]

雍正七年三月十四日(1729年4月11日),礼部回复应允上一年徐本所呈报的有关贵州教育的各项问题。[8]九月十七日(11月7日),因福建按察使孙国玺升任山东布政使,因此贵州按察使李玉𬭎调任福建按察使,而身为贵州学政、翰林院侍读的徐本,在47岁的年纪被升任为正三品贵州按察使[9]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三日(1730年4月10日),江苏按察使马世珩因事而被革职,因此雍正帝调徐本为江苏按察使。[10]十月十八日(11月27日),徐本被升任为从二品湖北布政使[11]

雍正十年八月二十九日(1732年10月17日),徐本升任安徽巡抚[12]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先是在三月二十三日(5月6日),徐本请求裁撤安徽凤阳关税大使,随后被允许。[13]十二月十二日(1734年1月16日),52岁的徐本被提拔为从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14]接着在十二月十七日(1月21日),徐本此前在安徽巡抚任上请求增设安徽宁池太广道一职,管理安庆府(简称「安」)、徽州府(简称「徽」)、池州府(简称「池」)、太平府(简称「太」)、宁国府(简称「宁」)、广德直隶州(简称「广」),治所设立在安庆府,也被雍正帝应允了。[15]

中央大员

雍正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1734年3月2日),时任左都御史的徐本与兵部尚书涂天相户部右侍郎赵殿最国子监祭酒觉罗吴拜,四人一同担任经筵讲官之职。[16]三月十二日,徐本再升任工部尚书[17]十月七日(11月2日),徐本和礼部尚书三泰,一同被提拔为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并同时兼任其原本担任的职位。[18]

雍正十三年五月,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办理苗疆事务。高宗时,官刑部尚书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致仕。乾隆十二年(1747年)卒,加少傅。谥文穆,并赏银一千两治丧。

作品

  • 〈恭和御制柳絮诗〉:「轻似吴绵薄似霜,相依静院与间堂。添将挂衲僧衣软,引得穿花蝶翅狂。无力只缘清露重,有情还逐野云忙。但空结习无留滞,任点春衣总未妨。」
  • 〈恭和御制落叶诗一〉:「曾为春归怅落红,那堪绿荫又飘空。飞来远嶂随寒雁,散入清溪逐断蓬。茗沦林间吹活火,贝书坛畔带秋风。遥从碧宇丹霄望,片片余霞掩映中。」
  • 〈恭和御制落叶诗二〉:「策策商飙气候殊,凋零万木亦斯须。句留不住群芳歇,系恋浑忘一物无。芒径夕阳闻踏马,空山残月静啼乌。李将军书传烘染,傍屋依檐列数株。」

评价

乾隆帝:「大学士徐本,持躬端谨,才品优长,历事三朝,宣力中外,朕御极之初,简任纶扉,多资翊赞。」

家族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02》,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 《清史稿·列传八十九》
  • 《国史大臣列传·一百九十二卷·第69册》
  1.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12册卷19, 页291-302》
  2.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以作养人材。今科进士、特加简阅。取金以成、潘瀚……徐本……刘灿等、五十五员俱着改为庶吉士。分别满汉书教习。」
  3.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谕吏部庶吉士金以成等,教习有年,今加考试,应分别授职,除缪曰藻、张廷璐、沈锡辂已授编修外,其庶吉士邹登……徐本……肃宸捷、俱授为编修……」
  4. 《国史大臣列传·一百九十二卷·第69册》:「雍正元年,恭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充纂修官。」
  5.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以翰林院编修徐本、检讨姚三辰、俱署日讲起居注官。」
  6. 《清史稿·卷一百十五·职官二》:「侍读、初制正六品。雍正三年升从五品。光绪二十九年升正五品。宣统元年升从四品。」
  7.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辛巳。以翰林院侍读徐本、提督贵州学政。」
  8.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礼部议覆贵州学政徐本、条奏学政事宜。……均应如所请。从之。」
  9.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戊子。升福建按察使孙国玺、为山东布政使司布政使。调贵州按察使李玉𬭎、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以贵州学政翰林院侍读徐本、为贵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10.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壬戌。江南江苏按察使马世珩、缘事革职。调贵州按察使徐本、为江南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广西按察使张钺、为贵州按察使司按察使。升广西苍梧道张体义、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11.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升江南江苏按察使徐本、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直隶清河道王纮、为江南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
  12.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癸未。实授李卫、为直隶总督。郝玉麟、为福建总督。程元章、为浙江总督。鄂尔达、为广东总督。徐本、为安徽巡抚。杨永斌、为广东巡抚。钟保、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甘汝来、为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
  13.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甲辰。裁安徽凤阳关税大使一员。从安徽巡抚徐本请也。」
  14.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己未。户部尚书彭维新、缘事解任。调兵部尚书史贻直、为户部尚书。仍署理陕西西安巡抚事。刑部尚书凃天相、为兵部尚书。升左都御史张照、为刑部尚书。安徽巡抚徐本、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左侍郎俞兆晟、缘事解任。调工部左侍郎陈树萱、为户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赵殿最、为户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韩光基、为工部左侍郎。」
  15.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添设江南安徽宁池太广道一员。驻劄安庆。其滁、和二州、分巡事务。归庐凤道管理。从升任安徽巡抚徐本请也。」
  16.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以兵部尚书涂天相、左都御史徐本、户部右侍郎赵殿最、国子监祭酒觉罗吴拜、俱充经筵讲官。」
  17.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戊戌。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本、为工部尚书。」
  18.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命礼部尚书三泰、工部尚书徐本、俱协办内阁大学士事。」
  19. 《国史大臣列传·一百九十二卷·第69册》

外部链接

官衔
前任:
陈惪华
户部汉尚书
乾隆七年七月己巳-乾隆八年十月己巳
(1742年8月12日-1743年12月5日)
继任:
刘于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