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习近平的独裁统治争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被指以反腐之名打压异己,破坏邓小平创建的集体领导干部接班制度,恢复终身制,创建极权统治。任内推动个人崇拜,不尊重人权破坏香港法治,打压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地位,甚至有种族屠杀的可能。部分人认为,习近平发起了文革2.0,戏称他是带领中国倒退的“总加速师”。习近平大搞言论管控,使中国公民没有言论、游行示威的自由。 在习近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没有自由,没有人权,处处受压迫。

长期执政

2022年10月的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在面临违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争议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三任期,开启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期,习近平亲信基本上占据中央政治局全部席位并清洗了军队武警里的反对者,包括在家离奇自缢身亡实际更可能遭遇暗杀的张阳上将。忠诚挂帅,习近平为大量忠于自己的将领授衔提阶委以兵权。自此,习近平把控了中国最高权力,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独裁者[1]

2023年3月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在2018年修宪废除任期限制的法律背景下,以2952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获全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2][3][4],成为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位任期超过十年,开启第三个任期的国家主席,任期甚至超越了建国领袖毛泽东[注 1]

派系争议

习近平派系,简称「习派」,是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以习近平为首派系的称谓[5],正如以往称呼江泽民为首的上海帮胡锦涛为首的团派[6]。 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派系在中共领导集体中占据主导地位[7]

个人集权争议

亲自指挥

习近平在第一个任期内,除了与前任江泽民胡锦涛一样担任党国军一把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外,还担任军委联指总指、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组长、中央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等,其头衔之多,超越中共历届领导人。[8]有媒体认为,习近平以身兼各种「小组」组长的方式从中国国务院手中夺取领导权。[9][10]由于习近平独揽大权,媒体嘲讽他是“万能主席”、“全面主席”[11][12]。冠名习近平的各种书籍也纷纷出现[13]。2014年起中国民情的变化,显示中国内部亦有为数不少的批判习近平之声,不过这些说法不是反对他的政策,也并非派系斗争或反抗势力,而是他在历来强力施政的环境中加强的集权主义,造成人民对于网络言论环境的缅怀[14][15]

选择性反腐与军事部属

习近平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以反腐败的名义,清洗了军队中大量的高级将领。2016年,习近平推动军队改革,改变了解放军的负责和指挥结构,在对手势力被清除后,军队最高指挥权被习近平个人掌握。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瓦西里·卡辛说,“习近平把解放军变成了他的政治权力基础。”[16]习近平上任后,在他的任期内,举行过5次重要的阅兵,分别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2018年南海海域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是继1959年之后,举办阅兵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领导人。

党和国家制度的修改

2016年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官方报道习近平时开始称“以习近平同志为内核的党中央”。[17]自由亚洲电台[18]美国之音[19]等媒体 [20]则认为“习内核”的确立是效仿普京的打破先例[21][注 2][22],利用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漏洞,进一步通过不符合惯例的方式修改宪法,以便使连任掌握实权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两大要职超过两届[23],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分析家、现为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专家强生(Christopher K. Johnson)等众多分析家表示,视习近平将寻求续任总书记为既定安排,布局连任超过十年乃至终身执政合法化[24][25][26] [27][28]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与李克强全票当选十九届中央委员[29]代表们全票通过将以其命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党的指导思想[30]。十九大后,包括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五大机构的所有领导每年要向习近平书面述职。[31]BBC中文网认为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已经达到毛泽东邓小平的高度[32]。有全国人大代表以“英明领袖”、“总设计师”称赞习近平[33]。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没有一位年龄合适的接班人,香港经济日报预料习近平将有极大机会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后连任第三届总书记,仿效俄罗斯普京土耳其埃尔多安,长期掌握权力[34]

201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删除国家主席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35][36]习近平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两个掌握实权的职务本身已经没有任期限制,废除国家主席连任限制,意味他可以成为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之后的终身领导人[37]苹果日报》认为习近平的做法有如仿效袁世凯称帝[38][39]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修宪诠释了中国领导层推动改革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0]

201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开始推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41],2当年3月,习近平当局颁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大幅调整国务院组织结构及职能,由中共的党内机构承担实际职责,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府的领导,同样被外界视为习近平削弱李克强及其领导的国务院的权力[42][43][44]

海外观点

2019年11月,BBC中文网发表文章认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有可能走上苏共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老路”。认为其上台后的做法与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结束赫鲁晓夫开始的改革、背离有自由化色彩的承诺、,加强国家集中控制的做法相似。[45]

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在2019年11月的报告建议,美国不应该再称呼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为「国家主席」(英语:),避免外界以为其为民选领袖,应该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职衔「总书记」(英语:)称呼他。[46]

在中共党内对习近平的看法也在逐渐变化,特别是自由派共产主义者。红二代,起初对于习近平的改革表态支持的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尽管已退休且无涉及不法,仍因批评习近平的言论流出而于2020年被开除党籍。中共官方理由是她发表有政治问题和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违反中国共产党的纪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其开除党籍[47],之后蔡霞移居国外继续批评指责习近平[48]

传媒普遍将习近平中后期态度强硬的外交路线称为战狼外交,批评其收效甚微,而且不愿意沟通恐加大隔阂,外交官员与外事工作多被架空。[49][50][51]

打压共青团势力争议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召开期间发生了胡锦涛二十大离场事件,之后1955年出生,当时67岁的李克强汪洋两位属于团派的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没有连任中央委员,不过同样1955年出生,与习近平关系密切的王沪宁蔡奇何立峰等皆得以连任,年纪更大的习近平本人、王毅张又侠也继续连任[52]。同样,当时只有59岁的胡春华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没有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不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仅被安排以中央委员身分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53]。胡春华曾经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职务,被视为胡锦涛重点培养的隔代接班人选,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认为从胡锦涛培养的隔代总书记接班人到59岁就被迫退居二线,胡春华和2017年就被中纪委拿下的孙政才都是习近平为了再次连任和提拔亲信的权斗牺牲品[54]。由于习近平对团派的打压,导致2023年卸任总理仅半年多的李克强突然逝世后,出现习近平与其死因有关的猜测[55][56][57]

打压“红二代”争议

“红二代”泛指中国参加过「革命」的干部的后代,特别是中共元老以及高级领导人的子女,又称太子党高干子弟,这些“红二代”在中国从政或经商都拥有相当的特权和资源优势,因此大多身居政企要职,如前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平陈云的儿子陈元等,习近平本身也属于这一群体。但有境外媒体称,习近平上台后,大多数“红二代”和“高级干部子弟”被习近平打压和驱逐出权力中心[58],甚至因贪污腐败等罪名被查处免职追究刑事责任等,包括:

  1. 前中共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其父是延安时期的军医干部,与中共元老薄一波相识。
  2. 云南前省委书记白恩培其伯父白治民,堂伯祖父白如冰白栋材在革命时期都已是高级干部,建国后更都曾任职省委书记及第一书记[59]
  3. 北京市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其父任泉生是新四军干部建国后任商业部副部长,
  4. 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
  5. 前八路军干部、太行军区、山西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建国后曾任内蒙古公安厅厅长、内蒙古区委常委的孟琦之子云南省政法委书记孟苏铁[6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时多名中共元老或高级干部子女皆丧失代表资格包括,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女婿刘晓江,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的儿子张海阳,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刘源,中国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刘亚洲[58],而到了2018年中国举行的两会期间,红二代们大规模落选政协委员,包括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邓小平女儿邓楠、陈云之子陈元、朱德之孙朱和平、朱德外孙朱成虎。江泽民妹妹江泽慧、李鹏女儿李小琳、朱镕基女儿朱燕来等[61]。对于习近平打压红二代和高干子弟的措施境外媒体多以集权或派系斗争等负面角度来解读[58][62]

个人崇拜争议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内悬挂由时任县委书记黄海峰所作标语:「感恩总书记 奋进新时代」,以纪念习于十九大后寄给县内下姜村的十九大首日封[63]

美国之音认为[64],2012年秋的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继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借反腐打贪的幌子清除了包括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等在内的政敌,创建起自己的个人权威。中国国内媒体随后铺天盖地为习近平的个人形象宣传,先后有“学习粉丝团”,《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包子铺》,并在中国各大院校强迫师生使用“学习强国”app,宣扬连自己都信不过的所谓治国方略。治国无方,扰民有术是对这一自负独裁领导最好的描述。[65]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东方又红》等出现,特别是“定于一尊”的提法,被美国之音认为是中国出现“习近平的个人崇拜”的表现。

2017年8月28日,围绕习近平定制的纪录片《大国外交》在央视首播后,被大量密集播放于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66]。时任外交部长王毅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过去300多年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67]

台湾《苹果日报》认为,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后,官方对习近平的个人宣传达到文革以来的最高点[68]。香港《东方日报》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甚至极其夸张地以“最高领袖”、“最高统帅”、“总设计师”称呼习近平,令其地位直逼拥有“四个伟大”的建国领袖毛泽东,被认为有献媚邀功之嫌。[69]

2016年3月,香港《苹果日报》及澳洲新闻网报道习近平本人对宣传机构的一些做法不满,此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下令全国各级媒体在今后的报道中不可再称习近平为“习大大”[70][71]。而『大大』在习近平的故乡陕西一带的方言中意为『父亲』。习大大这一称呼始于习近平2014年9月9日视察北京师范大学之时一贵州教师给其起的称呼。[72]

2019年10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的通知》。全国新闻单位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与政策法规、新闻采编业务等。[73][74]多家媒体认为习近平向个人崇拜再迈出一步[75]

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发表文章,称习近平同时具有“平民情怀和贵族气质”。[76]北京之春》主编胡平批评称,文章一方面说习近平有「贵族气质」,一方面又说他是「平民情怀」,极为矛盾。[77][78]

破例连任创建极权统治争议

习近平自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后,假藉差别性的反腐败清除政敌[79],推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集中个人权力[80],摒弃集体领导制度,要求全体政治局委员向总书记述职[81],要求「党媒姓党」,扼杀中国新闻自由[82]修改宪法废除连任限制,打压民营企业扶植国营企业,导致国进民退[83],又发起个人崇拜[84],“两个确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成为日常的政治口号。[85]

2022年10月,中共先后召开十九届七中全会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与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在二十届一中全会上重新进行选举,习近平在这两个最有权力的职务上成功连任,彻底打破邓小平时期订下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原则,在两届任期届满后再次连任最高领导人。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之中,这也很可能等同于他将在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继续选举为国家主席。甚至有可能在2027年的中共二十一大继续连任,届时他将会高龄70多岁,更甚者预计他将仿效毛泽东终身掌权。[86]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公布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李克强汪洋两位67岁的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没有连任,这两位常委被视为属于以前任总书记胡锦涛为首的团派,而非习近平派系。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闭幕后公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名单中,曾经担任中国共青团第一书记,年仅59岁的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没有入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全部都是习近平派系成员。以上的人事安排显示习近平已经将党内高层的团派势力全部消灭,创建起个人极权统治[87]

将胡锦涛带离二十大会场

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中途,胡锦涛面带愁容,靠近话筒欲言又止,见此情景,习近平示意工作人员将身为二十大会议主席团常委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离会场[88][89][90]。由于事发当时各国媒体都已进入会场,事件经广泛报道后迅速成为国际报道的焦点[91][92][93]

损害人权争议

内地民运与维权人士

2022年9月6日,国际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指出,2013年到2021年期间,有56万至86万人遭到形同软禁的「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无须检察院、法院裁定。2013年时有5549起被监视居住案件,2014年时增加至28704件,2020年时增加至40184件。[94]

香港

2019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指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表示“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95]。”自由亚洲电台报道称,香港人对这个没有新意的说法不领情,要求中国在香港「施行普选和保障香港人的自由」[96]

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引起多方质疑香港原来的一国两制已经变成「一国一制[97]。《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通过「港区国安法」挫败香港的民主运动,对各国的反对毫不在意,显示他按照自己的独裁方式重塑香港的决心[98]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完全颠覆了香港选举制度[99][100]

打压少数民族争议

维吾尔集中营

纽约时报2019年11月16日据收到未经证实的泄露政府内部资料称,中国政府对数十万名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穆斯林进行了大规模拘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对官员们发表了的一系列内部讲话中,为镇压打下基础。这些讲话是习近平在2014年4月视察新疆期间和之后发表的。就在他去新疆的几周前,受中东极端伊斯兰教派影响的维族恐怖分子制造了昆明火车站暴力袭击事件,造成31人死亡,141人受伤。正如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极端分子为达到政治目的袭击无辜百姓,导致死伤惨重。此后,习近平要求全面开展“反恐怖、反渗透、反分裂”的斗争,使用“专政机关”,“毫不留情”[101]

关注新疆维吾尔穆斯林人权的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在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只要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坚持这一无法辩护的道路,共产中国绝对不应该获得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奖励。」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也暗示,英国可能会抵制这次冬奥会。[102][103]

2021年1月19日,出于对穆斯林群体的关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称中国共产党当局对维吾尔人犯下“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蓬佩奥的继任者布尔肯同意蓬佩奥的说法[104][105]

2022年8月3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发布《新疆人权报告》,指称中国以反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为名严重侵犯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人权[106]。报告中称在新疆发现一系列人权受到不当限制的情况,并引用受害者的话证实酷刑和不人道待遇广泛存在,伊玛目阿西姆神庙等圣地被毁,中国政府的行为可能构成国际罪行,特别是反人类罪[107]

干预蒙语授课

内蒙古自治区原来的语言教育政策是所谓「一类双语」,即允许民族学校以蒙古语教授各科目,小学2年级开始另开一科目教普通话,本意是推广国语以便受教儿童更好融入中国主流社会,也有另开朝鲜语科等少数民族语言授课课程。但中共当局推进汉语教学过程一刀切,简单粗暴,引发质疑。

习近平在2012年上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中共当局加强了中国的民族融合政策[108][109]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于2020年8月26日发布小学课程改革,要求以蒙古语授课的小学(民族学校)的语文科自2020年9月1日起改用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科(2016年前称品德与社会)在2021年秋改用教育部统编教材、以上两科目取消地方语言教学改以国家通用语言文本普通话)授课,结果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注释

  1. 毛泽东国家元首任期包括在1949年至1954年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及1954年至1959年间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两个任期合共十年。
  2. 按照中国的政治制度,习近平无须仿效俄罗斯普京轮任其它职务,或者土耳其埃尔多安修改宪法,他只需要留任党总书记和军委主席就可以掌握党权和军权。

参考资料

  1. . 新华社. 2022-10-2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2. 彭耀祖/整理报导, 韩莹. . 公视新闻网 PNN. 2023-03-11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3. . www.gov.cn.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4. . Yahoo News.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中文(台湾)).
  5. . 无线新闻. 2017-10-25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6. . 美国之音. 2012-05-25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7. . 香港电台. 2017-10-25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8. . BBC NEWS. 2017-01-21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
  9. .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0).
  10. . 香港01.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
  11. . BBC NEWS. 2016-04-21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
  12. . New York Times. 2017-10-26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3. .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14. . Newtalk新闻. 2019-10-08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繁体)).
  15. . 2016-08-19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繁体)).
  16. . BBC NEWS. 2016-07-27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17. . 新华网. 2016-10-08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18. .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 2016-10-31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4) (中文(中国大陆)).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推出“习内核”称号。纵览外国媒体和港台媒体,充满了这样的描述:“‘习内核’正式确立,地位比肩毛邓。”(美国《纽约时报》)“习近平成为与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样的强人领导者。”(英国《卫报》)“习近平内核称号,中共中央委员会一致赞成。” (台湾《中国时报》)“确立习近平在中共党内至高无上内核地位。” (香港《苹果日报》)……
  19. . 美国之音. 2016-10-28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4) (中文(中国大陆)). 华盛顿 — 被视为习近平人事布局关键战役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24日到27日在北京召开。尽管这次会议表面的主题是“从严治党”,但外界普遍聚焦两个看点,一是习近平是否能够在继毛泽东和邓小平之后,确立在党内的“内核”地位;一是会议是否显露十九大中共高层人事的大致轮廓。“习内核”的确立,是否代表着对文革结束以来中共政治模式的背离?是出于习近平的个人野心,还是形势所迫?习近平未来多年拥有“内核地位”,对中国是祸还是福?
  20. . BBC 中文网的旅美学者、时评专栏作家-吴祚来. 2016-01-31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2016年中共第一件大事,是喊出了“习内核”这个政治话语,这意味着,江泽民内核已告结束,或已不被承认。习近平要求中央政治局向中央看齐,习近平内核团队进一步要求中央与地方以习近平为内核,向习近平看齐。当习近平真正被“拥戴”为新内核之时,他就成为中共真正的决断者,这是否意味着,习中央的政令可以出中南海了,还是意味着习的讲话可以通行全国,上行即可下效?而这对于党国、对于中国社会是福是祸,却无从知道。近日,署名“学习大国”的一篇 《习近平密集强调“向党中央看齐”各省如何落实》文章出现在腾讯网首页,这篇文章说:最近这段时间,“向党中央看齐”成为时政新闻中的高频词。一个多月来,习近平先后四次讲话,要求“向党中央看齐”。
  21. . 新华网. [200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6) (中文(简体)).
  22. . 凤凰卫视-凤凰网. 2012-03-05 [2018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27日). 俄罗斯的总统集权制与美国典型的总统制有很大的不同,它把总统置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上,使总统成为最重要的权力机关。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俄罗斯第一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并确立了总统-总理权力二元结构的政府体制,近似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双首长制。2008年12月3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正式签署通过俄宪法修正案,将俄总统的任期将由4年延长至6年。俄罗斯宪法同时规定,同一个人不得连续超过两次担任总统,然而担任两次之后隔届再参选并不在此限,换言之并未限制一个人担任总统的总年限,只要他能够在选战中获胜即可。俄罗斯的总统集权制与法国的半总统制类似,总统凌驾于三权之上、是国家权力的内核,拥有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宣布紧急状态、解散国家议会、任免总理、军事权、及对联邦会议法案的否决权等。但俄罗斯总统的权力更大,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任命总理,且俄总统拥有相对于议会的绝对优势地位,议会无法对总统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
  23. . 香港01. 2016-08-23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外界猜测习近平会不会正在秘密进行新的部署──刻意在「十九大」中不让有分量的新人上位,也不培养自己属意的接班人,从而令中央领导出现断层,那么他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就可以借机创造机会,续任总书记,打破「十年任期」的共识…但事实上,中共从来没有明文规定总书记的任期只是十年,十年之后一定要交班。
  24. . Washington Post.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8).
  25. Johnson, Christopher K. . 2019-07-03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26. . 中国时局动态、来源: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2016-08-11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8). 中共北戴河会议正在召开。日前有消息传言,今年会议一反常态,未聚焦在选择习近平的继任者,习有意延长10年任期。此前,习近平曾多次打破中共不成文先例,一反中共"刑不上常委"的做法。有分析认为,习寻求留任的几率高达60%至70%
  27. . wordpress. 2015-10-22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9). 习近平阵营是否能够在中共高层占据主导地位?反腐运动究竟为他巩固权力带来多大帮助?在中共十八大六中全会期间,这些都是外界非常关心的话题。德国之声采访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中国问题专家史宗瀚,请他做出一番分析。
  28. . 加拿大家园、世界日报. 2016-10-31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29. . 明报新闻网. 2017-10-25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十九大代表陈永忠:「很少人得票特别低,习近平、李克强全票当选,绝大多数的委员都是高票当选。」
  30. . 新华网. 2017-10-24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1).
  31. .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32. . BBC 中文网. 2017-10-24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1).
  33. . on.cc东网. 2017-10-19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3).
  34. . 香港经济日报. 2017-10-25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8).
  35. Shi Yinglun. . 新华社. 2018-02-25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36. . BBC中文网. 2018-02-25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5).
  37. . 中时电子报. 2018-02-25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5). 尽管按照常规,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中央军委主席职位的一般任期最长也是10年,但事实上并无任期限制。路透认为,这可望为习近平无限期留任舖路。
  38. . 苹果日报. 2018-02-26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39. . Radio Free Asia.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中文(中国大陆)).
  40. .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42. .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43. . BBC NEWS. 2018-03-21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44. . orientaldaily. 2018-03-18.
  45. . BBC NEWS. 2019-11-14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46.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9-11-16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47. . www.ce.cn.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48. . 法国广播电台. 2020-12-05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繁体)).
  49. .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50. .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51. .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52. . 美国之音. 2022-10-2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中文(简体)).
  53. . 中央社 CNA. 2022-10-2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1) (中文(繁体)).
  54. 安德烈 (Wang Heyuan).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2-10-27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中文(简体)).
  55. . 自由时报. 2023-10-27 [202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中文(台湾)).
  56. . 三立新闻. 2023-10-27 [202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中文(台湾)).
  57. . TVBS. [202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中文(台湾)).
  58. . 美国之音.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中文).
  59. . www.thepaper.cn.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60. . www.jiemian.com. [202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30) (中文).
  61.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8-01-26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中文(简体)).
  62. . BBC News 中文.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中文(简体)).
  63. 淳安县委书记 黄海峰. . 杭州日报. 2017-11-29 [201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64. . 美国之音. 2015-03-12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6).
  65. 编写组. . 新华社. 2018年1月1日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66. 新华社. . 新华社.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8).
  67. 林子恒. . 联合早报.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68. . 台湾世界日报. 2017-07-19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69. . 香港东方日报. 2017-07-14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70. . 澳洲新闻网. [2017-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中文(台湾)).
  71. . Appledaily.com.tw. 2016-04-23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5).
  72. . [202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73. 新华社. . 新华网.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74. . BBC中文网.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5. 法新社. . RFI.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76. 邱然、黄珊、陈四. . 学习时报. 2020-01-10 [2020-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中文(中国大陆)). 平民情怀和贵族气质,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和谐地统一在近平同志身上
  77. . 苹果日报. 2020-01-14 [2020-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中文(台湾)).
  78. . 德国之声. 2020-01-14 [2020-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中文).
  79. 陈筠. . 美国之音. 2022-01-2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中文).
  80. 斯洋. . 美国之音. 2016-01-30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中文).
  81. 冯文雅 (编). . 新华网. 2017-10-27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82. 李斌; 霍小光. . 凤凰网. 新华通讯社. 2016-02-19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5).
  83. . 美国之音. 2021年8月3日 [2022年11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8月3日).
  84. . Radio Free Asia. 2022-08-2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中文(中国大陆)).
  85. . 端传媒. 2022-10-10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86. 苏晏男. . 东森新闻. 2022-10-06 [202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中文(台湾)).
  87. 赖锦宏. . 世界新闻网. 2022-10-23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88. . Radio Free Asia.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中文(中国大陆)).
  89. Pm, 发布 / 2022年10月22日 11:30 Am 更新 / 2022年10月22日 3:46. . www.zaobao.com.sg.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22日) (中文(简体)).
  90. ,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英语)
  91. Reuters. . Reuters. 2022-10-2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英语).
  92. Chen, Laurie. . The Japan Times. 2022-10-2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美国英语).
  93. . RFI.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94. .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95. . 新华社.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96. . 自由亚洲电台. 2019-11-15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97. . RTHK. 2020-07-03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98. . 中央社. 2020-07-01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台湾)).
  99.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1-03-04 [2021-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100. . 明报. 2021-03-04 [2021-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01. Austin Ramzy and Chris Buckley. .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102. . 美国之音. 2020-10-07 [2020-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103. . SENATOR RICK SCOTT. 2020-09-11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6).
  104. . [202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105.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n Atrocities in Xinjiang
  106. .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2022-08-31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107. 林𪸩智. . 联合早报. 2022-09-01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108.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9-03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中文(繁体)).
  109. . The Asian Herald. 2020-09-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英语).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